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衡老师(1938~2014.11.2)</p><p class="ql-block">潘亚暾老师(1931~2014·11.21)</p><p class="ql-block">两位挚友竟然是同年同月去世!</p> <p class="ql-block"> 陈衡学弟考入中山大学之秋,正是本人被划为右派分子之际,致当年无缘结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他邀请我回校讲学,才渐行渐近。特别是他加入国际儒商学会十多年后,我们更为同学、同行;一跃而为同道。堪称知交矣。 </p><p class="ql-block"> 陈老弟一入会,便作出了特殊贡献,令人感动。1997年4月在马来西亚首都举办第二届国际儒商大会,我正苦于出版的儒商丛书:《儒商学》、《儒商列传》、《儒商大趋势》等三本书,无法运至会场。陈老弟时任中国儒商文学代表团第一副团长。</p><p class="ql-block"> 他自告奋勇,说他可以随机运去,保证在开会前夕把书运到,分发给与会者人手一册。他说到做到。果然,在当年4月13日书随团乘飞机到达,他在机场独自守候等待专车赶到运走。 </p><p class="ql-block"> 他不畏辛劳,负责到底的精神和毅力使人铭感于心。他神通广大, 争取了外事办航班机的支持、免费随团同机运送、当天到达的魄力,无人可比,实属意外。</p><p class="ql-block"> 类似的事例不少,在这里不一一赘述。更可贵的是,他只作奉献,不求回报的心胸如天空般的广阔。十多年来,他贡献多多,但我却没有给他奖励过,深感歉意。但他毫无怨言,坚持大做好事、实事、善事。 </p><p class="ql-block"> 陈老弟是名校名师,优秀共产党员,但对我谦恭有加,友好善待。一再请我回校讲学,还给我写赠诗:“暨大教授潘亚暾,环球漫步看风云,莫道六旬桑榆晚,信是人生第二春。”</p><p class="ql-block"> 他对我的个人生活和健康状况也十分关心。他为人正直,心胸坦荡,敢怒敢言。他对我的缺点,当面炮轰,公私分明。过后照常往来,好像没事一般。受到他的严厉批评,当时我心里不舒服,但他对人对事的那份真诚和认真的态度,令人饮佩。 </p><p class="ql-block"> 他在《陈衡文集》的国庆献诗中写道:“为报答党、祖国和人民的培育之恩,我要把全部的生命之石,垒进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厦。” </p><p class="ql-block"> 真是心中有大爱,勇为天下先,成为“仁者勇,智者强”的人。 </p><p class="ql-block"> “做人做事,立德立言”。这是陈衡标示的人生行为准则。他坚持不懈努力,他做学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他的编著等身,仅仅主编作家辞典就有几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广东文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 他善于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系统地编著了五六部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材。《文艺报》发表书评,赞扬他编著的教材是新时期“大学文科教材建设的新成果”,被全国二三十间大专院校所采用,荣获《教育家》杂志等权威单位联合授予陈衡“杰出教育家”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同时他的事迹先后被刊进《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亚洲艺坛名流》和《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60多种大型辞书,(见《广东文艺家大辞典》陈衡词条),令人赞叹。 </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衷心祝贺《陈衡文集》的出版,并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内容丰富,有特色和亮点的《陈衡文集》,特写下以上的意见,就作为序吧。 </p><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写于暨南大学寓所</p><p class="ql-block">(作者是暨南大学教授、国际儒商学会会长,本文是作者为《陈衡文集》所写的总序之一,本刊转载时略有删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附 </p><p class="ql-block"> 陈衡老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陈 衡 ,男,1938年8月生,原名陈宗文,笔名童丹。广西合浦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论秦牧散文的美学追求》;《欧阳山的典型观初探》;《发挥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等论文;在中山大学先后为中文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流派》等11门课。被多种辞书聘为顾问编委。他担任中国儒商文学代表团第一副团长。</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 1963年7月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局,担任人事干部和刊物的编辑工作。1970年调回母校任教至今。现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儒商学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现代革命作家研究会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合浦学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委员,该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p><p class="ql-block">论文</p><p class="ql-block">《论秦牧散文的美学追求》;</p><p class="ql-block">《欧阳山的典型观初探》;</p><p class="ql-block">《发挥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应该如何评价反映农业合作社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主要业绩1970年起在中山大学先后为中文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流派》等11门课。著有专著《秦牧创作论》、评论集《文海寻踪》。与人合著教材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3部。独自编著辅导教材《新时期小说作家与作品选析》等2部。与人合作担任第一主编的有《广东当代作家传略》、《新纪中国当代文学》。编辑出版秦牧中短篇小说集《盛宴前的疯子演说》。秦牧逝世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聘为编委,参与编辑10卷本《秦牧全集》,1994年由该社出版。近年,还参与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著工作。主编《广东当代文学研究丛书》(含广东当代小说史、散文史、诗歌史、戏剧文学史等13种专著)。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各1次,荣获主编教材优秀奖1次,校、系优秀教学奖2次和中山大学文明家庭奖1次。还荣获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办的"1998年度亚太华文成果金奖"和1999年首届"名星杯"全国书画文学大奖赛金奖。其小传被收进《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中国人物辞海》、《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华成功者》、《当代群英》、《中国专家大辞典》、《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和英国、韩国出版的多种辞书,并被《世界名人录》等多种辞书聘为顾问编委。1997年4月他担任中国儒商文学代表团第一副团长,率团参加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儒商大会。</p><p class="ql-block">开设课程 </p><p class="ql-block">本科: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史、新时期小说研究、中国当代散文史 刊授本科: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研究、中国现当代名家研究 </p><p class="ql-block">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作品研究、文学理论、新时期文学流派、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p><p class="ql-block">主要著作 </p><p class="ql-block">《文海寻踪》(专著); </p><p class="ql-block">《新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