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再来看乾隆盛世的精品瓷</p><p class="ql-block">门厅内中一个漂亮的镂空格子间,仅此8件,每一件都是玻璃罩内细丝固定,据说这样的瓷器当时运往台湾的都在路上受损了,除了这里的8件,也就南京博物院有一件。</p><p class="ql-block">朋友们不理解我何以每年要抢故宫年票,要知道除了每年都要有几次的特展,像这样的常展故宫就有不下10处之多,光瓷器馆我来了七次终于得以把全部瓷器的说明复制回来,这个旋转瓷器的说明是我这次去才发现在格子间外角落里,是不也算是寻宝之旅了😂😂😅</p> <p class="ql-block">鬼斧神工的乾隆朝御窑镂空套瓶、转旋瓶 </p><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是一组乾隆朝景德镇御窑镂空套瓶和转旋瓶。</p><p class="ql-block">我国的制瓷技术在清代乾隆朝达到历史高峰,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空前繁多、花色品种愈加丰富、装饰技艺格外娴熟,仿各种动、植物及不同质地的工艺品均能惟妙惟肖,与真无二。特别是各种镂空套瓶、转心瓶、转颈瓶,构思巧妙,结构复杂,制作难度极大,成功烧造实属不易,堪称鬼斧神工。例如当时宫廷档案记载的"冬青拱云蝠转旋葫芦瓶""洋彩黄地交泰转旋葫芦瓶""洋彩米色地万福如意转旋瓶""斗龙舟打筋斗人转旋瓶"等,这类瓷器大都由九江关监督、兼理景德镇御窑厂事务的唐英(1682~1756年)带领窑工设计制作而成。</p><p class="ql-block">按照乾隆皇帝的旨令,唐英每年春季和秋季均由九江关署前往景德镇御窑厂巡视监造御用瓷器。为了博得乾隆皇帝欢心,他不断推陈出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品种、新式样,烧造出一批工艺极为复杂的瓷胎镂空套瓶、转旋瓶(主要是转心瓶、转颈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兴的"洋彩"(清末以后被称为"粉彩")品种,他还极力发展"锦上添花"(亦称"把花""轧道""扒花")新技法,将洋彩镂空套瓶、转旋瓶装饰之绚丽华贵推向极致。</p><p class="ql-block">洋彩瓷器传达出乾隆皇帝鲜明的审美趣味,如奉旨在有的器物上题写其本人创作的御制诗,并铃以"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乾""隆"等闲章、充分说明乾隆皇帝对洋彩瓷器的高度重视,也可理解为乾隆皇帝认为洋彩瓷器足以代表当时工艺美术的创新水平。</p> <p class="ql-block">黄地青花缠枝花纹交泰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青花</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p><p class="ql-block">瓶撇口、束颈、斜肩、扁圆腹、外撇圈足。双层设计,外瓶套内瓶,内瓶与外瓶口部相连,外瓶自颈部中间上、下分开,转动外瓶口部可以带动内瓶旋转。外瓶腹部中间以透雕技法使上、下作"T"字形勾套,互不粘连,可作微小移动,但又不能拆开。通体黄釉地青花装饰,以缠枝莲纹作主题纹饰。口沿下绘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依次描绘蕉叶纹、圆点纹、回纹、垂如意头纹等;圈足外墙绘回纹。内瓶以紫红彩为地,绘梅树图。瓶内和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外底中心留白,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从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督陶奏折来看,这种交泰瓶系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自行研制的新式瓷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八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唐英"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奏折称:"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务奴才唐英谨奏为奏闻事。窃奴才……随于贰月贰拾陆日将关务移交九江府知府施廷翰暂行管理。奴才即前赴厂署与协造之催总老格料理开工,将奉发制造各器敬谨办理,渐次入窑成造。今自叁月初贰日开工之后,奴才在厂攒造得奉发各色锦地四团山水膳碗、杯盘并六方青龙花瓶等件外,奴才又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等瓶共玖种,谨恭折送京呈进。其新拟各种系奴才愚昧之见,自行创造,恐未合式,且工料不无过费,故未敢多造。伏祈皇上教导改正,以便钦遵再行成对烧造……所有现在恭进各瓷,谨缮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乾隆捌年闰肆月贰拾壹日。"乾隆帝在奏折上朱批"览"字。"交泰"一词源自《周易》。《周易·泰》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遂以"交泰"指时运亨通。</p> <p class="ql-block">粉彩镂空花卉纹葫芦式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瓶呈葫芦式,分上、下两个部分:腰部以上作瓶状,敞口、束颈、斜肩、圆腹、束腰之下外接伞盖形边饰,内接向下的桶形套瓶;腰部以下敛口、圆腹、花口承盘形边饰、圈足。 瓶上部外壁白地 粉彩 描金装饰,内壁施松石绿釉。口沿描金,下接一周如意云纹。腹部为主题纹饰,在对称位置绘大、小两组圆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变体"蝠""寿"装饰纹,并描金。在开光之间四隅,颈部至下腹部作白地 粉彩装饰,自上而下绘莲花、蝙蝠及折枝西番莲装饰纹。束腰一周绘淡蓝地回字纹。伞盖形边饰作花叶口,口沿描金,绘牡丹蕉叶装饰纹。 瓶下部镂空 粉彩 装饰,除纹饰外,底色均镂空,内壁及外底施松石绿釉。口沿及近底各绘一周淡粉地花蝶装饰纹、上下描金弦纹。瓶身四面对称出大、小两组圆形开光,描金勾边,开光内分别作洞石花卉图。开光外四隅绘如意云、西番莲装饰纹。承盘形边饰作花瓣口,花瓣尖作如意形,微下卷,口沿描金,内壁绘如意云头纹,外壁绘白地仰蕉叶纹。圈足一周绘淡蓝地回字纹。外底无款识。 瓶身上下以开光内表现的福寿、富贵寓意作为主题。上部伞盖、下部镂空及承盘的设计增加了葫芦瓶的层次感。辅助的装饰纹既繁复,又高度规整、对称。这些特点均与清乾隆朝的工艺特点相符,体现了这一时期宫廷用瓷的风貌。 此瓶旧藏于故宫昭仁殿的五经萃室东间。昭仁殿位于乾清宫东侧,为其配殿,创建于明代。清乾隆朝初年始汇善本书于此,后编为《天禄琳琅》丛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正殿西北辟一面阔三间的小厅,题"五经萃室"专作读经的书房。昭仁殿于嘉庆二年(1797年)毁于火灾,次年重建,基本恢复了乾隆朝的布局,仍贮群书并作为御用书房。</p> <p class="ql-block">蓝地粉彩开光山水图转颈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p><p class="ql-block">瓶撇口,束颈,鼓腹,外撇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垂带形耳。瓶内和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外壁以 粉彩 (清代宫廷档案称"洋彩")装饰。口部以蓝地 锦上添花 变形莲瓣纹装饰,莲瓣内和莲瓣之间均绘西洋花卉;颈部以洋黄地 锦上添花 洋菊纹装饰;肩部以矾红地描金朵花纹装饰;腹部以蓝地 锦上添花 折枝洋莲纹为地均匀分布四个圆形开光装饰,四个圆形开光按春、夏、秋、冬依次绘代表四季的山水图,并在画面空白处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句。春曰:"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夏曰:"淡月梧桐影,轻风萝薜香。"秋曰:"风皱谷纹回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矾红彩白文篆体"乾隆宸翰"和矾红彩朱文篆体"惟精唯一"两枚方形闲章。外底中心留白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因瓶的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以转动,所以此种瓶被称作"转颈瓶"。 乾隆朝御窑瓷器上流行开光装饰,以起到突出纹饰的作用。此瓶之所以设计成颈部可连耳转动,是为了人们在欣赏瓶腹部均匀分布的分别绘有四季风景的圆形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可谓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其实这种被清末民国以来称作"粉彩"的瓷器,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作"洋彩",顾名思义,系指模仿西洋绘画技法表现物像,所用彩料是珐琅料。如果说雍正皇帝最为得意的瓷器是瓷胎画珐琅,认为这是最能代表本朝制瓷水平的瓷器;那么乾隆皇帝最为得意的瓷器当属于洋彩瓷器,认为其足以代表该朝工艺美术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制作地点、画法、纹饰、题诗、印章、款识等,都与瓷胎画珐琅有所区别。洋彩瓷器上传递着鲜明的乾隆皇帝个人信息,例如若题写诗句,就只题写其本人的御制诗,而且句后用闲章均为乾隆皇帝在自己所作书画上才可见到的"乾隆辰翰"、"惟精惟一"、"乾"、"隆"等。这充分说明乾隆皇帝对烧造洋彩瓷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乾隆款粉彩镂空龙纹夔凤耳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瓶撇口,束颈,溜肩,腹部内敛,底接仿木瓷座,颈部塑贴夔凤耳。颈部、肩部系由中心轴组合连接,可以转动。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 粉彩 装饰。颈部绘蓝地缠枝莲纹,一对夔凤耳涂金彩。肩部绘紫红地缠枝莲纹,腹中部镂空龙凤纹,涂绿彩,腹下部亦绘紫红地缠枝莲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底座绘黑地描金花卉纹。外底署金彩"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瓶为转心瓶,数量稀少。腹部镂空雕刻精细,更为难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粉彩镂空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p><p class="ql-block">瓶内外夹层,内有瓶胆与外瓶颈部相连。外瓶系由上、中、下三部分组装而成。撇口、长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外撇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蝙蝠耳。瓶内和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颈部以粉红地锦上添画 粉彩 蝙蝠、花卉纹装饰;腹部饰金彩镂空暗八仙纹。转动外瓶上部和带动内瓶旋转,内瓶饰 粉彩 八仙人物图。 此种镂空转心瓶在当时宫廷档案中被称作"夹层玲珑转旋瓶",系乾隆朝督陶官唐英带领陶工研发的瓷器新品种。其造型新颖,结构严谨,显示出极为高超的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蓝地粉彩镂空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瓶底有5个圆孔。瓶由颈、腹、底座三部分组成,用铜螺丝固定。通体以天蓝釉为地,绘青花蟠螭纹。腹部四面开光,镂空 粉彩窗栏,瓶中套一桶式瓶,套瓶通体以 粉彩绘西洋人物风景。瓶底座呈莲花状,莲瓣内绘折枝花。外底十字交叉署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瓶天蓝釉与金彩、青花相映,色彩柔和典雅,瓶体结构巧妙,镂雕精湛,反映了乾隆朝制瓷业的颠峰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淡黄地粉彩锦上添花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p><p class="ql-block">粉彩</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p><p class="ql-block">瓶内外夹层,内有瓶胆与外瓶颈部相连。外瓶由上、下两部分组装而成。撇口、短束颈、溜肩、鼓腹、外撇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象耳。瓶内和圈足内均施松石绿釉。通体 锦上添花 粉彩 (清代宫廷档案称"洋彩")加镂空装饰。口部饰 胭脂红地洋彩 锦上添花 勾连如意头纹;颈部饰胭脂红 地 粉彩 洋菊纹;肩部饰两层纹饰,上为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黑彩篆体"万年"、"甲子"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下为按顺时针排列的黑彩篆体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腹部以黄地 粉彩 锦上添花 洋花纹为地,均布4个圆形镂空开光。4个圆形开光内以镂空 粉彩 洞石花卉图装饰,洞石所配花卉分别为牡丹玉兰、芙蓉、石榴、梅花等。瓶内有一洋彩婴戏图瓶与外瓶颈部相连接,转动外瓶颈部可以带动内瓶旋转,透过外瓶镂空可以窥见内瓶上的白地 粉彩 婴戏图,婴戏图表现的是孩童骑马、击鼓、打灯笼等场景。近足处绘仰莲瓣纹,圈足外墙饰 胭脂红 地洋彩锦上添花 折枝洋花纹,足边绘变形回纹。外底中心留白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这种镂空转心瓶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很大,系当时督陶官唐英特制的新品种,被称作"夹层玲珑转旋瓶",寓意"循环如意、辐辕连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