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予丰

原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人以丰</p><p class="ql-block">——一家长请孩子的同学吃饭想到的</p><p class="ql-block">那天j同学来跟我说,最近x同学妈妈经常要请他吃饭,他有点奇怪。我立马想到了x同学和j同学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友好状态中,不是今天x说j不好,就是j说x不好。两个人还相互给对方起外号。感觉两个人似乎就没有友好相处过一样。我出面调解过,家长也好像出面交涉过,但效果都不好。</p><p class="ql-block">而这段时间两个人的关系明显改善,有一次看到j同学去问x同学借书,借到后还知道给对方敬个礼,并且两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这样的情况让人感觉温馨,真是难得。</p><p class="ql-block">这里我要为x妈妈的做法点赞。家长在听说自己孩子与班上同学出现矛盾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追责,是谁先说谁,谁先骂谁,或者谁先动手。但在处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去责怪对方,因为家长每责怪一个同学的时候,就是在为孩子树立一个对立面。时间久了,责怪多了,自己孩子的朋友也就渐渐少了。家长不需要与自己孩子的同学交往,而孩子却要天天面对自己的同学。小孩子成天在一起,不可能没有矛盾,在没有出现伤害的情况下选择包容对方,原谅对方,其实是在教孩子学习怎么与人交往。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小社会里学到的一切,会影响到将来到大社会里的处事。</p><p class="ql-block">还是回到j同学和x同学之间的关系上,你说他们最初是谁先说了谁的,六年下来,谁能理得清?除非全程监控,然后全程浏览监控。但这样做一点意义也没有。而x妈妈想到了请j同学吃饭,其实选择的就是包容一切。据说j同学并没有真的去吃过,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明显有了变化。</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作为班主任出面调解,不能解决问题,家长出面互相调解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一个请客就能解决了问题呢?根本原因还是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对方的包容。教育的根在家庭,孩子身上的表现往往是家庭教育的映射。在常态下自己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可能就是家长教育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待人予丰,方得从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