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峰峰风月关摩崖全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朝建国不足百年且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被大明取代后文化印迹留存到现在的极为罕见。灭掉元朝的明朝统治中国近300年,有足够的时间毁灭前朝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赈灾摩崖碑刻(129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黑龙洞,位于 河北省邯郸市的峰峰矿区,是邯郸的母亲河——滏阳河的重要源头。附近竟然有块元期初年的救灾功德碑。记录赈灾的整个碑刻三尺见方,镶嵌在黑龙洞附近元宝山(古称神阃kun山)山脚风月关拱券下的壁龛里。(之前为摩崖,出于城市建设需要,实施迁移保护。)寥寥450字左右,700多年前中央政府(圣旨)主持、督导下的一场“高规格”赈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 碑文翻译(有错误请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赈灾时间:大德元年(1297年)。</p><p class="ql-block">赈灾地点:广平路磁州滏阳县。</p><p class="ql-block">灾荒起因:春夏不雨,大无麦禾,民且疫;八月……雨盈尺。</p><p class="ql-block">救济范围:户五千八百九十三,口二万六千六百七十三。</p><p class="ql-block">补贴标准:拟贫之家人给米二斗,幼者半之。</p><p class="ql-block">支出金额:米价宝钞六万四千九百二十三贯有奇。</p><p class="ql-block">其他措施:仍谕各社长邻保扶持存养,无致失所。</p><p class="ql-block">政治影响:百姓莫不鼓舞歌詠(咏)。</p><p class="ql-block">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名单(略)好多明显是少数民族干部。</p> <p class="ql-block"> 几易其稿,逐渐成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碑文内容大致就是这样,以下就是李砖家的几点心得与大伙分享,欠妥之处望不吝赐教!</p> <p class="ql-block"> 紫山脚下刘秉忠塑像(201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为了尽快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统治者“主动汉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启用前朝做官的汉人,最典型的应该是咱们邢台老乡刘秉忠吧(详解自行百度)。1271年元朝建立,1297年督察这次赈灾,皇帝老儿派出的“御史台奉训大夫监察御史田铎”差不多相当于中JW司局级干部吧。</p> <p class="ql-block">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大都认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中国文明传承几千年生生不息,汉语、汉字的坚守、演化功不可没。所谓的汉字演化更多的是简化,从碑文中数字计量单位“万”字的繁简运用可见一斑,一如刚解放时的简化字——便于扫盲嘛!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汉字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俱进。在这里首先致敬秦始皇,是他让李斯主持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促进了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先进的技术经验得以传播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3、奥鲁,碑文中好几个当官的都叫奥鲁啥啥,我还纳闷儿,这路长、州长、县长都是他们一家子,都姓奥鲁?只是世袭的民族政权也不奇怪,分封制又不稀罕,只是我少见多怪!</p><p class="ql-block"> 问百度才知道原来奥鲁是一个官职名称,职责大概就是给部队筹集粮草、辎重,于是就有了路级的奥鲁、州级的奥鲁还有县级的奥鲁。</p><p class="ql-block"> 从长达二十多字的官职描述看得出来,所在州县,这个奥鲁可能啥都管。D政军总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应该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 这都能搞错,不严谨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天干地支纪年我知道,可是干支纪日接触的不多。好多前朝的石碑立碑时间表述非常规范,通常都用皇帝年号多少年,岁次干支,几月几日,有的月份还用雅称代替,日的记载简单明了。谁知道这块碑刻多次出现癸卯、甲辰、壬辰,弄得我一头雾水。拿我那蹩脚的天干地支纪年知识推算,结果更是谬以千里、不知所以。</p> <p class="ql-block"> 林村唱戏过庙会祈求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极端天气严重影响对人们生活。“滏阳县”所在的峰峰一带属于山地丘陵尚能“雨盈尺”,当时雨量多大自己合计去吧。发生灾荒的1297年,春夏无雨,八月(农历)又“雨盈尺”。保护环境,减碳降碳,坚持“两山”理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不能动摇。</p> <p class="ql-block"> 今年山东河南干旱,人们跪地祈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夏无雨,青黄不接;八月“雨盈尺”,估计秋苗也收成无望。雨旱灾害涉及面积大,逃荒要饭都没地方讨。别说700年前的古代旧社会,就是现在遇上干旱洪涝,老百姓也是呼天抢地,祈求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大修水利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发展现代技术、人工干预天气;完善的社会救济、保障制度。人们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再为温饱发愁,消除贫困,全民小康、走向富裕,离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附注:1.西晋碑额图片取材于李治山先生“曲周博物馆”公众号。</p><p class="ql-block"> 2.求雨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