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助力新成长

猎户星座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美,春风化雨。 课改之路,你我同行。为了引领教师快速了解新课标的变化,领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水平。5月23日,宁武县教育局特邀请山西省教学名师为教师们带来课标解读。</p> <p class="ql-block">  回到学校后,各科教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二次汇报,让老师们了解最新的课标变化,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课堂。</p> <p class="ql-block">  语文学科的王秀桃老师主要汇报了语文“一核四维”。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只有一个就是——语言构建与运用,其他素养都是基于语言来展开的。</p><p class="ql-block">  王秀桃老师还重点解读了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即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开展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活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一个任务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三个任务分别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两个任务分别是“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三个层面中的六个重要学习任务都与阅读有关,可见阅读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  在数学汇报中,潘老师就张晓刚老师提到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做了以下的阐述。作为老师,要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张老师主张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课程要具有系统性,前后一以贯之。而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座老师认为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索激励学习机制和改进自我教学评价。张晓刚老师就学段的目标进行剖析,潘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其分为了知识素养目标、能力素养目标、过程情感目标三个层面。同时也强调不可过分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要让数学课有数学的味道,回归学科本质。特别是对于数的认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符号意识则是能够感悟符号的教学功能。作为教师,强调小学生要做好四个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潘老师还提到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良好的数学教育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潘老师寄语所有在座的数学老师,只有心中有标,目中有人,手中有法,你就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好数学老师。</p> <p class="ql-block">  臧老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坚持人本位,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休就是要节学生看成右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容器,因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个人的追求,有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经历,这些正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课本还要去备学生,去考虑学生的这些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学”,适时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 有序、高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新理念、新挑战,在此次培训的基础上,学校所有一线教师,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紧跟新时代步伐,为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王秀桃</p>

学习

老师

新课标

素养

数学

教师

学生

教育

课堂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