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忠诚

诗论 <p class="ql-block">首先确定一个题材,题材要新颖。然后择韵,择韵很关健,他通常会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起句要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中间要善于铺叙,夹叙夹议,但要不露痕迹。对句工稳,张弛有度。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尾联一定要有寄意或感悟。注重结束语,历代许多大家的观点都是极一致的。</p> <p class="ql-block">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p><p class="ql-block">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p><p class="ql-block">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p> <p class="ql-block">3、诗味;他首先又牵涉到诗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它融情融物于一炉,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细细品味却又能领悟得到。</p><p class="ql-block">4、诗趣;诗人以灵动的触笔,充满个性化的色彩来表现的一种审美情趣。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p><p class="ql-block">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p><p class="ql-block">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p> <p class="ql-block">5、诗旨;主题应鲜明,形象要生动,发言遣意必须迥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p><p class="ql-block">6、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骨、格调和神韵。而俗诗几乎没有。好诗通常为人赏析,也常为诗家、诗评家品鉴。</p> <p class="ql-block">7、诗风;同兼几种风格的诗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诗风反映的是作者的自身修养、精神面貌、处世态度以及孕含的人生哲理。大致可分为旷放、豪逸、幽愤、蕴籍、冲淡、清婉等等。也有的诗家诗风较平易,随机,不在此列。只要是见功力、见丰采、见骨概,都是佳章。</p> <p class="ql-block">诗有哪几种修辞手法?</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诗有赋、比、兴等修辞。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就是叙述陈说。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作引伸,就是借物或景以开头,也可用作结束。</p> <p class="ql-block">初学诗者,苦于无人指点,又不能无师自通。我提两点经验之谈:</p><p class="ql-block">一是仿作,仿作就是仿前人或时贤之作,套用其韵,摹其意,再营造新的意境,然后脱体。</p><p class="ql-block">二是反作,也就是反古人或今人意作,反作就是内容和形式与原诗基本相同,而持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别出新裁,会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些都是能迅速提高水平的良方。</p> <p class="ql-block">作诗大概不外乎为情造文或者为文造情两种,随兴抒怀,随怀造境,意笃情真,令人咀嚼仍觉口舌留香,方是真诗,真诗人。</p> <p class="ql-block">诗有数忌;诗之忌讳颇多,简要说说几点:1、忌一派胡言,毫无事实根据,夸大其辞,狂吹乱赞。</p><p class="ql-block">2、忌拾人牙慧,前修时英,用心描摹,易成画虎类犬。</p><p class="ql-block">3、忌空洞无物,道理说了一大堆,仍不知所云何事何物。</p><p class="ql-block">4、忌人云亦云,他人所言,不加分析,毫无主见,一味附和。</p><p class="ql-block">5、忌文不对题,命题写此,着力却在写彼,条理和脉络异常混乱。</p><p class="ql-block">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6、忌生拼硬凑,偶见他人佳作,手就痒痒强要和之。酝酿尚不成熟,匆匆急就,自我感觉都是在凑韵。</p><p class="ql-block">7、忌无病呻吟,生活优裕,偏好风雅,殊无半点诗兴,强作愁情。</p><p class="ql-block">8、忌格调低下,人格龌龊卑劣,语言粗俗,又好叫嚣,此种人,此等诗最不可恕。</p><p class="ql-block">诗,并不是深奥的不可探询,诗有法,而也无法。从无法到有法,是不知到知的过程。从有法到无法,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我们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知道要把根基打扎实,只有根基扎实了才可以变换。诗也如此,不管你写现代诗歌,还是写古典诗词,必须要了解他的产生和历代的演变。</p><p class="ql-block">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人所创造的。</p><p class="ql-block">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大家不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近体诗。</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样区别平仄,因为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去的。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因时间有限和能力不足,可能会出现错误和缺漏,恳请批评和指正。</p><p class="ql-block">如果大家实在感到这个太难,那就用普通话来写。基本上把一声二声归于平音字,把3声和4声归于仄音字。韵也要采用中华新韵,不能用平水韵,因为平水韵适合写近体诗。</p><p class="ql-block">区分:</p><p class="ql-block">一:凡b、d、g、j、zh、z六声母的第二声字(鼻属于去声四寘除外),都是古入声字。</p><p class="ql-block">二:凡d、t、l、z、c、s等六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p><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以后,诗形成特定的格律,一首诗的构成,韵脚,平仄,对仗等,这其中包括了音律,铿锵之音要顿挫有力,读之余味未了。</p><p class="ql-block">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声字,都可从国语的读音来加以辨识,能如此,则对于诗的格律,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从发音上去区别,例如:阁发音发音短,舌头中间部分上抵舌尖下卷。</p><p class="ql-block">到了近代,胡适提出了改革旧体诗,提倡新诗,而自己却时常写旧体诗,这说明了中国的诗歌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光辉夺目的,是抹杀不了的,中国人的思想如水一样,在创新的过程中,近代毛主席的诗歌可谓典范,但他也是在传统上(既格律不变)创新,就是现代人不要拿现代的事物和眼光看古人,也不要拿古人的东西和现代比较,惟有不变是诗之精华凝练,含蓄。如果今人写诗词,写风花雪夜我敢说没有人能超过唐宋,而如今我们不能被外来的所谓“快餐”文化所俘虏,要把国学发扬广大,必须在传统上创新,写一些现代东西,(但诗之有型,我们不能抛弃格律,不然就不论不类了)。</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入声字感觉发音需要舌头用力,这是我常用的分辨。具体大家自己摸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