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几天,老战友姚征、李燕玫夫妇快递给我一本原第二炮兵80303部队1976、1977年北京兵撰写的《青春﹒军旅﹒红土地》回忆录文集。</b></p><p class="ql-block"><b>此书所说的红土地,是特指部队所驻扎的滇南红河州这片低山丘陵红色土壤的土地。红土地是此书的基点(故以下书名简称为《红土地》),它有故事,它是可以让人去瞻仰、去畅想和回忆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由于我也是北京兵,与他们中的许多人熟悉,并在同一支通信部队里战斗过等多种原因,我爱不释手的翻看了两、三遍《红土地》,它使我浮想联翩,有种动笔的冲动,顺势就把这些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最想说的是,北京兵依恋着那片红土地上的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北京兵在二炮基地是个稀罕兵员。</b></p><p class="ql-block">火箭军的前身是第二炮兵。而二炮是1966年7月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初创时期大概可以划为10年,既1966至1976年。这期间部队建设受到“文革”干扰,对部队训练冲击影响很大,而主要是以施工为主的艰苦建设创业阶段。</p><p class="ql-block">如果此前在部队基层连队能偶遇到一、二个北京男兵,就应该算是新奇的事啦。但是到了1976年,突然,一下子招了200多名有男有女的北京兵,而且大都分配到司令部的直属队和后勤部的医院,就这么几个基层单位,他们招架的住吗?据传说,北京兵往往是见多识广、能言善辩,用的好是个“宝贝”,会在连队发挥非常大的积极作用;管理不善,就苦不堪言啦。而这批北京兵具有的基本共同特点是,一是决大多数人都是从西城区招来的兵;二是基本上都是初、高中毕业生;三是他们没有离开过家庭、甚至更没有迈出过北京地界一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批北京兵是在国家特殊时段入伍的。</b></p><p class="ql-block">1976年是丙辰年,也就是龙年。这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毛泽东主席先后病逝,老百姓心里没有了主心骨;这年,4月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它是反对“四人帮”的全国性群众抗议运动;这年,7月河北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这年,有些部队开始了招兵走后门的不正之风;这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紧接着: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1978年1月军队院校“开步走”,普通战士可以通过考试上军校;再接着: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国家改革开放起步啦……</p><p class="ql-block">而当年部队基本情况是,第一,各直属单位刚刚从建水县分散部署的民房陆续迁进新建成的小关营区,集中管理的统一的、正规化的军营生活才刚刚起步,许多管理制度都在实践和探索、在不断总结中实施着;第二,因为当年通信方式和交通都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加上二炮有及其严格的保密纪律和措施约束着,可以看到的是纸质的报纸、对外联系主要靠信函;第三,军营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日常主要靠自己打篮球、饭前唱歌和集会拉歌;每天晚上必听的中央电台的“新闻联播”、每周看一场老电影、过年过节可以看到部队篮球队的比赛和部队宣传队的演出;来自“帝都”的“文艺青年”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军营生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综合起来看,这批北京兵入伍时,内外部环境都处于变化、调整、改革的特殊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方面个人要尽快实现从“学生变成军人”的转换,要在灵魂深处从“自我意识”转变到“服从命令”,并自觉遵规守纪的军人行为举止的习惯上来,另一方面北京兵的到来,也促使基层连队的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各种公开的和潜在的矛盾冲突实在是不可避免,这些种种理由都成为了《红土地》可期待的看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真正值得看的回忆录都是真实可信、生动有情、有价值、充满正能量的书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是真实可信。《红土地》的真实性表现在敢于讲真话、说实情,这是最珍贵之处。比如:</b></p><p class="ql-block">它披露了1976年秋天,在防地震的夜晚里,因为,某连队的值班人员,一时失误把报警的铜锣摔落到地上发出声响,其他连队陆续传递“警报”,他们也赶紧拾起铜锣“咣咣咣”的狠狠敲响。“锣声警报”催促官兵从睡梦中撩被而起,冲出室外——但,没有人后来去追查是否真有地震,可能“滥竽充数”又有新的注解了。</p><p class="ql-block">它还披露了1978年二炮通信专业大比武中有善意的泄题行为,这可是天大的秘密啊。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四、五十多年了,现在敢于说出来也算是惊人之举。当然,泄题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行为,因为,大单位比赛谁都想争第一名啊!可以理解、原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是生动有情。阅读回忆录最容易让人感觉枯燥无味,但《红土地》中许多处描述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笑出声来,让人过目难忘。</b></p><p class="ql-block">比如:特务营防化连的1976年新兵就敢公开与连长“叫板”:在队列训练场上,各班排正分开作业,突然有人在队列中大声喊话:“你们搞什么名堂?朱德元帅昨天逝世,他是共和国和我军的创始人,是我军的元帅,我们就该立即停止训练,集体默哀,向老帅致最后的军礼!”……这样的兵多么可爱,这样的兵值得我们向他敬军礼!</p><p class="ql-block">比如:后勤部直属工厂二连的一位北京兵,因为副指导员要强行没收他的半导体收音机,而这部收音机是老兵退伍前送给他的纪念品,而且他又喜欢听收音机,因此,在拉扯抢夺中,演变升级成了打架,结果是:一个鼻青脸肿,一个人面桃花……本来一件平常小事,处理不当就会惹出不良后果。</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在众多的回忆录中大家提到最多的是,新兵连的艰苦训练、紧急集合闹出的笑话。下连队后,抓鳝鱼改善生活、抢面条的风波等故事都充满情趣,而被北京战友们牢牢记住的是接兵的干部:税清祥、陆溪源等老兵,他们就像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一样,教育影响着北京兵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三是有价值。价值是否可分为有形和无形,现在和长远这几种。《红土地》的无形价值大于有形价值,长远价值大于现实价值。</b></p><p class="ql-block">A、有个人成长的足迹。</p><p class="ql-block">郑培明的《军旅生涯忆诗情》,因为她在连队时就喜欢写诗文,还在《云南日报》和《国防战士》发表过文章,她坚持爱好,退伍后逐步成为某刊物的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赵仕琴的《难忘的记忆》,记述了她亲身经历的一次乘车遭遇车祸的处理过程:司机小李,在雨后的山路上驾驶与一辆牛车相撞,拉车的牛受到惊吓,踢倒了赶牛的老汉,致使老人头破血流。他们赶紧将老人送到附近的地方医院救治,又忙着交住院押金等;当得知医院没有药,又去其他部队医院借葡萄糖注射液;另一方面,又立刻找交管人员赶到现场,判定该谁付法律责任诸事项,可没有想到结果是,第二天老人因颅内出血,意外身亡了,后事怎么办?交通事故该怎么处理?这一连串事情的出现,对赵仕琴来说都是人生的第一次经历啊。在军队里,不会处理的事情也得学会作,军人的技能和处事,大都是边干边学会的。而命悬一线、死里逃生的交通事故却在她心中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在后来的几年中,她外出很少坐车……</p><p class="ql-block">B、有阅读与思考价值。</p><p class="ql-block">每篇回忆录文章都配有照片或插画,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还在文章前赋有作者在部队的阅历以及复员退伍后的工作概况。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给读者以启发。在《红土地》的结尾,还收录了1976、1977年入伍的北京战友名录,史料齐全,堪称是《红土地》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是充满了正能量。读过《红土地》,让人更了解红热的军营,见证了大家的进步和成长。</b></p><p class="ql-block">李燕玫的《一个字一辈子》,讲述了她在新兵连发言中把“皮开肉绽”念成“皮开肉‘腚’”闹出了笑话,以至于新兵再见面时记不得她的名字,只记得她是念白字的女兵。然而,一个“绽”字让她牢记终生,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轨迹。复员后,她放弃节假日的所有休息时间,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先后读了中专、大专、本科,参加全国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考试,还通过了以工代干的考试,成为了机关公务员。退休后,她继续努力学习参加了全国社工考试、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6级古筝考试,学习太极拳、绘画、书法等,活到老、学到老、幸福到老。</p><p class="ql-block">赵耀辉的《烟尘岁月——卫生员的回忆》,记述了他参军带了本自己喜爱的《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幸运的是,新兵连结束,他被分配到工兵团的卫生队,虽然只经过8个月的短期培训,他就敢通过点穴按摩、针灸,治疗好了驻地一位老乡的腰肌骨骨折;在及特殊的紧急情况下,他配合着所长作了开颅手术;该团1979年奉命出国作战,让他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他的回忆录长达25页、2.8万字,却有非让人一口气读完才能放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北京兵依恋着那片红土地上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北京兵也许有个特点,他们敢想敢干,说到做到。有个战友提出想出本集体的回忆录,马上就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两年之后,想法就变成了现实的《红土地》。据悉,共有40位战友写出近百篇文章,总计完成40余万字的大作。应该说,它是集体回忆录中比较厚重的佳作。战友们从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后写出的回忆文章,生动地还原了他们投笔从戎的历程,创建出多个维度观察思考部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基层单位建设的壮丽景观,是个立体的二炮部队建设画卷。</p><p class="ql-block">北京兵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与其他区省市区的战友们过一样的军旅生活,收获了个人的成长进步,经历一样的磨砺淬炼,终将也还是复员退伍。但有一位北京女兵郭宇红,因为交通事故而意外去世。她平时在护士岗位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虽然她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是,<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伟大出自平凡!</b>她把最美丽的青春芳华和生命全部永远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军队、献给了红土地。战友们是用血肉之躯抒写下四个大字“<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青春无悔</b><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用《红土地》其中一位作者赵耀辉的话来说:“<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经历的就是成长!</b>”在红土地上的军营,教会了北京兵忠诚、不屈、顽强,在青春的路上找到继续前进的人生方向;在红土地上的军营,北京兵增强了体魄,领会了团队协作的巨大潜力,形成了生死相托的战友情谊;在红土地上的军营,北京兵懂得了学习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适应社会发展就能找到用武之地,发挥个人特长总能展示自己耀眼的光芒;离开了红土地上的军营,北京兵依旧永葆军人的本色,用坚强的臂膀扛起社会责任,用奉献的行动书写出家国情怀的壮美华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红土地上,把青春芳华献给了军营,用历练铸就人生的辉煌,最值得所有战友们珍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北京兵怎能不依恋那片红土地上的成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