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里的故事(上)

芮永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靠近天目东路(原界路)的山西北路上,西侧是一排沿街石库门里弄,从南到北依次是山西北路541弄、551弄、561弄、571弄,这就是<b>康乐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康乐里原是公共租界工部局买办潘氏家族建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是里弄,其实门牌并不多,只有2-5个门牌,其造型精致,颇具中西合璧风格。人字形硬山墙双坡顶,砖木结构假三层,上覆红色机平瓦。前后围墙等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窗户配上进口彩色玻璃,黑色花门的上方皆有红色的砖砌弧形拱圈作为装饰。弄口额坊有花草底纹,过梁下方是西式盾形花饰,外框砖砌柱墩。由于各个支弄之间互不相通,加上高厚的外墙隔断了沿街的噪音,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中封闭式深宅大院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的康乐里老地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买办世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潘氏家族是广东人。上海自1843年开埠,不到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从一个小县成长为亚洲第一商埠,位居世界大都市行列。创造奇迹的原因很多,大量移民的进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据统计,近代上海人口的87%来自外地,广东人是极其重要的一支。早在1885年,正式统计的公共租界的广东人为21013人,1905年是54559人,到1935年,在上海的广东人达到最高峰,有12万人之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在1685年康熙帝开放海禁之后,出于朝廷海上对外贸易的需要,买办阶层便应运而生,这类被外商雇用的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生意经验丰富,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游走于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间双向沟通。此外,这些商人还自营商铺,垄断贸易,致富者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买办集团当属地处广州、垄断粤海贸易的“广东十三行”,由于它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因此自然声名显耀,盛极一时。这十三行中,潘姓就有其三,而行商首领乃潘振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50年代,<b>潘梓山</b>(一作<b>潘郎三</b>)从广东南海来到上海滩做茶叶生意,1854年以熟练的“洋泾浜”外语和广帮怡生银号作保被聘为工部局第一任买办,与潘梓山同时在工部局服务的还有其幼叔<b>潘禹铭</b>,就此成为康乐里潘氏一支的始迁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租界是近代外国列强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产物,是“独立”于中国政府行政管辖的“国中之国”,也是外国人凭藉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享有种种特权的“冒险家乐园”;同时租界本身也具有两重性,众多外国侨民的入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以城市现代化的治理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商行买办不同,工部局买办间是承担税收的收款、记账、汇总、上解的工作,还支付全体华洋员工的薪金和工程等费用,实际上是工部局的账房和财务总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60年,潘梓山卒,买办职务由潘禹铭(1840-1886)袭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63年,英美侵略者在利益均沾的原则下,相互勾结,将苏州河北岸7856亩美租界并入英租界,改称“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的范围也扩大了两倍多,买办间的收付也大增,潘禹铭也显赫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86年,潘禹铭卒,遗缺由其子<b>潘菊轩</b>正式承袭,为潘氏第三传买办。同年,其异母弟<b>潘明训</b>担任副买办,其时,潘明训年仅18岁,却精明能干,更加善于盘剥生息之道,套用资金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9年,英商玛礼孙葛来敦取得了包括康乐里在内的一块土地的“永租权”,1908年,玛礼孙葛来敦把康乐里这块地转让给工部局,潘氏家族从工部局手中获得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1914年潘菊轩、潘明训弟兄俩筹资建造了康乐里,产权属潘氏家族共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潘菊轩任职的四十四年间,正值租界恣意扩张之时,至1907年,工部局全年的收付已从最初的2万5千两白银曾至190多万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1921年,经常收入每年已有500万两,1926年经常收入超过1000万两,1931年经常收入达2200万元,1935年经常收入竟然高达3000万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工部局权利的不断延伸,机构也在扩张,董事局最高行政总裁(SecretaryGeneral)下,设立总办处,总办处下分设万国商团、火征处、警务处、卫生处、华文处、情报处等职能机构,以及财务、警察、工务、铨叙、公用、卫生、音乐、图书、学务、房租估价等专业委员会,华人员工多达三千人,华人巡捕尚不计在内。由于组织的庞大,收付的增加,工部局买办的身份顿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买办是洋人的利益代表,必须有良好信誉和忠诚,对工作和用人负有无限赔偿责任,这种制度的存在,要求买办入职时采取高额担保手续。买办为了降低风险,往往启用自己的亲属担任下属职员,因此,潘氏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和子侄辈,很多都供职于工部局。到了1915年,潘氏买办的担保已是康乐里的四条里弄,并包括其住宅的那张“道契”(外国人的土地契据俗称)。康乐里就是这种买办信用的产物,一来在租界内购置了房产,坐等房价的上涨,是投资自住两便的绝好选择;二来给潘家买办间供职的亲属也提供了住处,既是方便联络,也减少了自己作为保人的风险。潘氏家族中的二房、四房、五房、八房等都曾先后居住在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0年,潘菊轩告退,将买办位子传给弟弟潘明训,潘明训由副转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潘明训自幼即入工部局,至1936年为工部局服务已有50年,此时,在工部局总办、财务两处服务的潘氏子弟还有潘菊轩之子<b>潘世琚</b>,潘明训之子<b>潘世琪、潘世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6年,潘明训也告老回家,将买办位置传给第五代、潘菊轩的长子潘世琚,也是最后一代工部局买办,而潘明训儿子潘世琪任副买办,可谓如出父辈一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潘世琚因康乐里的道契系潘氏家族共有,因此从他担任买办时,就用海防路私宅的道契换回康乐里的道契。康乐里作为担保品的使命随之结束,前后整整21年。</p> <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接管工部局,改称买办间为金库,并派罗衍理当正库长,潘世琚为副库长。1943年2月,汪伪政权接受金库。潘世琚于1944年收回道契,正式离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该工部局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评论谓:工部局自创立以来,其买办一职,即由潘氏一族世承不替,长达87年,与工部局共进退,这在那个年月动荡的上海滩上实属罕见。买办的家族化,父子相继、兄终弟及,在这里得到最典型的体现,公共租界的买办史,也成了潘氏家族的买办史,而潘氏家族的兴衰也几乎与工部局的命运相始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初,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兴建新楼,1922年11月16日竣工,在江西中路215号,占江西路、福州路、汉口路和河南路4条马路之间的区域12亩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第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成立仪式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举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楼1945年~1955年成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现在仍为许多市级机关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潘明训共育有九个子女,除三个女儿以外,六个儿子的工作大多和工部局有关。三子<b>潘世兹</b>是圣约翰大学教授,四子<b>潘世根</b>在买办间身兼会计和律师,五子<b>潘世瑜</b>任买办间管理电气处账务(后改任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买办),八子<b>潘世琛</b>则在买办间负责管理黑帮,幼子<b>潘卫石</b>例外,在南京路上经营一家中药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说康乐里在租界内,但是和北站的距离实在太过靠近,偶尔也会有炮弹的弹片掉落在周边,难免危险,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潘氏家族搬离了康乐里,临时到法租界躲避战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孤岛”时期,地处公共租界的康乐里,被宣布为敌产。直到1946年初,才办理了解除敌产证明。此时,家族中四房、五房也再度返回康乐里。541弄成了沪北中小学校的校址,551弄4号则成了潘明训四子潘世根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场所。561弄8号成了元豫盛酱园通讯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康乐里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除541弄2号和571弄10号仍为潘家私产以外,其余的产权悉数归国家所有。世事变迁,曾经的潘家族人或旅居国外、或搬去他处,昔日的老宅也只留下少数的潘氏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5月这一带划为“安康苑”动迁地块,康乐里虽然被列入上海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是留是拆尚有争议,没有确定下来。至2018年,541弄2号的二楼部分(约为250平方米)为四房潘世根的儿子<b>潘廷俭、潘廷锵</b>兄弟所有,571弄10号为五房潘世瑜的儿子<b>潘廷彪</b>所有以外,其余的住户基本动迁搬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的山西北路康乐里视频,人去楼空,冷冷清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2日,潘菊轩的长孙、潘世琚的长子<b>潘廷著</b>去世。其子<b>潘莹斌</b>在父逝三周年后撰写追思博文,并整理上传了部分照片,“与读者一起分享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生活,同时借助网络形式让照片成为数据永远保存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兹转发几张,从中可以看出在旧上海,潘氏一族的家境极好,照片的主人公从小物质条件优渥,生活很西化,非常热爱体育运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菊轩摄于寓所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世琚摄于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写字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廷著,生于1918年4月5日卒于2012年5月2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廷著生活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世琚的道奇,注意是前开窗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玩玩小口径步枪,前排的是真家伙,后排的也是真家伙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廷著就读于岭南中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廷著夫妻摄于上世纪50年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廷著与弟妹多人及奶妈(右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氏长房四代合影摄于上世纪30年代初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氏长房四代合影摄于上世纪30年代初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乐里潘氏家族跨世5代,人员众多,为方便了解,兹以家族谱系草图说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外话:康乐里潘氏第三代是“世”字辈,第四代是“廷”字辈,本人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时候在541弄安庆路小学(前身是沪北中小学校)的同学<b>潘廷钊</b>,依稀记得他就住在学校隔壁的康乐里二衖(或是三衖),不知是潘氏哪房第四代的子弟。潘廷钊体育成绩好,每天在家练“搏格欣”(拳击),打起架来非常凶狠,是班里的孩儿王,还有印象是有气管病,喉咙里总有一口痰。后考进市北中学,是65届初三(4)班的,在班里也够得上中心人物之一,热爱桥牌、排球,学习成绩不错,可能是成份关系,高中没有再升入市北。他小提琴拉得也不错,曾经参加过北站文艺小分队,后因气管哮喘发作没有抢救过来而亡,那时年龄尚轻,可能没过三十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大部分来自上海地方志,特别鸣谢潘莹斌在博文中提供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