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溅胭脂一抹红

越鸟南枝

<p class="ql-block">杜秋娘,相传为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的女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鹤丽镇总兵杨玉科攻打大理时,趁乱携带母亲何氏由滇西腾越逃至缅甸,再由海路辗转至金陵从妓。杜秋娘姿色出众,才艺双馨,是光绪初年秦淮河上名震江南的歌姬。她誓以家仇为重,欲借其名望结交天下豪杰为父报仇,终未能夙愿,自杀于香港,报憾终身。</p> <p class="ql-block">清代《声色志》载:杜秋娘待人温雅淑贤,处事谨慎小心,一般不轻易接客。有一老妇陪伴左右,言是其生母,其气质和容颜也颇相似。但其姓甚名谁却从来不说,当有人询问时,母女俩皆笑而不答。秋娘有时操江南口音,有时讲广东话,有时又说北京官话,众人都猜测她是广东人,但真假难辨,人云亦云。秋娘善骑射,喜欢骑纯黑色的小马,手挟弹弓,游山玩水。东南一带的风景名胜,皆留下了她的足迹,如虎丘、西湖、平山、惠泉等。游玩时喜欢编起秀发,穿上裲裆(背心),头戴一顶瓜皮帽。玩到尽兴处,见天空飞翔的鸟儿,时不时会射出一弹,眨眼功夫,鸟儿便坠落马前,但她从不去看。过一会儿,鸟儿又挥动翅膀飞走了。路人见之,无不鼓掌欢呼,可秋娘却像个没事人一般,策马扬鞭而去。乡下人见之,怀疑是送子张仙下凡,殊不知她仅是个歌姬而已。</p> <p class="ql-block">河南信阳有个姓何的书生离乡到江北拜师学习,对秋娘一见倾心,不管他对秋娘如何海誓山盟,秋娘亦不为心动,仅陪他下下棋、喝喝茶而已。书生言语稍有挑逗之意,秋娘立马翻脸,不跟他讲话,直到真心诚意给她道歉后,才会原谅。书生起始至终未近其身。他事后对人透露,秋娘从来不吃猪肉,也不饮酒,好喝牛奶。其饮食很讲究,都是她母亲亲手烹饪,从来不与外人一起进餐。秋娘有个习惯,每当花满月圆时,豪兴激扬,舞剑筵前或驰马郊外,看上去英姿飒爽,目空一切,傲视群雄。有时曲终人散,母女俩常窃窃私语,说到伤心处,泪如泉涌。书生由此判断,秋娘即使没有深仇大恨,也必将是个愤世嫉俗之人。</p> <p class="ql-block">时任江苏提督,在中法战争中立了大功,为人十分嚣张。一天,见秋娘坐在秦淮河红船上美艳动人,便想纳她为妾,母女婉言谢绝。提督大怒,安排亲信连夜去抢。秋娘手拈一块绣帕,微笑着把他们迎进门,提督手下人刚要动手,秋娘举帕一挥,近身者踉踉跄跄后退数步,所持兵器皆纷纷落地。来人惊慌失措跑回报告,提督大吃一惊。第二天清早带人前去察看,母女俩已不知所踪。</p> <p class="ql-block">第二年,广东一姓逄的书生在珠江船舫中大宴宾客,喝得酩酊大醉,靠在船栏上。忽然看到一艘小船载着个美人挟笛迎来,远看极似秋娘,及近小船擦身而过,果然是秋娘。书生向她招手,秋娘亦挥手相答,眨眼间小船便顺流飘向远方。书生因时间仓猝,未来得及细问,内心闷闷不乐,后悔不已。回家后,派人到风月场所去找,根本觅不到秋娘踪迹。过了十多天,家僮告知有一个长得十分英俊的美少年登门求见,但不肯道出自家姓名。书生传令请入,原来是秋娘姗姗而至,身着素衣缟袂。一问,才知道她母亲死了。秋娘喟然长叹道:“心事未酬,母亲亡故,你看我还像以前一样漂亮吗?”书生道:“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比以前瘦了些。”侍女捧上琵琶,秋娘为书生弹奏了一曲,声调凄凉,如泣如诉,让人心生怜悯,悲从心起。曲罢,把琵琶递交侍女起身欲走,见书生已泪如雨下。书生强行挽留,秋娘道:“你的心意我领了,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作罢。”言毕,便翩翩而去。此后秋娘再未找过书生,但闻性情大改,变得水性杨花,骄奢淫逸。一天,书生去拜访秋娘,走进她的卧室,见秋娘正与一少年亲密地坐在一起,见书生到来,毫无羞愧之意。书生见其之变,惊诧不已。</p> <p class="ql-block">逄姓书生经打听得知,与秋娘厮混的少年,是大清一宫保(太子太保)的孙子。他沉溺于秋娘的美色,对秋娘言听计从。秋娘要他助其进署面见爷爷,少年感到十分为难。但经不住秋娘的苦苦哀求,便用骄子将她悄悄抬入府内,准备当作一家人生活。少年有个老婆,忌妒心重,常指示仆人监视少年的一举一动。秋娘入住后,被少年妻子发觉,破口大骂,并操起棍子驱逐,秋娘猝不及防,匆忙逃离。夫人搜得秋娘一箱子,内有秋娘照片,出示给爷爷看。爷爷审视良久,把孙子召至跟前,询问事情始末。爷爷一听,怒火中烧,大声吼道:“你这畜生是不是想把灾祸引到我的头上,你可知道她是谁,怎么可以把她领进家里来?”少年自知有错,磕头如捣蒜,向爷爷请罪。第二天宫保命令卫队至秋娘屋,秋娘知事情已败露,便藏匿起来,太子太保终未拿获她。</p> <p class="ql-block">此事过了一年,仍在江宁府(南京)拜师学习的何书生,收到秋娘从香港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内装一颗象牙雕刻的小印及一纸亲笔信,信中说:“我是一个家亡国破的人,我的父亲早年受尽了满人的虐待,才带领众人举起反清的义旗,保一方平安,求一片净土。他外抗入侵者,内惩贪官污吏,功劳丝毫不逊于《封神演义》中的窦融、西晋封疆大吏张轨。我从小生长在深宫中,耳濡目染,略知书理,就好比金枝玉叶。苍天不助,同僚背叛,四十万大军土崩瓦解。父亲抱憾走向黄泉路,我一个弱女子只能飘零天涯。唉!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所以,我含辛茹苦,苟且偷生,希望自己能亲手血刃仇人,了却这不共戴天之仇。不料想如天高,命如薄纸,辗转风尘,一路坎坷均不能如愿,这就是我心愿未了,而不甘于做个凡人的原因。仓猝离开江宁,颠沛流离上海,深感虚度时光之痛,又艰难跋涉至广东。恰巧遇到逄先生,想跟他倾诉自己的苦衷,又难于启齿,以前听你说的一席话,你还记得吗?你对我说,一个弱女子应该把雪耻家仇国恨的事忘掉。事实果然如此,有一个官宦人家的少年,因贪恋我的美色,被我左右。不料被他妻子发现,仓猝逃离,他爷爷老奸巨猾,对我的身份怀疑起来。记得先父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来投靠。当时我就陪侍在他的左侧,他向父亲请求要我嫁给他。父亲怜爱我,不愿意让我做他的小妾,以我年纪还小婉言拒绝。他便恼羞成怒,深夜杀死哨兵闯关而去。父亲与他的矛盾因我而起,竟让其事业功败垂成。唉!这种耻辱好比西江水从此不清,不共戴天之仇永生难忘呀!说来悲哀,天下的仁人志士只有你同情我的遭遇,故向你倾诉衷肠,让你知道我是个洁身自爱之人,并非心甘情愿流落风尘。我估计当这封书信到达你手里的时候,我已香消玉殒,魂归故里,变为滚滚红尘中的一粒砂子或虫子了。天长地久,此恨绵绵,即使肝胆俱裂又如何啊!我的生命说完这些话也就随之消失了,没有必要再喋喋不休。”书生看了秋娘的绝笔,怅然若失,仰天长叹。他将小印拿给别人看,上铭刻“天策上将”四个字。有知道这一底细的人对他说:“这个印章是当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的随身之物。”</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史料记载:杜文秀大女儿名杜凤杨(1849—1871),一作杜凤英,绰号“帅小姐”,蔡廷栋之妻,故有“蔡杜氏”之称。杜凤扬从小随父亲征战,文韬武略,在回民起义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历任大理政权典军、元帅等要职。清同治六年(1867年)冬,杜文秀回民起义军东征昆明,委时年十九岁的杜凤杨为监军,同治八年(1869)五月被清军围困于嵩明,与其夫等决定诈降,不料被清军提督马如龙软禁于昆明公馆。次年五月逃出后藏匿于百姓家中,在返回大理途中又被清军捕获,遇害于昆明白鹤桥。清同治十一年冬,云南巡抚岑毓英遣军攻下大理,杜文秀在众帅的劝说下决定投降,出降前一夜,命人把所获珍宝毁坏或投入洱海中。二十六日,将年幼的子女藏匿,亲眼目睹家人全部服毒身亡后,才开始服孔雀胆出降。清兵进驻大理后,从扬威大都督蔡廷栋、大司骑马国玺家中搜出三子一女押往昆明。次子杜庚杨时年十二岁,行至赵州染伤寒而亡;长子杜宗杨时年十三岁,在昆明狱中出痘身亡;三子杜成杨时年九岁、幼女五岁,岑毓英命将兄妹押至北京,途中杜成杨病死,幼女不知所终。</p> <p class="ql-block">由此分析,杜秋娘应为杜凤杨之妹,她能侥幸逃生是在杜文秀逼家人服毒前潜逃。何氏也不可能是杜秋娘的生母,应为侄亲或奴婢之类。再,按大清刑律,犯罪人妻女有官卖为妓的规定,杜文秀幼女押至北京不知所终,按理来说,杜秋娘应为杜文秀幼女的可能性要大些,但从年龄段考虑又对不上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云:“真亦假来假亦真,假亦真来真亦假”,不管如何,我们就权当是文人骚客的又一臆想作为罢了。</p> <p class="ql-block">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