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是乡村产业纽带 作者:魏玮 2024年6月25日

花仙子魏玮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半月收到安徽某企业同行老板发来的短信和视频,报怨干了秸秆十年,得不到当地领导有效的支持和认可,有些沮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认为国家支持的力度这么大,企业也想尽力把它用好做好,但走得很艰辛,找我吐槽,呵呵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顺便发了几张他们草场收秸秆的照片。看着码垛好的秸秆堆成座座小山,想到被资金困住的他抵押房产,还在坚持做秸秆为老百姓增收而努力,很敬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秸秆是个朝阳产业,年年有,季季有。只要我们种粮食,就少不了它。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如何消耗利用完它,那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正确的方法,合理的检测,理性分阶的储存,都必不可少。它是一门大学问呢,只不过,产业链的基础没有形成,各干各的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个同行是河南一家秸秆收储大户,每年给多地饲料场养殖场运送秸秆。前几天,却在微信找我帮忙,说拉了一车麦秸草给山东某发电厂,到了对方地盘了却说今年不用了,光拉到山东某镇的运费都要七千多,亏得只想在本地找个要草的客户,把草免费送,只付到当地的七千多运费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想想这两个企业,执行力都很强,响应政策都在务实的做,但赢利的机率却很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干才能真正让秸秆成为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陕金禾企业开始研究,发现他们是:找对方法,务实开花。也就是说,产业链相互融合贯通发展,才是当下能赢利的大事,也是汇聚多数人民生福祉的好事!而这件事情想做好,必须要和基层干部打交道!企业在定位做这件事之前,就得想明白,你是为谁而干?如果没有情怀而仅是利益,就干不好也干不长这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了情怀做这一件事,你的核心是大家利益,以本村本镇本县(区)的利益为目标,去考虑这一件事。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去和基层干部谈。企业十乡镇十区县十秸秆产业怎么来致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前我很少去和基层领导干部打交道,必竟是研发时间多,除了高校,实验室便是办公室。如今我们研发和设计的模式需要成果转化,我才“蹦”了出来,主动去和乡镇干部交流沟通汇报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找了几个基层的领导干部后,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秸秆产业难以形成高速发展的大问题:产业链经济没有形成,靠流水考核这个企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好坏是当下基层干部的唯一考核指标。而对于秸秆产业链还没有密集形成的当下,银行流水很好看实干做到的企业还是很少,需要进一步帮扶和支持来做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这样说也许会得罪一部份人,但为了这个产业能真正做起来,我也必须站出来发声,必竟我们已走了16年的行业路,真心希望近快能达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群化、高值化、科技化的发展赛道,为我们国家的双碳减排,乡村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16年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确实与某些基层干部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他们的统一特点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答应办的事找了很多遍也是无果。但很幸运,上周也就是6月21日,却意外发现了一股“清流”在我接触过的基层干部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驻村女书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才有一面之缘,她却使我们的心里温暖。顶着快40度的高温当着“司机”,拉着我们跑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如数家珍的告诉我们村里的每一个有待开发的区域。每到一处,村民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老幼病残,见了她都如同“亲戚”般亲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也许是被她的这股力量感染,我突然有了想在这个村把陕金禾秸秆全产业链的八大体系中的后四大体系在这里落地的“冲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这个村离“天下祖庭”祖庵镇重阳宫很近,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离秦岭终南山脉也不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天朗地产利用闲置房屋改建的村民宿已有“雏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还有村里水果很多,面对硕果累累的丰收场景,我的心也回归到了四十年以前那个乡村“野姑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久违的乡愁涌上了心头,那是嫁入他乡多年的思乡情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有效利用秸秆农林固废物带动乡村经济,应该是双碳减排中一个可循环的支柱体。具体落地就得根据各村的资源配置来定。无论是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而这一部份,就是基层干部的积极配合以及相互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如:村里便捷的在建的鄠周眉城际高速公路也在村口,离我们基地只有几百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还有“石佛一根面”的产业吃文化,把关中饮食融入关中人文康养中,让人在秦岭山下找到心灵回归的“舒心”,健康阳光的“安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都需要基层干部这个纽带,把企业十村镇区资源十人才密集串联起来,提供便捷的服务和帮助,让企业间相互间融,互连互助,形成本区域特色经济支柱,带动区域经济,整活本地优势,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基层干部是乡村产业的纽带!下午有幸参加了西安市农业农村局一个重要会议,学习了后更加坚定了这个认知。企业也应积极与基层干部有效联系和沟通,站到多维度、多角度、多广度去思考发展问题,不断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发展,不断产业融合,构造一个全新的乡村经济“命运共同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