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而鉴知集》之“且待老衲伸伸脚”(中)

清珠-二善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4月,初识熊逸先生,是在罗振宇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当时,罗振宇正在推荐熊逸先生的大作《春秋大义》。在罗胖口中,熊逸先生被誉为“中国当代思想隐士”,并声称没几个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春秋大义》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时至今日,仍时常翻阅。熊逸先生在作品中呈现的渊博与深厚,以及独特的思考角度,令人惊叹不已。微博上有位读者说,读熊逸老师的书,有种天灵盖被打开的感觉。余对此深表认同。除了对他在书中调侃圣贤的作法略有反感之外,总体认知处在仰慕之中,内心十分钦敬。除了《春秋大义》之外,当时在市面上能找到的、以熊逸署名的纸质书,如:《孟子他说》、《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思辨的禅趣》、《周易江湖》、《逍遥游》、《道可道》等等,余一并收入囊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2023年3月开始,余着手注释《资治通鉴》。当时,市面上正在热销《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9册),余一度想入手此书,作为参考。思之再三,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即便如此,念念不忘之下,还是产生了交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2023年9月,余完成《資治通鑑·卷第三·周紀三》的注释。其间,正逢《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9册)出版发行,内容涵盖了《资治通鉴》周紀三、四、五,以及秦紀一、二,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事件。在“周紀三,慎靚jìng王四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b>秦敗韓師於修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䱸、申差於濁澤。諸侯振恐。</b>”胡三省老夫子的注释为:“<b>䱸、申差,二將名。䱸sōu,音瘦,又疏鳩翻。</b>”余对关于韩将“䱸、申差”的记载及注释,心存疑惑。在查找相关资料予以印证的过程中,在网络上找到一位读者上传的、熊逸先生在《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中关于此段记录的注释。其结论,与我探究的结果大相径庭;其得出相关结论的逻辑思维更是令在下目瞪口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此段记录及注释,存在两点分歧:<b>一是</b>韩将“䱸、申差”,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b>二是</b>关于韩将“䱸、申差”的“䱸”字与“差”字的读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看一下熊逸先生给出的注释。熊逸先生认定,“䱸、申差”是两个人,并为其注音“䱸qiū、申shēn差chā”。接下来,熊逸先生解释标音来源,即:“䱸”有两个读音qiū和sōu,意思都很生僻,胡三省也不知道怎么读,就把两个读音都标注出来,让读者自己选。再看“申差”,熊逸先生给出注释:“申”原本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后人以国名为氏。“差”是一个多音字,这里之所以读“chā”,并没有很好的理由,只因为有位楚辞名家叫“景差”,他的名字在格律诗里出现,在韵脚位置由其他韵脚字推断,应当读“差chā”。既然“景差”的“差”读“chā”,那么,推断“申差”的“差”也读“chā”。同时我们也学到一招,在读古书时经常会遇到拿不准字音的地方,借助格律诗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方法。以上,就是熊逸先生关于此段记录的相关注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对此段记录及注释的研究结果,与熊逸先生的结论截然不同。首先,我认为“䱸、申差”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其次,这个将领的名字应读作“䱸sōu申shēn差cu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关于“䱸、申差”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辨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这段记载,我查阅了《史记》、《战国策》、《三家注史记》等相关资料,逐条列举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十四年”(惠文王七年)记载:“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b><span style="font-size:15px;">【正义】:修鱼,韩邑也。年表云秦败我修鱼,得韩将军申差。</span><b>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史记·韩世家》记载为:“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得韩将䱸、申差於濁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三家注史记》十六年,秦敗我脩魚,虜得韓將䱸、申差於濁澤。</b><span style="font-size:15px;">【集解】徐廣曰:「一云鯁、申差。長社有濁澤。」【索隱】䱸、申差,二將名。䱸音瘦,亦作「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战国策》韩一:“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b><span style="font-size:15px;">(未提及将领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資治通鑑·卷第三》四年:“秦敗韓師於修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䱸、申差於濁澤。</b><span style="font-size:15px;">䱸、申差,二將名。䱸sōu,音瘦,又疏鳩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除了《史记·秦本纪》提及一人、《战国策》没有提及将领之外,其他各类市面上流通的历史书籍大多将其确定为两名将领,即如胡三省老夫子为《资治通鉴》所作的注释:“虜其將䱸、申差”。对此,余有不同见解,试论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先谈一下“句读”。</b>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dòu”,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到了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把“䱸、申差”判断成两个人的决定性因素是“、”(顿号)。这是现行流通于市面上的各类历史书通用的标注方式,但问题是,我国古代没有“、”(顿号)这一用法,即使在竖版古籍中,在字的旁边点个“.”,那也未必就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之义,也许只是着重标示而已,或另有用意。或者,也许仅是在“䱸、申差”这三个字中“䱸”的旁边点了一个“.”,只是这个“.”点的有些靠下,给人造成一种表示“隔断”的错觉而已,亦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从“为将”的角度来看。</b>在冷兵器时代,将领的个人能力和武力基本上可以确定一支队伍、一场战役的胜负,这与中国古代战争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原因就在于古代通讯和信息落后,一切都靠将领个人决断和节制。上级给这个将领下任务是最后的结果,如几日内需攻取某地某城,至于过程上级未必会过问,如果没有按期完成,就是降罪或者换将。因此,将领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负。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看《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古籍的记载,至少在秦汉以前,但凡提及带兵打仗,基本都是一支队伍、只提及一个主将,鲜有一支队、提及两名将领的说法。至少在我目前研读过的前六纪中没有看到这样的记述。从这个角度来看,把“䱸、申差”判断成两个将领似与常情不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从“行文”逻辑来看。</b>古人行文,既注重章法,亦注重简洁。以“人名”为例,第一次提及某人名字,一定说全称;后文再次提及此人,一般会用人名中的一个字来代替。如:《资治通鉴》中第一次提及“吴起”,相关记录为:“吴起者,卫人,仕于鲁。”接下来,再次提及“吴起”,则用省称:“ 起 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按照这个思路,来分析“虜其將䱸、申差”的记录,在前文没有交代这个人的全称、来历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在文中,就仅用一个“䱸”字来作为一名将领的代称,这明显不符合“行文”逻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从古人“姓氏”来看。</b>关于古人的称谓,与现代人大不相同,即:古人的名称多由“姓、氏、名、字、号”组成。因为这个缘故,古人可以有多种称谓,但说的却是一个人。有时候,你甚至不能从简单的名字称谓,轻易看出父子两人的血缘关系。以孔子为例,他的父亲叫“叔梁纥”。按照现代人取名的逻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通过称谓来判定这两个人是父子关系。孔子的完整姓氏称呼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的完整姓氏称呼为:“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关于“䱸、申差”的称呼,是否可以将其设定为:“姬”姓,“䱸”氏,名“差”,字“申”。据此,是否可以大胆的推断:在竖版的古籍中,在“䱸”的旁边加一个“.”,仅是用来着重点明这是一个特殊且罕见的姓氏,并由此引发后来学者理解上的偏差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从“字典”记载来看。</b>关于“䱸、申差”,《康熙字典》里有明确的记载:“【集韻】疎鳩切,音搜sōu。人名。韓將有䱸申差。”这部以皇上“年号”作为书名的字典,其内容可信度很高。至于为什么,似乎不必多加说明。但凡跟“圣眷天恩”或“掉脑袋”相关的事情,人们总是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做。在其他字典中,也可以找到相关记载。䱸sōu:【源】见《姓觽》(17)。【望】 上党(17,418)。【人】 䱸申差,战国时韩国将(26)。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字汇》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国时韩有申槎,为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上所述,余得出的结论是:<b>“䱸、申差”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11:18。</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清珠.二善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