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呓语

明空如月

1<br><br>假设,整个宇宙只存在一个人,也只有他一个人,别无其他。他沉睡的时候,就相当于死亡,他醒来的时候,就相当于出生。<br><br>他死亡了无数次,也出生了无数次。但本质上,沉睡和觉醒,只是他生命存在的不同状态。他并没有真的死亡,也没有真的出生。<br><br>而且生和死这种想法也从未出现在他的意识中。他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人”,除非他能看到其他的人事物,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不同。<br><br>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甚至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只有他是唯一的存在。他就是存在本身。<br><br>时间长了,他会孤独吗?注意,当“孤独”这种感觉降临的时候,就意味着,某种巨大的改变正在发生。<br><br>他不想“孤独”,于是他迫切地期待能有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他者”出现。<br><br>而奇妙的是,这个“他者”竟然出现了,至少是在他的“感觉”里,这个“他者”出现了,“真实”地出现了。<br><br>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是他的心愿创造了这个“他者”,这个“他者”并非真正的“他者”,而是源自于他自己内在的“愿望”——本质上就是他自己。<br><br>这个过程就像是梦境——他创造了一个梦境,在梦境中,他创造了梦中的自己,也创造了梦中的“他者”。<br><br>而当他发现这个秘密——他的“心愿”能够“实现”时,他就有了更多的心愿,他开始想象各种不同的“他者”,于是这些不同的“他者”就进入了他的梦境里。<br><br>于是,“世界”诞生了,“生命”也诞生了,各种剧情就此展开。<br><br>2<br><br>从此,他迷上了自己的梦境。在他的梦境中,一切皆有可能。无穷无尽的宇宙、星系、世界、生命,在他的梦中出现。更奇妙的是,他梦中的生命同样具备与他一样的创造梦境的能力——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一边在创造着被称为“现实”的梦境,一边在创造着被称为“梦”的梦境。<br><br>他已深深地迷在了梦境中。说不清他的状态是“沉睡”还是“清醒”,因为他之前的沉睡是没有梦境的,他之前的清醒也是没有梦境的。唯一的区别是,他沉睡的时候,他什么都不知道了。他醒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醒了。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任何他物显现——他的世界是空寂的。他除了醒着,也没有其他事可做。<br><br>但自从有了梦境,他就迷上了梦境——就像孩子迷上了电子游戏,他乐此不疲地创造着各种梦境,并在梦境中神游,享受着各种神奇的梦境所带来的奇妙的体验。自从有了梦境,他就再也没有想过,要回到之前的无梦状态——相比精彩的梦境,那一无所知的沉睡和一无所见的清醒有什么好的呢?于是,他的梦境自从开启之后,就再也没有关闭过。他本身就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无穷无尽的创造梦境的能力。他总是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梦境。更奇妙的是,所有他创造出的梦境中的生命,都在共享他创造梦境的能力。它们比他更喜欢创造梦境。于是,无数的生命创造了无数的梦境,这些梦境有的相互交织,有的彼此隔绝,在他无边无际的生命宇宙中,上演着亘古不息的梦境剧情......<br><br>3<br><br>随着他在梦境中沉迷的程度越来越深,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他已经完全遗忘了“无梦”的自己,他完全变成了梦中的角色,永远在梦境中畅玩着各种梦境的游戏——梦境,已经成了他生命的现实。<br><br>在梦境中,他不再具有“唯一性”。你不能在这个无限辽阔的梦境中说,到底哪个生命是他,哪个生命不是他。每个生命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梦境,但同时也在创造着他的梦境。每一个生命其实都是他自己心的幻化与创造。包括现在的你、我、他,以及所有的人类和非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不管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细菌,还是鲸鱼那样的庞然大物,不管是在粪池中生活的蛆虫,还是在天堂里光芒万丈的天人,都是他心的幻化与创造,都是他的梦境以及梦中的角色。<br><br>你可以说,他已经在他的梦境中“消失”了,而是变成了无穷无尽的角色、场景和剧情。你也可以说,他并没有消失,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只是他的心已经完全被梦境占据,成了梦境展现的舞台和梦境创造及持续的力量源泉。<br><br>只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时此刻的你,正是他梦中的角色呢?或者说,真正的你,就是他本身呢?<br><br>4<br><br>梦境并不都是美好的。特别是当他完全忘记了一切只是他的梦,而是把梦境当真的时候,悲剧就诞生了。<br><br>生老病死开始变得真实,灾难开始变得真实,地狱开始变得真实,一切都变得无比地真实。<br><br>最可怕的是,没有人告诉他,他在梦里,这一切都是他的梦境。他本来是知道的,可是现在他却已经遗忘了。<br><br>那么,谁来告诉他呢?他在梦中,他梦中的角色在更深的梦中。除了他自己醒来,别无他法。<br><br>最关键的是,如果他自己都不愿意醒来,他又怎么可能醒来呢?<br><br>那么他醒来的契机何时才会发生呢?<br><br>当某种深入灵魂的痛苦痛到无以复加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追问,这痛苦到底来自何处?到底如何才能从痛苦中出离,离苦得乐。<br><br>他——他梦境中无穷无尽的生命中非常不起眼的某一个生命,由于积累了太多贪嗔痴的习气,在一次次地纵情享乐之后,又一次次地堕落到地狱中受尽各种折磨。终于有一次,在他有一次经历了漫长的地狱酷刑之后,稍稍轻松了一点的他,开始了深刻的反省和追问,为了避免再次堕入地狱,他需要改变过往纵情享乐的习惯。他学会了约束自己,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思想行为规范,称之为“戒”,也叫“纪律”。<br><br>他非常自律,唯恐不小心就会踏上之前的老路,他再也不想承受地狱之苦了。<br><br>可即使如此,慢慢地他发现,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烦恼和痛苦。而且这种来自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他根本无处可逃。这简直比地狱更加可怕。地狱虽苦,但总有尽头。可是内心的苦,却像在他的心里生了根,怎么也甩不掉。<br><br>这种苦到底怎么才能彻底解除呢?<br><br>他开始了新的反思、反省、追问。<br><br>同时,他学会了静静地观察。他静静地观察,到底为什么自己的内心会有痛苦?<br><br>他发现,天地没有痛苦,日月没有痛苦,山河没有痛苦,花草树木没有痛苦。乃至于,吹过他脸庞的风没有痛苦,落在他肩头的雨没有痛苦。<br>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无心”,“无私”,“无我”。<br><br>可是自己却“有心”、“有私”、“有我”。<br><br>于是,他开始效法天地自然,尽可能地放下一切,做到“无心”、“无私”、“无我”。<br><br>5<br><br>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内心,轻松多了,烦恼少了,快乐多了,痛苦少了。<br><br>他非常惊喜,坚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离苦得乐之道,他把努力践行这条道路的行为,称为“修行”。<br><br>他发现,通过“修行”获得的快乐,与过往追逐欲望享受所获得的快乐完全不同。<br><br>欲望之乐总是短暂易逝,甚至很快就会变成烦恼和痛苦。<br><br>但修行之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自在之乐,有一种非常宁静、清净的品质,不依赖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有自主权。<br><br>随着内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宁静,他非常喜欢静静地安住在内心的宁静之中,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世界,甚至忘了自己。<br><br>6<br><br>在某次的静坐禅修中,他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境。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变成了无边无际的虚空。那是一个整体性的、全然的、周遍一切的虚空。唯有这虚空存在,而他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我”。他终于明白了,“我”原来仅仅是一种错觉!<br><br>他一次次地进出空境,并反复比较两种状态的不同,一种是“空而无我”,一种是“不空而有我”。经过反复体验、体悟、确认,他终于明白,不仅天地自然可以做到“无心”、“无私”、“无我”,他作为生命,同样可以做到“无心”、“无私”、“无我”。甚至可以说,这种“无心”、“无私”、“无我”的状态才是更基本的生命状态。那种“有心”、“有私”、“有我”的状态,其实正是生命自我造作出的“妄作妄行”状态。正是这种状态导致了烦恼和痛苦的产生。要从烦恼和痛苦中出离,就必须通过“修行”,转变生命的状态,放下对外在事物的贪求和执著,回归内在的宁静与自在。<br><br>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生命离苦得乐之路,可是内心又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br><br>因为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死亡。<br><br>所有的生命,都有生有死。他自己也已经生生死死了无数次。<br><br>每一次出生,皆身不由己,每一次死亡,亦身不由己。为什么要出生?既然出生了,又为什么要死亡?<br><br>生命总是在生生死死中不断地流浪,究竟是为了什么?<br><br>有没有一条超越生死的道路?<br> 7<br><br>为了解开生死的谜题,他开始了对一切事物的深入观照,看看它们究竟是如何生,又如何死。<br><br>他从一粒植物的种子开始,仔细观察这粒种子从发芽、抽枝、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然后再重新开始这个过程。<br><br>他从一枚蝴蝶的卵开始,仔细观察这枚卵变成幼虫、幼虫变成蛹、最后成虫破蛹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最后产卵、死去。<br><br>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他很难清晰地界定生死的界限。<br><br>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种子变成小苗的时候,小苗变成植株的时候,植株开花的时候,花朵凋零渐渐变成果实的时候,果实成熟从枝头坠落植株渐渐枯萎的时候,这个过程中,到底什么在出生,什么在死亡?当果实带来了更多的种子时,我们能说之前的种子死了吗?这些更多的种子不就是它变化而来的吗?蝴蝶也是如此。那枚小小的卵,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之后,不仅变成了美丽飞舞的蝴蝶,更变成了很多的卵,这些卵将同样变成更多的蝴蝶,更多的卵。生命就是这样在不断延续着、发展着、壮大着。<br><br>到底什么生?什么是死?他发现,生死仅仅是对生命变化过程不同视角的观照,从出生的一面将看到出生,从消亡的一面将看到消亡。<br><br>可是他发现,出生和消亡,其实仅仅是同一变化过程的两面,新的出生,旧的消亡。没有消亡就没有出生,没有出生也就没有消亡。<br><br>而生命之所谓被称之为生命,就是因为生命是鲜活的,是变化的,如果一直固定地保持某个状态不变的话,又怎么能称之为生命呢?<br><br>他渐渐地参悟到,原来,我们使用的文字、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它仅仅是人类大脑思维的产物,而无关于世界和生命本来的真相。<br><br>就像,谁说那蝴蝶就一定要叫蝴蝶呢?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地那样称呼它而已。<br><br>他于是想到了自己的名字,自己本来没有名字,是爸爸妈妈给他起了名字。当他把名字放在一边时,他是谁呢?<br><br>当他一次次出生、死亡,又是谁在出生死亡呢?<br><br>8<br><br>他再一次进入那深深的宁静,深深的空寂。他发现,他本无名字,他谁也不是。<br><br>不仅如此,他发现,在那种空寂中,要找出一个能够出生和死亡的本体,也是找不到的。<br><br>那时,他已经成了“空”本身——没有任何实体,没有任何形体,没有任何形象,没有任何名字。没有性别,也没有年龄。<br><br>他深入地观照这个“空”本身,什么是它的生?什么它的死?<br><br>他发现,他的生命在这最深的“空”的层面,本无生死。既然没有生死,又怎么会有来去?<br><br>他蓦然发现,从自己生命最深的“空”的层面来看,自己的生命从未生死,从未来去,一直一直就在这里。<br><br>他继续仔细深入地体悟这“空”的本性,他发现,本来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束缚它,它本来就是自在而解脱的,本来就是自由而圆满的。<br><br>它本来就是宁静而安详的,本来就是清净而澄明的,本来就是寂静而喜乐的。<br><br>9<br><br>那么这“空”是虚无吗?不是。因为,他发现,他正在鲜活地观照着、体验着所有的一切。<br><br>如果一切皆是“虚无”,那么这“观照”和“体验”就不会发生。<br><br>即使观照的主体和客体全都没有任何实体性的存在,也不能说这一切就是虚无。<br><br>虚无,意味着任何事都不会发生。若有发生,即非虚无。哪怕这种发生是如梦幻泡影的,也不能说是虚无。<br><br>他的生命是鲜活的空,是会变化的空,是能够生发出无限可能性的空,但不是虚无。<br><br>他的生命不是虚无,他的世界不是虚无。他的一切经历不是虚无,他的所有追寻、思考、反省、反思皆不是虚无。<br><br>他所见到的自己生命内在本自宁静、寂静、清净、清明的本心不是虚无。<br><br>他经历了无数的生生死死,进过天堂,入过地狱,有过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即使此时此刻在他生命的当下,那些经历早已变成泛黄的记忆,甚至很多经历因为太过久远而被遗忘,你可以说这一切如梦如幻,但不能说它们是虚无。<br><br>就像这些文字也同样如梦如幻,但不能说这些文字是虚无。<br><br>虚无意味着对一切现象的否定,但现象的发生已经完全否定了虚无。<br><br>你可以用虚无作为形容词去形容某一种感觉,比如感觉一切都是虚无的。但那感觉本身并非虚无,否则这种虚无的感觉就不会发生。<br><br>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虚无”仅仅只是一种“概念”和"想象”,而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现实。<br><br>那怕这个生命在沉睡,哪怕这个生命在经历死亡的过程,哪怕这个生命在一种“空寂”的感觉中禅定千万亿年没有任何念头生起,也仍然不能说这个生命是虚无。<br><br>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已经用存在本身否定了虚无。生命可以是鲜活的空,也可以是变化的有,但不管如何皆非虚无。<br><br>10<br><br>而且他进一步发现,他的生命不仅仅是鲜活的“空”,更是无穷变化的“有”。<br><br>呈现在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在他的生命宇宙之中——他发现,他所处的世界与他的生命本就是一个整体,于是他把这样一个整体性的生命与世界称之为生命宇宙。<br><br>不仅如此,当他立足于鲜活的空去观照所有的生命时,他发现,所有的生命,都与自己无二无别,都同样是这鲜活的空。当他以生命宇宙的视角去观照所有的生命时,他发现,所有的生命同样都是整体性的生命宇宙。<br><br>而整个世界,就是这鲜活的空在演绎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剧情。每一个生命的故事,都是这鲜活的空所演绎的故事。<br><br>所有的生命,本无生死,却在演绎着生生死死的剧情。<br><br>所有的生命,本无来去,却在演绎着来来去去的剧情。<br><br>所有的生命,本无善恶,却在演绎着或善或恶的剧情。<br><br>剧情总是那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数的生命在其中体验着快乐和痛苦、幸福和悲伤。<br><br>生命总是有无穷的创造力,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舞台,创造着各种各样的道具,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剧情。<br><br>只是,大部分生命都把这一切当成了真实,包括从前的他。<br><br>而正是这最基础的认知——对“真实”的认知和坚信,铸就了牢不可破的樊笼。<br><br>他多想对人们说,其实,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变化的,一切都找不到不变的本质,一切都并非那么真实,甚至一切都如梦幻泡影。<br><br>但有几个人会相信呢?<br><br>11<br><br>更何况,他自己的修行之路还没有走完。<br><br>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静坐禅修,把更多的注意力用于集中对自己内在的观照。<br><br>经过无数次地反复观照,反复体验,反复体证,反复确认,他发现,所有在他观照下呈现出的一切,皆会变化,没有例外。<br><br>不仅外在的事物会变化,就连内在的一切也会变化,比如思想、观念、情感、情绪、感受、认知等等。<br><br>就连在静坐中体验到的那种能够吞噬所有一切的“空”,也仍然会变化。因为当他回到生活中时,那种“空”就不见了。<br><br>所以,不管那种“空”的感觉如何强烈,但依然是一种“觉受”而已。是觉受就会变化,无法恒常。<br><br>但奇妙的是,即使那种“空”的感觉消失了,但那种“无我”的体验却没有消失。<br><br>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他稍微一回观,就能清晰地体验到,他的生命内在依然是宁静的,依然是鲜活的空——没有形象,没有性别,没有年龄,没有名字。“空”的感觉、觉受会变化,但这生命内在本来面目的呈现却越来越清晰。既然偶尔会忽略了这一点,但只要稍微凝神反观,就会发现,生命的真相,永远如是,不会改变。<br><br>不仅如此,慢慢地他还产生了一种更奇妙的感觉——他的生命就像一面无形无相的大镜子,而所有一切现象,包括整个天地宇宙,都是映现在这个大镜子中的鲜活的影像。所有的现象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而他的生命之镜却一直卓然而立,从未生灭,从未来去,从未增减,从未动摇。<br><br>他越来越感觉到,时间从未开始,空间也只是镜中的虚像。整个宇宙时空以及发生于其间的所有故事,都只是即生即灭的水泡,但由于生灭的速度太快而呈现出一种鲜活的真实感。可是当他以本心之镜去观照这一切时,就会发现它们全部都是梦幻泡影,没有丝毫真实存在的本质。<br><br>于是他进一步将注意力集中于这本心之镜,集中于这本心之镜所拥有的奇妙的特性。<br><br>他发现,这本心之镜,本自具足能够显现一切现象的能力,本自具足能够映现一切现象的能力,本自具足能够呈现一切现象的能力,本自具足能够感知一切现象的能力,本自具足能够认知一切现象的能力,本自具足能够觉知一起现象的能力。<br><br>甚至于更神奇的是,这本心之镜,本自具足能够创造一切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人们最常说的想象力。<br><br>当这种想象力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于睡眠状态中呈现的时候,就会形成梦境——创造梦境,同样是本心之镜本自具足的能力。<br><br>对于这些神奇的能力,很难用一个合适的词去概括,于是他常常借助人类常用的一个词来代表——智慧。<br><br>这些皆是生命本有的智慧——你也可以把它叫做功能、技能、能力。<br><br>12<br><br>但他更喜欢用另一个词来代表:光明。<br><br>只是仅仅立足于本心之镜本自具有的这些能力,还无法达到“光明”这个词所蕴含的更深的智慧。<br><br>他需要更深一步去发掘和探索。<br><br>他重新回顾了他的修行之路,慢慢地,他发现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在他的修行中至关重要,那就是——观照。<br><br>可以说,正是观照带领着他一步步走进生命的内在,正是观照,一次次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正是观照,让他有了一次次体悟,正是观照,让他一次次发现生命更深的奥秘。<br><br>于是,他将注意力转向他的观照本身,静静地观照他的观照。<br><br>那一刻,时间停止了。一切显现都成了虚空中的光影。只有观照之光绽放着无量的光明!<br><br>他激动地泪流满面,心中却有一种无限的喜悦如潮水般奔涌!<br><br>没有语言可以形容那种体悟,就连之前体悟到的“鲜活的空”也显得那么苍白!<br><br>但他知道,他的生命中从此有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那明灯无形无相,却在他的生命里光芒万丈。<br><br>他抬起头,看了看太阳,他开心地笑了——他的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太阳。<br><br>13<br><br>从此,他成了一个内心藏着光明的生命。从此,他既能照见“鲜活的空”,也能照见那“无相的光明”。<br><br>从此,他再也没有了必须要达成的事——当然,他还需要更多的历练,他还需要不断地保任那觉悟之光。<br><br>但他也清晰地照见, 还有无数的他——与他无二无别的他,仍在“真实”的“世界”里被“真实”的生死、烦恼、痛苦所困,找不到出路。<br><br>这无数的他中,有他的亲人和朋友,也有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br><br>但本质上而言,所有的他,都是他自己,别无他人。<br><br>所以他发愿帮助他们,并在机缘合适的时候将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和发现分享给他们。<br><br>他觉得,能够帮助一个生命实现从“迷而不觉”到“觉而不迷”的转变,是整个宇宙中最美好的事。<br><br>他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甚至比他自己从生命的大梦中醒来更多上很多倍。<br><br>他想,这是他能带给有缘的朋友们最好的礼物了。<br><br>从此,他的生命只为这一件事而存在,自觉觉他,传递生命本有的觉醒之光。<br><br>14<br><br>斗转星移,时光不知道轮转了多少个世纪。<br><br>有一天,他的故事如梦境般进入了我的梦里。<br><br>一开始,我总想知道他是谁,他叫什么名字。<br><br>但梦里的他总是淡然地微笑着,望着我的眼睛,却始终沉默不语。<br><br>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那个梦,回忆他的故事。<br><br>我渐渐地体悟到,他——无比鲜活的他,无比空灵的他,无比光明的他,<br><br>本来就无需定义,本来就不可定义,本来就无法定义,本来就没有定义。<br><br>15<br><br>我似乎再次看到了他的微笑<br><br>那微笑就像温暖的阳光<br><br>盈满了我的心,我的梦,我的梦中幻想,我的幻想呓语......<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