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会址掠影(摄制/马明)

心底清凉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会址掠影》(摄制/马明)</p> <p class="ql-block">《彭总因“万言书”引火烧身,张闻天和周小舟为何“陪绑”?》</p><p class="ql-block">文字/兵说历史 摄制/马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1959年的庐山会议成为彭总命运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在这次会议上,彭总由于自己一份敢于直言的“万言书”触怒了主席。一直气氛轻松的“神仙会”瞬间风向突变,从原先的“纠左”变成了对准彭总的“猛烈开炮”。</p><p class="ql-block">在这次会议的前半段,不少人对彭总的意见颇有同感。</p><p class="ql-block">但是,主席给彭总的“万言书”定下调子后,和彭总“心有戚戚焉”的人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而和彭总一起落难的,有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p><p class="ql-block">彭总的“万言书”究竟写了些什么,让主席发雷霆之怒?</p><p class="ql-block">赞成彭总意见的不在少数,为何只有黄、张、周三人“陪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的召开,适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前。</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年跃进”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三年灾害的第一个年头。与“跃进”一同推进的,还有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经济发展和农业建设遭遇重大挫折,多地出现了“亩产万斤”这样的“神话”。对此,很多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情,对建议“降温反冒进”的周公也多次受到指责。</p><p class="ql-block">1959年7月14日,也就是庐山会议进行到第13天的时候,彭总以个人名义给主席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后来的“万言书”。实际上,这封信加上称呼、落款,也不过3510字。</p><p class="ql-block">在彭总这封三千多字的信中,主要提到了几点:</p><p class="ql-block">第一,肯定了1958年的成绩,但也提到一些基本建设项目操之过急、分散了有限资金的使用,但1959年没有放慢步伐,继续“跃进”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p><p class="ql-block">第二,农村公社化是一条正确途径,曾有一段混乱现象基本得到纠正;大炼钢铁的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和人力,但也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p><p class="ql-block">第三,过去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客观因素是没有完整的经验,主观因素是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暴露出不少问题,浮夸风滋长,犯了“左”的错误。</p><p class="ql-block">最后,彭总建议总结成绩和教训,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争取15年赶上英国。</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让彭总从防长一下成了吴家花园的一个“农夫”。3年后,妻子浦安修由于承受不住各方的压力,被迫和彭总吃了“分手梨”,结束了24年的患难与共。</p><p class="ql-block">彭总和妻子浦安修</p><p class="ql-block">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彭总的来信并没有过激的言语。</p><p class="ql-block">但是,放在那个“放卫星”的年代,周公“放缓降温”的建议都被批评,甚至要求辞职。彭总“检讨反思”这一瓢凉水,如同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水里。</p><p class="ql-block">两天以后,彭总这封“意见书”被印发给参会人员讨论。</p><p class="ql-block">随着对彭总的批评和“揭发”,一些“陈年旧账”也被一一翻出来。最终,彭总被撸掉了防长的官职。一同“陪绑”的,还有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p><p class="ql-block">1955年,黄克诚与彭德怀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黄克诚长期在红一方面军,是红三军团的老人,和彭总的个人关系也非常好,甚至被人说成“情同父子”。但是,和心直口快的彭总相比,同样敢说敢做的黄克诚知道分寸。</p><p class="ql-block">彭总给主席提建议采用写信的方式,黄克诚是不赞同的。</p><p class="ql-block">在黄克诚看来,最好的方式是当面和主席开诚布公地摊开来谈一谈。但是,当主席通知总长黄克诚和林总等人火速上山“增援”时,姗姗来迟的黄克诚让他大失所望。</p><p class="ql-block">华东局书记柯庆施启发黄克诚要揭发彭总,被黄克诚断然拒绝。</p><p class="ql-block">主席在庐山“美庐”别墅接见了黄克诚,问及他和彭总的关系,黄克诚答:自己当总长是主席提名的,不是彭总要自己当的,自己不是彭总的参谋长,也不是“湖南小集团”。</p><p class="ql-block">谈话间,主席提起四平保卫战,黄克诚说:“就是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黄克诚大将</p><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因为敢于直言而几起几落的黄克诚,在庐山上坚定地支持彭总。</p><p class="ql-block">特别是黄克诚拒绝和彭总“划清关系”,而且当面对主席说“保卫四平是错误的”,从而被列为“紧跟彭总的第二号人物”。张闻天和周小舟“陪绑”,则有些意外。</p><p class="ql-block">在会议记录中,对张闻天的“罢官”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张闻天,长征时期化名洛甫,和主席、王稼祥是军中“三人组”。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取代博古(秦邦宪)成为“班长”,一直到1938年9月的全会,才把接力棒交到了主席手里,张闻天也由于开明的作风被主席誉为“明君”。</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田家英、胡乔木等人给张闻天打电话,要他“看清形势,少讲缺点”“少说为妙”,但张闻天还是按照草稿,在肯定“大跃进”的同时,着重讲了一些缺点、后果。</p><p class="ql-block">很显然,这种“逆流而动”的做法,无异于把自己推到了“彭总一伙”的阵营。庐山会议后,张闻天被撤了副外长的职务。</p><p class="ql-block">此后,张闻天成了一个研究员,好在妻子刘英一直陪在他的身边。</p><p class="ql-block">张闻天和妻子刘英</p><p class="ql-block">担任过主席秘书的周小舟的情况,有一些特殊。</p><p class="ql-block">在庐山会议前一年冬天,湖南书记周小舟陪同彭总到湘潭、乌石、韶山、平江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就是在这次调研中,彭总发现了一些地区弄虚作假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彭总的“万言书”里的一些材料,就是来自湖南的调研。</p><p class="ql-block">时年47岁的周小舟正当壮年,在湖南已经有6年之久,可谓意气风发。加上和主席私交好,庐山会议期间表现比较活跃,甚至在主席面前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p><p class="ql-block">但是,和“横刀跃马”的彭总、战功赫赫的黄克诚大将和多次沉浮的张闻天相比,周小舟的经验要少一些。而且有人在小组会上,揭发周小舟“背地里说过伟人像斯大林的晚年”这样的话,导致局面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周小舟(前排左一)陪同主席回韶山</p><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后,周小舟由省委的书记降为浏阳大瑶公社的副书记。</p><p class="ql-block">这样大的落差,对一个踌躇满志的干部来说,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3年后,周小舟调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1966年12月26日,周小舟服药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彭总和妻子浦安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55年,黄克诚与彭德怀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克诚大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闻天和妻子刘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小舟(前排左一)陪同主席回韶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