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div>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原文为:“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年幼时秉持清廉纯洁的操守,到如今也未有丝毫懈怠。”表明了屈原对廉洁的重视和追求。<br> 廉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廉,仄也,从广兼声”。在古汉语中,从广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有关。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堂之边曰‘廉’”。《仪礼•乡饮酒礼》载:“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曰:“侧边曰‘廉’”。可知,“廉”的本义是指厅堂的侧边,又因其特点是平直方正、棱角锋利,故而引申为用来形容人品行正直、方正等道德范畴的含义,《孟子注疏》曰:“廉,人之高行也”。 一般认为,以“兼”为声旁的汉字多与“小”“少”“狭窄”之义有关。《说文解字注》中说:“廉,引申之为俭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载:“廉,敛也,自检敛也。”后来便逐渐将“廉”引申为节俭、少拿、不贪取等含义,《孟子•离娄下》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古籍中,常把品行端正、不贪不占之人称为“廉夫”“廉士”。 在古代汉语中,“洁”和“潔”是两个字。“洁”读为jí,是河流名,后来成为了“潔”的俗字,现在是“潔”的简体字。《说文解字》中说:“潔,净也,从水絜声”,洁的本义是指干净、洁净,如《管子•水地》载:“鲜而不垢,洁也”。后来将其引申为形容人操行清白、志行高洁,如《屈原列传》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的说法。 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廉洁”二字为:“不受为廉,不污为洁。”不难看出,“廉”和“洁”都被引申为清正、清白等道德范畴内的含义,遂将两者合而用之,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格。 何为廉洁?不贪财货,两袖清风是廉洁;淡泊名利,立身清白亦是廉洁。古代士大夫将廉洁作为立身之基、为政之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不断从古代廉洁文化中汲取养分,抵挡住诱惑,做到廉洁自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文化】</div> 廉洁文化是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人民服务,清白做人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文化释义】</div> 廉洁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文化特征】</div> 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br> 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br> 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br> 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文化重要性】</div>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廉洁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同时更是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务。古人早就意识到官吏的廉洁与否不仅事关官吏自身形象和社会风气,同时更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br> 春秋时期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认为廉洁是为政的根本;<br> 管仲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将廉洁作为维系国家存续的道德基石。<br> 《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br>明代汪天赐在《官箴集要》中写道:“为政者以正为本,以廉为先。”<br>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吏治之道,惟清廉为重。”<br> 对为政者来说,廉洁不仅是节制克己、不贪不占的清白操行,更是清廉自守、拒腐防变的高洁品格,是政治生活中必备的重要素质。 廉洁文化是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人民服务,清白做人的精神。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它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在当前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活动中,更有其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名言】</div> ●至廉而威。——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br> ●廉者昌,贪者亡。——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br>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br>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代散曲家 张养浩 《风宪忠告》<br>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元代散曲作家 曾瑞<br> ●进不失廉,退不失利。——晏婴,春秋政治家、思想家《晏子春秋》<br>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明末清初学者和教育家 朱舜水<br>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br>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唐朝诗人 崔颢<br>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唐代文学家 陈子昂<br> ●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兴业。——清代教育家 李惺<br> ●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br>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祭遵传》<br> 廉约:为官廉洁,生活简约。克己:严格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这两句大意是:廉洁简约,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以公事为重。这两句原是赞颂祭遵的话,现在可用来称扬清廉不贪,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干部。<br>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刻意》<br> 赏析:廉:正直、方正。精:纯粹之极,此指精神。众人看重利益,廉洁正直的人看重名声,贤达的人崇尚志向,圣人推崇精神。<br> 此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对名与利,志与精的态度就不同,修养高的廉洁之士,看重的是气节和名誉,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修身、重视气节和名誉的价值观念。<br> ●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br> 洗手:手净如洗,不染指钱财,比喻廉洁。奉职:履行职责。假人:给与人。这两句大意是: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决不把朝廷的一分钱私自授人。<br>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汉•刘向《说苑•政理》<br> 临:面临。大意是:面临着做官,没有什么比公平端正更得民心;面临着钱财,没有什么比廉洁不贪更为可贵。<br>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中说•王道篇》<br> 大意是:居官清廉的人一心为公,于己无所求取,因而常感快乐;作官贪婪的人敢壑难填,物欲永不满足,因而常感忧虑。<br>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br> 表:表率。大意是:廉洁奉公的官吏是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是包拯向皇帝上书中的两句话。他以清官为楷模,视赃官为民贼,爱憎分明,道出了人民的心声。时至今天,仍可作如是观。<br>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北宋•林逋《省心录》<br> 忠诚信义、 廉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br>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br> 大意是:不懂得廉洁的人,就什么东西都敢据为己有;不知道羞耻的人,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几句可谓至理名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楹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div> 清•钱南园(又名沣)联。上联倡廉,下联倡勤。<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政戒贪,贪利贪,</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养廉惟俭,俭己俭,</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div> 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作者认为,所谓贪,不仅在于贪利,而且在于贪名、贪虚名,主张“实干”;所谓俭,在于自己俭,莫苛求别人,主张对人宽大。<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面无私,凡涉科场,</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戚年家须谅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镜心普照,但凭文字,</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奇浓淡不冤渠。</div> 清•朱硅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表白自己不讲私情、不开后门,但凭试卷决定弃取。<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div>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两袖清风”,是旧时代廉吏称道的标准;心净如月,也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他们虽难于做到,但也说明他们不愿被人指为贪官。<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壁立千仞,无欲则刚。</div>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自题的挂于厅堂的对联。表明了他自己的襟怀之大和无私之心以及禁烟决心之“刚”。<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须要认清岔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然赶上前人。</div> 贵阳图云关(图宁关)联。本联本记叙爬高山、过险关的实况,然寓深刻哲理:愈是“登高”任上,愈须防止误入歧途,只有高瞻远瞩奋勇前进,才会赶上前贤。<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慈惠戒优容,总在诚心行实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利名都摆脱,本来廉吏即真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里才疏勤补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官俸薄俭能廉。</div> 清•姚步瀛撰联。步瀛曾任湖南慈利知县,有惠声。表明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为官准则。<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留下儿孙地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尽些父母恩情。</div> 江南各州县常有这样的厅事联。“父母”官应让老百姓有条活路,能够生活下去。虽然他们的目的同样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和不顾人民死活的贪官暴吏相比,总算还能想到老百姓。<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洁廉为心,忠信为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在册,功德在民。</div> 柳侯祠联。柳侯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祠建在柳州园旁。柳在政治上反对官宦弄权和藩镇割据,也曾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为官清廉文才纵横。<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div> 杭州西湖岳墓联。歌颂了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命”的主张和不扰民、严军纪的清廉作风。<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场舞弊,皆有常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小人毋撄法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生关节,不通一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诫诸生勿听浮言。</div> 清•姚文田,做主考官时署挂于考场之联。上联讲“小人”切勿舞弊,下联诫考生莫通关节,也是自励清白。<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百校巍峨,此有用,此有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志诸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得一分权利,须尽一分义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万贯支给,出于民,出于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责任在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个人私心,乃保个人名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谁无过,小事糊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非爱财,来得明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div> 清•周凤楞题学款经理处联。告诫管理人员对于学款不可糊涂乱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诗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端州郡齐壁》(其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包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div> 赏析: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茂盛的树干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粮仓充足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就高兴,贮存不足时就开始发愁。在这方面历史上留下许多教训,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br> 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包拯出任端州知州。当时端州以产端砚(贡品)著名,历任端州地方官趁进贡之机,向砚工额外索取数十倍以中饱私囊。包拯到任后,严格规定只按进贡需要数额限额交纳,自己更“不持一砚”。端砚一事触发了作者的感慨,于是作此诗以抒发其刚直无邪,对贪官污吏憎恶如仇的心绪。<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咏史》(唐) 李商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div> 赏析:诗人择取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兴亡,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败国亡国的同时,还对勤俭图治而最终失败的当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叹惋、悲悼,其痛惜哀惋中渗透着不得其解的迷茫,包含着对历史兴败定规前所未有的质疑。<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墨梅》(元)王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div> 解读: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br> 古人常把梅花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灰吟》(明)于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iv> 解读: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br>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家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颜氏家训》</div>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 俭而不吝,可矣。<br> 所谓节俭,就是为行礼义而简省节约;所谓吝啬,就是对贫穷急需救济的人不予救助。现在有人施与则过分奢侈,节俭则过分吝啬;如果能做到施与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就可以了。<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诫子书》(诸葛亮)</div>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r> 译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包拯家训》</div>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br> 译文: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不顺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国藩十六字家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俭则兴,人勤则健;</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能勤能俭,永不贫贱。</div> 曾国藩虽然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洁故事】</div>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清•《清朝野史大观•清人轶事》<br> 两句大意是:(纳贿受礼)妄取一丝线一粒米,都是有伤我的名节的大事。清朝康熙时有个叫张伯行的人,素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称。当他以优异的政绩擢升为督抚时,门生故吏,至亲好友,送礼物的人纷至沓来。张伯行不纳分毫,并写丁《禁止馈送檄》高悬堂上,文曰:“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寥寥数语,鞭挞了纳贿受礼的不义之举。<br> ●李母退米<br> 唐代检察御史李畲[shē ]之母为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请人将禄米送到家中,母亲让人用斗量过,发现多出了三石,便问是怎麼回事 ,令史回答说:“御史官的禄米在过斗时,按惯例是不要刮平斗口的。”李母又问运费是多少,又答:“给御史送粮照惯例是不要给本钱运费的。”<br> 李母很生气,让他送回多余的禄米及运费,并严厉责备李畲。李畲便追问仓官,并依法判其最,众御史皆面有愧色。<br> ●八十贯绞<br> 海瑞,明朝著名清官,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清廉正直,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南包公"。<br> 海瑞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br> 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br> ●以廉为宝<br>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br> ●陶母退鱼 <br>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br> ●不惧贪泉 <br>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br> ●两袖清风 <br>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了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br></div><div> 注:闾阎(指百姓)<br></div> ●不私一钱 <br>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br> ●公仪休拒鱼 <br> 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br> ●一钱太守——后汉•刘宠<br>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之时,勤于政事,为官清正,公正廉洁,为百姓爱戴。因此,刘宠离任后,百姓们自发拿出自己的银子,推选了几个有声望之人前去送行,即使众人苦苦相劝,但刘宠坚决不受。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刘宠取了一钱作为留念。也因此,刘宠获得了“一钱太守”的美名。<br> ●二不尚书——后汉•范景公<br> 指的是范景公,此人虽然身居高位,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却从不贪污受贿。不仅如此,范景公还在自己的府中门上,写上了“不受贿,不受馈”等六个大字,以此来表明决心。此事流传开来之后,范景公就得到了“二不尚书”的称号了。<br> ●三汤道台——清•汤斌<br> 汤斌在陕西潼关道和江西岭北道任职时,由于不贪污、不受贿,愿意仅凭俸禄,养活自己一家老小。汤斌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几乎不沾荤腥,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生活非常简朴,因此被人们称为“三汤道台”。汤斌同时还秉公处理政事,为当地的百姓谋取福利,因此深受百姓爱戴。<br> ●四知先生——东汉•杨震<br> 杨震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之时,前往就职路上路过昌邑之时,遇见了自己从前推举为昌邑县长的王密。王密很早便知道杨震会途径自己的管辖之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提携之恩,王密看望完了杨震之后,在夜晚又送上了十金。杨震见此,说道:“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最终,王密惭愧地离开,而杨震也因此被称为“四知先生”。<br> ●五代清郎——五代•袁聿修<br> 袁聿修为官63年,历经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五个年代。无论朝局如何变化,皇帝如何更替,袁聿修都恪守“为百姓办实事的原则”为官,在每个朝代,袁聿修都被皇帝赞赏有加。也因此,袁聿修获得了“无代清郎”的美名。<br> ★毛泽东清廉终身<br>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深知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的道理。<br> 1952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做过一件新衣服,一件睡衣穿20年补了70多次,一双皮鞋穿了几十年,袜子都露脚趾头;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饭、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三年困难时期,他7个月不吃一口肉;即使过了困难时期,最好的伙食改善也不过是一碗红烧肉。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br> ★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br> 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四人到杨家岭去接毛主席来作报告。当他们走到延水河桥头时,没想到竟碰到了迎面走来的毛泽东。毛泽东打量了来接他的四个人,严肃认真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br> ★周恩来的“党员守则”<br> 周恩来曾经手书一份“党员守则”,对自己提出几项要求,即“不送礼、不拜寿、不迎送、不搞堂会,不坐轿、少宴会”。周恩来在国内视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较好地体现了“党员守则”的要求,即不准省、市领导人到车站、机场迎接;不准宴请、不准陪餐;两菜一汤,不招待酒水,不吃高级菜;房间内不准摆糖果、水果,茶叶自备;去公共场所,不封园、不闭店、不戒严。这些规定,周恩来始终严格遵守。<br> ★周恩来三付餐费<br> 1973年9月,周总理请工作人员到杭州有名的酒家“楼外楼”吃饭。饭后结账时,省里的同志说由地方报销,总理不肯,坚持要自己付钱。店里的同志知道,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谁知周总理不肯,“不够的,要同一般顾客一样收。”店里只好又收了10元。这样收了20元。没想到总理还是觉得不够,又让警卫员给宾馆留下10元钱补交中午的饭费。后来店员把当天的午餐费按照牌价表仔细算了一遍,餐费是19元多一点。<br> ★朱老总“普通一兵”<br> 位高权重的朱德总司令,在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自己置于普通一兵的位置,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用镢头翻地、背筐捡粪、挑粮、挑煤、种菜,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如:朱德的扁担、替战士站岗、亲教识野菜、拒收豹子皮等。<br> ★“不要打着我的名义,干个人的事情。”这是刘少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br> 在刘少奇身边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他有许多的不准、不许。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一直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从不搞特殊,这一点在教育子女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br> ★陈毅和张茜的婚礼<br> 1940年春节的前两天,陈毅与张茜悄悄地结婚了,基本没有仪式,只有两个大红“囍”字,还专门做了顿肉丁炸酱面。陈毅元帅在革命战争年代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不仅宴请朋友要用自己赚的稿费,连婚礼都办得格外简朴。陈毅送给张茜的礼物是一首诗,“一笑艰难成往事,共盟奋勉记佳期”。其后他们携手共度的艰难困苦也一再见证了这一点。<br> ★军纪如铁 法不容情<br> 彭雪枫在江淮大地率领新四军将士抗击日本期间,手下的骑兵团团长周飞虎看上村里一个姑娘。一次,周飞虎酒后找上门,和她的父亲争执了起来,还将对方推倒在地造成重伤,后被判处死刑。彭雪枫含泪在《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面对求情的将士和父老乡亲,彭雪枫动情地说,“新四军是人民的军队,有铁的纪律,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到底立过多少次战功,军法无情!”。<br> ★一次出行<br> 刘伯承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让子女有任何特殊待遇。刘伯承夫人汪荣华也常对子女们说:“警卫员、秘书是上级分配给爸爸工作的,除他之外,我们家属子女谁也没有使用的权利。”此外,刘伯承的车也决不允许家属乘坐,就连汪荣华也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一年四季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孩子们从外地回来或开学时离开,也不允许用车接送,而是让孩子们自己乘坐公共汽车往返。<br> 南京刚解放的时候,刘伯承是南京市市长。有一天,他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中山陵,到了那里,看到一张通知,说那天因故不能接待参观者。正当刘伯承准备带着孩子们回去时,中山陵的负责人赶来了,对刘伯承客气地说:“欢迎首长来参观。”然而刘伯承还是坚持服从规定,拒绝了进去参观的邀请。<br> 在回家的路上,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爸爸虽然是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div>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br> 意见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br> 主要内容:<br>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br> 二、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br> 三、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br> 四、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br> 五、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br> 六、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br> 七、加强组织保障<br>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全党同志必须做好“两个务必”的具体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9月16日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党只有坚决消除腐败现象,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洁之规】</div> ★毛泽东“三不谈”<br> 毛泽东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毅力,到了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作为修行准则: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br> ★毛泽东“三不原则”<br> 解放后,对秘书田家英具体订立规矩说:“处理亲友一般来信原则是: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br> ★周恩来“三不沾”:<br> 周总理掌握着党和国家的大权,他兢兢业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权力和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早就“约法三章”,规定了“三不沾”: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br> ★周恩来与邓颖超《十条家规》:<br> 晚辈来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不可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许请客送礼;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br> ★刘少奇“四不准”:<br> 一是每到一地,不要人家接送;二是到任何地方,不准请客吃饭,铺张浪费;三是不准向人家要东西;四是参观时不要前呼后拥地陪同,有个向导引路就行,不要影响地方同志的工作。<br> ★董必武“三种行为”和“三不许”:<br> 他把自己的工作比喻为“三种行为”:当抹布、跑龙套、敲边鼓。这充分体现了德高望重、位高权重的他甘当人民的勤务员的品格情操。<br> 1949年11月,董必武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黑色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必武得知后,严肃郑重地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必武和他身边工作人员的抗腐防变的座右铭。<br> ★任弼时“三怕”:<br> 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任弼时的这“三怕”,是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生动体现,也正是任弼时一生的真实写照、对其人生境界的褒扬。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把毕生的心血与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被誉为“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br> ★彭德怀“保公三诀”:<br> 抗美援朝期间,祖国人民给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寄去了许多慰问品,彭德怀吩咐警卫员全部管起来,分下去。对随意取用慰问品的干部则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说:“管公的人就要这样: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一个‘公’字。”并指示管理物资的干部一定要做到这三条。彭德怀说的这三条,人称“保公三诀”。<br> ★徐特立“三个第一”:<br> 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称自己这位可敬的老师为党的“坚强的老战士”。对他了解颇深的毛泽东更是一语中的地高度评价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同时也尖锐指出了“有些人却是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这三个“第一”是毛泽东于1937年11月30日在延安为徐特立60岁生日时写下的祝贺信中的核心观点,概括了徐特立光辉的一生。<br> ★谢觉哉“三自”:<br> 革命老人谢觉哉把自我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即自己当被告,自己当律师,自己当法官。他对自己的缺点毫不客气,表现了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br> ★陈毅“约法三章”、“三不要”:<br> 在担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时,他对家人尤其是子女们“约法三章”:一、穿土布衣,大孩子穿了再轮给小的孩子穿;二、不坐公家的小汽车;三、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在父母回四川安家时,他对陪送的同志提出“三不要”:把两位老人直送我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向机关要房子,安家事宜自己解决;不要向国家伸手。<br> ★叶剑英“五不许”:<br> 北平解放后,时任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长的叶剑英,对部属提出了五条要求:一不许谈发财(批评的是升官发财)。二不许姻娅同事(防止任人惟亲的裙带关系)。三不许有士大夫气(批评的是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封建士大夫习气)。四不许鲜衣美食(要求的是艰苦朴素)。五不许空谈主义(反对的是夸夸其谈,不干实事)。<br> ★徐海东“三问”:<br> 徐海东将军平日凡是遇见多年不见的战友,总是以“三问”代替世俗的寒暄。一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问经济上多吃占没有,三问生活上和老婆闹离婚没有。他爱人周东屏曾提醒他:“多年不见的老同志,怎么好这样问?”他却说:“问问怎么不行,净说好听的,那算什么共产党员?!”<br> ★胡耀邦“约法三章”:<br> 1980 年他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当天就给家乡浏阳县打电话“约法三章”:其一,不开庆祝大会;其二,不得因此而在乡里大兴土木;其三,不许挂他的像。胡耀邦为人民树立了一身清白、奉公廉洁的榜样。<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党规党纪•筑廉洁防线】</div> 党中央决定,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惩治腐败、廉洁从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br ></br> 我们应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使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使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使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融廉入景,发挥廉洁文化的引领作用。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环境中,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要带头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抵制腐化堕落。 融廉于教,促使廉洁文化走心入脑。促进党员的身份认同和廉政文化认同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警示,得到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融廉进制,凸显廉洁文化的约束力。不断健全监督制度,扎牢制度笼子。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业务工作之中,有效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党纪学习教育、廉洁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当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廉洁文化培育力度,增强廉洁文化影响力,锲而不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党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