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满天星空闪烁。晚上12:00点左右,6岁多的我忽然从恶梦中惊醒,睁眼一看,四周黑压压一片,我慌乱地从地上爬起,迷迷糊糊地寻找晚饭后与我一起前来“农科所”(永兴县樟树镇的一个知青居住点)看电影的小伙伴们,半包围结构的农科所前坪里,空荡荡的,人影全无。丝毫无助的我,一下子吓得“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几分钟过后,从农科所的房间里走出来2个大姐姐,她俩用甜美的声音温柔地安慰我,待我平静后,问清了我家的地址,便决定送我回家。我夹在她俩中间,三人在微弱的手电光的照射下,缓缓前行,朦胧的视线中,我只看见两人都穿着粹花衬衫,分不清什么颜色,大约二里远的路不一会儿就到了,等我钻进了我家虚掩的门里,她俩才往回赶去。只此一次,我对知青姐姐们的认知就刻进了骨子里,愈久弥深。</p> <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似乎有约,2024年6月22日,一个微名“**雨初晴”的陌生美女申请添加了我的微信,我简单地打了一个招呼,算是成为了微友。之后美女要了我家“尹氏草药堂”的导航地址,说后天要带她妈妈到我家药堂来诊病,我回了一个“嗯”字,算是正式约好了。</p><p class="ql-block"> 24日上午,好像有什么特殊的安排一样,往日热闹非凡,前来诊病的患者朋友都要排队的药堂里却是空无一人,直到10:00多钟,在药堂里上班几十年的大姐还在喃喃嘀咕:“今天星期一,大家都忙着上班吧,这么迟了,怎么就没看见一个病患呢?”话音刚落,听到嘎地一声刹车,我闻声出门一看,一辆纯白色的越野凌志车停在了药堂门口。一老一小两大美女,从车上缓缓地走下,正朝着药堂大门走来。我礼貌性地打了一声招呼,小美女爽朗地回了一声,我晃然大悟地说:“您就是前天与我相约的**雨初晴吧!”“正是”,小美女回答。并继续自我介绍着,我已经知道你们家“尹氏草药堂”很久了,最初是几个耒阳老乡跟我说樟树镇有一个什么药堂医术还行,医德尚好,我也没太相信。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多个身边的朋友给我隆重地推荐说樟树镇尹氏草药堂对好些疑难杂症和各种亚健康病症,治疗效果很好很好……加上我母亲年轻的时候作为知青下乡就是下到樟树乡创业队,我们就决定了要来看看的,一是看看尹老中医,二是看看我妈49年前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呵呵。今天就真的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大姐是知青的同龄人,又是本村曲指可数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也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乡下知识青年。所以她对1975年下乡到樟树的知青还是很熟悉的,一提到“创业队”,一提到知青岁月,大姐与老美女(知青大姐)的话就多起来了。其实创业队就建在我老家的码塘,再说具体点,就是建在我爷爷生前购买的祖地上。知青撤回后,所有资产一律由地方政府接管。改革开放后,我的二姐和大哥联合在爷爷的祖地上即创业队前面兴建了一栋大房子。再之后,又把创业队的资产全部买了下来,并加以修缮,尽量维持知青时代的原貌不变。</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家父就在创业队的隔壁拆除老屋,建设了“尹氏草药堂”。</p> <p class="ql-block"> 当家父给知青大姐诊脉开方的同时,我大姐就跟知青大姐聊起了当年的往事。我只有在一旁边做事边津津有味地听了。</p><p class="ql-block"> 樟树乡一共下放了仅200名知青,分三个点住扎,总部叫创业队,以开发大片土地种黄花菜、西红柿、西瓜等为主,还建设了养猪场;农科所以开发水田种植粮食为主;杨里坪林场以植树造林为主。所有知青农闲时集中管理,集中出工;农忙时分别下到周边各生产队支农。他们与各生产队的社员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年下来,知青们在播种、插秧、收割稻谷、施肥、杀虫、挖红署、摘黄花菜、养猪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村里的生产、生活各方面情况也有了大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知青来了之后,大大地丰富了我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每个月至少有一场露天电影,这是我村那时最特殊的文化盛宴。知青们还会组织歌舞队,隔三差五地下到各生产队里给村民唱歌跳舞,让孤陋寡闻的村民及从未走出过自己村子里的孩子们感到特别开心、特别好奇、特别新鲜。也让我很早就认识了之前从未见过的笛子、手风琴等乐器。还让我见识了生活中不但有贫穷、苦累,而且还有音乐、舞蹈等快乐之事。最重要的是引导我很小就萌生了一定要走出本村那块小天地的欲望,迈步外面精彩世界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知青们,正值花样年华,精力旺盛,谈婚论嫁也是人之常情。我村小学有一个陈老师在与知青们的频繁交往中与一个姓吴的女知青对上了眼,傍晚一有空闲俩人便钻到村庄的隐蔽处,谈人间趣事,谈人生理想,偶尔打情骂俏,经常磨矶磨矶便到了三更半夜,才依依不舍的送别回家。后来,陈老师的父母极端反对这门婚事,才棒打鸳鸯而散,据说吴女士回城后,还与陈老师往来不断,感情可谓至纯至真至极。还有一个女知青与我们乡里电影放映队多才多艺的年轻小伙曹※纯相亲相爱,最后瓜熟蒂落,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后来女知青要返城了,夫妻双方经过组织协调,双双到了街洞煤矿工作。</p><p class="ql-block"> 知青时代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有限,知青们的日子过得也非常艰苦,吃不饱、营养缺乏的状态时刻存在。平时,一些调皮的知青到我家或其他社员的地里摘黄瓜、掏花生、挖红暑,偶尔抓个鸡、打只狗以改善生活的事,也时有发生。但我母亲和乡亲们也心疼这些远道而来的城里娃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大姐还与尹*专等几个知青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生产之余,她们经常会聚到我家或到知青住地玩耍,每逢知青们来到我家,我善良寡言的母亲就会无声无息地拿出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土特产”热情地招待她们。直到她们返城,时而与大姐还有往来。</p> <p class="ql-block"> 而我,那时候还是6、7岁的年轮,刚刚懂事。当然,对知青们在老家几年的岁月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尤其是知青姐姐半夜送我回家的事,让我记忆犹新。我对她们总有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缘。参加工作后,我对知青群体特别感兴趣,看了很多关于知青的文章报导。后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时不时有个别知青来到他们曾经下乡的住地怀旧,只要让我遇上,我都会热情地接待他们,陪他们一起到原来生活过的地方转转,介绍他们离开之后家乡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当年他们遇到的一些知名人士的去向和发展。一句话,只要他们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尽力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 今天就是一个好日子,我又有幸接待了一名叫李※英的知青大姐。首先我带她们母女一起参观了尹氏草药堂隔壁的创业队,这里也是李女士知青时期的居住生活地。时隔49年,这里已经荒废得差不多了,但屋上的瓦片已经全部焕然一新,任凭再大的风雨,任凭再久的时间,也不能将其摧毁,我们家会确保让那些知青哥哥姐姐们随时可以来怀念一下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随时让他们带着他们的儿孙们前来感受一下他们年青时的青茐岁月,只有来这里,才能让他们的儿孙稍稍领略到祖辈们的艰辛艰苦,理解他们从生活中一路走过来的不容易……直到他们那个时代的告罄。</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驱车2公里来到了杨里坪林场。21世纪初,林场里注入了许多的生机,主要是我二姐家与乡企业办签订了承包林场生产经营权50周年的合同。之后,对林场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原来的房子,在主体工程不变的情况下,里里外外全部进行了装修。再从林场两端进行扩展,建设了新房子,现在一共有10多间标准化住房,后面还建设了阳光房,兰花园,在林场前面建设了蓄水6000m3的游泳池。厨房、卫生间等吃喝拉撒设施一应俱全。林场里新种了冰糖橙500余亩,油茶500余亩,红白桂花苗100余亩,黄精、岗梅等药材500余亩。四周的山顶上全部安装了风力发电机。杨里坪林场,是当年的知青们奋力开发的一个林业经济综合体。之后的几十年,在乡企业办的管理下,任其自然发展。直到我二姐一家把她接盘过来,新修了水泥马路,扩大了经营范畴,现在的林场里山花烂漫、森林密布、蜂飞蝶舞,空气湿润、负氧离子高;到处是挂着果儿的油茶、板粟、梨树、柿子、冰糖甜橙;还有四季桂飘香,竹海茫茫,松涛阵阵,时而闪过急驰而去的野兔,跳来跳去的小松鼠……真是让人目不暇给。这一切可以说让所有在此奋斗过的知青们没有留下丝毫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因为农科所原址已彻底摧毁,没有可看的遗址了。最后我们来到了隔壁仙水村的玉泉湾。这里是李※英农忙时节支农的生产队。李大姐念念不忘的是在玉泉湾前有一个玉泉井,那井里的水清甜可口,让她久久难以忘怀。我就带她径直来到了玉泉井边。李姐在井边沉思了良久,最后留下一声“井依旧,人已老!”的叹息。一路过来,玉泉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村庄的面目已大为改观,之前的土砖、火砖老屋已基本拆除,随之而起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单栋别墅,总的来说,这里的人们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春风润化下,生产生活的水平像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过去一穷二白的山村面貌已不复存在,人民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乡村振兴一日千里,到处都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李大姐在我家吃了中饭后,临走时告诉了我一个大好的消息,说明年就是知青下乡到樟树50周年的纪念年了,接近六七十岁的她们,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顽强拼搏,奋发图强,人人都取得可喜的成绩。明年他们将会组织所有下乡的知青们前来故地重游,怀念当年的青春气息,给他们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历史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正青春,上山下乡学农民。头发转眼已花白,岁月几时饶过人?知青时代在人类的历史上就像岁月的昙花,一现而逝。今天我欣然提笔,给我家乡的知青们留下一笔,让我家与他们的缘分与情结得到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