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北京的秋天之三)

GYD

<p class="ql-block">秋湖映日水湛蓝,楼台天影波中涵。</p><p class="ql-block">十里青山入画里,满目景色似江南。</p> <p class="ql-block">轻舟漫荡昆明湖,短浆搖波浪里浮。</p><p class="ql-block">龙船驶过迎笑脸,壮丽景色入画图。</p> <p class="ql-block">佛香楼阁九重天,湖水扬波在佛前。</p><p class="ql-block">排云殿外有人语,众香界里笑声喧。</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我来过无数次,2023.10.24日,天青气朗,再次游览颐和园,10.44分,我从颐和园东宫门入园。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门前有石坡式台阶,御道中间为云龙石雕陛石。正门“颐和园”三个大字是光绪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进入东宫门,到第二重门有一段过渡地带,在树荫下竖立了公园介绍和导游图。游览颐和园主要有三条路线:一、进门后经仁寿殿沿万寿山前后游览,从东宫门或北宫门出园;二、入园后走东线到铜牛、十七孔桥,在南湖岛乘船到佛香阁码头下船,再走万寿山前后景点出园;三、围湖走一圈:再沿路线一前行,从北宫门出园。我选择最长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迎面第二重门是仁寿门,它巧妙地把牌楼、衙署仪门和祠庙棂星门的形式特点结合在一起,是颐和园较有特色的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仁寿门,迎面是一座“寿星石。寿星石俗称风水石,是一块色青而润的太湖石,高约5米,造型奇异。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因此,这里是游客们留影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走过寿星石就是仁寿殿,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意为勤理政务,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建,是慈禧和光绪住颐和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意为施政者长寿。</p> <p class="ql-block">殿前的铜麒麟,铜铸瑞兽,威武凶猛。传说中的麒麟:龙头、狮尾、牛蹄、遍体麟甲。</p> <p class="ql-block">仁寿殿前有几株树龄几百年的高大的古树,遮天蔽日,一只松鼠在松树上跳跃,憨态可掬,一点也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颐和野鸭早知春,岸边垂柳日日新。</p><p class="ql-block">秋深亭外荷叶黄,夕阳映照处处金。</p><p class="ql-block">过仁寿殿左行(南),走过连接东堤的七孔桥来到知春亭。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岸边,面积104.84平方米,凭栏可纵览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自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这里是拍万寿山最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万寿山:是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89米,前临昆明湖。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一一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p> <p class="ql-block">从知春亭出来对面就是文昌院(颐和园博物馆),文昌院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六个展厅,里面有大量珍贵文物展览。</p> 参观博物馆 <p class="ql-block">从文昌院出来就是文昌阁,文昌阁原来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文昌阁中供奉的是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过文昌阁视野开阔起来,颐和园面积达3平方公里,水面占2.25平方公里,湖水浩浩荡荡。</p> 远山如黛 <p class="ql-block">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南湖岛(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风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大戏楼。</p><p class="ql-block">东堤西堤横玉带,秋阳无语卧铜牛。</p> <p class="ql-block">沿昆明湖东岸前行,来到十七孔桥北侧,颐和园铜牛己在这里黙黙地守望了268年〈1775年铸造),铜牛又称金牛,为镇水患而设。铜牛与昆明湖西岸耕织园隔湖相望,又寓意牛郎织女的故事。看来铜牛力大无比,顶起万寿山。</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就是廓如亭(八方亭),廓如亭位于十七孔桥东端,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亭子,面积达130平方米,内外三圈,由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支撑,八角重檐,气势雄浑。</p> <p class="ql-block">走过廓如亭来到桥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栏杆的兩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走过十七孔桥来到南湖岛上</p> <p class="ql-block">島上的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原是昆明湖东岸长堤上的龙神祠,乾隆时期掘堤拓湖时留下四周土地,形成了南湖島,并重修龙神祠,改名“广润祠”,作为园中的祈雨之所。后因在此求雨“灵验”,乾隆遂亲笔题祠额为“广润灵雨祠”。光绪时,慈禧由水路入园,在祠前码头下船,入祠烧香,然后再登船去乐寿堂寝宫。</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屋顶用的是黄色琉璃瓦,殿堂正中间有一块匾额写着“泽普如春”,还有一块写着“灵岩霞蔚”,檐柱上有一幅对联:“云归大海龙千丈,雪満长空鹤一群”,意境高远辽阔。庙里供奉着西海龙王的像,整座庙宇非常精美,充满了古老的神话色彩。</p> <p class="ql-block">转到南湖岛西面</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玉泉山、玉峰塔,中央军委的驻地,中国最神秘的政治“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的古代水源来自玉泉山水系诸水,而自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其水源主要来自此渠供水。</p> <p class="ql-block">北侧山下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来到岛的西侧看万寿山</p> <p class="ql-block">转回到南湖岛北面正中,正对佛香阁。遙想当年,北京市举行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在昆明湖举行横渡活动,我参加北京大专院校游泳方队,从佛香阁码头下水,武装泅渡到龙王庙上岸。</p> 昆明湖东岸游船码头 <p class="ql-block">从南湖島过十七孔桥回到岸上,转到桥南侧,再看桥非常壮观。十七孔桥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国内最大石桥。桥宽8米,长150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从这里再看石桥兩边栏杆上雕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500多只石狮。</p> 沿着昆明湖东堤继续前行 <p class="ql-block">来到颐和园(昆明湖)东南角的绣漪桥。这里是昆明湖与长河在东堤、苏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红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p> <p class="ql-block">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是长河与昆明湖旳水路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p> <p class="ql-block">走过桥来到南线苏堤上,再回望蓝天白云下的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里的精灵,一群鸳鸯在戏水。</p> <p class="ql-block">苏堤上的景明楼位于昆明湖练桥和柳桥之间,始建于1750年,由主楼和兩座配楼组成。</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用“景明”二字做楼名,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是西堤六桥中唯一的高拱桥,是昆明湖与玉河的连接处,它是西堤的一处水路通道,清朝的帝后由昆明湖去玉泉山,都走这条水路。</p> 走过玉带桥 <p class="ql-block">沿着西堤前行</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色,但是在10月底,金秋时节,颐和园里到处五彩纷呈,色彩斑斓,是一年里最美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来到颐和园西部的耕织园,景区始建于1750年,是原具有江南情调的景区,是中国古代重视农桑思想的园林式体现。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改为水师学堂。2003年颐和园管理处整理了山形水系,再现了部分历史景观原貌。</p> 水师学堂 桑宁桥 <p class="ql-block">站在西堤上看万寿山西侧的石舫和船坞</p> <p class="ql-block">耕织园的秋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走过耕织园来到颐和园西北角的双木桥(仿古平桥)</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转向南行,经过颐和园船坞。</p> <p class="ql-block">再前行,看颐和园龙船。</p> <p class="ql-block">来到清晏舫(石舫)西侧。清晏舫,海晏河清之意,是颐和园里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过云岩牌楼</p> <p class="ql-block">来到清晏舫东面。清晏舫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颐和园时改名“石舫”。石舫长36米,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建有兩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p> <p class="ql-block">过石舫向东,来到佛香阁前排云门南的“云辉玉宇”牌楼。</p> <p class="ql-block">来到佛香阁前排云门。佛香阁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兩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势相当宏伟。</p> <p class="ql-block">走过排云门,迎面就是排云殿。</p> <p class="ql-block">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位置,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p> <p class="ql-block">排云殿、佛香阁同框。</p> <p class="ql-block">向上攀登,来到佛香阁西侧的宝云阁(俗称铜亭)。</p> <p class="ql-block">铜亭高7.5米,用铜207吨,41万多斤,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铜亭建在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p> <p class="ql-block">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p> <p class="ql-block">从宝云阁出来,向佛香阁攀登。</p> <p class="ql-block">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在万寿山前中央部位的山腰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p> <p class="ql-block">来到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八国联军烧毁后,1891年重建,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里供奉“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p> <p class="ql-block">佛香阁上面的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是精美的黄、绿兩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镶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p> <p class="ql-block">站在佛香阁上看东侧的“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p> <p class="ql-block">在佛香阁鸟瞰,昆明湖景色一揽无遗。城区的高大建筑清晣可见。</p> <p class="ql-block">夕阳的光线从桥孔投射过来。每年冬至时,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是全年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据说当年建造者将落日与十七孔桥成垂直状态,当夕阳西下时,每年冬至前后,夕阳余晖都会准时的最大程度的投射到十七孔桥的桥洞,十七个孔洞洞洞有光,成为每年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为此,每年的冬至前后,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攝影爱好者和游客纷至沓来,争相拍照,一睹为快。我也加入拍照大军。这是我在2017年冬至日拍的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照片。</p> <p class="ql-block">从佛香阁下来东行,来到听鹂馆。听鹂馆原是乾隆为其母所建,内有兩层戏台,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常在这里听戏,宴饮。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改建,现在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p> <p class="ql-block">走过颐和园的长廊,来到乐寿堂。乐寿堂是慈禧太后的住所,是宫廷居住区中的主建筑,南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乐寿堂出来,来到湖边,看夕阳下的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照耀下的文昌阁格外亮眼</p> <p class="ql-block">从乐寿堂向东前行,来到大戏楼。大戏楼在德和园内,是慈禧60岁生日所建,专供慈禧看戏。大戏楼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它的绝妙之处是顶板上设有七个天井,地板中则有“地井”。演神鬼戏时,演员可以从顶板的“天井”从天而降,亦可从“地井”中穿地而出。更为奇妙的是,还可以引水上台。后边就是颐乐殿,是专供慈禧看戏的大殿。当时,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杨小楼、谭鑫培等曾在此为慈禧献过艺,这无形中在客观上促进了京剧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从大戏楼出来,向北来到在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谐趣园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然后沿着后山由东往西前行,来到佛香阁后面的四大部洲,须弥灵境,这是一组藏式宗教建筑群,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四大部洲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为平台)。</p> <p class="ql-block">从四大部洲下来就是苏州街,又称“买卖街”,是颐和园后湖兩岸仿江南水镇而建。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行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于咸丰(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86年重建,再现了当年的历史人文景象。</p><p class="ql-block">18点左右,从北宫门出园,结朿颐和园游览,一圈下来,行程约11公里,历时7小时16分钟,感觉很好,为颐和园的气势恢宏,山水如画,为美丽的金秋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