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大同是与佛有缘之城,五台山,悬空寺似乎被一条无形的佛缘之线牵引着。 对于佛教圣地,我敬畏之心有之,既不排斥但也不迷信,纯属地道的观光客一族。 之前到过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这次在山西省内游玩之际。 游览了五台山,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观光朝拜了佛教四大圣地。 五台即为: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 国内十大名山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 车行佛教圣地,山上厚重的云雾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随行丫头说:“心诚则灵,菩萨保佑每一个朝拜圣地的游客,会洒甘露”。 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故在这里有一个传说:文殊菩萨曾发大愿,只要你动了朝拜的念头我必定相送。 五台山之行是一场由灵魂主导的旅行,在佛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既来之则安之。 轻盈的灵魂,拖着疲惫木讷身体,义无反顾朝拜着各寺院。 满目的寺院林立在山顶和山谷中,颇为壮观,万佛阁就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鼎盛的五爷庙。 都说只要朝拜过文殊菩萨的五爷庙,就等同于朝拜了所有的寺院。 所以很快就朝拜了显通寺,塔院寺,南禅寺,殊像寺几个有代表性的寺院。 留心观察,游客中还是观光者占多数,这些人总是虔诚满面,脚步匆匆。 举起相机手机不停拍照,或采风捉景,或留影纪念而那些善男信女们。 多有心事沉重之色,觐拜五体投地,施舍不惜钱财。 看着五台山各寺院挤挤挨挨、上香磕头的人,作为一个旅游者混迹其中的我。 把这场五台山之旅分为朝拜的虔诚和欣赏夏日山野的神怡。 <p class="ql-block"> 临近下山,天空真的开始零零星星下起甘露,也预示着文殊菩萨为我们祈福:保佑我们一路平安,身体安康。</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之游就这样在文殊菩萨祈愿中结束了行程,继续下个佛缘行程,悬空寺。</p> 当我们沿五台山至悬空寺的山路行驶时,所见到的是完全与江南潇湘不同的景致。 沿途的一些山岗几乎是光秃秃的,不见寸草寸木,偶见松柏点缀山峦,也都是人工栽植的。 为什么会这样,度娘了才知: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 它原名为“玄空阁”,后因整座寺院悬挂在悬崖上,故改名为“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后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当我们到达金龙峡西侧翠屏峰时,停车场已有来自不同省份的旅游大巴和不少自驾游的小车。 可见悬空寺真的是游客向往的一方圣地,都在悬空寺的山脚下排队等候进寺朝拜。 而且每次只允许进50个人,即便这样,我们还是有序地排队等候着。 等候之际,我抬头望去,见悬空寺的建筑极具特色,整个寺庙为木质框架式结构。 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悬空寺的表面看上去支撑它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悬空寺的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进寺庙后,我们一睹它的真容,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 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 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 远望悬空寺,像一副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此外,悬空寺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被列入《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 静立悬空寺,我偶然记起诗人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悬空寺的壮观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独特感受和心境。 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悬空寺的高耸入云,以及站在高处可以伸手摘星的感觉。 同时,诗句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在高处时,需要保持安静,以免惊扰天上人的谨慎态度。 你再看下面一块石岩上,李白当年的手迹“壮观”两字赫然在目,右上角还凭空多了一个点。 据说那是李白看了此“危楼”之后,激情万丈写下的,写完似乎还意犹未尽,悬在半空的笔,忽然又挥毫加写了一点。 这一点,像是额外得到的一笔宝藏, 一定是觉得造在地上太普通了。 一定要“横空出世”“惊世骇俗”,就是不要和别的寺庙一样造在地上。 徐霞客到此一游,惊叹悬空寺为“天下巨观”,真有点不敢相信,悬空寺是世界自然文化的双遗产。 天色渐晚,车顺利抵达北魏都城大同,走起!去鼓楼东街品尝山西特色美食。 吃完紫泥369粗粮季(鼓楼店)的美食,闲逛鼓楼东街,赞叹大同人对古建筑的完好保存。 夜晚的鼓楼东街上到处是游客,夜市风光旖旎,都是穿着北魏服装旅拍者,我仿佛穿越到了北魏。 天色已晚,还是觉得大同不夜城没有玩够,友友道: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