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铁飘来蒸菜香</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高铁上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蒸菜香味,原来是邻座点了一份浏阳蒸菜的套餐,于是我也来了一份,价钱不贵,才40元,吃过之后我问邻座感觉如何,他说口味纯正、香气浓郁、菜色清新、且包装精美、价格亲民。见他赞不绝口,我才说我是浏阳人,且与浏阳蒸菜产业的领头人彭先生有些交情。于是我们围绕浏阳蒸菜有了长时间的深入交谈。</p><p class="ql-block"> 首先他问我蒸菜制作有什么特点,我说相对于炒菜,突出在四个省字和两个保字。一是省柴(燃料),蒸菜可以与米饭同时蒸,并且一个多层蒸笼可以放多个甚至几十个菜,也可以同时蒸几种不怕串味的菜,这比逐个逐种炒菜要省很多柴火。二是省时,蒸菜可以是传统的竹制蒸笼,也可以用现代的金属蒸箱,家常则用多层蒸锅,分开调配,统一蒸制,比炒菜省时多了。三是省力,蒸菜只要把握好时间,中途一般不要专人站在灶头操作,厨师完全可以休息一会,闻到菜熟后的香味开笼(箱)起菜即可。四是省油,相对于炒菜,蒸菜不会被锅底粘去和油烟挥发掉一些油料。两个保字则是相对于炒菜更加环保(没有油烟污染)和更多的营养成分的保留。邻座说“你这么一说,把浏阳蒸菜打扮成了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菜品”。</p><p class="ql-block"> 看来邻座对浏阳蒸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还谈到了浏阳蒸菜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相传浏阳蒸菜最初是山民在深山躲避战乱,不方便烹炒食物,便在山墈上挖坑垒灶,从山里找来柴火和一些野生动植物食材,简单蒸煮后果腹充饥。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蒸菜故事,明成祖朱棣手下部将张武是浏阳枨冲人,因在靖难之役中战功突出而被封为异姓候。他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在山坡上一道放牛,肚子饿了就在地头垒个灶台,挖点野菜蒸煮充饥。有一次两牛相斗,踩破了蒸钵,钵里的汤汁自然就没有了,只剩下几个光溜溜的萝卜。将军发迹封候、衣锦还乡之日,儿时玩伴相见甚欢,谈到此事。张三说:“候爷还记得我们当年放牛的时候,在壕墈上蒸萝卜吃吧,被黄牛牯踩烂了蒸钵,菜汤泼了一地,萝卜滚落到泥巴里,我们还抢着吃哩。”候爷听了不太高兴,顾左右而言他。李四见状连忙说:“成阳候可曾记得当年我们驻扎在壕州府,遇上敌营牛将军偷袭,汤将军仓皇逃窜,好在您和罗将军坚守阵地,最后活捉牛将军,大获全胜。”候爷这才点头笑道:“峥嵘岁月,不堪回首啊!”这个故事说明浏阳自古就有实话实说、不爱粉饰之人,也不乏随机应变、伶牙俐齿之人。</p><p class="ql-block"> 因为浏阳是一个移民地区,从各地迁徙来浏的人们带来了原驻地的土特产,在这里融汇升华,形成了花炮、蒸菜、豆豉、夏布、茴饼、黑山羊、麻菇等一系列浏阳特产,且这些特产里豆豉、茴饼、黑山羊、麻菇又是蒸菜的食材或调味品,历来就有“花炮响、蒸菜香,一对兄弟走四方”这样的民谣。</p><p class="ql-block"> 从前餐桌上的浏阳蒸菜,只是短缺经济条件下“节约闹革命”的一种无奈选择。真正从营养、环保的角度重视和发展浏阳蒸菜,甚至从市委书记到省委书记都亲自推介浏阳蒸菜,并且把浏阳蒸菜同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推进发展还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所以浏阳蒸菜才能登上高铁、飞机这样的大雅之堂,相信浏阳蒸菜在新的时代里还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