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洛阳的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香山、龙门山对峙,伊水在两山中间缓缓流淌。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伊阙”自古以来就是龙门的第一胜境。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有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现在伊水之上有几座桥,把东西两座山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景区前的一块大石上有“龙门石窟”四个红色大字,这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还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零八年来这里的时侯,进入景区门口的路上什么都没有,现在灯笼高悬,绿树成荫,很美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的入口利用伊河大桥在岸上的两个石拱桥墩,上书“龙门”二字,中间贴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面标有景区游览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这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里面就是龙门石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龙门,这里的景色确实很美,伊水岸边杨柳青青,杨柳树下隔一段距离有张石桌,几根石凳,供游览者休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山上窟龛高低错落,密如蜂巢,山顶绿树苍翠 ,路上游人如织,确是一幅美丽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离入口不远有二股清泉从一堵墙上流下来,流入下面的一个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有金鱼嬉戏,墙上青草繁茂,这就是“禹王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开凿400余年,形成了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窟龛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的规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窟内的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潜溪寺,唐高宗初年雕造,寺内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是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反映了初唐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宾阳三洞的中洞是北魏时期的作品,窟内三壁塑三世佛,窟顶为穹窿型,像是蒙古包的顶部,周边有各种花纹的装饰图案,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地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主像释迦摩尼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表情温和,神采飘逸,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显示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宾阳南洞是在北魏没有完工的基础上,唐代早期又继续开凿的洞窟,所以在造像艺术上承北魏刚健之遗风,下开盛唐生动活泼之气象。主像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嘴唇厚大,衣纹自然流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山的崖壁上刻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佛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摩崖三佛龛是唐武周时期的作品,三座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各一尊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的三佛题材在我国石窟造像中比较罕见。相传该窟是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以后,为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是弥勒佛下凡,以利巩固政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万佛洞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主佛造像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说明了盛唐的雕刻技艺已经达到成熟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万佛洞南北两边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营造出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莲花洞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三米多的高浮雕莲花而得名。主像释迦摩尼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两侧二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的标志性作品,佛像通高17.14米,面相丰满圆润,眉若弯月,两耳长垂,双目俯视,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这尊佛像是龙门石窟中最精美、雕刻技艺最精湛的一尊佛像,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整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九尊,九尊佛像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这组群雕是盛唐雕刻艺术的集大成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有代表性的石窟寺还有古阳洞、药方洞、皇甫公窟等,都是各具特色。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再加上魏、唐两朝皇室的参与,从而又具有皇家风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游览龙门石窟,既可以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魅力,以及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也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的关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