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中学和黄埔军校的百年情缘

绝尘千里

<p class="ql-block">  永康中学与黄埔军校相距千里,跨越百年,怎么会有百年的情缘呢?且听我慢慢讲来: </p><p class="ql-block"> 永康中学(原永康县立中学校)成立于1912年。永康中学的前身是永康位置于西街的“永康试院”,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永康试院”成为了“永康中学”。永康中学1912年至1922年招收四年制初中生,毕业可以直接报考全国公私立大学。民国初期永康中学是县内最高学府,是人才聚集地,首开风气之先的革命摇篮。</p><p class="ql-block"> 1924年6月16日,这个唤起爱国之情 激起爱国之志的日子,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该军校是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1916年第一届永康中学毕业生应高岗,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熏陶,在母校的谆谆教诲下,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期满后分配浙江陆军第二师任排长、参谋。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应高岗潜至上海,对军阀孙传芳部进行策反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永康中学的谆谆教诲、精心润育英才下,1918年毕业生中又有:王星培、胡祖姚 两位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19年接着又有:吕开梯、陈庆尚相继考入黄埔军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祖父马绝尘也是军校毕业生,但不知道祖父是从哪个军校毕业?2013年11月中旬,我在永康市图书馆文献室,看到一本《抗战将领遗稿》,翻开一看,书中有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军官团同学录,该同学录载有第六队马绝尘、又名斯才,年龄二十一岁,通信处:永康德生堂转马宅”,这才知道祖父是毕业于二十六军军官团学校。</p> <p class="ql-block">  后来听程庐屏老师讲: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军官团同学录,由徐思贤带往美国旧金山珍藏六十年,后又在台北我父亲家珍藏了二十年,八十年后又转回大陆,确实是转移珍藏之不易。从那天起我知道了祖父曾与原程怡福将军和十三军军长骆振韶等,多名永康中学同学又是军校同学。每个校友,每次遇见都是为了学习,然而结成黄埔情缘。</p><p class="ql-block"> 2014年,程老师邀请我参加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因我祖父的民革组织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活动都在上海参加,所以之前我从未参加过永康的纪念活动,参加后我对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纪念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参加黄埔后代集体编写《我的父辈在抗战》书。按照市档案馆资料,我在该书中写了祖父在永康的抗战经历:1945年曾经参加攻打杨公、大屋日伪炮台,并将拆除炮台的194斤铁丝网上交丽水兵工厂签核;抗战胜利后对敌人罪行进行调查统计;实施步骤将散葬在六安乡、九安乡公路两旁的173名抗日阵亡将士墓,集中迁葬长安乡主北侧蟹钳山上;12月4日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落成等,善始善终做好工作后。当月16日辞职。</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将《我的父辈在抗战》书送到我祖父就读的母校——永康中学和该校个别老师,胡晓红校长回赠我《永康中学校史》和《永康中学桃李谱》。此后,原永康中学徐天送老师,建议我收集永康中学毕业的学生,又考入黄埔军校学习的黄埔生,虽然当时没有说明收集有何用途,但我个人认为是一定意义的。因此我就从浙江省档案馆,黄埔同学录,永康文史等史料中收集永康人在黄埔军校学习的黄埔生。以黄埔生对照《永康中学桃李谱》,从中校对出曾经在永康中学毕业后再考入的黄埔生。方便校对的《永康中学桃李谱》应感谢胡校长。 </p><p class="ql-block"> 在几年之中,我收集到有永康籍的黄埔军校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有324名。其中有永康中学毕业的学生,又考入黄埔军校学习的黄埔生共有67名,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点几,数字见辉煌,母校恩难忘,这就是“永康中学和黄埔军校的百年情缘”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同届永康中学毕业生又同时考入军校同期的,要算是24届:骆振韶、朱嘉祥、颜钟鰲、马斯才等四人,是最为独特的集中报考生。他们四人毕业于“首开风气之先的革命摇篮”,同时考入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摇篮,可以说永康中学史上无双。</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1939年,浙江省政府迁至永康方岩时,永康中学的毕业学生受前投笔从戎的校友影响,已经有46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早期毕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已经在各抗日战场上保卫彊土;在浙江的黄埔将士保卫浙江省政府,同时也保卫家乡和永康中学。黄埔将士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善战,碧血洒疆场,换取的抗日战争胜利等,点点滴滴都与永康中学全体教职员工的谆谆教诲,和军校的严勤训练分不开。故事证明“永康中学和黄埔军校的百年情缘”有独特情结。</p><p class="ql-block"> 故事讲到最后,我身为两校学生的后代,应该继承前辈的遗志,发扬黄埔精神,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而努力!</p><p class="ql-block">黄埔三代:</p><p class="ql-block">马逸飞 写于2024.6.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