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古城游记

工友PCG

<p class="ql-block">黔城古城游记</p><p class="ql-block"> 黔城古城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是多么苍老久远。老妈外辈的祖籍是这座古城,在老人家的故事中总离不开黔城,我们虽然步入老年,但是,仍缠绕在故事的情结之中。今天沿着历史轨迹而行,黔城还是那么古老,与现代城镇比较,却似古董般可贵,这就体现了生活中的多样性——不能只有现代高楼林立的城镇,更要保护好历史古城。</p><p class="ql-block"> 黔城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被誉为“江南古建筑博物馆”。古城共有九街十八巷,从南至北呈鱼骨状,是如今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这些古建筑群,包括南正街、龙标山钟鼓楼、赤宝塔、万寿宫、文庙、龙标书院等,蕴含着丰富的中华建筑文化。由于功能不同,每一座建筑都有不同风格,它们有的飞檐卷棚,有的雕梁画栋,有的精致秀丽。作为主干道的南正街,全长156米,整街以青石板铺就,走在其中,仿佛梦回古代。</p><p class="ql-block"> 唐朝大诗人王昌龄曾经流放到当时边远的龙标县(黔城)为官,一首《芙蓉楼送辛渐》七绝留名后世,并修建了《芙蓉楼》彰显诗人怀念友人之情,“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绝唱,抒发了诗人的高亮气节。</p><p class="ql-block">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p><p class="ql-block">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p><p class="ql-block">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人们耳熟能祥。再次查阅《唐诗三百首》注释,诗文中的芙蓉楼与黔城芙蓉楼似乎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屡遭贬职的王昌龄在吴地(今江苏省镇江市)送客的写照。黔城芙蓉楼很可能是王昌龄再次被贬职流放到当时边远的龙标县(黔城)而仿建的(有待专家学者考证)。为了发展旅游借用这首诗也无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