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2024.06】 丽水,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你的,也是我的…

勾蓝

<p class="ql-block">赞美丽水的言语很多,“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瓯越风情、生态画乡”这两句应该是最能表达丽水之美的。这一方山水,静卧在闽浙边界,如藏在深闺的漂亮女子,清纯可卿,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丽水,古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山区, 山好水好空气好,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浙江绿谷”,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丽水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丽水,以松阳县的安岱后村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浙西南开展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这支红军挺进师,1937年按国共和谈协议改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1938年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p> <p class="ql-block">丽水的崇山峻岭中,时不时就会闪现一坡坡的梯田。梯田线条流畅,形态优美,层层叠叠,起起伏伏,体现着人和大自然的力量完美拧合。身处这样的美景奇观之中,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唱起《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不知道是谁唱响的这首歌,也不知道他(她)所歌颂的家乡在哪里,只觉得把“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些美妙的歌词献给丽水,倒是挺恰当的。</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总共有700多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传说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一群畲族人从广东潮州迁徙到了浙江西南部山区,开始垦山开田。到了明朝,人们发现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便有大量矿工进入,人口剧增导致粮食需求直线上升,梯田的面积也就随之扩大,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垦与耕作,最终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也就是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的云和梯田。</p> <p class="ql-block">和闽、粤等地一样,“根”“坑”二字在丽水的小地名中常有出现。“根”在表示方位时是指上部、末端或出入口的地方,“坑”则指山涧溪沟。云和梯田附近的白银谷中,有个古村落就名为“坑根”,意思是白银谷出口处的村子。该村为典型的石头村,已有800多年的建村历史,整个村子完整保存了古村落的肌理,路桥、围墙、房屋的地基大多用石头建成,也因此被称之为坑根石寨。</p> <p class="ql-block">“白银谷”之名始于明朝,当时黄家畲开采的大量白银,通过此峡谷运送至云和县衙。峡谷中遍布的大小石头,常年雨水冲刷后光滑铮亮,在阳光照射下色如白银,故银官们便给此峡谷取名为“白银谷”。</p> <p class="ql-block">位于缙云县的仙都风景名胜区,峰岩奇绝、山水神秀,流水淙淙、仙气飘飘、拥有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是丽水旅行的必去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到过很多的库区,但对景南乡的上标水库那是一见钟情。上标水库</p> <p class="ql-block">处浙南山区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上标村东垟自然村海拔约1000米,是当地闻名遐迩的传统村落。村内保存有众多三合院式民居等古建筑,年代久远,风格古朴。</p> <p class="ql-block">大张坑地处敕木山麓,在草鱼塘森林生态体验区内,常年云雾弥漫,温和湿润。大张坑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红色资源厚重,围绕“红色文化”这一主题,恢复大集体劳动的乐趣,劳动中带有趣味性,唤起经历大集体时代人群的回忆,发展具有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那云温泉度假村,坐落于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号称“悬崖上的天空之城”,其前身是景宁的包山铁矿。在天空之城,可以住矿洞客房、游矿洞儿童城堡、参观矿洞博物馆和矿洞酒窖,还可以体验到离地高度120米的云镜天空泳池、云沐温泉、国内首个悬崖峭壁上的观光齿轨列车、瓯江支流小溪边的无边泳池等娱乐休闲场景。</p> <p class="ql-block">大均是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个古村落。畲族是中国人口相对较少的一个小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皖、黔六省的部分山区,景宁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大均村则被誉为“畲乡之窗,其房屋、巷道、饮食、服饰、歌舞及各种手工艺仍充满着浓郁的畲族文化气息。大均古街群山环抱、绿水环绕,中心地带为街市,外围则为菜地和道路,身处其中,既能感觉到街市之繁华,又能感觉到田园之静美,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地处800里鸥江最瑰丽的河段,分古堰和画乡两部分。岸边古木参天、游人如织,河中流水清扬、画舫竞渡,乃“秀山丽水”之缩影,“山水浙江”之典范。被称为“古堰”的通济堰,始建于南朝,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为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位于松阳县三都乡,始建于1655年,至今已有370年的历史。因村中樟树簇拥、浓荫满地,故最早起名为樟交村。该村绝大多数人都姓宋,其始祖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宋濂的孙子宋可三。因宋家子孙特别感念杨家将保卫大宋,后将村名更改为杨家堂。尽管村名早已更改,但村里的孩子未成年之前拜樟树娘的习俗却一直保留着。村口的两棵古老的樟树紧紧拥抱在一起,像一对不老的夫妻,守护着古老的村落,神一般地庇佑着宋姓人家的子子孙孙。</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很早就有梯田、茶园、祠堂、学堂,宋氏一族勤于耕作笃于读,是远近有名的耕读之家。每栋老屋的墙体上面,都用毛笔书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宋氏家训》中的经典句子,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墙体文化。正是因为代代秉持“日耕夜读、崇文尚德”的良好家风,致使宋氏一族人才辈出。这个仅有300多人口的小山村,清道光年间就出了30多名国学生。民国以来,教授级别人员(含研究员、高级职称人员、副厅级及以上级别的干部)就有近50人。</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杨家堂村,尽管增加了党建工作阵地、艺术家工作室、民宿、餐馆、咖啡屋等新的功能设施,前来观光、创作的人员络绎不绝,但保存非常完好。杨家堂村,仍然那么古朴、那么清幽,静静地躺在崇山峻岭之中,聆听着溪水和小鸟的轻吟浅唱。</p> <p class="ql-block">松庄是松阳县三都乡又一有名的古村落,隐藏于层峦叠嶂之中,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村子很小,青山环抱,清溪环绕,古朴清幽,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江南最后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松阳横坑村为典型的高山阶梯式村落,坐落在海拔1080米的山坡,完美呈现着“山林-房屋-梯田-溪谷”的山地田园格局,为浙江十大最美乡村之一。通往村落的盘山公路上车辆和行人很少,路的两旁竹林蔽日、杂草丛生,给人的感觉是越往里走越害怕,但越往里走越美。村落有五十多幢黄泥青瓦房屋,户户皆由石阶或石板路相连,目前仅有60多位老人常年居住。</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横坑村的时候刚好下过一场暴雨。雨后的山林云雾升腾,竹枝和草木青翠欲滴,一条条溪流哗哗作响,整个村落湿漉漉的,非常的清新透亮。走遍整个村落,只遇见三位老人和两条狗。狗不叫唤也不近人,只是用很温柔的目光注视我们,和村子里的老人一样憨厚本分。明弘治年间,云和知县胡希铨在《雨后郊行》一诗中这样写道:“人醉春风树醉烟,农家雨后看桑田。荒村处处无惊犬,外户常开夜熟眠。”我们雨后游横坑的感受,真的和此知县雨后郊行的感受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旅行,不仅要欣赏那山那水,更要带着历史、文化的眼光行走,并尽可能穿越到很久远的时光中去,就像与一个人交往,只注重其外表是远远不够的。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丽水的秀山丽水让我大饱眼福,但对其历史、地理、文化等深层次的认知却是极为零碎而有限的。在制作此美篇的过程中,我通过网络进一步进行了了解,不禁为这方土地的神奇、神秘感到惊叹,甚至有一种再次前往的强烈冲动。</p> <p class="ql-block">瓯越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一带创造了灿烂的瓯越文化,要想全面深入的了解,只读书或只走路都是不可能的,必须在瓯江之上、群山之中和古道、古街、古村里边看边走、边走边读地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