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高加索——人神相会的地方

老兔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是一条山脉,也是一个地区。大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横亘于黑海和里海之间,长约1200多公里,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高加索地区则包括了俄罗斯南部(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等几个俄联邦的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正因为如此,高加索是一个兼容了欧洲与亚洲的民族文化,融汇了基督教、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传统的地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完美交汇,教堂、修道院数不胜数。高加索,除了风光秀美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这里是人与神相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传统上把位于高加索山脉以南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称为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三国,他们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各自独立。</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一站——阿塞拜疆。 </p><p class="ql-block"> 北京飞卡塔尔多哈,转机再飞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将要抵达时,飞机左舷外赫然出现一道巍峨的山岭,山顶银光闪闪,像一条玉龙游动在天际,这就是高加索山脉。</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土耳其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到处都有天然气露头,形成长期明火,因此,在当地语言中,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早在3千年前,这里就产生了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公元前六世纪,阿塞拜疆已经开始出现拜火教神庙。巴库火神庙,就是拜火教徒们在一个长年冒火的地方建立的祭拜之地。 </p> <p class="ql-block">  1881年,火神庙的最后一位僧侣去世后,火神庙就荒废了。1976年,火神庙得以恢复,由于原有的长明火资源枯竭已经熄灭,就使用人工天然气管道点火,现在看到的火从1976年恢复后一直没有熄灭过。</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是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小时候就知道,它是苏联的石油之城,支撑着社会主义苏联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近年来,依靠石油经济的发展,巴库正朝着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由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其超现实主义的设计风格使这座建筑成为巴库的城市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的泥火山早已闻名遐迩,要去看它,需要吃点苦。通往泥火山群的道路崎岖颠簸,政府没有经营这段观光路,就由当地农民接手了。一群乳臭味干的毛头小子开着老掉牙的前苏联的“拉达”“尼瓦”,在尘土飞扬的荒野上飙车,颠得我们提心吊胆、灵魂出窍,只好眼一闭,随他去了!</p> 泥火山,顾名思义是由泥构成的火山。说是泥,是因为它的的确确是由黏土、岩屑、盐粉等泥土构成;说是火山,却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火山,通常所说的火山最基本的特征是由岩浆形成的,并具有岩浆通道,而泥火山则是由泥浆形成的,不具有岩浆通道。不过,泥火山不仅形状像火山,具有喷出口,还有喷发冒火现象。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地震爆发、深部沉积物的圈结状态与气体含量、断层活动,以及人工钻井等。人们早在19世纪中期就认识到,泥火山与构造活动有关,它们多发生在大断层的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戈布斯坦岩画反映了石器时代及其后各个时期古阿塞拜疆人的生活、文化、世界观、风俗、习惯等。</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岩画题材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动物、古代部落的图腾、乘“吉格里斯”船航行等图案及原始人狩猎、歌舞、收割、集体劳动的场面,全面反映了氏族部落丰富多彩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岩画具有代表性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图案,画面上的男子均为携带弓箭的猎人,他们身材高大匀称,腰系佩带,肌肉发达;女子图案胸部和臀部凸出,象征幸福、平安及生命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博物馆展出了岩画的实物照片和模拟复原。</p> 这张图片汇集了岩画的主要内容。 巴库这座城市对世界石油工业化的贡献有多大?公认的全世界大范围工业开采石油起始于1877年,而早在1873年,巴库就拥有了第一个工业化油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领先了世界4年。这就是那座石油钻井爷。 至今仍在工作,日产数吨原油的古老油井。 濒临世界最大湖泊里海西岸的巴库,风光秀丽。 这个位置很适合合影,全团15人全部到齐了。 <p class="ql-block">  火焰塔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新地标建筑,屹立在里海边的高地上,在巴库的任何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它。三座火焰状的塔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火焰塔2007年开始建设,2012年竣工,耗资3.5亿美元,楼体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 据说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巴库是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在18世纪,巴库为巴库汗国都城,1813年并入沙俄版图。巴库古城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这里可以找到受拜火教、萨桑王朝、阿拉伯、波斯、希尔万尼、奥斯曼和俄罗斯文化影响的痕迹。内城保留了12世纪时期的防御城墙。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库墙城及城内的希尔梵国王宫殿和少女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12世纪建成的少女塔,前身可以回溯到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现存的少女塔是在早期建筑的基础上构筑的。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甜。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敌的进攻。塔名的来源众说不一。一说从前有一对恋人,双方家庭女富男贫,姑娘的父亲不同意这桩婚事,把姑娘关进塔里。姑娘为了表示对爱情忠贞不渝,含恨跳入塔下波涛汹涌的里海,小伙子也以身殉情。另一说法是,在战争中此塔保护了无数少女,使她们免遭外敌蹂躏,因此而得到这个美丽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与少女塔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希尔凡宫规模不大,且内部空空如也,既无四壁装饰也无家居摆设,很像一座等待装修的建筑,据说这符合伊斯兰教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离开炎热的巴库,去北部避暑胜地舍基,中途在小镇叶夫拉赫午餐。油炸土豆丝上面放冰淇淋,这冷热交加的吃法很新奇。这家饭馆下午有婚礼,新娘子与伴娘提前来踩场,中国阿姨们没放过合影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舍基是高加索山区一个群山环抱的边陲小城,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历史上的贸易往来给这里带来了繁荣。</p> <p class="ql-block">  舍基的可汗夏宫,世界文化遗产,是公元十五至十八世纪期间希尔沙万王朝国王和王后避暑的行宫,因建筑物的内外装饰而闻名于世,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夏宫有两层,外墙镶满精美的玻璃马赛克,有两处内凹小穹顶镶着熠熠发光的钻石。细致的雕木窗,连屋檐也画满精美的图画。宫内禁止拍照,只能用眼睛扫描,大面积的彩色马塞克玻璃、精美的壁画以及各种艺术品,使人联想起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再次感叹伊斯兰贵族对建筑装饰的极致追求</p> 。 <p class="ql-block">  夏宫后面有玻璃工坊,专门烧制色彩缤纷的马赛克玻璃,这种玻璃在阳光透过时会洒下璀璨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冲,截至18世纪,舍基共有5个大型驿站,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只有两个幸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阳光被砖石的穹隆顶挡在了室外,顶的中部设有木质的窗户,下方的墙壁上有阿塞拜疆特色的挂饰以及木质的廊道。</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过往商旅们将货物放在地窖里,在一层进行贸易,到晚上便居住在二楼的房间。小小的驿站,可以为商人们提供足够的便利,同时也会为他们和他们的物品提供安全保护。如今,古驿站的二层已改造成现代化酒店,可以正常接待游客住宿。</p> <p class="ql-block">  从舍基再向西北,就到了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的边境口岸。</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对我们中国人是免签证入境的,然而,出阿塞拜疆海关后,每个人都必须拖着行李走一段近千米的夹道。有朋自远方来,却要像监狱里的囚犯在烈日下来一个下马威,想不通。两国真应该共同出资改善这个状况,毕竟是国家的脸面啊。</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格鲁吉亚的标牌了!</p> <p class="ql-block">  出关第一站,前往被称作“红酒小镇”的西格纳吉。据考证,这里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生产葡萄酒的地区,其酿酒历史已经有8000年,主要特点是不同于法国等国家用橡木桶,而是用陶罐封存酒液,窖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  主人请我们品尝了两种白葡萄酒、一种红葡萄酒,感觉口味确实比国产酒要纯烈些。</p> <p class="ql-block">  西格纳吉依山而建,古城墙环绕,建筑材料以石质为主,黄墙红瓦。因为美丽的景色和浪漫的气氛,很多当地新人会到这里举办婚礼,因此又被称作“爱情小镇”。</p> 小镇唯一的剧院。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六,孩子们快乐的一天。</p> 苏联老“拉达”给人浓浓的年代感。 <p class="ql-block">  在格鲁吉亚,齐南达利代表着三种含义:齐南达利村、齐南达利庄园和齐南达利葡萄酒。位于格鲁吉亚东部卡赫基省的齐南达利村,气候较为湿润,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一直都是格鲁吉亚葡萄栽培的中心。然而,让齐南达利更加名声鹊起的,则是格鲁吉亚的传奇人物亚历山大·查查瓦泽和他的齐南达利庄园。</p> <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查查瓦泽(1786—1846)出生在圣彼得堡,是格鲁吉亚家世显赫的贵族,他的父亲是格鲁吉亚驻俄罗斯的外交官,母亲是格鲁吉亚贵族,其家族在1680年定居于齐南达利,并且因为出色的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而出名。</p> <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查查瓦泽在俄罗斯军队服役34年,将西方的艺术、科技以及新的价值观引入到格鲁吉亚。他从欧洲购买了当时先进的酿酒设备,建造生产葡萄酒和伏特加的酿酒厂,酒厂于1835年投产,经过亚历山大不断的改进工艺,这里生产的葡萄酒不仅风靡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同样受到欢迎。</p> <p class="ql-block">  他还建造了庞大的地下酒窖,收藏保存世界各地的名酒。有幸保存到今天的,包括70个品牌、16500瓶酒。而这座酿酒厂几经改革,如今已经成为格鲁吉亚著名酿酒公司Teliani Valley JSC。</p> <p class="ql-block">  生产于1979年的红葡萄酒,少的还存有半瓶的量。</p> <p class="ql-block">  这几瓶是齐南达利庄园酒窖保存最古老的酒,产于1841年,已有183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再次品尝主人的白葡萄酒,好酒!</p> 格鲁吉亚的第一顿晚餐,感觉比阿塞拜疆的饭更对胃口些。 <p class="ql-block">  姆茨赫塔是格鲁吉亚的古城,也是姆季阿涅季州的首府,位于该国东部,距离首都第比利斯20公里。它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处于古代贸易之路的交叉口,并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从公元4世纪到5世纪,它曾是格鲁吉亚东部伊比利亚王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季瓦里大教堂是姆茨赫塔古城中最为古老的教堂,建于公元585年至604年间。清晨第一缕阳光下,凸显出季瓦里教堂所处的险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  同其他中世纪教堂一样,季瓦里教堂设计考究,建筑风格明了,展现了建筑者精湛的技艺。对十字架的膜拜也是格鲁吉亚人虔诚的标志,这也反应在教堂的名字上(“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斯维特特斯克大教堂,是格鲁吉亚境内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仅次于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据说,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诺选择此地建造格鲁吉亚第一座教堂,最神圣的原因是,这里安葬着耶稣受难时穿的长袍。公元1世纪,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有一个叫Elias的犹太裔格鲁吉亚人带着沾有耶稣鲜血的长袍来到此地,他的姐姐碰到圣物后,立刻在充满神圣感的情绪冲击中死去,死的时候因手抓得太紧放不开,就连同圣物一起下葬。后来她的坟墓上长出一棵参天雪松,支撑教堂的七根柱子就取材于这棵大树。因此,斯维特特斯克大教堂又被称作“生命之柱”教堂。</p> <p class="ql-block">  相传圣女尼诺将基督教带到格鲁吉亚时,一时找不到木材制作十字架,就随手用几根葡萄藤制成十字架,供人们膜拜。如今,在格鲁吉亚到处可见葡萄藤十字架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离开姆茨赫塔,我们沿格鲁吉亚唯一通往俄罗斯的战备公路北上,路过阿拉格维湖。</p> <p class="ql-block">  湖畔的安南努利城堡,曾登上《孤独星球》杂志外高加索版的封面。城堡建于13世纪,是领主的居住地,同时也是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绿宝石般的湖水,蓝天白云的衬托,仿佛走入梦幻般的童话世界。</p> 正式进入高加索山区 <p class="ql-block">  卡兹别吉小镇,深藏在高加索群峰环峙的山凹里,这里远离尘世、宁静安详,更有一处绝世风景让它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神话中说,地母盖亚和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的儿子泰坦巨人伊阿帕托斯,有个儿子叫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他将天火带到人间,被众神之王宙斯用铁链吊在高加索的山岩上,还每日令一只鹫鹰去啄食他的肝脏。普罗米修斯终日哀嚎,直到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寻找金苹果来到高加索山,用弓箭射死了鹫鹰,救下普罗米修斯,并用马人喀戎做了他的替身,继续吊在高加索山以蒙骗宙斯。卡兹别吉小镇西北面的卡兹别克山,相传正是普罗米修斯被囚禁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  卡兹别克山,格鲁吉亚境内大高加索山脉第三高峰,海拔5,033米,为双锥形死火山,熔岩厚305米,高坡为冰原,低坡有草甸,是徒步、登山的旅游胜地。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作品里都能找到吟颂卡兹别克山的诗句。这里最著名的景点当属建在卡兹别克山麓的圣三一教堂,是格鲁吉亚标志性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丛小镇到教堂,需要乘坐4驱越野车,蜿蜒盘旋数公里,再步行两百米。这里海拔2200米,有些人已经有高反了。高寒缺氧,教堂里依然有教士在半地下的暗室里,过着难以忍受的修行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圣三一教堂,与世隔绝地耸立在卡兹别克山上,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基督教教堂,被称作“离上帝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驱车下山,路旁的一座建筑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便是苏格友谊墙。</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苏联的友谊持续二百周年,于1983年修建了这座建筑。在莫斯科的一处广场上,立有与此友谊墙相对应的友谊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纪念墙以拱门的形式矗立在海拔2384米的地方,四周群峰巍峨、地势险要,显得突兀壮观。内侧墙壁用鲜艳的马赛克瓷砖壁画展现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交往的历史场景,观景台则是俯瞰高加索山脉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抵达格鲁吉亚第三大城市库塔伊西,参观以格鲁吉亚联邦第一代君主巴格拉特三世的名字命名的巴格拉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始建于10世纪末,直到11世纪初才完工。从教堂所在的乌克梅里奥尼山上,可以俯瞰库塔伊西城。</p> 库塔伊西市容 下榻酒店旁,矗立着库塔伊西城的开拓者,国王大卫四世的骑马雕像。 <p class="ql-block">  国王大卫四世在库塔伊西城郊的格拉特修道院设立了研究院,邀请著名神学家、哲学家、法学家讲学,使这里成为国家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  大卫四世死后,灵柩就葬于修道院大门的门廊内,让所有来此的人从他身上踩过,寓意为要超度众生向善。</p> <p class="ql-block">  巴统,格鲁吉亚阿扎尔自治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格鲁吉亚西南部,黑海东岸,是一个海港城市,往南15公里便是土耳其。巴统市的农业、畜牧业发达, 盛产柑橘类水果和烟草、蔬菜、茶叶等。巴统气候温和,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植物生长茂盛, 海滨有宽阔的海滩,海滨浴场、疗养院等旅游设施齐全,是传统上欧洲人的度假圣地,前苏联的疗养和旅游中心。</p> 城市中心欧洲广场 <p class="ql-block">海神波塞冬雕塑</p> 手持金羊毛的美狄亚雕像,出自希腊神话中阿尔戈船英雄寻找金羊毛的故事。 海滨的字母塔,塔顶是观景平台。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阿里与尼诺雕塑。创意来自一部小说,讲述的是相爱的阿塞拜疆男孩阿里与格鲁吉亚女孩尼诺因宗教信仰的隔阂终生不能在一起。早就看到过这座雕塑的照片和视频,却没注意它在哪里,原来它居然在格鲁吉亚的巴统。</p> <p class="ql-block">  一天之中,他们一次次走近又走远,亲吻、分离,令人唏嘘叹息!</p> <p class="ql-block">  巴统西邻黑海,黄昏时分,可以看到一轮落日缓缓坠入海中。</p> <p class="ql-block"> 行为艺术风靡世界,想不到在巴统也碰上了。同行旅友被“金色骑士”拉住,演绎了一场求婚秀。</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离开巴统,车行277公里就到了哥里市,这里是斯大林出生和度过青少年时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哥里市的斯大林大街建有斯大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外右侧停靠着一节列车车厢,这是斯大林的专用车厢。车厢重达80多吨,外观上看与普通车厢没有差别,实际有厚厚的装甲层,玻璃是防弹的,车上有会议室、斯大林的私人房间(内有软床、办公桌和独立卫生间)、秘书室、厨房、工作人员卫生间等,斯大林生前总是乘它出行视察。</p> <p class="ql-block">  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诞生在这座由土砖砌成的小平房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斯大林纪念馆就建在故居旁边。</p> <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上中学的人可能还记得语文课本里有《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这一课,是讲述斯大林青年时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事。这就是地下印刷所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  早期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在被列宁称作“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总演习”的俄国1905年革命中:列宁(左1)、斯大林(左2)、斯维尔德洛夫(左3)、捷尔任斯基(二排左1)。</p>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大元帅斯大林 1945年6月,在战胜法西斯德国的胜利游行后,斯大林与苏联武装力量高级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元帅、朱可夫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合影留念。图片说明写到:“在领导整个武装斗争的情况下,斯大林得到了他天生的头脑和丰富的直觉的帮助。他能够在战略局势中找到主要环节,并抓住它,抵抗敌人,进行重大进攻行动。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最高总司令。”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敬贺斯大林70寿辰的锦旗。作为二野后人,在此留照。 斯大林去世后的遗容 <p class="ql-block">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斯大林的一生功过参半,但很长时间以来,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潮日益高涨。在斯大林的故乡,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斯大林,再次感受到这位历史伟人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取得最后胜利的伟大贡献,可以说,没有斯大林就没有抗击纳粹德国的胜利,整个欧洲的历史都要改写!现在看来,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一点,斯大林纪念馆的陈述是客观公正的。</p> <p class="ql-block">  在去第比利斯的路上,有一座完全由石头开凿出来的城堡,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乌普利斯岩城。</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市,有剧院、宫殿、教堂、酒窖甚至监狱,山顶上还有一座小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乌普利斯岩城有2000年的历史。这里濒临河流,交通便利,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利用河岸的岩石,不断开凿、整修,使之成为商贸集散地。在阿拉伯人进攻格鲁吉亚时,这里还曾做过王室的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  清早离开第比利斯酒店,向南到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的边境,过关,进入南高加索第三国,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亚美尼亚。以“亚美尼亚小瑞士”迪利然小镇命名的迪利然国家公园风景秀丽,哈格哈兹修道院坐落在国家公园内。修道院建于10世纪,其建筑群是中世纪亚美尼亚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塞凡湖,是高加索地区著名的高山湖泊、游览胜地,也是前苏联领导人钟情的疗养度假地。湖面海拔1905米,面积1360平方公里,最深处83米。蓝天白云、雪山环绕,湖水蓝如宝石,沙滩细白如雪,确实是一处少有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塞凡湖周边有无数的教堂、古堡、修道院,其中的塞凡纳旺克修道院屹立在湖畔高地上,修道院教堂是用黑色岩石建造,被称作“黑色寺院”,这也是“塞凡(黑色)湖”名称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夜宿塞凡湖边的小木屋。黄昏时分,一场雷阵雨过后,湖上呈现出绚丽的火烧云,橙红、浅蓝、乌黑、鹅黄,五颜六色、云卷云舒,如同画家泼洒在画布上的抽象画。</p> <p class="ql-block">  鸟儿似乎也爱恋这迷人的晚霞,或单只或结对翩翩飞舞、翱翔,直到最后一抹亮光从湖面上消失。</p> <p class="ql-block">  清晨,从婉转的鸟啼中醒来,出门再次感受塞凡湖的鸟趣。最多的是白鹡鸰,它们正值育雏期,到处寻觅着小虫,以满足巢中嗷嗷待铺的幼鸟。</p> <p class="ql-block">  紫翅椋鸟,浑身漆黑发亮,像是穿了一件湿了水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鸥,海鸥的当地属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冠小嘴乌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鹰。</p> <p class="ql-block">  在距离塞凡湖80多公里的加尼村,有一座整个亚美尼亚乃至前苏联境内唯一的异教徒神庙——加尼神殿。它始建于公元前2-5世纪,原来还有堡垒、城墙和希腊罗马式的多神教庙宇,在17世纪的地震中几乎完全被破坏,如今只剩下1976年重建的太阳神殿。亚美尼亚人在4世纪改信基督教前的原始宗教与希腊相同,因此建造了这座希腊神庙,这里还曾是亚美尼亚国王的夏宫。</p> <p class="ql-block">  圣经《创世纪》里有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受上帝指引,建造了一艘133米长、22米宽、13米高的大船,被称作诺亚方舟。“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40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人与方舟中携带的飞禽走兽生命得以存活。在220天之后,方舟在阿勒山附近停下,且洪水也开始消退。又经过了40天之后,阿勒山的山顶才露出。这时诺亚放出了一只乌鸦,但它并没有找到可以栖息的陆地,又飞回了方舟。7天之后诺亚再次放出鸽子,这次它立刻就带回了橄榄树的枝条,诺亚知道洪水已经散去。又等了7天之后,诺亚最后一次放出鸽子,这次它便不再回方舟了。诺亚一家人与各种动物便走出方舟,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座拔地而起,撑起天地的大山,就是传说中诺亚方舟最后停靠的阿勒山,又称阿拉拉特(Ararat)山。它位于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交界处,原属亚美尼亚,后在苏联时期划给了土耳其。然而,亚美尼亚人对于阿勒山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他们认为,阿勒山是世界众生重新开始的地方,亚美尼亚人就是从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阿勒山海拔5165米,终年冰雪覆盖,是一座双峰锥状死火山,也是土耳其的最高峰。旁边那座稍低的山叫小阿勒山,海拔3896米。从现在开始,直到离开亚美尼亚,无论走到哪里,阿勒山就不曾离开过我的视线,我的脑海。</p> <p class="ql-block">  阿勒山下,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境一侧,有著名的霍尔维拉普修道院,又名深坑修道院。所谓深坑,实为地下牢房。亚美尼亚基督教圣徒格里高利曾被国王关在修道院内深达几十米的地坑内13年,后国王因病晕倒不起,格里高利被请出深坑,用祈祷术令国王苏醒,国王遂立基督教为国教。</p> <p class="ql-block">  出霍尔维拉普修道院,登上小山顶,即可远眺阿勒山。这里距亚土边境线仅一公里,阿勒山在土耳其境内40公里外巍然屹立。由于一马平川无任何障碍,加之5000多米傲视群山的海拔,大小两座白皑皑的山峰立于天地之间,感觉其壮观程度甚至超过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此刻,望着随风飘扬的亚美尼亚三色国旗和近在咫尺的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更加体会到传统信仰、民族尊严的可贵可敬。</p> <p class="ql-block">  在“深坑”修道院内,赶上了一场亚美尼亚式婚礼。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热情地加入到迎接新娘的仪式中。稍顷,新娘在父亲陪伴下来到现场,全体鼓掌,新郎官牵手新娘子,缓缓步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西部城市瓦加尔沙帕特靠近土耳其边境,这里的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和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于2000年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先到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下得车来,向南望去,巍峨的阿勒山正好成为这座教堂废墟的背景,恰如一句名言:“山,就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建于7世纪,是当时亚美尼亚建筑的杰作之一,然而,这座教堂于 10 世纪被毁,且此后未再进行修复重建,即便如此,残留下来的断垣残壁依旧遮挡不住它昔日的辉煌,其壮观的景致至今依然令人惊叹。尤其是在建筑史上,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更为重要,因为这样大规模的圆形教堂在东方乃至世界都是已知的唯一一座。</p> <p class="ql-block">教堂原型图</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总堂和亚美尼亚宗主教驻地,它对该地区的建筑和艺术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主座教堂又称永久灵验教堂,建于公元641-661年,整座教堂使用彩色凝灰岩石堆砌而成,里面的装饰品琳琅满目。“埃奇米阿津”意为“耶稣降临之地”,堂内设有宝物馆,馆藏最珍贵的物品有镶在十字架中的诺亚方舟上的木片和曾经刺入耶稣胸口的矛头。</p> <p class="ql-block">  当晚抵达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这座城市于公元前8世纪就已存在,原为埃里温部落王国,历史上先后被罗马、安息、阿拉伯、蒙古、土耳其、波斯和格鲁吉亚人统治,1936年成为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吃的是亚美尼亚特色餐,最为令人难忘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餐馆内的即兴小乐队演奏。演员很懂行,见是中国人到访,开场就是《茉莉花》,接下来《喀秋莎》、《啊朋友再见》把气氛推向高潮,然后演奏了亚美尼亚民族乐曲。音乐这个东西,真是没有国界,是感情催化剂。坐下来喝一杯亚美尼亚白兰地,微醺的感觉真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开始游览埃里温。先看玛坦纳达兰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收藏古代手稿最多的地方,约有14000多卷,很多手稿已有千年的历史。其中有1000多卷手稿是阿拉伯语、古希腊语、印地语、拉丁语、埃塞俄比亚语等语言,还包括了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书籍、善本。</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早期鸟形文字对数字的表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外的民族音乐演唱表演</p> <p class="ql-block">  社会主义大阶梯,建于1971年,1991年暂时停工,至今尚未完全建成。全长500多米,是一座五级阶梯建筑。乘坐内部滚梯逐层升高,到达最顶端,可以一览埃里温全景。</p> <p class="ql-block">  阿勒山,又是阿勒山!亚美尼亚人的圣山,在埃里温的任何角度都能望见。</p> <p class="ql-block">  上到阶梯的顶部,有一座高118米的四方体石碑,这是亚美尼亚加入苏联50周年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埃里温胜利公园内建立了斯大林雕像,苏共二十大后,斯大林雕像被亚美尼亚母亲雕像取代。她高高站立在山坡上,手持利剑,威严地俯视全城,成为埃里温乃至整个亚美尼亚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不到亚美尼亚,还真不知这里生产世界知名的高品质白兰地酒。参观埃里温白兰地酒厂让人涨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  埃里温科涅克(白兰地)工厂,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普京的国事访问而特制的阿拉拉特牌白兰地酒。</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天枰是用来量身订造白兰地的。只要你的声望或是财富达到了标准,就可以坐在一边的秤盘里,得到另一边秤盘里与你体重相等的一桶上等白兰地酒。普京的那桶酒就是这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  白兰地属于葡萄酒蒸馏发酵的烈性酒。古老的生产技术加上高品质的葡萄酒,以及酿酒师多年以来的生产经验和技艺,使亚美尼亚白兰地与法国干邑白兰地齐名,连丘吉尔和斯大林都为之钟情。最后的品酒环节,左边3年陈,右边7年陈,一个赛一个,确实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即将驶离亚美尼亚,初夏的原野,白云雪山、野花遍地,坐在车里似乎都能闻到阵阵清香,那最红的一片,就是大名鼎鼎的罂粟花!</p> <p class="ql-block">  记得儿时看过一本小人书,讲的是一位被俘的民族英雄,受尽酷刑后被敌人押赴刑场,他身上的鲜血点点滴滴洒落地上。英雄牺牲后,他走过的地方,一路开满鲜红的罂粟花。罂粟花,就是英雄的血。</p> <p class="ql-block">  山野中竟然有这么美的餐厅,让人食欲大开,吃完还舍不得离开。</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的又一处世界遗产—哈格伯特修道院,是一组拜占庭式宗教建筑,从停车场顺着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来到的是圣尼山教堂。圣尼山教堂是哈格伯特修道院的主教堂,是修道院的主要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公元967年-991年。</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教堂内祭坛的左侧墙壁上有一座神龛,里面放着一个十字架,旁边有一盏小灯照亮神龛,在昏暗的教堂里十分显眼。十字架里面是空心的,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十字架里面放着的却是天主教非常重要的圣物,一块取自耶稣被钉的十字架上的木屑。</p> <p class="ql-block">  再次进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它从地面到十字架顶端高105.5米,7.5米的穹顶外部全部包着黄金。虽然建筑时间不长,却是格鲁吉亚有史以来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在高加索乃至世界上,其规模也属前列。</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市区游览,木偶钟楼位于木偶剧场旁边,这个建筑很有儿童特色,看上去五颜六色、歪七扭八地堆砌,像要垮掉的积木,每到整点楼顶小门会打开,一个木偶小天使从门后走出,敲响钟声后又回到木门内,有些像捷克布拉格的那座12使徒报时钟楼。</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地标建筑—和平之桥。</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旧名梯弗里斯,是格鲁吉亚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中心,格鲁吉亚最大城市,也是高加索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濒临格鲁吉亚中东部库拉河,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母亲雕像,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位雄浑高大的女性塑像站立在城中心的高地上,左手托碗,右手执剑,象征格鲁吉亚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利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