澴潭,你的潭呢?

王华良

<p class="ql-block">澴潭,你的潭呢?</p><p class="ql-block"> 澴潭古镇,自古被涢水三面环绕。明清时期,涢水河道深隧通畅,是一条内陆小运河,担负着沿岸镇甸的物流,澴潭镇称为“小汉口”。据说:澴潭镇区河段,有潭二十四个。中码头以下河段为私河,后来讹传为寺河,其实,过去一直叫私河。以上河段为官潭。故较长一段时期澴潭一直叫官潭。潭在枯水期才显现出来,一个接着一个像竹节,故曰;竹节潭。潭的深浅大小不一,最大的潭在私河段,现在的寺河段。每年的七月初一封河禁渔,十月初一开河捕捞。澴潭人一直环潭而居,这里水运昌盛,物产丰富。</p> <p class="ql-block">1954年7月10日,随州境内普降特大暴雨,平均日降雨量163.5毫米,大洪山茅茨畈日降雨量达到200多毫米。洪山镇的双河和安居镇的刘家河全部被洪水吞噬。冲毁房屋,死伤人口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澴潭镇行洪水面宽566米,整个镇区几乎成了河道。</p><p class="ql-block">主要因素是涢水的五大支流除均水外,同时行洪,下游泄洪不及,随县城关镇,被淹没六个小时,由于下游的洪水顶托,造成了上游洪水抬高。</p><p class="ql-block">巨大的洪水冲刷下来的泥沙,一下子淤平了千年的涢水古道。</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潭,就这样被淤沙抬高四至五米,我们古镇环潭,从此成了环滩。</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澴潭镇政府举全镇之力,动用民工几千人,在枯水期将镇区河段的淤沙,肩挑车推,磊起了一条护城堤,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河道治理工程。</p><p class="ql-block"> 疫情之后,镇政府对澴潭镇区河段,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治理,高标准内堤护坡,狭窄河床扩宽,河堤路硬化美化,是我们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大手笔。</p><p class="ql-block"> 这次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一中邻水居河段,将扩宽河床的土石方推进河道,抬高了河道,扩宽的意义何在呢?河道清理是让河道更通畅,哪有清理工程还增加淤堵的呢?这是这次河道治理工程中,最大的瑕疵,千万个澴潭人都期待着工程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河道像是人体的血管,不能淤,更不能堵。警钟长鸣!水火无情!回忆五四,想想柳林。</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澴潭镇架桥工程的引桥土石方,涢水学校多次垮塌、报废的小桥残骸,都未清理还原,这些人为淤堵,年复一年在叠加,是环潭?还是环滩?再来一次五四,澴潭会不会被淹?人们在祈祷时;是怪自己?还是怪天?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你不知道五四洪水线,九八洪水线,在澴潭水库大坝抬高11米的情况下,还低五四洪水线一米三,大碑店胡家塆的老人讲,半夜里洪水进了屋,大人们拉着老的,背着小的,都爬上中旺山,天亮了一看,一片汪洋,什么都没了。</p> <p class="ql-block">2019年,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新标注五四洪水线,那不是个形式工程,是警示民众,不得在这条警戒线下,修建住宅,防患于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