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早涅姆的朝阳预示着又是一个晴朗天。</p><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团队前往多雨的黑山南部的科托尔古城。</p><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虽然在世界上知名度不高,但是它的景色非常优美,是理想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3日黑山公决宣布独立,6月28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接纳黑山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p><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28日,美国参议院举行表决,批准黑山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21年10月14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18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其中包括黑山。任期从2022年1月1日开始,为期3年。</p><p class="ql-block">黑山海岸线沿亚得里亚海总长度不到300公里,古城科托尔位于亚得里亚海湾底的科托尔峡湾,处于深海湾前部的内湾的峡湾曾被选为世界上陆地与海洋最美邂逅海湾之一,这里也是大型邮船的景点短时停靠码头,电视剧“权利的游戏”曾在这里取景。</p><p class="ql-block">古城科托尔曾经是一座典型的著名贸易与航海城市,曾在地中海文化向巴尔干半岛的传播中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这里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1979年整个科托尔古城以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是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生效以来,第一个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可以看到科托尔峡湾的地形,作为亚得里亚海边最犬牙交错的海岸,深入内陆32公里,科托尔峡湾两岸高悬的奥尔延和洛夫琴石灰岩崖壁夹歭,组成了大自然创造的最壮美地中海风景,出口处仅宽3公里,自古便是航海和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坐落在陡峭如屏障的圣约翰山下,背山面海科托尔峡湾隐藏在亚得里亚海湾深处,被粗犷陡峭的山脉环绕保护,入湾处狭窄,一条铁链就可封锁。远远就能看见高大厚实的古城墙,如屏障一般苍劲的山脉与碧绿清澈的海水泛着粼粼波光的亚德里海,构成了一幅自然美的画卷。城墙规模虽然无法与中国长城相比,但却是欧洲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从城里向山顶延伸,长达4.5公里。</p> <p class="ql-block">从古罗马时代,科托尔就先后经历过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王国、威尼斯王国、法兰西、奥匈帝国的统治,历史学家大多认为中世纪是科托尔最重要的发展变化阶段,快速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也推动了文化、艺术和建筑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古城科托尔吸引游客的是保存下来的大量中世纪古迹遗址,除了8世纪的城墙瞭望台和大门,构成了古城的第一个遗址外,还有罗马,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的若干大小教堂(有6座12~13世纪的罗马教堂)以及17世纪的宫殿剧院……</p> <p class="ql-block">远眺科托尔“长城”</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基本上每次到黑山都下雨,估计是因为山里的原因,我们下车进城时好大的雨,从要塞城墙下来天气已经秒变阳光灿烂,地下的湿气和天空中的强光形成一种蒸笼效应。</p> <p class="ql-block">古城有三个城门可以进出,主城门“临海门”在面向大海的南面,是进入古城的主通道。城门建于500年前,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由厚重的石砖和石柱构成。城门顶部本是威尼斯狮子造型的雕塑,后改为象征哈布斯堡王室的双头鹰,城门右侧的城墙上有威尼斯统治者留下的手抓圣书的圣马可飞狮印记。</p> <p class="ql-block">城门上还有前南斯拉夫铁托时代的标志,城徽下的石匾上刻着1944年11月21日字样,这是铁托领导的军队打败纳粹占领军解放古城的日子,长条石上,能清楚看到铁托语录“不要拿走我们的东西,我们不会拿走你们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可以看见古城标志性建筑圣尼古拉东正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城墙与游船之间就是一条街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p> <p class="ql-block">进城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圣特里芬大教堂也称科托尔大教堂,是一座建于1124年~1166年间的天主教教堂,是科托尔古城中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大教堂的建造也是几经周折,最初是建在一座建于809年的小教堂基础之上,12世纪重建中殿改为哥特式,1667年大地震毁坏了大部分城市建筑,灾后再一次的重建,据说第二座塔身建造时没钱了,现在两座塔身高矮不一致。</p><p class="ql-block">传说基督教圣者圣特里普纳的骸骨就安放在大教堂里,作为科托尔守护神不论对东正教或天主教而言,都是共同崇敬的神祇。</p><p class="ql-block">钟塔下方的三角碑是耻辱柱(颈手架)始建于1602年,罪犯带到这里,锁在石柱前,颈部悬挂木牌示众,任由市民围观羞辱。</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的历史也是一部灾难史,历史上先后遭受了五次地震的毁坏,15、16世纪连续五次瘟疫侵袭。</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黑山沿海地区发生了大地震,造成了近百名居民丧生,古城有约50%的建筑被毁。在当年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应前南斯拉夫政府的请求,科托尔自然保护区和文化历史区同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古城逐渐恢复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地震毁坏的痕迹依然停留在时间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面的街道格局就像中世纪城市,若干个小广场和街巷相连,不管你在里面怎么走都是四通八达的。</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有一家猫咪博物馆,走在巷子中就感觉到处与猫咪和睦相处的环境,人们永远感谢猫咪们在鼠疫中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溜达在广场上感觉全世界人们大聚会</p> <p class="ql-block">对科托尔古城和经历的那段历史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次出行最好的安排就是每个地方都有足够的时间自由自在在古城中游览,随意绕行走在弯曲狭巷石板路,街巷里的风景趣味无穷。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说过“宇宙诞生之初,陆地与海洋最美的邂逅必定是在黑山海岸。”</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亚得里亚海往南走</p> <p class="ql-block">黑山布德瓦是位于亚得里亚海边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以美丽的1.1万米长的沙滩,25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令人兴奋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城市而闻名于世,城内人口不到1.6万人,却每年要接待五十多万游客,旅游业是城市的支柱产业,占据着黑山旅游业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漫步布德瓦老城,感受着两千多年的沉重历史,厚重的城墙、高耸的碉楼、狭窄的街巷,内涵丰富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9世纪初布德瓦的统治权数度易主,奥地利、法兰西和俄罗斯先后都取得过控制权。1944年11月22日南斯拉夫解放了布德瓦 ,再度成为南斯拉夫一部分。南解体后,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布德瓦又成为黑山一部分。1979年4月的大地震毁坏了城市许多古老建筑,30多年来毁坏的建筑按原貌恢复重建,已经很难看到天灾人祸毁坏的痕迹了。</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也是电影007“皇家赌场”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布德瓦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黑山科威特,仅有不到1.6万居民,就有500多百万富翁,嫣然是欧洲百万富翁密度最高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建于840年的蓬塔圣马丽教堂、圣伊万教堂,以及建于1804年的圣三一教堂,老城的威尼斯城墙是游客必打卡的旅游点。</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的城墙外就是亚得里亚海边</p> <p class="ql-block">“跳舞的女孩”雕塑在老城外长长的沙滩的一块礁石上,她永远定格在优雅的舞姿,是布德瓦标志性塑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从城里穿过门就是海边</p> <p class="ql-block">街巷里的一家店里还有铁托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家古董店窗户上安睡的猫,老板热情好客邀请我进店里,让我看他的台式笔记本电脑上还躺着一只橘猫,国外的人都非常善待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傍晚继续赶路去黑山东南部著名旅游沿海城市乌尔齐尼,那里是黑山阿尔巴尼亚族的中心聚居地,曾经以亚得里亚海海盗大本营而闻名,西班牙作家、诗人、剧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曾经在那里居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