<p class="ql-block"> 陶先生发表于1945年5月的《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虽说是提纲挈领,但所指问题都是当时或今后建立民主国家过程中必须关注的教育问题,所提建议既一如既往又与时俱进,处处彰显着民主气息和新时代要求。</p><p class="ql-block"> 第七,强调“民主教育的教材”</p><p class="ql-block"> 先生说,民主教育的教材,应该从丰富中求精华,教科书以外求课外的东西,并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这是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材的原则,不能教死书,要用活资源,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是教材。现如今,学校在千方百计研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基于什么?一定是校内外生活。课程的载体——教材,不是靠看资料编写,而是要到生活中去采撷。</p> <p class="ql-block"> 第八,论述“民主教育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先生先是论述了“内容”。认为,了解社会是很重要的,要有科学的生产和科学的劳动。这是因为,一是大部分人民在贫穷中生活,贫富不均;二是科学不发达,不能造富。对于当时的情形来讲,教育要拿出一切力量来争取胜利,要启发民众用一切力量来为抗战、为反攻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先生接着对“课程组织”提出要求,他说,课程组织应敷成多轨,即普及与提高并重,使老百姓都能受教育并且特殊才干也能得到发挥。指出,课程要有系统,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p><p class="ql-block"> 陶先生说得太准了。现在的学校是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从早到晚,小学近10小时,初中近13小时,这么长时间在学校干什么?三皮这两年来一直在教学会议上呼吁“要注意安排好一日在校结构”,在校时间目标左右不了,那就期望能够“用课程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校能够感受到课程带来的快乐而忘记时长。</p> <p class="ql-block"> 第九,“民主教育的学制”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民主教育的学制应该包含三个原则:单轨出发、多轨同归、换轨便利。民主教育应该不分贫富以单轨出发,以后依才能分成多轨,各人所有路线虽不同,但都将力量贡献给抗战,贡献给国家,这就是多轨同归。同时要有在才干改变时有调换轨道的便利。</p><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旧时的学校,学生忙于赶考,赶考是缩小学生时间的一原因,并且使学生没时间思考。民主教育也是要考的,但不要赶考,要考成;也不鼓励个人的等第,只注意集体的成绩,成绩不以分数定高下。</p><p class="ql-block"> 先生强调,民主有民主的纪律,不是绝对的自由,民主纪律是自觉的、集体的,不但要人服从纪律,还要人懂得为什么。同时要广泛设立托儿所,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要倡导大学的研究学术自由、读书自由、讨论自由,增设补习大学和夜大学,帮助技术工人得到受大学教育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第十,“民主教育的行政”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 先生说,鼓励人民办学校,为民主服务;鼓励学生自己管自己的事;要肃清官僚气的查案以及摆资格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视察员及督学有三个作用,一是鼓励老百姓办学,二是考察学校是否合乎民主道理,三不是去查案,而是积极指导学校如何办得好。视导、督导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一点,这两年来三皮在带领同事们对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时就是努力做到“给学校带来春风”,用全过程、全覆盖、全参与的教学问诊帮学校树立教学常规,明确发展目标,探讨奋进路径,研究“高新好课堂”校本实施范式,当好校长的高参。</p><p class="ql-block"> 先生对民主的校长提出四点任务,一是培养在职教师,二是通过教员使学生进步,并且有丰富的进步;三是在学校中提拔为老百姓服务的人,如小先生之类;四是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力量使社会进步。先生指出,校长应当有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整个社会是学校,学校不过是一课堂。这样,才能尽校长的责任,并且对于大的社会,才能有民主的贡献,而学校本身就可以成为民主的温床,培养出人才的幼苗。</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论述“民主的民众教育”</p><p class="ql-block"> 先生认为,有人民的地方就是民主教育到的地方。家庭、店铺、茶馆、防空洞、码头车站都是课堂;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都是进行有系统的教育的地方,应当请专家深入浅出讲解,没有专家就让老百姓无师自通。</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论述“民主教育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先生主张,汉字、新文字、注音字母三管齐下,各种文字的提倡人联合起来,做到多样的统一。这一思想可谓是传承中创新,目的是让老百姓多认快认。事实证明,在新中国扫除文盲的过程中简化字、汉语拼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这代人就是随着汉语拼音识字认字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十二个方面的问题,十二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陶先生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深度思考,看到了他对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深刻认识,启发我们在如今应该如何有效借鉴使用。</p> <p class="ql-block"> 所以先生在《民主教育之普及》这一短文中阐述,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在反民主或民主不够的时代,民主教育的任务是教人争取民主。到了政治走上民主之路,民主教育的任务就是配合整个国家之创造计划,教人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各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无论是争取民主还是发展民主,都要靠广大人民的群策群力才会成功。</p><p class="ql-block"> 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先生就积极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新斗争之中,直到流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