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我国原子弹成功爆炸六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个自称“塔院发小”的群体,他们是几十年前曾经生活在塔院1号院的一群孩子,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六、七十岁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他们的父母携家人住进一个街牌号叫“塔院1号”的院子,这是核武器局的家属院,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大部分家人陆陆续续离开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这些年,曾经在塔院生活过的孩子们离别了几十年后又开始往一起聚集。</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这些当年的孩子如今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后,卸掉了工作压力,放松了心情,更加珍惜生活,更加怀念一生中早年曾经生活过的环境、曾经与小伙伴们玩在一起的时光;也可能是当下出现宣传核武文化的盛世,“塔院发小”越来越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归“塔院”一起回味当年核武事业大后方家属院的生活感觉,共同寻觅父辈们当年“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起初,有热心的“塔院发小”发起《塔院的朋友们》微信聊天群。从此,越来越多五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塔院孩子们通过不同信息渠道加入了这个微信群体。</p> <p class="ql-block"> “塔院发小”聚在一起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到远方的青海221核武基地寻找父辈足迹,很快组团成行,带着众多塔院发小签名的团旗,完成了第一次赴221寻根团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一个巧合的机会 “塔院发小”与张达联系上,张达是221土生土长的核二代,他离开自幼成长的草原后一直对221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他与张超利用业余时间自掏腰包奔波各地寻找核武老人口述核武发展历史。塔院居住着为数不多的90多岁核武老人,他们是1958年二机部核武器局成立时就来到这里,他们见证了九局-九所-九院-221发展历程,有人把这些老人比喻成“核武历史的活化石”。张达和张超在“塔院发小”的安排下来到塔院拜访了几位曾经工作在221的老人,聆听核武老人们讲述那个年代发生在远方草原的人和事,完成了《核武人》纪念短片。看过《核武人》的“塔院发小”无不动容,感慨父辈为了核武伟大事业,舍去小家,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遗憾和伤感的是短片中大部分老人在完成这次亲历者口述历史的采访后不久不幸离开了我们,“塔院发小”永远怀念逝去的父辈。“塔院发小”也意识到能够口述核武历史的老人越来越少,抢救核武文化成为紧迫问题。</p> <p class="ql-block"> “塔院发小”寻根意愿愈来愈高涨,自发组织起来回忆当年塔院神秘往事、追思当年父辈核武事业历程、讲述当年孩子们快乐成长时光,相互鼓励撰写忆事文稿,运筹着出版自己的《塔院记忆》。</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凭借着情怀和热情就能组织十几位“塔院发小”完成寻找父辈足迹以及后来采访几位老人口述历史活动,两次梦想变为现实,现在要发动百十位“塔院发小”动手执笔写出塔院的记忆文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组织工作一路碰到了不少难题。</p><p class="ql-block">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当年的塔院孩子们,特别是几十年前正值青少年活跃在塔院的“老三届”和“69届”、“70届”,他们是见证塔院历史的主要群体,但他们现在已经是步入两髦白发的老人,不论在体力、脑力、眼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从心,要让这些老人伏案写作文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写到父辈经历时,有的“塔院发小”担心讲述父辈职业会不会涉密?这个疑惑是“塔院发小”普遍面对的,其实细想想,自从221解密,我国第一代核武事业已成为历史丰功伟绩公布于世,而“塔院发小”的父辈一生坚守保密纪律,競競业业干了一辈子核武事业,却从来不向家人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塔院孩子哪里能讲出什么秘密呀!</p><p class="ql-block"> 还有,在征集文稿过程中,有的“塔院发小”感觉自己父母只是核武事业中的普通工作者,在父辈的身上怎么能找出核武精神、核武文化?其实我们纵观“塔院发小”的父辈职业生涯,不难发现,他们服从国家调配,在调入九局(核武器局)之前的工作单位个个都是风华正茂的佼佼者,自从走进“核武事业”,有的与曾经军旅生涯的老战友失去联系,有的与曾经同窗多年的老同学不再来往,有的与曾经共同奋斗车间的师徒结束联络,他们远离家庭到金银滩干起了隐姓埋名的核武事业。近几年广泛宣传两弹元勋,惊天动地之事愈来愈被世人皆知,但绝大部分“塔院发小”父辈是默默无闻地把自己一生奉献给核武事业,直到他们最终离开家人时他们核武事业这段崇高的职业生涯也不为外界所知。其实,“塔院发小”的家庭成分各有不同,但都有相似的的家教家风,父辈们严守组织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途名利、为人正直敢于担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等等,父辈们的个人修养和作风通过无形的血缘关系潜宜默化地传授给了塔院核二代,“塔院发小”也正是在如此特殊家庭的教育影响下培养出自身“核二代”的特质。今天“塔院发小”讲述塔院的记忆,不论是自己家庭经历,还是自己成长过程,可以说,无时无处不在透视着和彰显着塔院的精神、塔院的文化,而这种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其实就是核武人过着平凡生活干着不平凡事业留下朴实无华核武精神、核武文化。</p><p class="ql-block"> 最后到了汇稿成书时候,还有“塔院发小”谦卑地认为自已文笔功底不足,担心是不是影响阅读效果?其实,“塔院发小”现在追忆父辈的人生轨迹,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光,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撰写成忆事文章,本身的意义就是把快要被岁月遗忘的“塔院记忆”抢救出来,用书面文集形式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塔院发小”开展“塔院记忆”的活动只是“塔院发小”寻根行动的一部分,《塔院孩子们的往事回忆》是“塔院发小”自己阅读的书籍,也是留给后代们了解塔院历史的读物。这本读物是一群曾经塔院生活过的孩子用最朴素的情感情怀、最百姓的文化底蕴、最通俗的语言书写的文集;它是一本不需要正规的书写逻辑、不需要严谨的语法修辞、不需要标准的标点符号、不需要讲究笔者的文学功底、不需要华丽的段落语句的文集;它的阅读价值是让阅者能够读懂所讲述的塔院故事;它的收藏价值是让后人能够记住塔院的曾经历史。</p><p class="ql-block"> “塔院发小”经过不懈追求、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塔院记忆”梦想。在《惊雷出自无声处-塔院孩子们的往事回忆》发行座谈会上,宋任穷之子宋克荒以核二代身份参加了座谈,他说:“父亲在世时曾向子女表述过,那些在221艰苦条件下工作生活的知识分子、干部和工人非常不容易,他们非常值得敬佩。”</p> <p class="ql-block"> “塔院发小”追寻父辈足迹的行动仍在继续。九所所史馆重新布展开馆后,“塔院发小”向九所表达希望参观所史展寻找父辈在花园路3号足迹的愿望后,取得九所领导的支持,“塔院发小”如愿成为第一批走进所史馆的核二代。当“塔院发小”聚集到九所历史标志性建筑“灰楼”的所史馆,迎面看到中央大厅屏幕上“塔院的孩子们”欢迎回家的迎宾字幅,“塔院发小”终于有了亲人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次重访九所旧址,有一幕很感动的情形,在参观的人群里有一位特殊的老人,他就是当年原子弹起爆塔上“插雷管”四勇士之一的叶均道老先生,近几年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两弹的亲历者,身体力行,奔波各处以亲身经历宣讲核武文化、核武精神,践行老一代核武人的初心和诺言。叶老听说“塔院发小”前往九所所史馆参观,不顾九十多岁高龄执意让孩子推着轮椅走进九所所史馆,老人的愿望就是找找当年工作中的老物件,看看曾经和同事一起的老照片,再一次重温核武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当“塔院发小”走到花园路3号“灰楼”的展板前,朱光亚女儿朱明燕久久凝视在父亲与同事们的合影,她此时此刻更多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和对“老九所人”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塔院发小”认真观看着每一块展板、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物,寻找着父母曾经在花园路3号工作的痕迹和记载。当然在观展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外界从无讲过的核武人事迹。比如,在这次“塔院发小”回家寻根活动现场有这么一段感动人心并催人泪下的最精彩片段,核武先驱赵敬璞之子赵英讲述父亲与邓稼先进入最危险核爆禁地,赵敬璞两次冒着极大风险进入禁地等等鲜人为知的真实情景。</p> <p class="ql-block"> 走到九所所史展览的结尾,“塔院发小”仿佛看到了父母在核武事业发展中的身影,更加懂得,核武事业的发展历史展现了“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武核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塔院发小”再一次吹响走访221寻找父辈足迹的集结号,在梁子的热情帮助下,已经完成组团行程攻略。“塔院发小”的父辈曾经在221这块土地上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奉献了终生,儿女们对父母的一生经历知之甚少。“塔院发小”始终怀揣着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寻找到父辈足迹,在远方金银滩原子弹铸就者纪念墙和596纪念墙上找到自己父亲母亲的名字,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儿女对父母的追思和敬爱。“塔院发小”坚信祖国不会忘记核武事业的先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