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古桥(第十一集)鄞南的几座特色古桥

周叔扬

<p class="ql-block">  2016年鄞州行政区域调整以后,其境内的主要水系为两大水系,一是甬江水系,二是大嵩江水系。而鄞南区域(云龙、姜山、东钱湖、塘溪、咸祥、瞻岐等乡镇)的主要水系包括奉化江、前塘河及前塘河的支流姜山河、长山江河等,包括2000年前后陆续新开挖的甬新河和沿山干河,从而构成了鄞南地区的基本河网水系。而古桥则基本分布在前塘河及支流和大嵩江及支流上。</p><p class="ql-block"> 鄞南地区古桥分布较多,本集先对以下6座颇有特色的古桥予以专门介绍。</p> <p class="ql-block">邱隘横泾戏台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鄞州区邱隘镇的横泾村,南北向横跨在村中的摇塘河上,是宁波地区仅有的一座可供演出的戏台桥梁合一的石梁桥。该桥的建筑年代不详,但据桥南三元殿的清代嘉庆甲子年(1804年)所立《公禁碑》的记载内容看,戏台桥至少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横泾戏台桥为单孔石梁平桥,桥长12米,宽2.5米,桥的南北各砌有石阶6级。桥孔跨水4米,高2米;桥台的桥面宽度为4米,宽而平坦。而桥的西面兴建了5间跨河桥亭,每间深宽各达4米,其中居中的一间高达4米,于是桥与戏亭相接就形成了宽4米、深6米的三面开敞式戏台。由于桥台面对东西水域,视线宽阔,造就了陆地和水上的观戏条件。因此,横泾桥不仅是一座水陆津梁的古代文化建筑,更是浙东水乡优秀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跨泾桥,平时为村民避雨休憩,到了演戏时日,台上鼓乐喧天,台下舟楫蚁聚,岸边人潮涌动,俨然成了真正的 “天然舞台”。一到晚上演出时,桥上灯火通明,经商的、看戏的、烧香的、做戏的,都集中在以戏台为中心的摇塘河上下,犹如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中所描述的 “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的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横泾村往日水网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横贯村子东西的摇塘河与中塘河、后塘河平行且相通,戏亭桥两岸楼宅依河而建,三里长街店铺林立。2021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横泾村被列入整体拆迁,但愿戏亭桥能依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云龙碶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鄞州区云龙镇云龙村,南北向横跨长山江的支流之上。该桥是一座五孔四墩平梁桥,其特点是在桥的东侧石墩上设有碶槽,置放闸板,在泄洪或蓄水时节用以调节内河水位,碶桥一体。这种碶桥合一的桥梁在小浃江上应用较多,但在鄞南地区却是唯一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云龙碶桥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70年前后),重修于南宋建炎年间(1128年前后),现存的云龙碶桥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全桥长13.87米,宽1.86米;每孔由三块石板铺就,两侧施实心桥栏,桥栏高0.4米,共5段,不等长;桥墩由条石砌筑而成,迎水面成船形。桥中孔位置的桥栏上镌刻有“云龙碶”三个隶体大字,旁边落款为“民国十四年,里人重修”。因当时河水流经桥体时,宛如云起龙腾,村遂名云龙,桥亦命名为“云龙碶桥”。</p><p class="ql-block"> 云龙碶桥是鄞南地区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建造科学,也是硏究鄞州水利设施发展情的例证之一。只可惜桥体北端的两孔西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竟然被建造了一幢民宅,以至后两孔完全被堵。</p> <p class="ql-block">黄昏晨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鄞州区云龙镇任新村任家横自然村下庵东,南北向横跨于塘河上,为一座三孔两墩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桥中间微高,整个桥面呈“鱼背状。全桥长16.96米,宽2.08米,两侧施以实心水泥护栏。桥北侧建有桥亭。</p><p class="ql-block"> 黄昏晨桥1931年由当时鄞州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陈磬裁(姜山镇陈鑑桥村人)出资建造。陈磬裁发迹以后,先后在鄞州各地捐款修建了十桥十亭,黄昏晨桥为第十座桥,系其“十桥十亭”的收官之作,也是十桥十亭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而桥北的桥亭则是十亭中的第四亭,桥亭上的碑额上书有“民国二十年仲夏”字样,应与黄昏晨桥同年建成。桥亭中刻有楹联四副:</p><p class="ql-block"> 到处云山到处佛,当方土地当方灵。</p><p class="ql-block"> 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p><p class="ql-block"> 掌万民之福音普沾吉庆,通天下之财源永锡盈丰。</p><p class="ql-block"> 银山久种无边树,金谷时开得间花。</p><p class="ql-block"> 黄昏晨桥的最大看点是其实心混凝土护栏外侧刻写有众多的关于做人的格言,这些格言取自于《太上感兴篇》,代表了建桥者的劝世思想。这种设计,在宁波众多的古桥中也是独有的。</p><p class="ql-block"> 桥东侧:"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隨之。”“语云,自求多福自得其乐自作孽,这三个自字,很有意味,求人求天还不如求己。”“敬劝世人,回心转意。”</p><p class="ql-block"> 桥西侧:“能孝父母天佑得福,能孝父母天佑长寿,能孝父母天佑多子,能孝父母天佑多财,能孝父母天佑顺流,如孝顺父母情愿自己劳苦,可一生逢凶化吉,而天龙八部拥护其身永不受灾矣。”“敬劝世人,顺风得利。”</p><p class="ql-block"> 桥额上镌刻有“黄昏晨桥”,下书“第十桥”,题头“民国二十年五月”,落款“里人陈磬裁敬建”。</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昏晨桥看塘河</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桥北的第四亭</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桥西的普济禅寺</p> <p class="ql-block">月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云龙镇冠英村的冠英阁东侧平台之上,桥的南侧就是水面宽阔的冠英河,如果从高处俯视观音阁外的平台,状如佛手,而迷你玲珑的月桥就坐落在这佛手的掌心。</p><p class="ql-block"> 月桥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单孔迷你型拱桥,南北向横跨佛手中央的园月形水泥池塘,全桥构造简单,体态小巧,格局完整,桥长仅3.02米,宽1.24米,两侧设有水泥护栏,桥两头各有石台阶3级,桥栏外侧镌刻有“月桥”楷书桥名,题撰的陈宝麟时任鄞县县长。</p><p class="ql-block"> 月桥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鄞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姜山镇五龙桥村五龙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姜山镇五龙桥村东南鄞奉交界处的五港河上,因其北面是五条河流的交汇之处,百姓认为桥系应“五龙之脉”,故取名“五龙桥”,旧时为鄞奉通道上的重要津梁。</p><p class="ql-block"> 五龙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重修于清道光己酉年间(1849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经重修。原桥东西向横跨白杜河,2007年白杜河拓宽,五龙桥被整体迁移到五河交汇口支流河道上,方向改成南北横跨。</p><p class="ql-block"> 五龙桥为2墩3孔石砌梁式平桥,桥全长24.20米,宽2.32米,中孔高2.04米,跨径4.26米,边孔跨径3.20~3.70米。建造者在设计、建造时颇费匠心,全桥制作工艺精良,桥身雕饰极为精美,是宁波现存古桥中的精品,可与奉化西坞居敬桥、鄞州五乡碧环桥、宁海宏济桥、象山庆丰桥等的桥身雕饰相媲美,但也是五座桥梁中保护不善、最令人担忧的一座。东孔桥栏外侧的两块镶嵌石雕图板遗失,石象仅剩东北角1只,其余3只连同望柱及4块抱鼓石均不见踪影。</p><p class="ql-block"> 五龙桥石构件配色极为考究,色差明显,层次清晰,东、西桥台用黄白色长方形条石砌筑,桥台顶端前沿横置紫红色长石板作枕梁石,桥墩用整根厚实的黄白色条石横置叠砌,墩顶覆盖宽厚的紫红色长石板作枕梁石以承接梁面。墩体迎水面成丰圆分水形,前端再竖立紫红色条石,以保护桥墩并增强对桥面的支撑。每孔桥面用3块巨大的紫红色长石板并排纵向铺设,整个桥面略成弧形;东西两堍各铺设6级紫红色石阶。桥两侧各有3块紫红色长条石栏板,4根黄白色石柱,2块抱鼓石,均用榫卯结构组合。</p><p class="ql-block"> 五龙桥的桥身雕饰十分精美,桥匾两边、桥匾上方和中间两根望柱外侧均雕有形态各异、跃跃欲试的五条龙;边孔上方石栏板外侧镶嵌有4块长1.4米的黄白色浮雕人物故事图案,如《八仙庆寿》、《带子入朝》、《招财进宝》等,人物栩栩如生。桥栏望柱内外还刻有牡丹、蝙蝠、流苏、菊花、宝瓶等图案,桥中部4个望柱柱头雕饰有石狮,桥头4根望柱则雕饰石象,寓意“事事吉祥”。中孔桥栏的匾额内阴刻有楷体“五龙桥”三个大字,匾外两侧上端书“道光己酉年穀旦”,下端书“秋月捐,众姓重修”。</p><p class="ql-block"> 护墩竖石上原刻有两副阴文行书桥联,可惜现仅剩半联。</p> <p class="ql-block">拓宽后的白杜河</p> <p class="ql-block">金龙桥的四块桥栏板上雕刻有民间流传的传统故事,翊翊如生,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桥栏柱上雕刻的石狮,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已经残缺不全。</p> <p class="ql-block">舵撞碶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鄞州区瞻岐镇唐家村,东西向跨于投漫河的两头,又被村民称之为“五眼碶桥”。舵撞碶桥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为时任鄞县县令杨懿所修建。</p><p class="ql-block"> 舵撞碶桥的最大特色是集碶、闸、桥于一体,全桥长14.5米,宽4米,高3米,桥孔(闸门)净跨2.2米,桥的南北两面有二根长约6米的支撑长石条,以45度左右的斜角支撑着桥墩,使桥墩形成一个建筑力学上的稳定结构,以最大限度抵制潮流形成的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桥墩采用长方形块石叠砌,每墩中间均配置直立长条石一根,并在上面刻凿通天凹槽两条,供安放闸门板所用。四个桥墩的上横梁伸出的两头各刻有水兽一对。桥墩南北两面分别设菱形长条锁石,将桥墩与桥面石牢牢锁定,使桥的结构具备足够的抗洪能力。</p><p class="ql-block"> 舵撞碶桥建成后,除了起到蓄水、灌溉、阻砂、抑咸、泄洪功能外,也成为沟通瞻岐、咸祥、塘溪等地往来的通道。清同治五年(1866年),下游大嵩江围垦了三千多亩海涂田,并建了新的碶闸,舵撞碶桥的水利功能逐渐消失;到上世纪70年代,咸瞻公路开通,舵撞碶桥的交通功能也随之丧失,古桥开始被废弃。</p><p class="ql-block"> 据载,杨懿任鄞县县令时,曾先后在大嵩江两岸开垦塘田2万亩,并在大嵩江流域建成类似舵撞碶桥集碶、闸、桥一体的桥梁6座,不仅有效抵制了咸潮入侵,还发挥了良好的蓄淡和泄洪功能。</p> <p class="ql-block">本集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