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澳门报媒继续刊载笔者撰写拍摄整理的《揭密青花成色的奥秘—藏于中国古陶瓷里的成份“密码”》。</p> <p class="ql-block"> 要揭密青花成色的奥秘,就要提到古埃及和钴蓝料。打开地图我们看见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国家。钴蓝最早的应用,要追溯于公元前15到14世纪的埃及,在制造香料瓶时,就已用钴蓝作为着色剂;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追溯到公元9到14世纪,在制造的陶器釉上,已用钴蓝着色。而传入中国,通过考古发掘表明,可追溯至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在湖南长沙战国墓的出土物中就有发现用钴着色的蓝色琉璃珠,这是在中国最早见到的钴蓝。(以下未做标注的为网络下载图,如遇侵权即撤回)</p> <p class="ql-block"> 研究结果表明,这个蓝色琉璃珠在化学组成上属 Pb O - Ba O -Si O2,这是典型的中国制造的琉璃珠,所用的着色剂为低锰型钴蓝,同西亚地区出土的琉璃珠和陶瓷釉上的钻蓝属于同一类型,说明它是进口青料。钴蓝应用于中国陶瓷釉彩的最早例子是唐三彩蓝釉和唐青花。</p> <p class="ql-block">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唐青花出土很少,唐三彩出土较多,但三彩中有蓝釉的也比较少。这些情况表明,在唐代时钻蓝在陶瓷釉彩中的应用还属萌芽阶段。对这一历史事实的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国产钻土矿还未发现,所用的钻蓝都靠进口,来之不易,比较珍贵,所以不可能大量应用。唐代时中国与西亚地区的交往很多,丝绸之路畅通,不少波斯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当时唐青花和唐三彩所用的的钴蓝很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西亚地区输人的。为此,要揭密青花成色的奥秘,就要探索自然界的钴矿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自然界中含钴的矿物资源并不很多,但是它们的分布范围却很广,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可找到。自然界中的钴矿极少有单独存在的,多数是从铜矿、镍矿、铁矿或银矿的开采中得到的副产品,一般都与别的矿物共生,最常见的共生矿物有锰、铁、铜、砷、镍、锌等。天然的含钴矿物有许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辉砷钴矿、砷钴矿及钴土矿等。中国最常见的都是钴土矿,它们是含钴的硅酸盐岩石因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由氧化锰和氧化钴的水合物以及其他杂质所组成的混合物。</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使用最多是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得知,唐青花的色料属低锰型。含铜,来自西亚地区。宋青花色料属高锰型,是国产料。根据宋青花出土很少这一事实说明当时国产钻土矿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元代时国产钻土矿在各地陆续有所发现,云南玉溪地区的民窑利用当地所产的钴土矿开始小批量生产青花瓷。</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青花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色调浓艳而有黑斑的多数是进口料,其化学组成特点是低锰,含砷不含铜,产地很可能是西亚或中亚地区;色调不太浓艳而没有黑斑或有黑斑但没有金属光泽的则是国产料。明清两代景德镇所用的青料在历史文献上有较多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得知,永宣两朝官窑所用者主要是苏麻离青(又名苏渤泥青),同时国产料也在使用。笔者用永宣时期的藏品,举例如下:</p> <p class="ql-block"> 关于苏麻离青的产地,有人认为是西亚地区的波斯,也有人认为是非洲的索马里( Somalia ),而其集散地则在西亚地区某地,郑和于永乐时从南洋带回的苏麻离青很可能就是从这些商船上获得的。成化朝所用的色料较为复杂,早期仍沿用苏麻离青而带有黑斑,后来就用苏麻离青和陂塘青的混合料。到成化后期苏麻离青的来源愈来愈困难,于是就全部改用陂塘青。这种青料产地于江西乐平县,又称平等青。正德时期所用的青花料已经知道的有两种,一种是江西瑞州上高县产的无名子,又叫石子青;另外一种是正德后期从云南获得的回青。回青又称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但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石子青混合使用。嘉靖官窑青花器大量烧造,主要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取得较好效果和评价。万历中期以后,可能因回青断绝而改用浙江所产的浙料。在明代,国产钴土矿不仅大量用于民窑青花,而且也成功地用于官窑青花的生产,取得这一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精炼工艺,使其质量大大提高之故。</p> <p class="ql-block"> 康熙青料的来源未见古籍记载,但从雍正以来所用的青料都有记载,唐英《陶冶图编次》说:"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籍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此书成于乾隆八年,由此可知雍、乾所用的青料是浙江所产。</p> <p class="ql-block"> 从化学成分看,青花成色料是含钴、铁、锰、铜等矿物元素的集合体,在磨制煅烧调和后,直接绘画在瓷胎之上,罩上透明釉后进行烧制,才会呈现出我们能够看到的青花蓝色。当然,这与胎泥和钴料加工与绘画技术也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元代及明永宣时期的青花器物,在纹饰中会出现黑褐色且凹凸不平的斑点,为业内公认“苏料”的特点。但对比观察此种特点会发现,它多出现在大件器物的主要纹饰图案中,如缠枝花卉的花朵、鱼龙纹饰的鳞片等,而在辅助纹饰中却极少出现。形成这一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匠人绘画的技法问题。绘制辅助性纹饰时,画师走笔速度快,一气呵成,不会反复用笔,相比主体纹饰,同一范围内青料使用更少,涂抹更薄,因此并不会产生“苏料”斑点的现象。而在绘制大件器物的主体纹样时,为突出主题图案,画师下笔的力度加大,走笔速度放慢,因此形成的线条加宽,并且还会用笔反复勾勒线条;若为了突出花朵、龙鳞等纹饰时,还会用一种特殊的技法,在当地称为“塌水”,此种技法是用绘画的钴料在某一部位多次进行涂抹,以突出相应位置的立体感。也是因此,造成了此处钴料的厚度超过辅助纹饰几倍的现象。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现像。</p><p class="ql-block"> 再加之当时钴料的加工研磨不够精细,就会在反复涂抹后的表面出现很多细小的青花料颗粒。在之后的烧造中,由于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的烧造时间和温度是一致的,辅助纹饰及用料较薄的小件器物,钴料就会被充分的氧化还原而发出钴料的本色,而通过“塌水”方法绘制的主要纹饰,钴料常得不到充分的还原且有青料颗粒存在,从而无法充分发色,又加之胎泥松软间隙大,钴料会顺着缝隙进入胎体,这样就出现了凹凸不平、深入胎骨黑褐色的斑点,形成所谓明永宣时期“苏料”的特点,这也是现在业界表述的“咬胎”现象。</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以上的分析,出现永宣时期特殊现象的原因,完全是胎泥粗松、钴料研磨不细、绘画技法的特点、窑温偏低四种因素叠加而成。是青花瓷器在景德镇初创时期的必然结果,与钴料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中国贵州肖连宇 MAB&RP博士名衔 《香港文艺》签约摄影家 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 获2024国家“金丝路”卓越艺术家(民俗非遗)称号 2021年全球(华人)金牌摄影师法国2019戛纳国际摄影节金像奖得主 古玩鉴别专家 中医药世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