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速度与激情 少年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只有人类会思考吗😀)</p> <p class="ql-block">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我未置可否。只是我知道于我屡试不爽的一个现象:如果尝试着离一个人越远,那么离自己就会更远。如今人到中年,从前未曾接触的、那些逗引不起兴趣的人,至此多是嫌弃;从前未曾喜欢的、更多时候不屑一顾的人,现在更是排斥和抵制。年愈长愈固执,也愈老愈无趣。人生一场,走走停停,就是沉浸在这四样中:亲情、友情、旅游和读书。亲情,体现人生价值;友情,幻想与师同行;旅游,借此陶冶情操;读书,用以感触生活。做什么事交什么人,都不要刻意和牵强,但一定要懂得坚持,所谓铁杵磨针,日久人心。每一串汗水,伴每一个成就,从来得失我看透。这首蔡国权的《顺流逆流》,旋律悠扬婉转,歌词震撼人心。听这首歌有30多年了,很长情的,从激扬文字的愤青到奋发有为的青年再到如今鬓已星星也的上无登天梯的尕龄,这样的人生境界,或许是每一个国人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希望“先生”的称呼和意义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是自言自语,独自一人,自圆着我的思忆,但并不是在这样的凌晨。如果不是欧洲杯,在这样寂静又难得清凉的凌晨,我还是幻想着在梦中与轻盈灵动的蝴蝶一起共舞。看到一篇美文中的陈道明也好,杨绛、蒋勋也好,尤其记起蒋勋那张拄着拐杖、身着大氅、头戴礼帽、独自行走且留下背影的图片,哦,是多么优雅从容,让我过目难忘。我喜欢这篇文章中的话语,溪水静流,绕树抱石,不疾不徐,不会有地势形成瀑布,所以也没有琵琶八面埋伏里奔涌的激情;也不会静水形成深潭,因此也没有二胡二泉映月中无尽的哀伤。而且文章中用词华美,连缀徜徉,口齿生香,读来眼前画意盎然,如同春风中荡漾的绿丝绦,自由惬意,柔美温和,情意绵绵。</p> <p class="ql-block">(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荷兰队和法国队相遇在小组赛的第二轮,电视屏幕中两个队已经入场了。从86年看晓东拿来的世界杯画报(初遇),到92年校外观看欧洲杯(惊艳),再到后来各届的世界杯、欧洲杯以及美洲杯(听琴…但没有长亭),都给自己在相应年度带来了长久的期望、真实的经历和精神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上半场两队踢的犬牙交错,攻防迅捷,小范围配合和大面积穿插,激情碰撞,奔突纠缠,矛盾转换,电光火石间两队大将在荧屏上不停地变换,整个上半场都不曾记下一个队伍上场十一人的名字,但并不妨碍我从躺着不经意间坐直了身躯,双目圆睁,一眨不眨的随着皮球的轨迹紧张着。上半场双方皆无建树,让下半场的比赛充满了悬疑和更大的观看诱惑,内心也不由得为荷兰队祈祷,但并没有恶意的诅咒法国队。攻势如潮,也确实潮涨潮落。想古人形成“如潮”,可能不是北方人士,而是沿海或者江浙一带的学者武将,也一定有着居高临远、一目全局的际遇。两队交锋中,确实一队得球,这一队全员迅速形成向前之势,同一色的人员恰如潮水的前涌,奔腾腾挪,跃跃欲试。人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看荷兰队的比赛,我在想,大概率是不想遗忘过去那些年那个时候的自己,记忆中不能磨灭的曾经也有过激情的自己。只要你用心,时间不会辜负你。</p> <p class="ql-block">(不一样的人生,师无定型)</p> <p class="ql-block"> 两队下半时比赛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我本能地将手机放在一边,聚精会神的欣赏着比赛。这样沉静如水的年龄,这样置身事外的心境,但丝毫不影响自以为师的心底里暗暗的评论。陈道明等谦和的智者远在天与地的那一边,荷兰队和法国队就在我不足三米前的荧屏中。</p><p class="ql-block"> 就像我说的,离一个人越远,离厘清自己的本意也就越远了。眼前走马灯一样变换的专业的精英型的足球运动员,确实在我的眼前,但是他们永远走进不了我长久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心的出处,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