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传承:经济下行中的“爱心背包”团队

紫凝

<h3><br>在当今社会,经济下行的压力如同乌云笼罩,给许多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很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然而,在这特殊的时期,有一个名为“爱心背包”的公益组织,却继续以坚定的步伐和无私的奉献,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让他们能够继续学业。</h3> <h3>这个团队的主要创始人正是我们深深怀念的杨晓龙老师,西华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因身患重病不幸于2024年5月20日离世。杨晓龙老师,不仅是一位热爱旅游的背包客,更是一位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公益人士。他的一生,是对爱与奉献的最好诠释。自2009年6月成立以来,“爱心背包”团队在杨晓龙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这十五年里,他们跋山涉水,翻越崇山峻岭,走进了30多所贫困山村学校,每年多次走进孩子们的学堂,为当地学生送去了书包文具、教学用品、课外书籍等实际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带去了关爱和希望,让孩子们知道,大山之外还有一群人在关心着他们,帮助他们继续学业,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爱心背包”团队还因此荣获了2013年度央视《温暖中国 身边好人》团队奖等多项荣誉。</h3> <h3>“爱心背包”团队的成立,源于杨晓龙老师对旅游和公益的双重热爱。在一次户外徒步旅行中,他偶然来到了甘洛县坪坝乡磨子沟村。那里的贫困景象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要发起成立一个公益团队,为这些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于是,“爱心背包”团队应运而生。在杨晓龙老师的带领下,“爱心背包”团队逐渐壮大。团队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他们通过筹集物资、实地走访、一对一帮扶等各种方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得到了关爱和关注,他们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改变。</h3> <h3>杨晓龙老师和向巫牛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的精神永存于“爱心背包”团队中,激励着每一个成员继续前行。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爱心背包”团队不仅在特殊时期坚持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更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如今,“爱心背包”团队已经将近千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普通职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关爱和希望,让孩子们在关爱下继续自己的学业,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h3> <h3><br>在“爱心背包”团队中,还有一位同样值得我们敬佩的爱心人士——向巫牛老师。他是一位来自甘洛县县城小学的彝族教师,为了家乡的孩子们,毅然放弃了县城的舒适生活,带着妻儿和年迈的母亲,来到条件艰苦的磨子沟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孩子们有了新的小学,村民们也能看到大山外面的世界。然而,命运却对他不公。2010年7月,向巫牛老师因为淋巴癌晚期永远地离开了磨子沟村小学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奉献,受到他帮助的孩子们也会永远记得向巫牛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帮助。</h3> <h3>杨晓龙老师和向巫牛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的精神永存于“爱心背包”团队中,激励着每一个成员继续前行。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爱心背包”团队不仅在特殊时期坚持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更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如今,“爱心背包”团队已经将近千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普通职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关爱和希望,让孩子们在关爱下继续自己的学业,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h3> <h3>虽然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是“爱心背包”团队以坚定的步伐和无私的奉献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爱心背包”团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事业中来共同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关爱和希望!</h3> <h3>(“爱心背包”团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事业中来,现面向全国招募爱心人士,参与凉山、阿坝等地助学活动。新设立帮扶工作部、宣传部,急需有志之士的加入!有意者请来电咨询。期待您的爱心与奉献!)</h3>

爱心

背包

团队

孩子

杨晓龙

老师

贫困山区

关爱

奉献

巫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