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周新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7401534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一个太行山上毫不足道的小村庄,因一条四环皆山,峰岭巍峨,蜿蜒在120米高红岩绝壁上的1250米长的岌岌"绝壁长廊"而闻名中外。日本名古屋电视台称其为"世界第8大奇迹";美国媒体亦称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18条道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游人以为,郭亮村村民应该都是姓郭的。可到此一打听,却没有一个姓郭的。原来,在西汉末期,大臣王莽篡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一个叫郭亮的人揭竿而起,组织饥民反抗朝廷。朝廷派兵镇压,效果甚微。后来买通一个叫周军农民起义军大将,许以高官厚禄,周军叛变,变成朝廷鹰犬,倒戈相向,使农民军遭受重创。于是郭亮就带领残部退至南太行这个深山老林里,仅一条最宽不过1.2米,最窄处不到0.6米的羊肠小道进出,且中间几乎呈垂直状态,也就是现今人称为"天梯"的羊肠小道。周军带兵将其围困,妄图将农民军困死在山中。</p> <p class="ql-block"> 为摆脱困境求生存,郭亮派人四下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往山西的下山小路。为迷惑敌军,郭亮命人将羊倒悬挂在悬崖边的树上,将战鼓置于其中,悬羊击鼓。山下敌军以为农民军要突围,加强防守,严阵以待,哪曾想郭亮已带人悄然下山。两天后,羊死鼓停,周军即派人查看,此时哪里还有郭军的影子?周军气极而亡,葬于山下。这就是"悬羊击鼓"故事的出处。郭亮在此没有留下后人,所以没有姓郭的。现在的村民大多是山西洪桐县逃难或逃荒来此,为纪念郭亮这个农民军领袖,所以取名为"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来郭亮村,走着看着"绝壁长廊",仍然深深被"郭亮精神"所感动。1972年,世代靠天梯出入的郭亮村人,生活极为不便,生个病去山下医院看病,需要16个强壮劳动力接力抬下山;养头猪大了,想卖到集市换点钱花需转30多公里才行。为了摆脱出行难的困境,决定在悬崖峭壁红岩石上开凿出一条属于郭亮人自己的路。当时的郭亮村人口只有百十来人,挑选出十三个强壮劳动力,后称为"十三勇士"。他们使用铁锤、铁钎、悬索等简易工具,以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经过五年零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在红岩石的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长1250米的大道,创造出了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愚公带领后人移除了挡在前面的"太行"、"王屋"二山。当时听了也就听了,或多或少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因这个故事产生在河南,河南人践行"愚公移山"的精神确是落到了实处,红旗渠、绝壁长廊、天界山的挂壁公路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于是便想到一篇古文是这样描述的。"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由此可知,一个人一生只要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伟大领袖曾经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一定能够登上顶峰,看世上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十三勇士,除队长在施工中意外摔死外,其余都还健在。年龄最大的已九十有五,最小的也有八十岁了。俗话说"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绝𤩹长廊的开通,给后人开出了一条致富路、幸福路。如今的郭亮村人已达到四百余人,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特别感到骄傲与自豪,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2018年去的时候,山上有不多的几栋房子,且不能吃住。如今已是酒楼民宿无数,热闹非凡,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这里舒爽无比,是个避署的理想之所。</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十三勇士纪念馆,很小,但记录着当年十三勇士的传奇经历,非凡业绩和辉煌 ,特别是《绝壁长廊赞》的牌匾挂在墙上,其中内容令人叫绝,堪称经典之作,也可称之为"一"字歌,用一个"-"字诠释了绝壁长廊的前世今生,很是贴切。</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保留着几座老房子,称为"崖上人家",其中有一小院挂着"八路军办事处"的牌子,述说着当年八路军在太行山上积极抗战的故事。电视连续剧《太行山上》,这里拍摄地之一。门口有一摆摊的老人,这是他的家,他也是十三勇士之一,已八十高龄,但身体健康,身板硬朗。提起当年,感到无比骄傲和欣慰,只是对队长当年的牺牲,感到无比惋惜和无奈。衷心祝愿仍然健在之十二勇士长命千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