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寻找古籍中神秘消失的定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胡祖荣,秋雨梧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江区平定乡奇湖村,位于平定乡政府所在地——下坪村东约两公里的田畈上。奇湖吴氏,出自西汉开国元勋,八大番王之首的长沙王吴芮(28世)后裔。于明朝初期安仁(今余江)吴氏七大房之一的信房81世,由圷坪老屋底迁入。</p><p class="ql-block"> 说奇湖,有点奇!</p><p class="ql-block"> 笔者年少时曾经去过奇湖村,该村村前有一座大池塘,名字叫奇湖?余江区几乎所有村庄的前方,都会有一座或者数座或大或小的池塘,其它村庄的池塘或村名大多会命名为某某塘,比如云塘,鸭塘,瑶塘,鹤膝塘。而唯独奇湖村的池塘被命名为湖,是否很奇?湖是被陆地围着的大面积水域,奇湖村的池塘目测面积约百余亩,却为何称作湖?</p><p class="ql-block"> 据该村村民介绍,他们的村址,是湖水推沙,淤积而成。由此可以断定,历史上的奇湖,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要大很多。奇湖村西有一条小港,小港的源头有两支,其中一支就在我鹤膝塘村前的河湾,经奇浮岭,往东过叶方万家村后,老屋底吴家,下坪吴家,龙湖汪家,由余落洲村前的田畈,拐弯向北。经余落洲村东,奇湖村西之间的田畈一路向北,过蔡家洲后再次拐弯向西重归白塔河。历史上的奇湖,应该是白塔河支流上的一座湖泊,因此才具备湖水推沙淤积成滩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定人民公社组织全公社劳动力,历时20余天,自蓝田水电站,经奇浮岭到老屋底吴家村西山岗间的白塔河畔,修筑起一道防洪圩堤,截断了支流的源头,支流上方,改造出许多良田。由此猜测,奇湖这座湖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挖掘白塔渠的水利建设中,或许也经过人为改造,堆湖造田,才成了今天这幅模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奇湖吴家村牌)</span></p><p class="ql-block"> 据同治版《安仁县志》卷五“水利”记载,长滩陂在十都下坪、定湖村,“县南三十里,通小港,二十堰,共灌田三千亩”。</p><p class="ql-block"> 安仁县志记载的小港,就是上文所说的这条支流。长滩陂,或许是这条支流的名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都”是清朝时期乡镇级别的行政单位,规模比现在的乡镇小,比村委会大。十都辖下坪村和定湖村,下坪村就是今天的平定乡政府所在地平定村委会。</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部在十都下坪村剿灭太平天国最后一股残余势力,安仁(今余江)平定,因此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那么定湖村在哪里?据我所知,奇湖村东约一公里的山岗上,有三个周姓村庄——老屋底周家,店上周家,黄泥嘴周家。三个周家历史上就属定湖村,三个周家,明明处在山岗上,却为何会叫定湖村?</span></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我们穷尽一生,能看到的只是时空河流的一小截。历史上的定湖周,其实并不在今天所处的山岗上。八十年代初,笔者还是个稚童,曾经跟随母亲从下坪村前的田畈走小路去店上周家看望舅母。从奇湖村前的下杨家去往店上周家有一条笔直的乡道,在这两村之间的田畈中段,乡道北边,还有一栋已经撤去梁椽,正在拆迁的牛栏,是生产队时期的集体牛栏。据笔者的母亲所讲,那地方是老屋底周家的村庄旧址。而老屋底之所以叫老屋底是因为是三周人的祖屋所在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根据资料显示:老屋底周家于南宋咸淳(1265-1274)年间,由弋阳三沿界周家迁入。 店上周家于清同治(1862-1874)年间从老屋底周家迁入。 黄泥嘴周家于光绪(1341-1370)年间由店上周家迁入。】</span></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白塔河边还没有筑防洪圩堤,每到汛期,洪水都会漫过河岸,将白塔河东岸所有的田地统统淹没,滔天洪水,冲毁无数村庄。老屋底周家,为了躲避洪水,整村搬迁到高处的山岗。村庄旧址,复耕为大片良田。</p><p class="ql-block"> 但据笔者观察,老屋底周家旧址所处的田畈,没有湖泊或者大型水塘。离该村旧址最近的大型池塘,就是奇湖。历史上的奇湖吴和定湖周,曾经毗邻而居。因此笔者大胆推测,这奇湖,或许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定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奇浮吴家所处的田畈)</span></p><p class="ql-block"> 关于定湖,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这地方本没有湖,它是仙人所造,是一时之间,凭空出现!时人甚奇之,因此也叫奇湖?</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玉皇大帝不忍见人间生灵涂炭,为拯救苍生,御令王三太子,下落凡尘,好将来平定天下,做人间的真命天子。龙王三太子领命,投胎到今画桥村所处的小山村中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几辈子行善积德,但却人丁不旺,到这一代时,一家三囗,一对中年夫妇,带一个年方二八的灵巧姑娘。巧姑娘生得国姿天色,勤劳善良。某一个夏夜,巧姑娘在院中纳凉,忽见一道流星,化为白光,划破夜幕,扑入怀中。过了一些时日,原本活泼好动的巧姑娘却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彩,家人以为巧姑娘病了,忙找来郎中看顾,道喜说巧姑娘有孕了!巧姑娘的父母心中一惊,心道巧姑娘尚未婚配,也没见和男子交往,怎么就有喜了?这孩子难道是凭空出现的?然后又想,莫不是上天垂怜,不忍见我这一门,无儿为继,恩赐我一孙,好延续香火?于是百般呵护,期待着巧姑娘平安顺遂地诞下麟儿。</p><p class="ql-block"> 巧姑娘怀孕至八九个月的某一天,有位游方道士从巧姑娘家门前经过。见巧姑娘家中,祥云笼罩,紫气弥漫,心道是有真龙天子,将在此诞生?于是心生好奇,假扮成过路人,在这个前不着街,后不着店的山村讨口饭吃,好一探究竟。我们家乡人,世世代代都非常朴实,热情好客,巧姑娘的父母,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见家中没什么硬菜可招待,于是便杀了一只下蛋鸡款待。吃饭间,道士眼见盘中不见鸡肉,和鸡腿。只有鸡头,鸡架,鸡屁股。于是心生不满,心道:好抠门的一户人家,鸡也杀了,却舍不得拿出好肉来给客人吃,这样的人家,真出了天子,老百姓岂不是要遭殃?</p><p class="ql-block"> 吃过饭后,道士假装好心地观察了巧姑娘家风水一番后,对巧姑娘的父母说:府上人丁不旺,财源不广,是因为门前这丛金竹挡了送子观音的路,庭院里这只黑狗吓跑了送财童子。巧姑娘的父母信以为真,连忙砍了金竹,打死了看家护院的黑狗。游方道士眼见奸计得逞,于是便辞别了巧姑娘的家人,出门赶路。临行前,巧姑娘的父母拎出两只装满饭菜的竹筒,好让客人带在路上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奇湖吴家村貌图)</span></p><p class="ql-block"> 游方道士赶了一下午的路,临近傍晚时,肚子饿了,于是打开竹筒,准备用饭。一时间,竟然傻眼了!只见一只竹筒装满白花花的大米饭,一只竹筒装的香喷喷的鸡腿和鸡脯肉。道士心中一惊!心道不好!错怪了好人!忽悠巧姑娘的家人砍了金竹,杀了黑狗!</p><p class="ql-block"> 却说巧姑娘家砍了金竹,没了遮挡;杀了黑狗,没了守护,导致邪祟入侵,紫气外逸。朝廷的钦天监夜观天象,发现巧姑娘家所在的方位紫气升腾,似有帝星降生,于是禀明朝廷,朝廷立即派出官兵追杀,企图将真龙天子扼杀在母胎中。</p><p class="ql-block"> 游方道士误导巧姑娘一家,泄露天机,破了玉皇大帝重整乾坤的大计,怕遭天遣!心中一片惶恐!于是一路跌跌撞撞,紧赶慢赶,直到半夜才返回巧姑娘家,通知巧姑娘的父母带着巧姑娘,一家人赶快逃亡,逃到龙虎山请求张天师庇佑,官兵马上就要追杀过来!从画桥到龙虎山,得往西走八九十里山路到锦江,再由锦江乘船溯白塔河往南六七里水路到龙虎山。临行前,游方道士又嘱咐巧姑娘在院子里捡几块石头兜在怀里,如果有官兵追上来,便往身后扔一块阻挡。</p><p class="ql-block"> 巧姑娘一家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心中纳闷?见游方道士说得一本正经,却又半信半疑,只得磨磨蹭蹭上路。 巧姑娘的父亲将巧姑娘安置在独轮车上,母亲则背着装有家人财物的包袱紧跟在独轮车旁,一家人不紧不慢往锦江方向赶。</p><p class="ql-block"> 巧姑娘一家人赶了三四十里路,临近天亮时,走到了大桥百子村,走得累了,正待停下来休息片刻,耳听得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阵雷鸣马腾,喊杀声嘶。巧姑娘心道:真如道士所言,果然有官兵追杀来了?惊得一下子就从独轮车上跳下,站起来扭身回望,怀里兜着的几块石头,一起滑落,落地成山,横成绵延的山脉,将巧姑娘和父母分隔开来。那座山,就是今天的横山。巧姑娘没了父母的帮助,只能靠自己,拖着孕肚,着急忙慌地往锦江方向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塔河:奇浮岭至耙石坝段)</span></p><p class="ql-block"> 再说玉皇大帝见龙太子有难,连派三位神仙搭救。一位神仙在白塔河中游筑坝;一位神仙在白塔河的支流边造湖,好把信江水引入湖中,等到巧姑娘乘舟进入坝上后,再将湖水注入支流,倒灌白塔河,抬高水位让巧姑娘快速逃往龙虎山。还有一位神仙挑了一担土石,等在白塔河上游,好伺机阻挡官兵。</p><p class="ql-block"> 巧姑娘逃到锦江流源村的山岭时,腹疼难忍,浑身无力,昏倒在石头岭上。有位老和尚从此路过,救下巧姑娘,将巧姑娘背回寺中。巧姑娘一路颠沛,在寺中早产,诞下龙子。不料却被官兵赶至,杀母弑子!老和尚救助巧姑娘的石头岭,后来被叫着佛岭,龙太子出生的寺庙,后来被叫着太子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平定乡域局部图)</span></p><p class="ql-block"> 玉皇大帝下遣的三位神仙,坝筑好了,湖也快造好了,可惜龙太子最终还是被杀。筑坝的神仙只好用耙子把坝耙开,好让水流舟行。那座石坝所在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耙石坝。至今耙石坝底的河床上,每到枯水期裸露出的石痕,宛如耙齿耙出的一般,耙石村也因此得名。造湖的神仙把湖定在信江南岸,叫着定湖。挑土石的神仙呢,把一担土石顺手倒了,一筐土石变成马冈岭,一筐土石变成龙冈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仁县志》疆域图)</span></p><p class="ql-block"> 玉皇大帝眼见巧姑娘母子被官兵所杀,顿时震怒!一时间,乌云滚滚,雷电闪闪,霹雳阵阵,狂风骤雨,席卷而至,瓢泼大雨下了七天七夜。白塔河,信江水位暴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峰即将来临。居住在白塔河畔低洼处的百姓纷纷顶着斗笠,披着蓑衣,携家带口往就近的山岗转移。洪峰过后,当他们重返家园时,发现他们的村庄附近,凭空多出了一座湖泊!</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5日写于云南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 参考文章:胡祖荣作品《耙石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