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穿越武夷景区茶山,到访天心永乐禅寺,香火远不及今时,香客寥寥,百废待兴,未见大雄宝殿与青烟绕梁。</h1> <h1>年轻的泽道法师于苏州佛学院毕业不久,正忙于重修寺庙。<br><br>多年后,再访天心寺,与泽道茶叙,谈起这段擦肩而过旧事,他诧异面前新人竟是几十年前故人。<br><br>告别时,师傅送我2泡禅茶,从其口中得知,天心寺拥有庙产60亩正岩茶园,都在天心岩附近。</h1> <h1>当年青茶界,闽北乌龙空有显赫大红袍坐镇,岩茶名头却远谈不上高大尚,国人对之多有陌生感。<br><br>提起武夷山,大概也就知道大红袍神树、天游峰、九曲竹筏漂流、桐木关,晓得铁罗汉与老欉水仙已经很不得了,孰不知在武夷景区里,生长的岩茶名欉绚丽多姿、成百上千,整个岩茶区域,是十分宝贵的世界茶叶基因库。<br><br></h1><h1> 只是游客们看茶树,千茶一面,名欉虽百花齐放,却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窈窕少女。</h1> <h1>那时的青茶圈主力部队先有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后是台湾乌龙。广东乌龙(凤凰单欉)则从来没有出过圈,属于地方派系。</h1> <h1>溪茶本似武夷,同属重发酵、重焙火工艺,在台湾乌龙冒尖后,学台湾人,搞了个四不像茶,溪茶变成乌龙绿,需用冰箱存放,加上农残问题,市场一落千丈。</h1> <h1>可惜,海峡对岸的乌龙也未能一骑绝尘,台湾人堵住了自己的发财路。<br><br>他们将产量巨大的夏茶(四季春),以阿里山、杉林溪、梨山、大禹陵、冻顶乌龙之名输入内地,牟取暴利,优品若名不符实,好日子很快就会走到尽头。</h1> <h1>内地普洱也如台湾茶一般,出现假冒名山产地,且日益泛滥,那就是后话了。<br><br>以后我多次到武夷茶农、茶企观摩学习,由门外汉,渐渐琢磨入道,便有清晰心得。</h1> <h1>某一次,我对武夷山本地人讲道,岩茶未来会成为奢侈品。<br><br>听者很惊讶:不会吧?怎么可能?茶叶只是日常喝的饮品罢了!<br><br>我不再置喙,未来已来,未来也终将到来,时间会证明我对未来岩茶市场的判断。</h1> <h1>改革开放初期,内地茶叶江湖总有台湾人身影。<br><br>先看台湾的茶王李RH,“天仁茗茶”是其主业,李茶王以为,股市远比茶市暴利,也好赚得多。<br><br>1988年,投资成立“天仁证券公司”转战台湾股市,1990年惨败,巨亏30亿,天仁证券被破产清算,李RH个人资产也被清零,还差点被判刑。</h1> <h1>“纽约帝国大厦共102层, 爬上去需一个小时, 跳下来只需8.8秒。”<br><br>信心满满的茶王在台湾股市一战,应验了这句股道金句。</h1> <h1>创业艰难,1961年,他以4万元台币创业,在台南开设第一家“天仁茗茶”小店(其中的1.2万还是岳父大人支持款、 8千系妻子变卖首饰款);<br><br>但他发展很快,1968年,成立“天仁集团”,资本超过40亿台币(旗下有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h1> <h1>1980年,将台湾、美国、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地130多家“天仁茗茶”连锁店资产整体包装,以“美国天仁集团”在美股上市,尝到了资产证券化的甜头。<br><br>股市是屠宰场,你想薅对手的羊毛,也许自己不幸很快会成为牺牲品。</h1> <h1>从穷小子到亿万富豪之路,他花费不到7年时间;</h1><h1><br></h1><h1>从一间小茶叶店到公司在美股上市,他用了19年;</h1><h1><br></h1><h1>从个人身家亿万到个人资产清零,他没有用到8.8秒。</h1> <h1>1990至1992年两年里,李RH看不到出路,绝望抑郁中,差点自杀。<br><br>困守台湾,他没有未来,但咸鱼也想翻身,要做惊天动地的事,大时代给了他机会,李RH抓住了。</h1> <h1>1993年,内地确立市场经济导向,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并以西方世界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以广东珠三角为例,经济增长率以每年25%的速度恐怖增长。<br><br> 58岁的李RH向亲朋好友筹集5千万台币(1千万元人民币),转身回到大陆重操旧业,他没有选择广东,而是在自己祖籍地福建漳州复制台湾天仁茶叶连锁模式,专攻内地市场,原因无他,内地没有茶叶连锁,他在吃头啖汤,且闽台时空距离更近,福建又是茶业大省,有福鼎白茶、福州花茶,更有闽南与闽北乌龙茶。</h1> <h1>18年后“天福”在香港主板上市,咸鱼终于翻身了。<br><br>李RH之内地成功,给更多虎视眈眈台湾人以启迪,也埋下日后癫狂普洱的种子。<br><br>上世纪90年代末,内地茶叶市场是群雄并起春秋、战国时代,没有绝对的王者。</h1> <h1>立顿虽大,已入华多年,一直苦于无法改变国人爱喝国茶基因;后来者新加坡TEA TWO包装精美,营销噱头也到位,但属新品牌,国人多持猎奇心理。<br><br>岩茶则在苦苦等待机会,那时茶贱伤农,茶农日子很不好过。</h1> <h1>1959年人民公社时期,崇安县茶叶局在6个公社设有茶叶收购站,国家统购统销,独家经营茶叶;<br><br><div>1975年至1987年间,崇安县供销社或县茶叶总公司取代了茶叶局,设7个茶叶收购站,供销社或县茶叶总公司下属武夷山茶叶精制厂,通过收购站向茶农收购武夷岩茶,精制后,送到厦门进出口公司出口创汇,终端客户是海外华人,尤其是东南亚的华人群体。<br><br>本质上,仍是国家统购统销,属计划经济的一套。</div></h1> <h1>1979年前,武夷茶农靠工分赚钱,没有定价权,也没有交易权,过得是苦日子。<br><br>1977年,在浙江武义农村农忙时节,15岁少年罗思荣劳作一天赚得3个工分,换成人民币现金,收入约1角5分左右。1980年他考入重庆某大学,跳出了农门。<br><br> 武夷茶农命运是与国家绑在一起的,茶农穷困是当年中国7.9亿农民整体穷困的缩影。<br><br>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农业大国农民的生产力不真正释放,国家就谈不上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一套经过3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是死路,不改革不行。</h1> <h1>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生死状",是46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所签,具体内容是:</h1><br><h1>“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L杀T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h1> <h1>78个汉字中有“分田到户”、“坐L杀T”、“养活”,现代年轻人不了解这个文物的背景。<br><br>1957年反右运动相伴的是经济建设上极左决策——大跃进与人民公社。<br><br>大跃进只持续了3年就寿终正寝,其恶果国人皆知,人民公社从1958年到1983年搞了25年,持续时间更长。</h1> <h1>人民公社则开了历史倒车,将1950年土改后农民分得的私有土地变为集体土地,结果是农民普遍赤贫。<br><br>文革结束时,7.9亿农民有2亿多人年收入不到50元,年口粮不到200斤,不得温饱。</h1> <h1>主管经济的陈云在1978年12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上说:<br><br></h1><h1>“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讨饭的,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就造反,支部书记会带队进城讨饭。”</h1> <h1>看过这些文字,读者就可理解当年小岗村队长严俊昌为何签字后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br><br>对18位农民所立生死状中“坐L杀T”、“养活”悲壮之意,就可理解了。</h1> <h1>将国家规定的集体所有土地,偷偷分給村民耕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极左年代,不仅会坐牢,还有可能被判死刑,若签字者中有人出事,其他人要共同承担养育背锅者的未成年后代。</h1> <h1>幸运的是,小岗村队长严俊昌头上最大父母官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br><br>1977年,万里被中央安排出任湖北省委第一把手,出发前,万里拜访老首长邓小平,邓小平讲:</h1><h1><br></h1><h1>“你不要急着走,再等等,我对中央有个建议。我不是说湖北不能去,相对而言,安徽是个重灾区,你得去安徽,给我杀出一条改革的血路来!”</h1> <h1>万里正式上任安徽省委第一把手后,立刻轻车从简几千里调研,跑遍74个县市,老区农民的穷困让其落泪。<br><br>万里回忆:“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h1> <h1>1977年11月,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著名万里“六条”出场(《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br><br>一、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br><br>二、尊重生产队自主权;<br><br>三、减轻负担;<br><br>四、落实按劳分配;<br><br>五、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br><br>六、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正当家庭副业。</h1> <h1>万“六条”核心内容,是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责任制,并尊重其自主权,但文件规定的责任制实际是包产、包干到组,而不涉及分田到户。<br><br>即使到了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也是坚持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严格限制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h1> <h1>小岗村18位村民,1978年在中国农村第一个吃起了螃蟹,率先分田,胆子不可谓不大。<br><br>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岗村僭越分田到户消息传出,上级梨园人民公社与凤阳县委县政府,开始出现打压小岗村民的势头。</h1> <h1>中国地方官员大多还是亲民的,时任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表态:“各种生产责任制,不论是什么形式,一律不要变动,到秋后看实际效果如何再定,如果有什么问题,由地委负责。 ”<br><br>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赶到小岗:“已经分开了,庄稼是各家种各家的,再并在一起也不好算账,就让他们干一年试试。”</h1> <h1>但后来万里对小岗村民直接讲:“地委能批准你们干3年,我批准你们干5年。”<br><br>万里有邓小平授予的尚方宝剑,才有如此胆气,回京开会,某农业部副部长批评包产到户,万里反唇相讥:“看你长得肥头大耳,农民却饿得皮包骨,你怎么能不让这些农民想办法吃饱饭呢?”</h1> <h1>万里后坦言:<br><br>“多亏了小平同志支持,我从安徽回来多次向他汇报,他表示同意,可以试验。出了成果之后,他公开表示支持。”<br><br>中国政坛有个佳话,“要吃米,找万里”,邓小平讲:“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万里同志是有功的。”</h1> <h1>实际上,武夷茶农落实这一政策晚了好几年,苦日子也多熬了几年。<br><br>1979年开始分茶山到村民小组,1983年才分到茶农农户,有的茶农因种茶赚不到钱,进城谋生,放弃了分茶山茶园的资格,日后因岩茶风生水起大卖而后悔不迭,这都是后话了。</h1> <h1>80年代到千禧年间,岩茶市场非常差,茶农生活虽有改善,但主要不是靠茶叶,而是靠游客旅游扯动消费。<br><br>武夷茶农经济收入是与国家发展同步的,80年代国家为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开始试水复关谈判,1992年国家确立市场经济导向,1995年成为世贸组织观察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岩茶价格以肉眼可见的曲线平缓上升,但一直上不得台面。</h1> <h1>说来你不信,上世纪90年代末茶贱,一斤岩茶才卖二三十元,最好的也不会超过百元,而当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其他名茶已每斤过千甚至过万元了。<br><br> 一流品质武夷岩茶,卖个三流价钱,能不让茶农叹息吗?</h1> <h1>武夷山政府一再努力造势,千禧年前后,1998年,为配合申遗,景区茶农整体迁出茶山;<br><br>1999年底,武夷山被联合国列入双世遗名录;<br><br> 2006年禁采九龙窠神树、岩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公布首批苏炳溪在内12位国家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h1> <h1>市场是开放了,开放的市场实际给所有人机会,就看你是否准备好。<br><br>能否真正抓住,必须有抓手,这个切入点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个都不可。</h1> <h1>2006年,央视一套首播《乔家大院》,该剧以乔致庸传奇故事,重现史上晋商成就的陆上万里茶路——由武夷山北上,经江西安徽山西河北再穿过漠北、到达俄罗斯恰克图。<br><br>帅哥陈建斌、美女蒋勤勤、马伊琍、丑男倪大红等主演,国人追剧多成为剧粉。</h1> <h1>男主乔致庸(陈建斌饰演)琢磨一张百年商路地图,由此发现一条因战乱而停滞茶路,他试水重启茶路,从源头武夷山茶区、沿途、终点俄罗斯恰克图,所发生一系列茶叶商战故事,跌宕起伏,颇有视觉冲击力。</h1> <h1>《乔家大院》成为2006年内地电视剧收视冠军,大红袍茶树是虚的,影像乔家大院是实的,《乔家大院》让晋商重回现代,带火了山西平遥古建筑,更把武夷山与武夷茶活生生带到国人眼前,这个免费广告对于武夷茶农而言实在是天降甘雨。</h1> <h1>2007年,天心茶农41岁制茶师刘国英推出一泡“空谷幽兰”岩茶,原料取于牛栏坑,品种是肉桂,制茶技术妙到毫巅,市场反响极佳,高端岩茶向市场吹起了冲锋号。</h1> <h1>随后广告人王开心加入孝文家茶,推出“牛首”,以牛栏坑原料为代表的武夷正岩茶引起上层社会广泛关注;<br><br>九鹤林小明推出天然配香甘厚、鹤顶红;手尚功夫陈志强推出远香;<br><br>机器虽已高度介入岩茶领域,但岩茶精制文火慢炖环节,手工仍然无法取代,瑞泉黄贤庚、黄翊父子合作的《岩茶手艺》出版,茶客对岩茶传统技艺在理论上开始有认知,武夷岩茶终端市场慢慢升温。</h1> <h1>对小众产品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br><br>岩茶在武夷山,背靠省城福州,闽北偏居一隅,好岩茶需要在省城打开知名度,才能传播出去,福州才是岩茶主场,这也是福州岩茶在内地最贵的原因。<br><br>由武夷山、到福州、再到北京,再反转传播到大江南北,岩茶日积月累,口碑开始爆发了。</h1> <h1>拥有岩茶与双世遗的武夷山终于引起资本的关注,2009年,大王峰、玉女峰下《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开锣上演了,上演场数虽多,但最好场次仍是一票难求;</h1> <h1>岩茶终端市场,总体价格水涨船高,不再是一流品质,三流的价格。<br><br>2015年,武夷山市政府适时公布了6位市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者,苏炳溪的儿子苏德发位列其中,一门出两位传承人,在整个武夷山仅此一家。<br><br>与此同时,普洱投机神话不再,连续2次崩盘,口碑严重下滑。</h1> <h1>口感上,岩茶与普洱都属霸气的茶;<br><br>就香气,岩茶香气多达120余种,变化多端;<br><br>就工艺,岩茶制作是世界茶叶技术之巅,普洱只能望其项背。</h1> <h1>我曾讲过,国强民富则求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24年,国家经历了46年高速和平发展,国力空前,民族处于大复兴前夜,堪可超越汉、唐、宋三代盛世。<br><br> 南北两宋十八帝,享国运319年,北宋仁宗皇帝赵祯在位42年,“仁宗盛治”是中国华夏社会经济文化之巅,对世界与华夏的影响力远超汉唐。<br><br>国力强大,除了人口数字、经济指标外,还有文化美学。</h1> <h1>唐“开元盛世”全国总户数为780万户,公元1063年,仁宗赵祯末年,全国总户数1246万户,男丁2642万人。<br><br>曾巩道:“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宋兴,承五代之敝,六圣相继,与民休息,故生齿既庶,而财用有余。皇祐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天下岁入,皇祐、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br><br>“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北宋名臣包拯所言,自豪之情,都在语中。</h1> <h1>国家富强,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与文明更讲沉淀与厚积薄发。<br><br>仁宗皇帝时期,文人首席是欧阳修,欧阳校长得意门生遍天下,名声最显赫者就有苏氏父子三人与曾巩。<br><br>央视最近播出《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屈指一算,唐代有韩愈、柳宗元两位,在宋仁宗麾下居然有六大家分别是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这说明了什么?</h1> <h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与美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国强则求美,国强出巨匠。</h1><h1><br></h1><h1>国弱国难呢?出英雄豪杰。<br><br>一个开明皇帝治理天下,经济治理井井有条,文化美学如此繁荣,其中逻辑关系不言自明。<br><br>史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h1> <h1>看今日天心岩茶村,搭上了国家经济发展快车,能工巧匠辈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个500户人口村子,1500人,因岩茶致富,彻底脱贫,迈向大康生活,全村近年的总收益均超过10亿人民币。<br><br>我在国外介绍中国46年改革开放成就时,天心村是经典案例,有位荷兰女老板不相信,当场掏出计算器敲击:</h1><h1><br></h1><h1>“人均3口,500户,1500人,年均人收益66万多元,怎么可能?这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吧?”</h1> <h1>为银行打工,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西方人,习惯了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对东方今时成就,既羡慕又妒忌,不解兼怀疑。<br><br> 远离长三角、珠三角繁华经济圈的闽北一隅,小小一个天心村因茶致富,给老外造成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大的。</h1> <h1>今日天心岩茶村,各家都活得滋润,赚钱多寡区别只在于原料好坏、初制与精制水准、营销渠道。<br><br>拥有岩茶技艺传承人称号者,会竭力用它去营销,卖好价,无者,也许会借世代茶农宣传。<br><br>当你看到某家产品上打上多少多少代茶叶世家传人文字时,大可莞尔一笑。</h1> <h1>严格讲,5千年华夏经历24个王朝,495名皇帝,每逢朝代更替,外寇入侵,必有战火,因此中国人口一直处于流动状态。<br><br>几百年固守一处的家族也有,但不是常态,前提是易于谋生,自然经济尚可,兵锋难以到达之处。</h1> <h1>崇安武夷山古代属于建宁府,由于茶叶贸易,人口多为商贾迁入,茶农处于社会底层,更是流动频繁。<br><br> 天心村人祖辈多由江西上饶避战乱而来,如第一批岩茶传承人中年龄最大者苏炳溪先生,就来自上饶。</h1> <h1>在大坑口厂喝茶与观摩天心斗茶赛时,我曾见过苏炳溪老爷子多次,2019年95岁老人去世了。</h1> <h1>与普洱不同,岩茶产量很小,茶山原料资源都在500户村民手上,好原料如果精心制作打磨,有机会成为高品质岩茶,在市场上就能获得好回报。<br><br>因岩茶盘子太小,善于狙击的金融资本想进来炒作,却发现容量空间不够,坦率讲,这是美学岩茶的幸事,当金融资本远离岩茶市场,工匠们才有玩技术、玩美学的可能。</h1> <h1>事实上,绝大部分茶叶就是普通饮料,符合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概念。<br><br>不过岩茶却非常有意思,工匠有可能把产品做成“古七雅”之物,达到“琴棋诗词书画茶”的美学高度。<br><br>一泡好岩茶并不是普通饮品,她是艺术品,她会在你的口腔,如同芭蕾演员蹁跹起舞、诗人朗诵抑扬顿挫,词家写作起承转合、音乐人演绎天籁声乐与器乐一般。<br><br>好岩茶,会让你惦念,朝思暮想。</h1> <h1>她是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与交响乐。<br><br>奇兰焙到极致,兰花香、乳香交替出现,是曼妙的小夜曲;<br><br>黄玫瑰有玫瑰之香,绕梁三日,是轻柔摇篮曲;<br><br>大红袍与石乳,内质丰富,乳香、木质香、焦糖香、桂皮香,喝来自由奔放,是幻想曲;<br><br>肉桂骨鲠加桂皮香、花香、水蜜桃香、坚果香、蔗糖味在口腔层层释放,是昂扬向上的进行曲。</h1> <h1>今年大寒时节,武夷山雪花果真大如席,纷飞的瑞雪下,是欢喜的武夷茶人与静静的景区茶园,一定会有茶树被严寒困扰冻死,但不打紧。</h1> <h1>2022秋,武夷山遭遇史上最大一场旱灾,茶农被迫从九曲与崇阳溪抽水灌溉茶园,仍然枯死不少茶树,导致2023年5月岩茶产量总体减少三成。<br><br>去年11月,我观摩天心斗茶赛与林小荣书记交流此事,他说,旱灾确实导致减产,但没有影响岩茶品质,反而更好,人要辟谷,保持健康,植物也一样。</h1> <h1></h1><h1>面对武夷茶人欢天喜地迎接瑞雪的场景,突然生出一种感觉,岩茶春天真的就要来了。</h1><br><h1>古老岩茶技艺传承至今,十分不易,岩茶工匠配得上这个伟大时代,伟大的《岩茶之春奏鸣曲》他日若在世界茶叶舞台奏响,无需怀疑,一定是意气风发、光芒万丈的。</h1> <h1>黄老欉版权所有<br><br>2024年1月24日星期三于广州</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