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碑刻题记资料谈龙门村名的流变

走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由碑刻题记资料谈龙门村名的流变</p><p class="ql-block"> 许文胜</p><p class="ql-block"> 乡宁县西南鄂河支流龙门河西岸沟岔台地上座落着一个古老的村庄---龙门(图一)。村中遗存有古院落一座、古墓葬两座、古庙宇三座、古建石拱桥三座。</p> <p class="ql-block">图一 龙门村远景(笔者摄于2007年)</p> <p class="ql-block">  村东龙门河东岸遗存有一处摩崖题记"清乾隆贰拾叁年柒月龙门合村剜井,地主韩记"(图二)。这是一处关于剜井的题记,龙门之名镌刻其上,也让我们确知清乾隆贰拾叁年(1758)这个村庄就叫龙门。村中观音庙内存民国十六年(1927)碑石一块,上载"龙门村重修观音堂碑记……"。这让我们清楚了"龙门"一名从乾隆贰拾叁年(1758)一直延用到民国十六年(1927)。</p> <p class="ql-block">图二 载有"龙门"村名的摩崖题记</p> <p class="ql-block">  民国《乡宁县志》中的《县境全图》和《西南区图》都载为"鹿门村",在当地百姓口传中也有"鹿门"一说。龙门村名从乾隆贰拾叁年(1758)一直延用到今天,不排除龙门村原名"鹿门",清乾隆间改称"龙门"的可能性。可"鹿门"一说目前沒有发现碑刻文字资料来印证,能否找到早于乾隆贰拾叁年(1758)的碑刻记载呢?</p><p class="ql-block"> 耐心查寻,终有收获。在距龙门村约2公里的法王庙村法王庙《重修三王神祠》碑的碑阴载有"楼门村首社,陈公谏施粟壹斗,白兴旺施粟二斗……"(图三),此碑年代为康熙肆拾叁年(1704)。法王庙乾隆四十一年(1776)《再修增制序》碑文中载"…南龙门社廪缮生员韩植撰写施银五两……"。</p> <p class="ql-block">图三 法王庙康熙碑上载有"樓門村首社"</p> <p class="ql-block">  法王庙康熙肆拾叁年(1704)《重修三王神祠》碑刻栽为"楼门村首社……"。龙门村老井边《乾隆贰拾叁年(1758)摩崖题记》载为"龙门合村……"。法王庙乾隆肆拾壹年(1776)《再修增制序》碑栽为"南龙门社……"。龙门村中观音庙民国十六年(1927)碑上载"龙门村……"。以上碑刻和题记所载可互证,证实了龙门村原名"楼门村",清乾隆贰拾叁年(1758)改称"龙门村"并一直延用至今。民国《乡宁县志》上的"鹿门村"应是"楼门村"之讹变。</p><p class="ql-block"> 法王庙清代康熙肆拾叁年(1704)《重修三王神祠》碑的碑阴记载了"楼门村首社陈姓,白姓,曹姓,王姓,张姓,刘姓等多姓施粟人名,但未见韩姓人名。龙门村戏台乾隆十九年(1754)脊板题记,老井边乾隆贰拾叁年(1758)摩崖题记,戏台乾隆叁拾玖年(1774)屏风题记,戏台乾隆五十三年(1788)檩板题记。以上题所载的"募缘人","地主","包费经营人","土木鸠工人"等不见他姓,全是韩姓族人。据此对龙门村从清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姓氏情况是一初步认识,可看出韩姓是清乾隆年间龙门村一大望族,乾隆十九年(1754)韩宜,韩密为生员,乾隆四十一年(1776)韩植为廪缮生员,乾隆五十三年(1788)升为岁贡。”楼门村"改名"龙门村"与音变有关,也与韩姓族人有关,龙门村边有龙门河流过,"鱼跃龙门"难道不是对子孙后代最美好的期望吗?</p><p class="ql-block"> 附记:短文是2016年笔者赴龙门村几次实地调查后,对"龙门"得名的初步认识。今日受韩殿臻老师之邀,一行人再次考察了龙门古村诸多实物遗存。我提到"楼门"是原地名时,他非常认同,并说龙门村这一支韩姓是由河津县古垛村迁来的,河津古垛韩姓人至今还口传着"楼门里"一说。据此信息判断,我认为"楼门里"可能是河津古垛村韩姓人原有的小地名,一支原籍族人离开故地,迁徙到一个新的居住地时,村落往往会使用原籍地名,以示不忘故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