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博物馆之拜占庭

兰京

<p class="ql-block">纽约回来还不是太久,坊间都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所以就抓紧追星月菩提的等待中将心旅刻录。记得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古希腊罗马”展馆出来,回到主大厅(接待大堂),我顺着前面廊柱间的楼梯上二楼,当时是想找“欧洲绘画馆”的。上来以后便在长廊的左手边看见一个小门里面有廊柱,门楣上写着“拜占庭艺术”(ByzantineArt)的字样,于是好奇进去,一进去,便豁然开朗,原来有一个庭院,天井中还有不少雕塑,从二楼廊道里可以更清楚的看见庭院的全景。回来向AI问询,</p><p class="ql-block">原来这个庭院叫---西班牙贝莱斯布兰科城堡的庭院天井THE VELEZ BLANCO PATIO,1506–1515年,由西班牙Macael大理石构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个庭院原本在西班牙东南海岸附近的贝莱斯布兰科镇上,属于骑士和贵族DonPedro Fajardo y Chacón (ca. 1478–1546)的城堡的一部份。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中长大Fajardo曾管理过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在位时期的穆尔西亚,并协助他们去镇压摩尔人在此地的叛乱。由皇家授权正式赐给他贝莱斯布兰科为领地,大约在1506年和1515年期间,他在这里筑起一座城堡,并雇佣来自伦巴第的工匠用西班牙Macael大理石去精心装饰这个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1904年,城堡的主人卖掉了这个庭院的大理石组件。1913年,GeorgeBlumenthal在巴黎收购了这些大理石后把他们安置于他在纽约的宅子里。他于1945年去世,后来他的房屋被拆迁掉,大约有2000块大理石被送到博物馆,在1964年,那些大理石在博物馆里被尽可能地按原样重新组装起来。</p> <p class="ql-block">环绕天井的那些门窗的是流散于整个欧洲的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灵感来自文艺复兴早期在罗马重新发现的古代遗迹。这是最早的西班牙庭院雕刻风格。纹章被刻在拱门的骑楼之间的那些佩德罗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所拥有的建筑中。他的这个妻子是当时有权势并且有修养的门多萨家族的成员,也是有影响力的文艺复兴文化的倡导者。</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是俄耳普斯,大理石雕塑,意大利雕塑家Cristofanoda Bracciano(1556–1619)作于1600-1601意大利,佛罗伦萨。因为其美妙的乐声能驯服猛兽而闻名的俄耳普斯,正在这里自得其乐地陶醉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他的身体随着高音里拉琴(15~16世纪意大利音乐诗人们喜欢演奏的一种欧洲乐器)的乐声而轻轻摆动,这座雕塑是为佛罗伦萨的科希宫而雕刻的。</p><p class="ql-block"> 希腊神话中音乐天才俄耳普斯,是河神俄阿格洛斯和艺术女神卡利俄帕之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得到过太阳神和音乐神阿波罗赠与的一把9铉琴,在夺取金羊毛的征途中曾凭借其优美的琴声迷住巨龙和海妖而建立功勋。不过这个天才是个命运最不待见的家伙,他的妻子是仙女欧律狄克,这倒霉的仙女被蛇咬了一口就命归黄泉了,痴心的俄尔普斯一路追到地府去跟冥王讨要妻子,还是凭借他的非凡的音乐才能感动了冥王和冥后,他们答应放归仙女欧律狄克但提醒他在离开地府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在快离开地府前回头看了一眼他的妻子,结果他老婆永远堕入地府去了。这个还不算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他失魂落魄的在荒原悲戚游荡的时候遇到在供奉酒神的色雷斯狂女,这些疯狂的女人认为他亵渎酒神,因酒醉而发狂的女人们一涌而上把他的头扯下来和他的琴一起丢到河里去,这个能进出地府的英雄就这么死了。。。。。。。。。传说他和他的琴升到天上变成星星,就是夜空中的天琴座。</p> <p class="ql-block">海妖Siren雕塑,来自罗马,日期:约1571年至1590年,材质:青铜,</p><p class="ql-block">外形尺寸:整体(确认):H.321/8 X W.443/4 XD.133/8英寸,130磅。 (81.6 X113.7 x 34英寸厘米,58.9676公斤)</p><p class="ql-block">分类:雕塑青铜,罗杰斯和伊迪丝·佩里·查普曼基金捐赠。</p><p class="ql-block">塞壬(希腊神话传说海妖)塞壬(Siren)又译作西壬,她们的别名是阿刻罗伊得斯,意即“阿刻罗俄斯的女儿们”。塞壬用自己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是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或鸟首人身、甚至跟美人鱼相类)的怪物,经常飞降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又被称为海妖。塞壬来源自古老的希腊神话传说,在神话中的她被塑造成一名人面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叫阿尔法斯和阿瑞塞莎 Alpheus and Arethusa Battistadi Domenico Lorenzi (意大利,1527/28-1594)</p><p class="ql-block">1568年至1570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 大理石雕塑</p><p class="ql-block">H.32 5/8 58 5/8 D. 23 1/2英寸,782磅。(148.982.959.7厘米,354.7129千克)</p><p class="ql-block">弗莱彻基金,1940年捐赠</p><p class="ql-block">在罗马神话中河神Alpheus追求仙女Arethusa,直到戴安娜将她变成一个喷泉。这组雕塑是放在佛罗伦萨附近一个别墅的喷泉顶上的,原属于马耳他骑士AlamannoBandini</p><p class="ql-block">阿瑞塞莎是位迷人的仙女猎人。每逢阿耳特弥斯(即猎神戴安娜)打猎时,她负责携带弓箭。她对工作专心致志,既不考虑赞美也不顾及爱情。一个炎热的夏日,她感到很热,便找到一条凉爽的溪流,深感惬意。她跳入令人愉快的溪水中,兴致勃勃地畅游。不一会儿,听到水泡声,她大吃一惊地发现:那是河神(阿耳法斯)发出的闷雷声。仙女向岸边游去,赤身裸体地跑开了。河神便装成凡人的样子在后紧紧地追赶着。他们一直向前飞奔,越过小山,跨过峡谷,翻越大山,掠过广阔的平原,直到西海的水域展现在他们的眼前。绝望中精疲力竭的阿瑞塞莎哭叫着向她的保护神求救。阿耳特弥斯迅速将一层云雾披在仙女的身上。但顽固不化的阿耳法斯并未上当受骗。接着一股冷汗从仙女的肢体上溢出,并且浑身上下淌着水珠,她被变成一眼泉水了。河神认出了泉水就是仙女,他自已马上也变回了原来的模样,以便与仙女同流,享受她的陪伴。阿耳特弥斯(戴安娜)只好劈开地面,仙女阿瑞塞莎便一直沉陷下去,穿过阴间,从希腊漂流到西西里岛。最后在锡拉库扎露面,结果发现河神忍受了阴间的黑暗,也变成了一条溪流出现在她面前。他们交汇在一起,他终于得到了她的爱。</p> <p class="ql-block">酒神巴克斯 DomenicoPoggini (1520–1590)作于155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 大理石雕刻。H. 56 in. (142.2 cm) GeorgeBlumenthal遗赠 1941年,这座雕塑出现在佛罗伦萨美地奇家的科西莫公爵的1560年的财产清单上。Bacchus,即是巴克斯(拉丁语:Bacchus,希腊语:Βάκχος)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植物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拉丁语:Dionysos)。</p><p class="ql-block"> 希腊神狄俄倪索斯另有一名为巴克科斯·亚历山德鲁斯,在他被接纳入罗马神话时就被称为巴克科斯了。除此之外罗马人将其植物和动物交配受精的-神立波尔也称为巴克科斯。罗马对巴克科斯的崇拜源于意大利南部,本来是一个带有神秘和阴暗色彩的崇拜,后来传播到罗马。其高潮为庆祝饮酒的酒神节。</p><p class="ql-block">在文化方面,许多著名画家如安尼巴莱·卡拉齐、米开朗基罗和提香等画过以巴克科斯为主题的画,其中以米开朗基罗雕塑的醉酒神奇异。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以他“无情的真实”表现手法创作了《年青的巴克斯》等多幅已克斯酒神形象。</p> <p class="ql-block">有了酒神,肯定就有戒酒神。这个雕塑的名字叫 Temperance 翻译为“节制”, 直译是“戒酒”。乔瓦尼·卡奇尼(意大利,1556年至1613年)的作品,根据詹博洛尼亚Giambologna(荷兰人, Douai 1529–1608)的原模型雕刻;日期:1583年至1584年;文化:意大利,佛罗伦萨 材质:大理石。尺寸:总体而言,高度完整的底座上表面(确认):H.695/8 XW.253/8 X D.307/8在(176.8 X64.5 X78.4厘米) 分类:雕塑 由哈里斯布里斯班迪克基金捐赠,1967年。</p><p class="ql-block">节制和自律的美德的化身Temperance,手持尺子等表明一些约束性尺度分明的计算工具,这是佛罗伦萨主教Marsica的花园里的雕塑。 古代社会公认的一些重要的美德包括:禁欲,贞洁,谦逊,谦卑,谨慎,自律,宽恕和怜悯;而涉及到这些需要自己节制和控制的有:性欲,虚荣心,或愤怒。</p> <p class="ql-block">菲利普二世(也译为腓力二世)(Felipe II,西班牙语实际读音为:费利佩;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1年起)。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颠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尤利乌斯。恺撒大帝(罗马执政官),CA,安德烈.彼得.马可模的作品。费露西,佛罗伦萨,大理石,27,在6h,68厘米,</p><p class="ql-block">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又译盖乌斯·朱利叶斯·凯撒、朱利亚斯·凯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p><p class="ql-block">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花神雕塑</p><p class="ql-block">Cloris——克劳瑞斯,希腊神话中的花神,意为盛开的鲜花。</p><p class="ql-block">希腊神话中的花神——潘朵拉,是集智慧、理性与美貌融于一身,可谓是天赋十足的女神。用鲜花做成的头饰和脸上用绿色勾勒出的树叶交相呼应,让花神“不食人间烟火”的独特韵味尽显无遗。</p><p class="ql-block">洛拉: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花神芙洛拉主祀葡萄和青春,世上对她女性之美的赞颂一直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里,她是女性祥和、青春、健康、性感、美好的一切的代名词,她的迷人连荷马史诗都无以言说,仅是简单的举手投足都几欲令10个世纪以后的男人不知身在何处。人们只需在嘴中轻轻念“花神芙洛拉”这五个字就足以满足一生对美的奢望了。</p> <p class="ql-block">Spinario(索恩提取),挑脚板刺的男孩。安东内洛Gagini(意大利,1478年至1536年巴勒莫)的作品。日期:约1507-9;文化:意大利西西里岛; 材质:青铜,镀金的痕迹。外形尺寸:整体:341/4×203/4X21英寸(87×50.8 X55.2厘米);分类:青铜Sculpture-。乔治和佛罗伦萨布卢门撒尔赠送,1932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的作者可是大名鼎鼎---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作品是“孩子们嘲弄法翁”(Faun Teased byChildren),法翁是罗马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精灵,性格善良,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萨提尔(Satyr),贝尼尼被誉为意大利最伟大的艺术家,“他重建了罗马”,现在罗马城里处处都有贝尼尼和他的学生们创作的大量雕塑作品,他有名雕塑的传世之作有---《大卫》、《阿波罗和达芙娜》、《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等。</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从庭院出来后看见墙上的马赛克壁画,它叫---《”克提西斯“的化身地板马赛克残片》。拜占庭 约500-550年 现代修复 材质:大理石和玻璃。晚期罗马和拜占庭艺术常把抽象的概念拟人化,图上这位戴满珠宝的妇女拿着测量罗马一尺长度的工具,根据修复的希腊铭文记载,她是”克提西斯“,即慷慨捐赠或建造的人形化身。克提西斯的左右两侧原有一对男子,现存这位捧着丰饶之角的男子头边有希腊文”善“,可能原本是”善愿“二字的一半,这块残片由大理石和玻璃镶嵌物(小块的彩色材料)制成,它是六世纪广见于整个拜占庭世界的杰出马赛克作品中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圣安妮和约阿希姆的神圣家族</p><p class="ql-block">迭戈·德·佩斯克拉(Diego de Pesquera)西班牙语。这块面板来自为格拉纳达附近的洛斯奥吉哈雷斯教区教堂制作的餐桌,该教堂是献给圣母的母亲圣安妮的。圣安妮和她的丈夫若阿金(Joaquim)在浮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天主教的虔诚中被尊为圣母无原罪的象征,这种崇拜在西班牙特别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左侧墙上的纪念碑是---Khatchkar纪念碑(石头十字) 。此物来自亚美尼亚共和国(地理上它曾属于拜占庭帝国的一部份),首展是在美国国家博物馆,最近大都会博物馆特别长期借展的一个巨大的12世纪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门框也很精美,当然也属于拜占庭艺术。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Roma,即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1204年,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屠杀,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现已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里面似乎是模仿一个教堂的布局,拜占庭艺术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9世纪持续到12世纪,将写实主义引进帝国宫廷艺术,将神秘主义引进宗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最后的辉煌发生在13到15世纪中期的巴列奥略王朝统治时期;它被称为拜占庭复兴。在后期阶段的宗教艺术表达了更多的情感和自然主义。前面座雕塑叫---“处女和儿童” (估计是描述圣母与其子耶稣的,这是基督教的传统表达手法)Claus de Werve作(勃艮第 1380年至1439年,法国,CA 1396-CA1439),约1415年至1417年。法国 波利尼,勃艮地;材质:石灰石,油漆和镀金; 533/8×41 1/8×27英寸(135.5 X 104.5 X68.6厘米);彩色雕塑,由罗杰斯基金,1933年捐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壁龛也是教堂里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及受其影响的诸地区的建筑、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具有拜占庭艺术特征的绘画与建筑风格最早形成于6世纪,这种风格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最终瓦解时才告终止。</p><p class="ql-block"> 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灭亡后,拜占庭的艺术则继续在希腊、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等地流行。镶嵌画和壁画取代雕刻,成为教堂的主要装饰艺术。</p><p class="ql-block"> 拜占庭艺术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对宗教非常的不了解,因此对拜占庭艺术里面题材也就顺手拍了一些,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来填补本文空间,与图片未必相应吻合,敬请谅解,只是走过路过,留下一点人生旅途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