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衡阳市船山画院雲起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为什么以琴为首?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圣贤,为什么人人都精通琴艺?当今天下也是一大把,为什么音乐家却寥寥?庄子外篇天运告诉我们,真正的音乐家首先得是个悟道者。琴棋书画四艺不仅是艺术,更是悟道的工具。把琴力为首位,是因为古人以琴应道,以琴音阴阳,以书音四象,以化音八卦万物。</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以琴应道呢?因为在所有艺术之中,音乐最接近于道。上古夫羲创制古琴,就是用于连通天地,古琴是在道之法器。换句话说,真正的好音乐可以走捷径,直接把人带入到道的境界之中,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据文章天韵记载,轩辕皇帝弹了一曲名叫咸池之乐,将此演绎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庄子说有一个姓北门名教程的人,听完皇帝的咸池之乐,感到非常非常震惊,就去问皇帝说你在广袤的原野上演奏咸池乐曲,我刚开始听的时候恐惧的不得了,听着听着就放松下来,听到最候神情恍惚,当当然而没有偏颇,漠默然而无知,无时茫然坐望,甚至天地万物都不存在了,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陷入迷惑之中。北门城很激动啊,一口气表达了听到皇帝咸池之乐后三个层次的变化,即初闻京剧,中文放松,后文迷惑。但北门成不知道的是,通过这一首曲子的三重奏,其实他在无意间已经被皇帝带入道中,由此可见,演奏者皇帝不凡,乐曲咸池不凡,听着北门城同样也不凡。所以接下来皇帝用咸池之乐的三重奏来解释北门成文乐。</p><p class="ql-block"> 入道的初中后三个阶段,奇妙原理这堂天花板集的音乐课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皇帝首先解释了第一重奏,他说,你有这种感受就对了。我因寻人情来演奏乐曲,徐法自然的规律,用礼义加以推进,用天道进行对照。最美妙最高贵的乐曲总是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武德,应之以自然。乐理对应四时的变化,与天地万物同和。乐声犹如四季更迭而起,琴声起降,如万物生息,一切都遵循这一变化而栖息生长,忽而枝繁叶茂,忽而落叶飘零。春夏的盎然生机和秋冬的冷酷肃杀都在有条不紊的更迭,或而清新脱俗,或而浑浊沉重,阴阳相互调配,交合,韵律应和着流动的光辉。当我表达雷霆惊起的时候,冬眠的虫。</p><p class="ql-block"> 制都开始活动起来,以为是惊蛰的节气到了,跃升的终结巡不到结尾,乐升的开始巡不到起头。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兴起,一会儿演戏,一会儿亢尽,变化的方式无穷无尽,而你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在主宰这一切,因此你会感到惊恐不安。现代人可能会觉得音乐就是为了放松,为了消遣,为了快活和休闲,其实并不是这样。古人认为天地运气的变化和音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律管可以喉气,可以确定节气,制定历法。而且人的五脏和五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调和五阴,人听了这些音乐,就能调和自己的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正了,人的品德也就正了,也就能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了。反过来,古人认为五音不合的音乐都是禽兽之音。西汉。</p><p class="ql-block"> 摇滚听多了,突然听到如天籁般的琴声,就会像小偷遇见警察一样浑身不自在。人世到久了,初见道,道也会惊恐不安,因为我们习惯了用自己的认知来判断世界,而道却超人仪表,无可把捉。人对于超出自己认知的无法把握的事情,本能的会感到恐惧。如果你已经被皇帝的解释给惊艳到了,那接下来皇帝的描述可能会再次颠覆你对音乐的认知。如能感受至乐与道之玄妙,或许还能有所误入。皇帝背对着北门城,望着远方,接着解释第二重奏说,我又用阴阳的交合来演奏,用日月的光辉来照临整个乐曲。于是乐生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虽然遵循着一定的条理,却并不拘泥于固态和常规。流波于山谷,则山谷满盈,流波于坑凹,则坑凹充实。</p><p class="ql-block"> 流波于心田,则心灵的恐隙随之堵塞,而是精神凝记持守。乐声悠扬广远,可以称作高如上天,明如日月。因此连鬼神也能持守幽暗,日月星辰也能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我时而把月声停留在一定的境界里,而乐声的寓意却流波在无穷无尽的天地中。我想思考,它,却不能知晓,我想观望,它,却不能看见,我追赶他,却总不能赶上,只得无心地伫立在通达四方而无涯际的大道之上,依着几岸吟咏,目光和智慧困窘于一心想要见到的事物,力气接近于一心想要追求的东西。我早已经赶不上了呀,形体充盈,却又好像不复存在,方才能够随应变化,你随应变化。因此,惊恐不安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皇帝说了这么多,到底。</p><p class="ql-block"> 在表达什么呢?其实第二段皇帝主要说的乐曲是如何顺应自然变化,与天地交融。他巧妙地解答了北门城第二个层次的疑问,常人以五官听音,但感官传导给人身的只是空气的震动,所有的情绪都来源于自身人为的分别之心。人一旦开始随顺于自然之变化,自我认知的桎梏便开始消退,开始驱逐分别之心。没有了是非,人以知分别,感官对于月声就不能知,不能见,不能及。这十月声不入于耳,不扰于心,整个身体都被空虚所充盈,仿佛并不存在形体,跃升,顺着自然万物变化而变化,仿佛并不存在我心。身心去空,离形去至,这是最高级的放松。这种放松从人道观之,是消极懈怠,但从天道观之,这样的状态是天真无为。当一个人富归于。</p><p class="ql-block"> 天真离道就一定不远了。听到这里,北门城恍然大悟,想不到音乐竟有如此妙用,但还有最后一个疑惑,他问道,真是太奇妙了,但是为什么听到后来,我荡荡而无边,默默而无知,茫茫然坐在那里,连自己都迷惑消失在乐曲之中。皇帝听完,哈哈一笑,解释了第三重奏。他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的惊恐之心已经消退,所以我又演奏起忘情忘我的乐声,并且用自然的节奏来加以调节,因而乐声犹如风吹丛林,自然成乐,却又无有形迹,际传播和震动均无外力隐夜,幽幽暗暗,又好像没有了一点儿声响。乐声起奏于不可探测的地方,滞留于深远幽暗的境界。有时候可以说它消实,有时候又可以说它兴起,有时候可以说它充实,有时候又可说他虚华。眼镜流波飘散游。</p><p class="ql-block"> 绝不固守一条,这是出自本然的乐声,用耳听,听不到声音,用眼看,看不见形迹,但却充满于大地,包容了六级,所以最后已被迷失在了音乐里。天下苍生都顺自然而生,因造化而死。所以咸池月的第三重奏,皇帝将因月条于造化之心灵,合于自然之心灵,同风物之动,吹随森林之出生,挥动四时不散,万物各得其所。这是寂寥幽昏,超越视听的至乐,使音乐的最高境界,大音习声,故听之不闻,大象无形,故视不见,大方无余故囊括六极,道无不在故充满天地二意。北门城终于明白了自己听到最后,他已经被皇帝的音乐带入到这境界了,到无声无息无可得,人在岛中,不知道射击手在激发时。</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意想把握扣、扳机的三个层次,往往是打不上靶的,而在无意间激发时,往往就是最佳状态。音乐之妙,就在于能悉有意而入无意,不知不觉置身于道中,置身于道中仍不知不觉。最后,皇帝用一句话总结了咸池之乐三重奏之乐理,也总结了以乐入道的玄妙路径。他说,越野者,始玉具俱,故岁无右,次之以待,殆固盾足之于火,或固于于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说,我演奏的咸池之乐,初听时从惶惶不安的静态开始,因为恐惧而认为是祸患。我接着又演奏使人心境松缓的乐曲,因为松缓而渐渐消除恐惧,乐声最后在迷惑不解中终解。因为迷惑不解,所以像个愚钝之人,大智若愚,就接近大道了,接近大道就可以借此而与大道融合相通了。</p><p class="ql-block"> 只有自我认识到了自身的无知,放下自我对人知的执着,方能接入大道。大道从未离开,放下自我妄想当下即是借助音乐这个不言之角,可以直达心灵最深之处,到一直都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知不始,无边静寂。万物始于此,终归于此,这是音声入道之妙。</p><p class="ql-block"> 欢迎各位大神将所了解现存的上古乐谱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感谢收看,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