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参观之四

金鱼

2024年4月16日12:07分参观"石刻馆"。<div>石刻艺术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是用石质材料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石刻艺术可分为造像、碑碣墓志、建筑构件等几大类,其创作手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和刻文记事等。洛阳历代石刻遗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时代跨越汉唐直至明清,其艺术风格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石刻馆分石刻造像、碑碣墓志两个部分。石刻造像部分展出有东汉石辟邪、北魏石翁仲、隋代石狮、宋代石虎等形神兼备的石刻精品;碑碣墓志部分展出有东汉熹平石经、北魏元怿墓志、唐代张説墓志、北宋富弼墓志等重要碑刻。在这里既可以领略体量硕大、技法熟稔的单体石雕,也可以鉴赏篆、隶、草、行、楷、魏碑诸种书体,从中体会蔡邕、欧阳修、司马光等大家的书法风格,感悟石刻艺术的魅力。<br></div><div><b>石刻造像。</b>洛阳石刻造像时代从东汉、北魏迄唐宋明清而不辍。造像题材有石刻雕像、佛教造像、造像碑、装饰纹样和神话故事等。造像多用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雕凿,突出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或神态夸张,或清奇丰腴,或线条遒劲,或灵巧狞悍。虽风格各异,但比例协调,气韵生动,写意传神。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他石刻三个单元陈列。</div><div><b>黄肠石。</b>东汉(25-220),洛阳出土。黄肠石是东汉时期砌建陵墓时的一种石质建筑材料。石上大多刻有尺寸、编号、纪年和工匠名字等内容。<br></div><div><b>石辟邪。</b>东汉,1963年伊川县东高村。</div><div><b>石羊。</b>金代大定二年(1162),1985年偃师程村出土。采用夸张手法,突出羊的头部,表现羊祥和温顺的本性。</div> <div><b>陵墓石刻。</b>陵墓石刻有地上石刻和地下石刻两种。地上石刻主要是陵墓前神道和墓门两侧的石阙、石碑和石雕群,以及象征帝王生前威仪的仪卫性石雕,如牌楼、石柱、石象生等。这类石雕,起源于西汉,到唐代形成系列,明清两代形成固定的规范。汉代石刻气魄宏伟;北魏石刻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唐代石刻面部丰腴,削肩细腰,比例适度;宋代石刻肖形写实,注重细部刻划;明代石刻追求程式化,姿态端庄,神态严肃。地下石刻主要是墓室内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石雕装饰作品,如墓门、画像石棺等,主题大都是青龙、白虎等四神、异禽怪兽、花卉人物等图案,真实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信俗观念及审美风尚。<b><br></b></div><b>石羊。</b>金代大定二年,1985年偃师程村出土。<div><b>石辟邪。</b>东汉(25-220),1992年孟津油坊村出土。辟邪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可袪凶除恶,佑护亡灵羽化升仙。该辟邪为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雕刻技法极其娴熟,融圆雕、平雕和线刻于一体,凝重浑厚,神气十足。</div> <b>石墓门。</b>唐代(618-907),1989年洛阳市伊川县彭婆征集。<div><b>石虎。</b>北魏(386-534),洛阳邙山出土。石虎蹲踞状,双目圆睁,三缕须弯曲下垂。此虎乃北魏静陵神道石刻,造型敦实,极为罕见。<br></div><div><b>石羊</b>。宋,洛阳出土。<br></div><div><b>石狮。</b>金代大定二年(1162),1985 年偃师程村出土。蹲坐状,双目怒视,颌下有须,颈带项饰,长尾向左前伸贴左后肢。<br></div> <b>石翁仲。</b>明代(1368-1644),洛阳出土。此翁仲为明代一阁老墓前的神道石刻,武吏形象,表情呆滞畏缩,体态臃肿。<div><b>石翁仲。</b>元代(1271-1368),1983年洛阳邙山察罕帖木儿墓南出土。翁仲头戴文冠,身着褒服,双手持笏,衣着宽敞洒脱。<br></div><div><b>石翁仲。</b>金代大定二年(1162),1985年偃师程村出土。头戴冠,双手持笏贴于脚前。广袖下垂过膝,脚穿云头鞋。人物简洁写实。由所持笏板知其为文官。</div><div><b>石翁仲。</b>北魏(384-534),洛阳邙山。</div> <b>石羊。</b>宋(960-1279),洛阳出土。<div><b>石虎。</b>金代大定二年(1162),1985年偃师程村出土。蹲伏欲跃式,显示出其兽中之王的威猛雄姿。<br></div><div><b>石狮。</b>金代大定二年,1985年偃师程村出土。<br></div><div><b>二十四孝画像石槽</b>。宋,1958年洛阳市孟津县张盘材出土。棺体用单线勾勒牡丹、仙鹤、祥云和二十四孝故事图,展现北宋社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iv> <b>石翁仲。石翁仲</b>。宋(960-1279),洛阳出土。<div><b>交脚弥勒石造像。</b>北朝,馆藏。<br></div><div><b>观音菩萨造像。</b>唐代,洛阳出土。头戴宝冠、上有坐佛,面庞丰腴,两侧宝缯垂肩。左手持净瓶下垂,有手执莲花上举。<br></div><div><b>宗教石刻。</b>宗教石刻指石窟寺、寺庙以及民间供养的具有宗教色彩的石刻造像与装饰纹样符号,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阳佛教石刻造像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形式多样,具有印度键陀罗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风格。经幢和佛塔是建筑和雕刻相结合产物。就样式风格而言,北魏造像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北齐佛像身躯如柱,衣饰宽松,无褶纹;隋唐时佛像丰满圆润、气韵灵动。<br></div> <div><b>石虎。</b>明代,洛阳出土。<br></div><div><b>赵庆祖造像碑。</b>北齐天宝五年(554),1977年洛阳北窑砖瓦厂出土。<br></div><div><b>造像碑。</b>隋开皇五年(585),洛阳出土。<br></div><div><b>造像碑。</b>唐代总章元年(668),洛阳出土。四层造像,分别是一佛二著萨二天王、七佛、天王大尊以及博山炉、狮、供养人、天王等。碑下刻题。<br></div> <b>石造像。</b> <b>造像碑</b>。<b>马黄头造像碑。</b>北齐(550-577),洛阳出土。<div><div><b>密檐式石佛塔。</b>唐代(618-907),洛阳出土。第一层塔身较高,正面刻尖拱龛。第二层以上塔身隐匿。塔檐仿砖木结构,凿瓦垄,塔刹向外突出,饰蕉叶纹。<br></div></div> <b>造像碑。</b>唐代景云二年(711),洛阳出土。主像阿弥陀佛着通肩式袈裟,结咖趺坐,两侧是观世音、大势至。从题记知是汝州卢昭顺为卢州都府参军遣恕造像。<div><b>造像碑。</b>唐代,洛阳出土。</div><div><b>造像碑。</b>北朝(386-581),洛阳出土。<br></div><div><b>石经幢</b>。宋代(980-1279),洛阳市宜阳县柳泉乡东高美村出土。</div><div><b>碑碣墓志。</b>秦始皇刻石纪功,始立碑碣,至东汉中叶以还,树碑立碣渐成世风。有墓前的墓表、墓道(神道)上的神道碑;有瘗埋墓圹、记载着志主的姓氏、籍贯、系谱和生平履历的墓志.还有寺庙碑、衙署碑、工程纪事碑、典章制度碑、神道碑等。历年来洛阳出土碑碣墓志近万方.自汉魏隋唐.迄宋元明清而不辍.尤以汉晋碑罕贵。碑碣文体有碑颂、碑记、墓志;书体有篆、隶、魏、楷、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民族迁徙、家族流变,记录着历史社会演进的方方面面。<br></div> <div><b>墓志铭。</b>墓志也称墓志铭、圹铭,是一种埋入亡者墓中的文字石刻。东汉时已有雏形,北魏定型。洛阳出土墓志逾3000方,其中汉晋志较少,北魏墓志书法为佳,唐志数量最多,宋志硕大。内容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族融合、家族源流、乡里区划和民俗风情等。展出的元怿墓志、元瑛墓志、高猛墓志乃魏碑书法精品。魏碑体,又称龙门体、伊阙宗,是介于汉晋隶和唐楷之间的一种新书体,古朴拙雅,方笔凝重,浑厚朴拙,表现出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渡特征。<br></div><div><b>碑碣。</b>古代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碑。碑由首、身、座三部分构成。碑首也称额,一般有篆书碑头题字,四周盘龙缠绕。碑身前后左右四面均可刻写碑文,内容多是对碑主人或事件的歌颂,皆竖行,自右而左。字体有篆、楷、隶、行、草为主。碑座又名龟趺,一般雕成善于负重的龙子赑屃形像。碑以寺观祠庙碑居多,也有记功颂德碑墓碑。在圆首或方首之间及方形石面上刻字叫碣。</div><div><b>元怿墓志。</b>北魏孝昌元年(525),1961年金家村出土。元怿为北魏孝文帝第四子,在宫廷政变中被害。墓志对研究北魏历史有重要价值。<br></div><div><b>高猛墓志。</b>北魏正光四年(523),1948年洛阳马坡出土。高猛是魏孝文帝文昭皇后的侄子,志文用笔刚劲有力,点画撇捺,干脆利落,从中可以看出初唐楷体的直接渊源。</div><div><b>高猛夫人元瑛墓志。</b>北魏孝昌二年(526),1948年马坡出土。元瑛是孝文帝之季女、高猛之妻。志文书体纵横自然,洒脱俊朗,价值极高。</div><div><b>文昭皇太后山陵志。</b>北魏神龟二年(519),1946年洛阳北邙山出土。墓主高照容是魏孝文帝的贵人,宣武帝之母。龙门宾阳洞是宣武帝为其父皇母后祈求冥福而修建的。窟内《帝后礼佛图》现存美国。<br></div> <b>元卲墓志。</b>北魏建义元年(528),1965年洛阳盘龙冢出土。元巶为魏孝文帝之孙,元怿之子,被害于"河明之难"。墓志是北魏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实物见证。<div><b>元祐墓志。</b>北魏神龟二年(519),洛阳出土。</div><div><b>昭仪胡明相墓志</b>。北魏孝昌三年(527),洛阳出土。志文累述基曾祖、祖、父所任官职,知胡明相出身名门,曾拜左昭仪,年仅十九,不幸早夭。<br></div><div><b>元晔墓志。</b>北魏孝昌三年(527),洛阳出土。元晔为景穆皇帝之曾孙、康王之孙。史书无传,墓志可补史之缺。<br></div> <b>石羊。</b><div><b>石蟾蜍。</b>唐代(618-907),1980年洛阳西工区委出土。蟾蜍是避五兵、镇凶险、助长生、主高贵的神物。该蟾蜍当为唐代洛阳上阳宫宫殿建筑或苑囿的排水设置。</div> <b>护国定远侯墓志。</b>十六国成汉时期建元二年(316),洛阳出土。志文记述产护国定远侯杖节巡边、堕马被擒的史实,对研究十六国时期北方边疆战事提供了资料。<div><b>祖无择墓志。</b>北宋元丰七年(1084),洛阳。祖无择、范纯仁、鲜于侁、司马光都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故该志是北宋变法与反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该志曾被村民于中间凿孔,当作井口石使用。<br></div><div><b>张说墓志并盖。</b>唐代开元二十年(732),1999年伊川县吕店乡袁庄村出土。志主张说,洛阳人,唐代名相。志文由工部侍郎张九龄撰、朝散大夫梁升卿书、三川县丞卫灵鹤刻,梁升卿篆盖。<br></div> <b>乐安王妃冯季华墓志。</b>北魏正光五年(524),洛阳出土。<div><b>萧旸墓志。</b>隋代大业八年(612),清末洛阳前海资村出土。萧旸为南朝梁武皇帝得四代孙,其姐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旸因此也封爵称侯。<br></div><div><b>程伯献墓志。</b>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1948年洛阳邙山出土。<br></div><div><b>吴越国王钱俶墓志。</b>北宋,洛阳出土。</div><div><b>石经。</b>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命人校订诸体文字的经书,并用隶书体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中国最早的大学-洛阳太学门前,供文人学士抄录校对和学习,这就是熹平石经。到曹魏正始年间,又整理汉石经并以大篆、小篆、隶书三种书体刻立于太学门前,是为正始石经。经书内容包括儒家经典与佛道刻经,洛阳藏石以《尚书》《春秋》《左传》等儒家经典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最早官方颁定的教科书。石经现散存于洛阳、郑州、西安、北京、上海和台北、日本、加拿大等地。<br></div> <div><b>建筑及其他石刻。</b>建筑石刻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的作品,表现了古人的生活和民俗风情。建筑石刻包括古代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中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石质构件,如石蟾蜍、龙首、柱础、朝阶等,主要表现在帝王宫殿、坛庙建筑体系中的门阙、台基、栏板、望柱、魑头(排水装置)等。洛阳出土或传世的此类作品,集工艺性象征性和审美意味于一体,极具鉴赏和传承价值。<br><div><b>龟座石灯。</b>东汉,洛阳机车工厂出土。<br></div><div><b>石望兽。</b>北魏,洛阳金麻城出土。<br></div><div><b>石虎。</b>宋代(960-1279),馆藏。</div><div><b>石螭吻。</b>唐代(618-907),唐代洛阳宫城出土。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鱼形的龙。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多被安在建筑物的屋脊两头。此螭吻当为唐代洛阳宫城推水设置。<br></div></div> <b>郑择墓志。</b>元代(1206-1368),1987年洛阳老城区大路口村出土。墓志一面是楷书体志铭,另一面则是宋代画家李公鳞的白描画孟尝君醉归图。并有苏轼七绝诗一首和"东坡居士"印文。<div><b>石雕天王俑/石雕牵马俑/石雕胡俑。</b>唐代,1973年洛阳偃师出土。</div> <b>圆融大师塔铭</b>。元代延祐元年(1314),洛阳出土。<div><b>楼阁式石佛塔。</b>唐代,洛阳市宜阳县柳泉乡东高美村出土。佛塔亦称宝塔、浮屠,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唐代塔不做台基和基座。<br></div><div><b>骠骑将军韩寿墓表。</b>西晋元康初年(291),洛阳出土。韩寿墓表形制罕见,书体承汉魏风格,为西晋书法艺术之杰作。墓表主人即成语"韩寿偷香"中的韩寿。<br><b>福州刺史菅元惠神道碑。</b>唐代天宝元年(742),1980 年洛阳东花坛出土。</div><div>12:27分石刻馆参观结束。<br></div> 12:53分参观"唐三彩馆"。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两京地区的多彩低温陶器,20世纪初最早在洛阳邙山的唐墓中发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唐三彩是唐代陶工在汉魏单彩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创烧的多彩釉陶新品系,呈现出的是一种瑰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在唐代陶瓷发展中独树一帜。洛阳唐三彩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洁白细腻、器类丰富、造型优美、釉色艳丽;代表了中国多彩釉陶的发展高峰。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郊,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这些唐三彩包罗万象,绚丽斑斓,以不同维度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图景,体观的是一种昂扬进取、开放多元的盛唐气象。<div><b>惊世发现。</b>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1905-1909年清政府修建陇海铁路汴洛段工程时,在洛阳北邙山的唐墓中发现了大量多彩釉陶器,这就是世人前所未见的唐三彩。唐三彩发现之初,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民国初年由古董商运至北平(北京)琉璃厂后,引起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重视,唐三彩遂蜚声中外,流落世界,为国内外公私机构及个人所收藏。至今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除中国著名博物馆收藏外,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如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均有收藏。<br></div><div><b>地不爱宝。</b>波兰裔法国籍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卡尔贝克,在参与汴洛铁路修建的过程中,拍摄了大量铁路施工和民俗风情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拍摄于汴洛铁路穿过的洛阳北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言"北邙冢墓高嵯峨",铁路的修筑致使邙山大量唐墓被发掘,出土了大量多彩釉陶雕塑,由此唐三彩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清楚地表明了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br></div><div><b>慧眼识珍。</b>唐三彩甫一问世,由于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其价值最初并未被世人所识,直至流入北京琉璃厂古董街后被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发现,并在其《俑庐日札》(1908年)一书中,肯定了这种多彩釉陶器的价值:"(唐)北方古冢中明器……其陶器之上绿色粗釉,现金银光采者,价尤昂,俗谓之金银釉。"这里的金银釉指的就是唐三彩釉色。在其1916年《古明器图录》一书中也收录有唐三彩,唐三彩遂逐渐进入学界和收藏家的视野,开始被世人所珍。<br></div><div><b>唐恭陵/洛阳邙山山麓古墓。</b></div><div>修建陇海铁路汴洛段的工程师约瑟夫.斯卡贝尔克与中国工人合影/150米长横跨泰河(音)河谷的高架铁路。<br></div><div>1907年7月汴洛铁路沿线工地挖出的唐三彩。<br></div><div>罗振玉(1866-1940)/《古明器图录》书影及书中所收录唐三彩。<br></div><div>中原地区的第一部机车,用来建造汴洛铁路。<br></div> <b>唐代帔帛女俑图解/唐代妇女发式。</b><div><b>唐代妇女面妆/唐代妇女化妆顺序。</b></div> <b>人文风采</b>。洛阳唐三彩人物俑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细腻生动,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反映了唐代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是唐代社会人文风采的生动剪影,堪称唐代雕塑艺术品中的杰作。透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唐代社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物风情画卷。<div><b>英姿风发文武俑。</b>"眉目机发,判若生人"。三彩男俑的塑造蕴含着独特的时代特征,文官俑一般温文谦恭,武士俑则刚毅威武,其形象刻画逼真,神态表达生动。造型上的瞬间定格,将每个人物的身份等级、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神完气足,栩栩如生。<br><div><b>三彩武官俑。</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文官俑。三彩文官俑</b>。唐代(618-907),1981年洛阳市龙门煤矿出土。</div><div><b>三彩文官俑。</b>唐代,1970年洛阳市关林地质队出土。<br></div></div><div><b>三彩文官俑。</b>唐代,馆藏。<br></div><div><b>三彩文官俑。</b>唐代,1965年洛阳市关林配件厂出土。<br></div> <b>唐代武官甲胄图。</b><div><b>三彩武士俑。</b>唐代,1979年洛阳邙山徐村唐墓出土。</div><div><b>三彩武官俑。三彩武官俑。</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武官俑</b>。唐代,1985年洛阳市石油一公司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武官俑。</b>唐代,洛阳市关林唐墓。<br></div> <b>三彩文官俑。三彩文官俑。</b>唐代(618-907),馆藏。<div><b>俑冠的演变/进贤冠的演变。</b></div> <b>风姿绰约仕女俑。</b>"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女俑是唐三彩人物俑中最精彩,最具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作品。洛阳三彩女俑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高髻长裙,面容丰腴,神态优雅,气度高贵,形体富有曲线变化,呈现出盛世华贵,多姿多彩,饶有生机的艺术特征,展现了唐朝女性所特有的开放、尚新的时代风尚。<div><b>三彩女俑发髻图。</b></div><div><b>三彩半翻髻女俑。</b>唐代,1965年洛阳关林59号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骑马俑。</b>唐代,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br></div><div><b>三彩骑马女俑</b>。唐代,馆藏。</div> <b>唐代妇女襦裙穿戴示意图。</b><div><b>三彩女立俑(1997年洛阳机车工厂出土)。三彩胡装女俑(1987年洛阳市铁道部十五局出土)。黃釉伶俑(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三彩女立俑。三彩丫髻女俑。</b>唐代,馆藏。</div> <b>簪花仕女图。丝绸之路线路图。虢国夫人游春图。</b> <b>丝路印记。</b>唐代秉持开放、包容的国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洛阳作为唐代的东都和女皇武则天武周政权的神都,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僧侣及客商纷纷云集于此。洛阳地区出土的大量三彩胡人俑、三彩骆驼、三彩马以及异域风格的三彩器皿等,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商贸繁荣、胡汉交融的盛景。<div><b>三彩牵马俑。</b>唐代,1969年洛阳关林地质队唐墓出土。</div><div><b>三彩牵驼俑和驼俑。</b></div><div><b>沙漠之舟。</b>骆驼是万里丝路上最得力的行旅坐骑。神态各异的唐三彩骆驼印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多由胡人牵引,与杜甫诗中所谓"胡儿制骆驼"的说法相吻合。洛阳出土的三彩骆驼形神俱佳,体态健壮,昂首挺胸,引颈嘶鸣,不少骆驼驮负卷帛、丝绸和内地名产宝物,真实再现了丝绸之路驼铃悠扬、中外贸易繁盛的景象。定鼎门遗址门前道路车辙、足印、蹄印痕迹。<br></div><div><b>三彩牵马俑。</b>唐代,1971年洛阳关林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马。</b>唐代,馆藏。</div> <div><b>矫健良驹</b>。三彩马是唐代雕塑艺术的典范。汉唐以来历代中原王朝以追求西域良马为中西交流的重要事务。唐代对马政高度重视,太宗、玄宗时期国家畜养良马都在几十万匹的规模,太宗时期著名的"昭陵六骏"、玄宗时期厩苑里的宝马良驹都成为历史上的美谈。洛阳出土的三彩马雄健神骏,神气十足,饱满圆浑而不雍肿,装饰华丽但并不艳俗,肢体动作丰富细腻,其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法,已臻化境,让人感受到大唐帝国富有朝气的情怀。<b><br></b></div><div><b>异域来客。</b>胡人是汉唐以来对新疆以西广袤地区人种的泛称,主要指今中亚、西亚一带的少数民族。这些胡人一般深目高鼻、连鬓胡须,具有明显的印欧人种特征。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东都或定居或经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洛阳发现的三彩胡俑一般伴随着三彩骆驼或三彩马出土,传递出盛唐时期商旅驼群纷至沓来、长途跋涉、穿越荒漠、沟通中西的形象意境。<br></div><b>三彩拱手女俑。</b>唐代,1972年洛阳市涧西唐墓出土。<div><b>三彩双高髻女俑。</b>唐代,1965年洛阳关林59号唐墓出土。<br></div><div><b>黃釉胡俑。</b>唐代,1972年洛阳涧西唐墓出土。</div><div><b>三彩牵引胡俑。三彩风帽男立俑。三彩牵引胡俑</b>。唐代,馆藏。</div> <div><b>精神家园。</b>唐代社会自信、开放、多元,传统信俗与多元宗教相互融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印度传入的佛教、西方的景教、祆教、摩尼教等在唐代社会和谐共存。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代三彩天王俑、三彩镇墓兽以及琳琅满目的三彩器皿,从器物造型、纹饰图案及随葬作用等方面,除了体现传统丧葬信仰,包含浓厚的多元宗教信仰元素。<br></div><div><b>驱邪镇守。</b>镇墓俑是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一个独特品类。古人相信,将镇墓俑置于墓中可以守护亡灵安宁。唐代镇墓俑在北朝基础上迅速发展,体型硕大,工匠着力刻画其凶煞狰狞的面貌,艺术表现力极强,镇墓俑在墓中分布有一定规律:镇墓兽、武士俑(或天王俑)以及其他俑类前后依次放置于墓室前部,迎门布列,起到镇墓驱邪的作用。<br></div><b>三彩牵引胡俑。</b>唐代,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普夫妇墓出土。<div><b>三彩牵引胡俑。三彩牵引胡俑。</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人面镇墓兽。</b>唐代,1983年洛阳市邙山唐墓出土。</div><div><b>三彩兽面镇墓兽。三彩兽面镇墓兽。</b>唐代,1963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div> <b>三彩骆驼。三彩骆驼(1982年洛阳市邙山徐村出土)。三彩骆驼。</b>唐代,馆藏。 <b>三彩马(2,1966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2,1965年洛阳市关59号唐墓出土/1982年洛阳市邙山徐村)</b>。唐代。<div><b>唐人打马球图。</b></div> <b>三彩人面镇墓兽(3)。</b>唐代,馆藏。<div><b>三彩天王俑。</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天王俑。三彩天王俑。</b>唐代,1992年洛阳市涧西区唐墓出土。</div> <b>唐三彩图片。</b><div><b>三彩人面镇墓兽</b>。唐代,馆藏。</div> <b>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简介。</b>位于洛阳南郊龙门东山北麓,1981年4月发现。其墓葬保存完好,随葬的唐三彩多达50余件,是洛阳地区出土唐三彩数量较多、保存完好的墓葬之一。该墓出土的唐三彩胎体洁白,施釉匀润,色泽鲜艳;造型生动活泼,装饰繁褥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骆驼、马、镇墓兽、天王俑等三彩器形之大、造型之美、釉色之亮丽堪称中国唐三彩之最。安菩是西域昭武九姓安国大首领的后裔,唐贞观四年(630)随父归顺大唐,因其骁勇善战,保卫唐朝边疆,被封为五品京官和定远将军。安菩生前为唐立下赫赫战功,死后魂归大唐,受到唐朝廷的优待,墓中享用大量的三彩随葬。安菩夫妇墓有明确纪年(709),充分印证了唐三彩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已达到成熟,为洛阳唐三彩的断代分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墓中随葬的三彩胡人俑、身负驼囊和丝绸的三彩骆驼俑、叉腰握拳尽显威武阳刚之气的天王俑中充满了丰富而浓郁的异域风情。<div><b>镇墓兽。</b>镇墓兽在战国时开始出现,西晋时期的墓中已较为常见。唐墓中出土的镇墓兽多为蹲坐式,成对出现,它们往往被安置在墓道或墓门的两侧,一般分为人面和兽面两种。<br></div><div><b>天王俑。</b>天王俑来源于佛教中帝释外将的四大天王,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祇,分别以护国、增善根、净天眼、扬福德为主职。盛唐时期天王俑的形象受佛教文化影响,又与唐代武士形象互相渗透,一般头戴兜盔,身着华丽的"明光铠甲",或足踏卧牛,或脚踩小鬼,叉腰握拳,英气逼人。<br><b>唐三彩技艺传播海外(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b></div> <b>三彩天王俑。</b>唐代,馆藏。<div><b>三彩天王俑。三彩天王俑。</b>唐代,1974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div><div><b>三彩天王俑(2)。</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天王俑。</b>唐代,1973年洛阳市邙山徐村出土。<br></div> <b>三彩天王俑。三彩兽面镇墓兽。</b>唐代,馆藏。<div><b>三彩天王俑。</b>唐代(618-907),1970年洛阳关林地质队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贴花带盖罐。</b>唐代,馆藏。</div><div><b>三彩珍珠纹罐。</b>唐代,洛阳龙门杜村。<br></div> <b>美器安魂。</b>唐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丧葬信仰,使得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丰富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壶、尊、瓶、盘、碗、杯、罐等三彩器皿,其中多数为专用陪葬的明器。三彩器皿的种类、造型、纹饰和色彩等方面,不仅受到多元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折射着唐人对生者、逝者的人文情怀。<div><b>三彩飞雁莲花纹三足盘。</b>唐代(618-907),馆藏。<br></div><div><b>三彩杯。</b>唐代,1984年洛阳市老城区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九星盘。</b>唐代,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br></div><div><b>三彩三足炉。</b>唐代,1964年洛阳机瓦厂出土。<br></div><div><b>三彩鸳鸯。</b>唐代,1981年洛阳市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br></div><div><b>三彩鸭衔荷叶杯。</b>唐代,馆藏。<br></div> <b>流彩天工。</b>唐三彩胎体多为模制,经素烧成型后施釉,釉料所含微量金属元素在二次入窑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使其呈现出流光溢彩、莹润斑驳的艺术效果。考古发现已充分证明,巩义黄冶窑是洛阳唐三彩的重要产地,其烧制的唐三彩不仅供给东都洛阳,还供给长安,或通过隋唐大运河北上南下,出口海外。尤其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唐代之后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并未消歇,而是发展出了辽三彩、宋三彩、金三彩等新形式,对后世多彩陶瓷的烧制影响深远。<div><b>黄釉双龙尊。</b>唐代,1985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div><div>三彩单耳杯(1981年洛阳市关林出土)/绞胎瓷碗(馆藏)/三彩枕(1966年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唐代。</div><div><b>三彩牡丹纹枕。三彩兽形枕。</b>北宋(960-1127),1955年洛阳出土。</div><div><b>三彩飞雁荷花纹三足盘。</b>唐代,1975年洛阳上窑唐墓出土。<br></div> <b>三彩鱼纹盘。</b>北宋,1955年洛阳涧西矿山厂出土。<div><b>绞胎瓷碗。</b>唐代,馆藏。<br></div><div><b>三彩单耳杯。</b>唐代,1981年洛阳市关林出土。<br></div><div><b>三彩浮雕卧鹿纹枕。</b>北宋,洛阳市瀍河区出土。<br></div> <div><b>三彩珍珠纹罐。</b>唐代,1973年洛阳瀍河北窑唐墓出土。<br></div><div><b>三彩罐。</b>五代,1975年洛阳市瀍河区墓葬出土。<br></div><div><b>治世出精品,盛唐出华彩。</b>在中国古代明器(陪葬器)制作史上,唐三彩独具匠心,使陶器披上了灿烂夺目的盛装。唐三彩作为盛唐时期最具特色的工艺新品种,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外交流频繁的真实社会图景的诠释。透过这些饱满规整、神完气足的三彩精品,可以领略洛阳作为唐代东都的京华之地、丝路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时期所呈现的独特人文风情与时代风貌。<br></div> <b>三彩今天。</b>历史的变迁,文化的递进促使三彩艺术不断地升华。三彩发展到今天,涵盖"唐三彩"及其它三彩艺术,体现三彩这一艺术体系地理属性与历史演变过程的"洛阳三彩"学说应运而生。今天的"洛阳三彩",从工艺形制上分为三彩釉画、三彩陶塑和三彩环艺等,色彩也从数十种创造出无可比拟的万彩,"艳、亮、透、流"的丰富釉色当之无愧的站在了三彩历史的至高点。"洛阳三彩"的传承与创新,造就了今天三彩的气象万千,映射出极具浪漫的盛世光华。<div><b>洛陽。</b>三彩釉画,郭爱和作品。入展"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师精品特展"。<br></div><div><b>唐韵</b>。三彩釉画,郭爱和作品。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br></div><div><b>"三彩釉画"。</b>是在陶瓷坯体上,以不同的艺术手法施以三彩釉色烧制而成的画作。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艳、亮、透、流"的丰富釉色相互交融,呈现出不可复制的窑变精品。<br><b>"三彩陶塑"。</b>是三彩陶瓷雕塑的总称,分两类:仿古三彩,传承古代工艺,精心做旧,创作出类似于出土文物的复制品。三彩陶艺,是现代陶艺家将三彩技艺作为艺术语言而创作的作品。<br><b>"三彩环艺"。</b>是三彩艺术与空间关系的产物,是一门公共艺术。三彩以丰富的釉色、千变万化的窑变并以陶瓷的持久稳定性,成为创作大型环艺的绝好载体。<br></div> 三彩今天。<div>13:15分结束"唐三彩"馆的参观。</div> 14:05分参观"宫廷文物展"。梵羽御璗-雀金绣文化艺术展。<div>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先后共13个王朝在此定都,始建于东汉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开始开凿龙门石窟。千百年来皇家和佛教文化深刻的影响了洛阳地方文化的形成。洛阳博物馆承载着这个千年古都的历史,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搜集、研究和传播洛阳及中国的历史精萃。目前关于织绣佛像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实物遗存,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供养人基本为皇家宗室,到唐代盛极一时,证明皇家礼佛对织绣工艺发展的推动作用。比如敦煌石窟发现的一件北魏时期的刺绣《佛说法图》即是皇家供养人在洛阳订制的。雀金绣作为一门古代皇家和佛教专用的高等级织绣工艺,能在洛阳生根发芽,历经千年而弥新,正是受到了在地历史文化的滋养。本次展览由洛阳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并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马敏研究馆员给予学术支持。经过精心策划,洛阳雀金绣研究院将近年的抗鼎之作悉数展出,向观众较为全面的展现这门洛阳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的最高水平。</div><div><b>莲生妙相。</b>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受佛教盛行的影响甚巨,有些朝代帝王尊崇佛教,对用织绣饰金礼佛的风气推动更甚,织绣佛像用金银尤多。帝王赏赐高僧的袈裟,多饰有满密的金缕,甚至缝缀宝石。官修经书的匣封、经面,寺院中的经幢,佛幡等也常以饰金丝绸制成。北魏《洛阳伽蓝记》里有记载永宁寺"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作功奇巧,冠于当世"。唐代宫廷常以绣珠,金缕织像,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织金锦、蹙金绣残片均是皇家用来庄严佛像的。又如明代宫廷设有御用监佛作,专事佛像造作。古代皇家礼佛风气对民间影响颇大,布施之物遂越精珍细美,致使民间绣像亦多有用饰金者。唐人诗"自盘金线绣其容"即是金线绣佛像的证明。除饰金之外,供养人还常缝缵珠宝以庄严佛像,盘金和缀宝多用于佛冠、璎路、袈裟和法器之处。白居易曾赞美刺绣观音像:"纫针缕彩,络金缀珠,众色彰施,诸相具足"。早在古时,绣像不仅用于供奉,其精美程度已是具备观赏性的艺术品了。<br></div><div><b>海屋添筹图。</b>111x70厘米,2018年,历时四年。<br></div><div><b>刻金犀牛。</b>45x103厘米,2021年,历时一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属于战国至西汉年间,该器采用错金银技术,周身遍布华丽的错金银云纹。金、银、铜三色熠熠生辉,刻金犀牛将犀尊身上的云气纹归纳性提取出来,保留了造型的立体感,依照图案规律补缺,配色来源于同时代的泥金镶松石龙首带钩。描金银云纹用金色,底色用松石色,饱满艳丽,华美异常。<br></div><div><b>雀金绣嵌绿松石铜牌饰。</b>28x21厘米,2019年,历时一年。洛阳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嵌绿松石铜牌饰属于夏代器物,该器在牌型铸铜胎上,镶嵌数百枚绿松石,成突目兽面状。青铜初始的颜色似金色,可想此件文物在当时是蓝绿与金色交相辉映。刻金嵌绿松石铜牌饰将原文物的蓝黄色区域调换,用孔雀羽线的天然蓝绿色泽来表现绿松石,用金线来表现青铜原来的色泽。<br></div><div><b>支巴扎幡头。</b>45×59厘米,2016年,历时一年。幡属庄严道场的佛具,悬挂在寺庙的堂柱、庭前或是大殿上的佛像两侧,佛经中有云:"菩萨施上妙幢幡,回向云:'愿一切众生,常以宝缯。书写正法,护持诸佛菩萨法藏'"此对幡头的图案是支巴扎。 在藏区支巴扎被视为守护神。大量出现于宫殿、寺院、佛塔的装饰中。此件雀金绣支巴扎幡头尊重和借鉴了与藏传佛教相关的特殊工艺,在幡头中填充羊毛,采用"垫绣"技法达到藏族"堆绣"的效果。<br></div> <b>胡人呈马图。</b>35X156厘米,2018年,历时二年。<div><b>观音三十二应身像。</b>121x240厘米,2023年,历时六年。《半跏座菩萨像残件》和《菩萨头像》来自龙门石窟。前者项饰华丽,璎珞在胸前垂于腹前穿壁相交;后者头顶结高发髻,发纹雕刻细致整齐,髻前饰化佛,菩萨像戴宝冠,佩璎珞,象征以法严身。"璎珞"是从印度随佛教传入的项饰,"头冠"以及其后的宝缯则受到波斯国王王冠形象的影响,均由各种珍贵的室物制成,《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整百宝之头冠,动八珍之璎珞";《妙法莲华经》记载用"金、银、琉璃、饰磲、玛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古时的高级织绣佛像除饰金之外,更是缝缀珠宝,不计成本,以示虔诚。《观音三十二应身像》沿袭古制,用珊瑚、水晶、绿松石、南红玛瑙、蜜蜡、青金石点缀宝冠和璎珞,层次立体,色彩华丽,表现法相的庄严和高贵。</div> <b>海屋添筹图。</b>111x70厘米,2018年,历时四年。<div><b>如意轮观音。</b>2023年,用时三年。鉴金铜观音是原故宫慈宁宫大佛堂的传世造像,观音头戴宝冠,宝缯垂肩,身佩璎珞,呈自在坐的坐姿,主要表现观音的证悟境地,自在坐、游戏坐、思惟倚坐等坐姿能令观者亲切放松。在宋代以后的观音造像中变得十分流行,此件雀金绣如意轮观音有六臂、三臂持物、一臂思维状,一臂搭于藤,一臂倚身后,是思惟倚坐和自在坐的结合。观音像通体用黄金缕线。作者特有的捻金技术,可使大面积刻金达到极高的精细度和平整度。</div><div><b>清供图。</b>160x106厘米,2020年,历时三年。绘画博古图最初以古器物图录的形式出现,主要目的是金石学象进行学术性研究以及文人、学者用于品古鉴古及好友之间的馈赠。因此织绣博古图的核心追求是穷尽技巧,追摹表现各类器物的色彩、纹饰、工艺和立体感。清供图成于北宋,与供佛、节礼和文人赏玩有关,文人借此寄托心中情思,暗示审美品位。博古图与清供图在明末清初逐现融合之势。<br></div> <div><b>文人雅趣。</b>观赏性织绣尤以临摹书画著称,独立成幅,题材可分为法书、释道、花鸟、花卉、鞍马、翎毛、人物、山水,一直沿袭至今。唐以后受刺绣佛像技艺的影响,摹绣名人字画蔚然成风,绣和刻同时在宋代达到兴盛,各类题材齐备。明代力追宋风,技艺上有进一步发展,民间出现了专门制作刺绣和刻丝的作坊,织绣名家辈出,她们多通文墨,以历代名作为稿本,也有原创稿本,其文化修养与审美趣味备受文人重视,将女红技艺提升至艺术创作的高度。其作品比肩文人书画,为文人士大夫珍视的宝藏,并常被载入书画史集。北宋时出于"摄习三代遗文旧制以行于世"的目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开始流行收藏和研究古器物、碑刻之风,且"此风遂一煽矣"。这源于对古代礼制与道德追慕的崇古观念,文人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格调趣味融入其中,玩古遂成雅逸之事,《宣和博古图》等众多金石学著作渐次修成。因士大夫收藏之风颇盛,织绣博古图于明代开始兴盛,多表现古代礼器、书房陈设、清供时玩、历代名窑之物。<b><br></b></div><b>鎏金银坛城。</b>清代,故宫慈宁官大佛堂传世,馆藏。"曼陀罗"藏语为"坛城"的意思,属持验法器。将珍珠、玛瑙、宝石等各种珍宝,或洗净染色的粮食,喷洒香水晾干。依照与其相应的仪轨念诵,将每层铁围山由下至上依次填满。<div><b>宝相花缀松石雀金绣锦襕袈裟。</b>209x132厘米,2017年,历时三年。袈裟源于古代印度。汉传佛教的袈裟在与汉服融合的过程中,早已不同于原始"三衣"的样貌。袈裟本为坏色、因皇家赏赐,才有了正色。唐朝时武则天首赐紫衣袈裟,宋以后紫衣袈裟演变为一种皇室礼佛的象征,制作工艺上越发考究。祖衣从九条到二十五条不等,条数、格数越多,品级越高。相传摩诃波囗波提夫人亲手编织了金缕袈裟送予释迦牟尼,此件雀金绣宝相花缀松石雀金绣绵襕袈裟有二十五条,其中宝相花用打籽绣,打结成一粒一粒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一个的宝相花。并在每朵宝相花中心绣钉绿松石。<br><div><b>刻金银堆噶(71x67厘米)/盘金绣堆噶(63x61厘米)。</b>2017年,历时二年。佛教的法器从狭义上来说,指一切用于庄严道场的佛具、供养的佛具、赞颂用的法器、佛教弟子生活用具、禅门的法器、收藏器物的法器和密教等的器物。"堆噶"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坎肩式法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活佛、法王或高僧才能穿黄色丝绸的堆噶。此两件刻金堆噶和盘金绣堆噶更为尊贵,尤其刻金堆噶,需将生丝蒸煮到特定的硬度,使之能够适合与黄金缕线一起编织,最后达到挺阔的质感。</div><div><b>释迦牟尼本生图</b>。180×280厘米,2017年,历时四年。<br><b>琉璃八宝</b>。清代,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传世,馆藏。<br></div></div> <div><b>时代新貌。</b>新时代对工艺美术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是复杂的,不仅要像艺术家那样,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打破对权威的畏惧和对复古的崇拜,将自己的人格、才华和思想解放出来,通过自觉的积累经验和文化滋养,致力于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增强历史发展的文化动力;还要承担起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将古代贵族享用的奢侈工艺品中核心的美与道融入大众消费品的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器用之道"的精髓融入适于现代生活的形式中。当代雀金绣是多种织绣工艺的集大成者,将织绣技法、艺术水准和审美格调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的技法皆是为艺术表现服务,已不单是工艺材料和技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特殊技法表现的艺术,或活态的地域性文化遗产代名词。雀金绣的继承者,一直从事材料和工艺革新的研究和试验,认知和实践超越了行业背景,能够自觉的突破材料和技术的捆绑,在艺术创作的更深层次,对艺术讲言进行纯化,并已经走进了当代艺术的范畴。</div><b>尊者。</b>125x60厘米,2018年,历时二年。<div><b>浑仪博古图。</b>280x96厘米,2020年,历时五年。此幅作品的稿本为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刻丝《浑仪博古图》,原为朱启铃旧藏,他在《存素堂丝绣录》中,描述其图案:"明刻丝故官屏障残片一段:明黄地五色金彩织,广一尺四寸。纵存三尺八寸有余,尚完整可观,所刻花纹以五色流云为经,万蝠朝天为纬,蝠之形状不一,翼翼齐飞,各执一物为瑞,其器物名象则天球、河图、鼎、彝、钟、鼓、符、玺之属,又有金瓯、玉、环佩,蝉珥、提炉、筠、花之类。又如万年一统之盆、天下太平之钱、连理之斝木、梵天之文。仅此残片段名物可得纪者凡三十有三,若使匹锦犹完,得窥全豹,恐将一部《宣和博古图》尽入个中矣,工巧繁缚,叹为观止。下段横栏以朱色织飞凤穿花为缘,已是边幅尽处。其为宫中裱褙幛壁之饰无疑。"此件雀金绣《浑仪博古图》除了刻织以外,将宝物用绣雕的技法做出立体效果,并镶嵌宝石,以"格物"的精神表现各种器物的图案和质地。</div><div><b>刻毛鹦鹉图。</b>112x18厘米,2023年,历时二年。<br></div> <b>罗汉图。</b>128x70厘米,2020年,历时三年。<div><b>雕漆御制十八罗汉挂屏。</b>清代,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传世,馆藏。<br></div><div><b>孔雀羽织。</b>孔雀羽线是将孔雀羽上的毛捻在丝线上制成,取其天然形成的金翠幻彩效果。据记载南期齐武帝的文惠太子曾织孔雀羽为裘。唐代安乐公主也曾造"百鸟毛裙"。元代文献也有明确记载:"天历太后命将作院官以紫绒、金线、翠毛、孔雀翎织一衣段赐伯颜太师"。目前可见实物遗存上,古时孔雀羽线一般用来织绣佛像或装饰帝后袍服和御用品的龙纹。<br></div><div><b>铜熨斗/卷草纹骨尺。</b>汉代,馆藏。</div><div><b>彩绘陶多子格/铁剪</b>。唐代,馆藏。</div><div><b>绿釉载丝骆驼。</b>唐代,馆藏。"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洛阳,远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并连接沿途各国的陆上和海上通道。丝绸是出口贸易中的大宗品类,不仅输出各类丝绸成品,也出口生丝,隋唐是西亚织金锦进入汉地和中国自制织金锦的初始期,元代在官作坊织造织金锦主要为西域工匠。绿釉载丝骆驼短颈高背、昂首嘶鸣状,背上铺圆毯,两峰之间置一驮囊,驮囊两侧就挂有生丝,说明自西汉以来的丝绸之路不仅对外出口丝织成品和原材料,也促进中外丝织技术相互交流</div> <b>重叠</b>。61x85厘米,2023年,历时一年。<div><b>石像。</b>26x48厘米,2022年,历史7个月。</div><div><b>熄。</b>48x48厘米,2022年,历史6个月。</div><div><b>黑水城壁画孔雀。</b>60x30厘米,2020年,历时三年。金线加工方式有捻金线、片金线,用于织绣高等级的丝织物。除金线外,还可直接在低等级的丝绸上贴金箔和金粉(销金)。古代捻金线是将金箔捻于中心轴丝线之上,受金箔加工工艺和丝线本色的影响,闪烁和明艳程度不如片金线;片金线为金箔贴于扁平皮条之上,粗笨不适于精细织绣。当代雀金绣的捻金线技术已大幅度超越古法,金线更细更软,金箔饨度更高,并且能够达到不漏丝线的满金程度。</div> <b>鹿。</b>110x69厘米,2022年,历史二年。 13:56分<b>参观"故宫.慈宁宫"展。</b>洛阳博物馆所藏清代宫廷文物原属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主要以宫廷佛教法物为主,兼有宫延生活用具。佛教法物有各类质地的佛造像、佛龛、法器、供器和礼佛用具等,用料讲究,工艺精湛,是清代皇室礼佛的御用之物。宫廷生活用具有家具、插屏、挂屏、书画、瓷器等,多为皇太后、皇后、嫔妃所用,制作考究。其中康熙皇帝和慈禧太后御书的礼佛对联和匾额尤显珍贵。家具的材质多檀木、楠木、黄杨水、海南黄花梨等珍贵红木,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纹饰繁缛富丽,具有很高的洛阳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宫廷文物数量多,规格高,真实再现了清代帝后的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起居场景。<div><b>慈宁宫。</b>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万历年间因火灾重建,清代继续沿用,顺治十年(1653)、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十六年(1751)数次修葺,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寝殿后移。明代慈宁宫为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李太后、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明熹宗驾崩,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居所。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经常在慈宁宫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br><b>大佛堂。</b>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佛堂面阔7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月台陈设香炉、香筒。殿内装修考究,佛龛、供案、佛塔、佛像、经卷、法物、供器等陈设众多。其中元代干漆夹贮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艺术价值最高,为传世塑像中的精品。殿内悬挂康熙皇帝御书匾额"万寿无疆"和乾隆皇帝御书对联两副"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干蒼卜闻清净妙音""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br></div><div><b>挂屏。</b>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官内,几乎处处可见。<br><b>插屏。</b>凡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等都可概称插屏。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br></div><div><b>镶玉石博古插屏。</b>清代,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传世,馆藏。</div> <b>无量寿佛。</b>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因为人们对佛教知识不了解,听到佛中有个"寿"字,便以为膜拜它可以添福添寿,故而香火甚旺。在很多地方人们常将阿弥陀佛的"佛装"像称为"阿弥陀佛",而将他的"菩萨装"像称为"无量寿佛",其实都是一回事。<div><b>佛像源流。</b>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前6世纪未,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2世纪中叶佛教向东传入中原,9世纪密教传入西藏,这两种路径不同的佛数,都受到了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佛教造像产生于印度。在阿育王大兴佛教的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佛足、菩提树等象征之物来表示佛陀的存在和对佛陀的缅怀、尊敬,这大概就是佛像的初形。中国佛教美术源于中亚和印度,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佛教经典内容的形象化表现。早期都是以佛本生故事为表现题材,当大乘佛教传入中原一带后,则是以《法华经》《维摩请经》等大乘经典为表现题材。中国佛教造像中"古制"的造型,是来自于印度、键陀罗,佛像的形制、比例、肉髻、面像、手印、身光等特征都严格依照佛教经典而制作。<br></div><div><b>三方佛。</b>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释迦牟尼,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咖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中国语是无量寿),结咖趺坐,双手垒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三世佛是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过去的迦叶佛(也有是燃灯古佛),右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三身佛是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的身。正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智慧的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br></div><div><b>佛像鉴金定。</b>古代佛教造像,由于长期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所以不管是鎏金的铜造像还是木雕、瓷雕,经过日月的侵蚀,其颜色光洁度必受影响。如鎏金的铜佛像,其外表虽金光闪闪,但其整体颜色透着暗淡,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回来的光线较柔和。而新的鎏金铜佛像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其颜色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回来的光线较刺眼。木雕佛教造像的鉴别较为容易,经过长时间的侵蚀,木质较腐朽,其外表的颜色没有光泽,而仿制品外表的颜色有光泽,木质也比较结实。<br></div> <div><b>黄杨木。</b>黄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其枝叶繁茂,不花不实,四季常青。黄杨木生长缓慢,四五十年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乐器中的一种拍子)的说法。<br><b>黄杨木雕。</b>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最早是在元代。如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圆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因其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如果出现,定是珍品。<br></div><b>铜嵌珐琅山水挂屏。黄杨木雕花鸟挂屏。紫檀边木雕嵌玉"农家乐"挂屏。</b> <b>九莲座铜鎏金无量寿佛。披袈裟宝瓶观音。铜释迦牟尼像。白酒度佛母鎏金铜像。铜鎏金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b> <b>三世佛。</b><div><b>弥勒</b>。弥勒佛原是天竺南部人,姓弥勒,跟随释迦牟尼传道成佛。是仅次于释迦牟尼处于续补地位的"未来佛"。最初的弥勒像照搬印度佛教,宝相庄严,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笑弥勒"逐渐成为长期流行的中国弥勒佛形象。<br></div><div><b>鎏金弥勒像。文殊菩萨鎏金铜像/尊胜佛母鎏金铜像。铜燃灯佛。绿救度佛母鎏金铜像/尊胜佛母铜像。金刚鎏金铜像/无量寿佛铜像。</b></div> 尊胜佛母鎏金铜像。铜鎏金无量寿佛。绿救度佛母铜像/无量寿佛铜像/莲花座无量寿佛铜像。铜鎏金十一面观音。 红木家具。无量寿佛鎏金铜像。无量寿佛铜像/文殊菩萨鎏金铜像。金刚鎏金铜像。 <b>藏传佛教</b>。藏传佛教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一脉。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由于皇室的大力推崇,藏传佛教造像盛行,其主要目的和用途:一是为皇帝奉佛修行所作;二是为皇帝及太后祝寿造像;三是怀柔藏蒙上层宗教和世俗人士,助建寺庙之用。藏传佛教造像按祖师、佛、菩萨、佛母等的尊贵等级作为序列。因受到特定审美观念和佛教造像仪轨的影响,清宫佛教造像选材多样,包括金、银、铜、玉、木、瓷等等。以优质合金铜且表面鎏金的佛造像最为常见。这里展出的各类藏传佛造像,它们造型大方,气势雄浑,工艺精细,比例适度,是汉藏艺术融合的典范之作。<div><b>宗喀巴与格鲁派。</b>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头戴黄色桃形尖顶僧帽是他重整戒规、复兴戒律的标志,藏传佛教祖师地位非常尊崇,宗喀巴被弟子敬称"第二释迦"。他在1402年到1406年其间创立了格鲁派的教义理论。1409年在拉萨东北兴建了甘丹寺、并自任主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活佛转世制度的确立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格鲁派"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格鲁派创建于1409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由于此派戴黃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別。<br></div><div><b>转世制度。</b>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灵魂转世说为根据,为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产生的宗教制度。它初创于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噶玛支派,公元1193年该支派的首领都松钦巴逝世,遗嘱弟子"将转世再来"。弟子们认定噶玛拔希为其师的转世灵童,经寺庙10年培养,正式以该派首领身份活动,成为西藏第一位转世活佛。<br></div><div><b>菩萨。</b>菩萨是巴利文的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梵文是"菩提",汉译是"觉信"。"萨埵"汉详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菩萨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情他人为己任的"有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具有的深切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br></div><div><b>樊石无量寿佛像。</b></div> <b>三层金丝楠木塔。</b>金丝楠木塔共三层,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除鎏金菩萨外,其他部分均为金丝楠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br><b>金丝楠木。</b>根据《博古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古代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同时楠木还是古代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的特种材料。金丝楠木是非常珍贵的木材,其生长周期十分缓慢,该树种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div><b>紫檀木九级佛塔。</b>两座紫檀木九级佛塔形制相同,均为清代制作,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塔。佛塔由塔刹、塔身、塔基构成。塔刹设有圆形的天盘,天盘上面莲花座上的宝瓶托十二金刚交杵,天盘四周垂流苏。塔身飞檐翘角,轻盈飘逸,塔内中空,每层八面各开龛门,每龛内各供奉一尊佛像,共计一百二十尊。周围附有栏杆,塔基为八角须弥台座,须弥台座束腰处雕饰缠枝花纹,台座下一八角叠涩台基和圆柱形支座插入最下层的方形台座,方形台座外缘饰覆莲纹。<br></div> 班禅。琉璃八宝/礼瓷七彩。铜鎏金宗喀巴及镶玉雕龙龛。镶松石曼达。 <b>十八罗汉。</b>即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到五代时被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了上去,虽然宋代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的人多是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便在我国流传开来。<br><b>蓬莱仙境。</b>蓬莱是中国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间仙境。传说秦始皇听说这里生产一种长生不老的药物而且还有神仙居住后,下令一个叫徐福的人,带领着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药。后来中国道教就把该地作为圣地。<div><b>画四季花卉挂屏。</b><b>紫檀边嵌油竹花鸟挂屏。</b></div> <b>八仙过海插屏/牛郎织女插屏。</b> <b>镶松石银喇嘛塔。泥胎贴金释迦牟尼。鎏金五供菩萨。</b> <b>漆雕边御题诗梅花插屏。</b><div><b>硬木边大理石心插屏。</b></div> <div><b>八仙。</b>八仙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div><b>刘伶(约221-300)。</b>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州市)人。他身长六尺,容貌甚陋,生性倜傥不群,放情肆意与酒为伴,据传时醉三年不醒。沉默少语,语出便惊人,且极幽默。与阮籍、稽康等人,结为竹林七贤。<br><b>道教三天尊。</b>三天尊即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合称"三清",是道教崇拜的三位最高神。原始天尊地位最高,他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相当于中国式的上帝;灵宝天尊即民间信仰中的玉皇大帝;而道德天尊,大多数认为他就是道教的始祖老子。<br><b>"和合"仙。</b>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亦作和合二圣。<br><b>萧史弄玉。</b>据汉代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记载,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酷爱音乐,尤喜吹箫。一晚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div><b>沉香。</b>民间传说:"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其父。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二郎神请诸神相助,沉香亦得众仙协力,舅甥各显神通,神仙混战,胜负难分,后玉帝敕太白金星说和休战,沉香因得斧劈华山,救出娘亲三圣母,母子团聚。</div><div><b>姜子牙。</b>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吕望"。东夷人士,公元前1136年生于东吕乡东吕里,他是齐国的缔造者,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股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象、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后世尊为谋略家、兵家的开山鼻祖。道、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br><b>赵公明。</b>又称赵玄坛,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赵公明,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为武财神。<br><b>牛郎织女。</b>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大致是说苦孩子牛郎幸运地和一个名叫织女的仙女结婚生子,后来织女被王母娘娘带回天庭,拆散了他们美好的婚姻。牛郎追上天庭,终被王母娘娘的天河所隔。后来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br><b>刘海戏金蟾。</b>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故事之一,故事的主人公叫刘操,是公元10世纪中期的著名道士,道号海蟾子,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刘海蟾。刘海所戏耍的是一只三条腿的金蟾。后来他又被人们看作是财神之一。<br><b>南极仙翁。</b>福禄寿三星之一,由古代星宿崇拜之南极老人和寿星演变而来。寿星和南极老人所指不同,宋代以后二星混而为一,寿星形象为一白发老翁,鹤发童颜,面目慈样,所拄弯曲拐杖必高过头顶。<br><b>麻姑。</b>道教神话人物。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div><div><b>西王母。</b>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在流传过程中遂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br><b>福、禄、寿三星。</b>"蝠"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均系吉样仙物。寿星老、仙桃象征长寿。寿星老也称寿仙老,属南极老人星。有能观查天下太平之说。<br><b>李太白。</b>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r></div> <b>家具。</b>清代宫廷家具是指清政府为配置紫禁城和圆明园、避暑山庄等行官以及方便皇家外出使用而制作的家具。按其来源划分主要有三类:其一由皇家直接监督,在紫禁城和圆明园内制作的宫廷家具;其二由皇家出式样,传交各地方政府承做的"宫造"家具;<br>其三各地进贡给皇室的"贡作"家具。其中第一类更具主导性和代表性。清代宫廷家具做工精良,除了因为拥有精选的能工巧匠之外,还有一个民间家具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就是造办处的其它各"作",如"雕作""錾花作""镶嵌作"等,使得木工工艺与其它工艺相结合,形成清代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和主要特征。它们造型庄重,气势非凡,提倡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从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div><b>翡翠观音及紫檀木雕花葫芦形佛龛。三层金丝楠木塔。镶松石曼达。</b></div> <b>礼佛大堂。</b>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佛造像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的两干余年里,在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改造下,佛像艺术逐渐褪去印度文化的色彩,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这里展出的是各类质地的汉、藏礼佛造像,它们代表着清代皇家佛造像的最高水平。凝固着汉、藏两地宫廷造像工匠们的心智和汗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艺术结晶。它表现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艺术神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凝结着各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艺术瑰宝。<div><b>家具。漆雕边御题诗梅花插屏。紫檀边点翠花鸟插屏。</b></div> <b>披法衣如意观音。</b>清代,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传世,馆藏。<div><b>半跏坐菩萨像残件。</b>唐代,2000年龙门唐代奉先寺遗址出土,龙门石窟研究院藏。</div><div><b>菩萨头像。</b>唐代,2005年海外回流,龙门石窟研究院藏。</div><div><b>鎏金铜观音。</b>清代,故宫慈宁宫大佛堂传世,馆藏。</div> <b>规矩四神铭文铜镜。</b>东汉,洛阳市瀍河区烧沟出土,馆藏。<div><b>三彩摩羯联通。</b>唐代,洛阳庙湾,馆藏。</div><div><b>铜"孟郜印信"。</b>汉代,1973年洛阳出土,馆藏。</div><div><b>三彩牵马俑。</b>唐代,洛阳市涧西区矿山平炉车间出土,馆藏。</div> 14:24分路过收费展览"武则天时裳",未如内参观。 14:47分参观"寻迹中国龙-洛阳出土龙文物特展"。<div>"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龙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自旧石器时代诞生以来,就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之中,沉淀并凝聚着祖先对世界的认知、审美、憧憬甚至敬畏,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也折射出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发展历程,具有无可比拟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聚合力,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洛阳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夏王朝始共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造就了熠熠生辉的河洛文明。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西周夔龙纹铜簋、汉代龙纹壁画、唐代龙纹铜镜等珍贵文化载体,延续着中国龙文化的发展历程。2024年为甲辰龙年,为此洛阳博物馆携手龙门石窟研究院、偃师博物馆特推出洛阳地区出土龙文物特展,以此贺岁。<br></div><div><b>孔子所见的龙。</b>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传》<br>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日:"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庄子.天运篇》</div><div><b>"龙"为何物?</b>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管子.水地篇》<br>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br>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翼》<br><b>"龙"字的演变。</b><br></div> <b>龙旗阳阳.和铃央央。</b>"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的都城所在。2002年春二里头遗址3号基址南院贵族墓出土一件绿松石龙形器,器物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龙为巨头、卷尾,以白玉为眼睛,以绿松石及白玉为鼻梁,色彩绚丽,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起脊,全器长达64.5厘米,由2千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厚度仅0.1厘米左右。这是目前为止所见形象最为生动、器型最大的绿松石龙形器,可称为"中国第一龙",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div><b>器首。</b>置于由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的托座上。托座表面由绿松石拼合出有层次的图案,多处有由龙头伸出的卷曲弧线似表现龙须或提的形象。<br><b>器身。</b>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线,向两侧下斜,外缘立面粘嵌一排绿松石片,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形象更为逼真,尾尖内蜷,跃然欲生。<br></div><div><b>二里头遗址出土嵌绿松石铜牌饰。</b></div><div><b>二里头纹化陶器上的龙纹。</b>龙的形象在二里头遗址中多有发现,除绿松石龙形器外,还有陶塑龙(蛇)、刻画在陶器上的龙图像以及陶器上图案化的龙(蛇)纹饰等。祭祀遗存区一带还出土有陶塑龙头,宫殿区以东出土的两件透底陶器的肩腹部,都立体雕塑有数条小蛇,呈昂首游动状,身上饰菱形花纹。<br></div> <b>夔龙通天.藏礼于器。</b>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所谓"藏礼于器"正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文化特征。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北窑西周大型铸铜遗址与贵族墓地,东周王城遗址等,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礼器,其中不乏龙的图案与形象,不断延续和传承着龙文化。"殿人尊神",周人"以德配天"两大思想,使得龙的形象由狰狞神秘转变成温柔静谧,其功能由"绝天地通"向"祥瑞灵曾"演变,宗教性质减弱。<div><b>夔龙纹的构成形式。</b>大多呈现条状装饰在青铜器的特定部位,从图案上分析多采用二方连续的形式进行排列,并初步具备了龙形的基本特征,整体形象采用了简练的线条,龙的身驱伸卷自如,驱下有单足呈现侧面剪影造型,龙尾S形弯曲上升,龙头威严额顶有角,使龙的造型富有简练古拙的美感。<br></div><div><b>东周玉龙。</b>玉龙形佩,是东周时期典型的玉器种类,其富于变化的形态,婉转流畅的线条,达到了中国古代龙形玉器的巅峰,古玉学者尤仁德先生称"古代玉龙的造型,惟战国者,达到了美的极致,它是战国激荡若狂澜,欣欣而勃发的时代精神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动感特色的一次极好的展现。"洛阳地区东周时期墓葬出土龙形玉器经过梳理有百余件,丰富多彩。<br></div><div><b>彩绘四神纹陶壶(汉代,洛阳铁路线出土)。白釉双龙柄尊(唐代,</b><b>洛铁编组站丙区出土)</b>。馆藏。</div> <b>夔纹铜簋。</b>西周,1963年洛阳市瀍河区机瓦厂出土,馆藏。<div><b>夔龙牛首纹铜车饰。</b>西周,1964年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出土,馆藏。<br></div><div><b>石雕盘龙砚</b>。东汉,1989年洛阳偃师窑头砖厂汉墓出土,馆藏。<br></div><div><b>涡纹玉龙。</b>战国,1999年洛阳唐宫路小学出土,馆藏。<br></div><div><b>钱龙纹铜耳杯。</b>汉代,洛阳矿山厂(16工区)出土,馆藏。<br></div> <b>龙首柄灰陶魁。</b>汉代,洛阳烧土沟出土,馆藏。魁为盛羹的器物,以单柄外向的龙首为主要形制特点。龙为最高等级的神兽,符合"魁"字中"首、大"的意义。魁最早常以陶、木为之,两汉、魏晋时铜质魁较多,又称"龙筒魁"。<div><b>汉彩绘龙首勺。</b>汉代,洛阳出土,馆藏。</div><div><b>鎏金铜龙首柄。</b>东汉,洛阳偃师寇店乡西朱村出土,馆藏。<br></div><div><b>龙首凤盖铜熏炉</b>。汉代,洛阳,馆藏。<br></div><div><b>夔龙纹玉壁。</b>东汉,洛阳机车厂,馆藏。<br></div><div><b>龙首柄铜熨斗。</b>汉代,洛阳杨文火车站监理仓库出土,馆藏。汉魏时期熨斗,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熨斗,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斗"。古人熨衣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熨斗内,使其底部保持一定热度,按压衣物,使之平贴,所以熨斗又叫"火斗"或者"烫斗”。</div> <b>人物.凤鸟.龙阙画像陶空心砖。</b>西汉,1984年洛阳博物馆征集,馆藏。<div><b>西汉人物龙纹画像空心砖。</b>西汉,洛阳孟津采集,馆藏。<br></div><div><b>龙形脊饰。</b>北宋,洛阳北宋衙署庭院遗址出土,馆藏。<b>石窟龙饰。</b></div> <b>苍龙七宿.福佑辟邪。</b>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出现了空前的融合。这一时期龙的形象在集纳前代基础之上,图案造型趋于成熟,运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大量出现在墓室壁画、画像砖、铜镜以及各种器物之上,是一个龙行天下的时代。汉代龙形象借鉴了不同动物的形体特征,大体分为蛇体龙、兽体龙两类,出现了青龙、苍龙、黄龙、应龙、蛟龙、螭龙、虺龙等不同形象。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逐渐以蛇体龙为主,龙的造型则表现为腾空匕舞状,飘逸潇酒。<div><b>洛阳汉墓壁画中的龙。</b>洛阳汉墓出士壁画中的龙,形态各异,主要有有足龙和无足龙两类。无足龙相对较少,主要在卜千秋升仙所乘的龙,浅井头村西汉墓中二龙穿壁中的龙,这两幅壁画中的龙形象极为接近,像蛇又与蛇不完全相同。有足龙在洛阳汉墓壁画中表现的最多,如:西汉卜千秋墓壁画中的龙,磁涧西汉墓壁画中的龙。洛阳汉墓中的龙,在形、神的表现艺术上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于写实的风格中带着适度的夸张,将龙表现得神态威猛、充满活力,给人以飞舞灵动、酣畅淋漓的感觉。洛阳新安县磁润西汉墓壁画中的龙。<br><b>十四、十五、十六号砖上为两条矫健灵动的巨龙。</b>大者带翼,小者无翼无角。两龙均以流畅的墨线勾体,内施紫彩。龙鳞用细线勾勒,腿、翼施朱彩并用墨提点。背龙(苍龙)为二十八宿中的东宫,即东方七宿,四神之一,为东方守护神。《楚辞.九歌.湘君》记载:"驾飞龙兮北征""飞龙兮翩蹦"。《 辞.九歌.大司命》亦载"乘龙兮辑辑,高驼兮冲天",图中背龙有翼,亦称应龙。卜千秋墓主室脊顶壁画线摹图。洛阳浅井头村西汉壁画墓中的龙/洛阳烧沟汉墓壁画墓主乘龙升仙图(王绣绘)。</div><div><b>四神。</b>又称四灵、四象、四宫等,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史记.天官书》记载以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鸟、北宫玄武为天象四宫,分管二十八星宿。东宫青龙所辖星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宫白虎所辖星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朱雀配属南宫,辖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官玄武,辖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汉画像砖《东宫苍龙星座》。<br></div><div><b>洛阳汉画像砖中的龙。</b>汉画像砖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其中河南以洛阳汉画像砖较为典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国之瑰宝"。洛阳汉画像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分为三类:神话故事、目常生活、守门辟邪,其中以龙虎纹与武士御龙为代表的龙形象将汉代美学神韵推向极致。<br></div> <b>赤麟黄龙.至高无上。</b>唐宋时期龙的图案、造型完全成熟,并迅速向世俗化、审美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范围也更广,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出现在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上,如墓室壁画、碑刻等,其身份以通天神兽为主;二是广泛出现在使用器皿、建筑构件、绘画作品中,以吉祥瑞兽为主。同时"龙"的图纹在两宋以后逐渐被皇权垄断,成为皇权的象征。<div><b>龙门石窟中的"龙"。</b></div><div><b>宋代衙署庭园遗址。</b>北宋洛阳东城因承隋唐之旧,1992年发掘出了宋代衙署庭园遗址,荣获1990-1999年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衙署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存的宋代园林却尚无完整实例,此处遗址无疑为北宋衙署园林的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庭园遗址内出土大量的建筑构件,尤为精美,特別是出土的脊饰中的套兽、垂兽,是宋代建筑少见的珍品,体现建筑艺术之精妙和营造技术之高超,反映了此衙署的规格较高,建筑营造重装饰的特点。<br></div><div><b>《龙赋》。</b>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比则身安,日惟知几;动则物利,日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日:与为类者常见之。</div> <b>四龙托莲座。</b>唐代,2008年龙门东山擂鼓台区窟前建筑遗址,龙门石窟研究院藏。<div><b>擂鼓台窟前遗址出土灯座</b>。灯座是日常生活用具。擂鼓台窟前遗址出土的龙形灯座,雕刻精美,虽然仅发现一例,但根据考古发现,唐宋时擂鼓台寺院,被称为看经院,隶属香山寺,有僧人常住。灯座为石灰岩质。四条龙分居四角,背靠中间圆柱,龙首向外,双角后附,口衔圆形宝珠,颊后须髯清晰,身上刻鳞纹,右前爪向上托举圆形莲座。<br></div><div><b>龙门石窟中的"龙"。</b>佛教中的龙源于印度,原名"那伽"形同蟒蛇,可行风作雨,司掌财富。佛教造像艺术自东汉传入中国后,龙的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启了龙门石窟的开凿,其中龙的形象逐渐丰富起来,多出现在佛的背光、碑首、柱首等位置,龙的形态出现了飞龙、天人御龙、二龙缠绕等。龙形象在龙门石窟中的演变不仅是外来佛教融合汉化的结果,更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互鉴与融合,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缩影。<br></div><div><b>宋代龙形脊饰。</b>宋代建筑屋顶脊饰类别及艺术既是高峰期,又走向完整期。北宋李诚《宫造法式》确立了建筑的营建"法式",包括屋顶脊饰构件的规格与作法,脊饰样式繁多,有鸱尾、垂脊、戗脊等。<br></div> 夔龙玉瑗(1981年洛阳西工区)/龙形玉佩(1993年道北锻造<b>厂出土)。</b>战国,馆藏。<div><b>双龙玉镇。</b>汉代,洛阳公安局九科移交,馆藏。<br></div><div><b>龙首玉带钩</b>。东汉,洛阳商业学校出土,馆藏。<br></div><div><b>双龙柄尊对古老仪礼的反映</b>。双龙柄尊仅在唐代盛行,后代较少见此造型,这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理念密切相关。龙被中华民族尊为祥瑞之物,在唐代帝王百姓中信仰十分流行。唐代的双龙柄尊是在造型简单的器身加上龙柄,其龙首的塑适可谓多种多样,龙像凤、像虎、像狮、像蛇等,形象板为生动,反映了人神沟通的思想,这种创作构思,与当时人们所信奉的佛、道观念相关。<br></div> 15:02分结束洛阳博物馆的参观,收获满满。接下来前往马路对面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观赏牡丹。 <div><b>白釉盘龙灯。</b>唐代,2007年偃师公安局移交,偃师博物馆藏。</div><div><b>葵形云龙纹铜镜。</b>唐代是龙纹铜镜的鼎盛时期,龙护老人作《铸镜歌》以"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务,行雨生风"赞许镜上龙纹。白居易在《百炼镜》一诗中,曾提及扬州长吏于每年五月五日督造"江心镜",其镜"背有九五飞天龙",因尺寸大、工艺村、寓意深远,成为皇宫的贡物,故又被称为"天子镜"。<br></div><div><b>葵形云龙纹铜镜。</b>唐代,洛阳市瀍河区北窑庞家沟出土,馆藏。<br></div><div><b>白地黑花龙凤纹瓷罐。</b>元代,1983年洛阳市公安局九科移交,馆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