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些小巷的曲径通幽,分明勾勒出水墨江南的风情万种。在桐城的一隅,一条只有2米宽、不到200米长的小巷,纵然有鹅卵石的一路铺陈,有黛瓦白墙的左右簇拥,也是浮世若梦里算不上起眼的一个小小的妆点,却因为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纸家书,而涌动着说不尽的风流旖旎。走在有些逼仄的巷子里,从“礼让”走向“懿德”,我是流连忘返的。</p> <p class="ql-block">张英乃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更兼礼部尚书,可谓官居高位。在他的老家桐城,张公宅与吴氏为邻,因地界有争,张公家人修书至京,状告吴家越界占据了张家的宅基。收到家信后,张英只是淡然一笑,继而挥毫书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张英的回信后,深知其意,遂让地三尺。吴氏也觉惭愧,亦退三尺。自此,便有了六尺巷的美谈,不胫而走。</p> <p class="ql-block">类似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人杨亿的《杨文公谈苑》,他在评说五代人杨玢的诗时,讲了这么一个典故:“杨玢靖夫,虞卿之曾孙也。仕伪蜀王建至显官,随王衍归后唐以老,得工部尚书,致仕归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诣府诉其事,以状白玢。玢批纸尾云:‘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禾黍正离离。’子弟不复敢言。”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穿凿,大概一千年以后,桐城派文人姚永朴在《旧闻随笔》里绘声绘色地记述了以下的故事,当然主人公就变成了清代大学士张英:“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p> <p class="ql-block">因邻里有隙而起纷争,乃至对簿公堂,本就是浮世绘里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之事。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张家与吴氏因宅基而起了争执,是确有其事的,至于是发生在胡同里还是在巷子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杨公之谓“四邻侵我我从伊”,还是张公所言“让他三尺又何妨”,都是“礼之用,和为贵”的经典演绎。张英本人在家训中就说过如下的话,当以为是:“终身让路,不失分寸。”</p> <p class="ql-block">站在六尺巷口,看到“礼让”的牌匾,我就想,“懿德”还是可以传承的。雍正十一年,张英的孙子张若霭参加殿试,不想高中探花。张若霭的父亲就是比张英还要有名的张廷玉,而他正是张英的次子。让人意想不到的的是,有一天,张廷玉奏请雍正帝曰:“普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相望鼎甲。臣蒙恩现居政府,而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未安。”如果说,“让墙”还不算太难,那么,“让试”则是很难的事情了。假如没有“六尺巷”的谦怀,何来“让探花”的义举。我想,这就是“让他三尺”的要义:唯其小,更见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