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杂记

元谋人

<p class="ql-block">  把自己连续几年的纸质体检报告从家里带至办公室抽屉已有一俩个月了,想抽点时间整理。计划赶不上变化!未来得及整理,却病来如山倒,平生第一次因不适有症状而住院了。</p><p class="ql-block"> 头痛始发时,还以为与往常一样,对症处理或休息一下就会缓解。自忖原因是办公室的电扇在座位左后方对着后背吹,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完全符合。跟以往不同,这次左颈部有明显疼痛带,上至头顶下延斜方肌,呈带状。不适二三天,即便休息也不缓解,第四天甚至出现自汗不止。自处方桂枝加葛根汤2剂无济。头痛欲裂,昏昏沉沉,显然病情不至如此简单了。6.13.17:00许,实在撑不住了,前往医院行核磁共振检查。后来得知,在检查中,技师就发现左脑静脉乙状窦、横窦这两处较大静脉血管处闭塞了!检查一完就住进脑病区。医师查完后建议转治疗这类疾病经验丰富的省人民医院。通过120急救车于21:00许转送入住神经内二科。</p><p class="ql-block"> 自始至终,神志清楚。头痛头晕,不能睁眼,光、声刺激明显。在6.14晚做完血管造影时,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乃是抗凝降颅内压起效了。15号腰穿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等,颅内压也在正常高值范围内。15号全身床边B超、16号CT示未见活动性出血。待解的是,是血栓?是血管本身畸形还是长时间血管病变导致闭塞?庆幸是脑静脉,罕见,若是脑动脉堵塞,就是中风,要么偏瘫、要么失语等严重后果。</p><p class="ql-block"> 随着病情日趋好转的,是疯长拉茬的胡须,其间还夹杂四五根白色的。唉,岁月催人老,身体上陆续出现的问题,无一不是在告诉你:你老了!与牵挂着我病情的父母视频时,笑称,要把胡须蓄起来。咱也年过半百,从未蓄须,正好舔着脸迈入老医师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入住的6人间,床号26~31,我是31号。与我对面的是28号,属于长沙俚语中的“老口子”,64岁,个小人矮,讲话那个调子十足的长沙腔,走路肩膀甩动谓之“走海路”,让人觉得是个老油条。有天晚上听其儿子与其对话,老子是令儿子操心呀,是个不怎么听话的老倔头。深夜2点还在放手机视频,全然不顾周边人在睡觉。早上六点多,护士来床边采血,他嘟囔着“不采,咱还要睡”,回答实习护士询问健教也是十足不耐烦!在后来的无意“偷听”到查房中医生与其的对话,得知其发现梅毒阳性,嘱其与老婆同治。26床是一郴州来的瘦削老头,由一对女儿陪护,寡言少语,不是躺着就是双腿蜷曲坐床上,双手环抱胸前收拢膝盖,神情漠然。据说是胃病。29床是一对八旬的老年夫妻,老头是个健谈豁达的64年入伍的老兵,是从双峰专程来做血管支架的。但因查出肺部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疑似肺周围型占位病变。因为与医师方案有分歧,老头老太认为咱为安支架而来,医师却奔着不是主要原因的肺部可疑肿瘤去了!这是医患角度不同对同一医疗行为的理解不同而导致误解。足见这个时代信任是缺失的。27床是个二十多岁小伙,除了玩手机,鲜与人交流。时不时与女友煲电话粥,正是你侬我侬的恋爱期,完全“无视”这么一个非私人空间,话闸一开,肆无忌惮地释放着青春的热烈。</p><p class="ql-block"> 同处病房几天,大家也就熟稔起来。互相有了照应。帮忙呼叫医护,顺带早中晚餐,互相提醒检查、更换输液,互赠亲友探望带来的吃不赢的水果等,还互相了解病情,聊家常聊儿女等等,一派和谐。</p><p class="ql-block"> 虽然戴口罩看不到面容,天天来治疗的美女护士李诗意,忍不住问她是不是学过舞蹈?小美女回复没学过,笑称她可以做谋女郎,身材高挑头型是照着张艺谋眼光长的。旁边的妻子调侃,见人家美女,就想着要女儿了不是?当年咱要女儿,你不要,现在只有羡慕人家的份了!</p><p class="ql-block"> 我要是有女儿,一定会送她学习舞蹈几年,哪怕不会以舞蹈为职业。无其他原因,至少在保持挺拔体态大有裨益,学过舞蹈的女生,精气神一定不凡。</p><p class="ql-block"> 看她手持纸质本子,逐床问病人“知道你做哪些治疗么?甘露醇是干什么的?……”轮到我了,我问她“这个是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么?”妻子接茬回答“这是护理查房要考查的,体现主管护士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是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考查病人对用药知晓情况是对咱们工作的考量。”她笑盈盈地回答我。还悉心地用我手机帮我弄了“无恙”小程序,可以实时查自己的化验检查等。</p><p class="ql-block"> 工作过医院的负责人及同行跟科主任打了招呼,赵主任偕护士长一道来查房,问我感觉,向我介绍当前治疗,及接下来的治疗云云。我也大概方向地知道,查红细胞增多原因,找静脉闭塞因素,为院内的溶栓治疗及出院后的抗栓治疗定方案。</p><p class="ql-block"> 第5天住进来的30床,是个19岁的大一学生。因为左眼上眼睑下垂、视物重影住院,据说是第二次住院了。因为口腔金属矫正器,不能行核磁共振检查。须先取掉矫正器,耽误了检查。心里郁闷花钱了治疗没跟上,抱怨不少,其姐也与医师交流过。几拨医师轮番解释方才释怀。第三天其姐又来了,向隔壁29床的陪护打探费用,漂漂亮亮的女子说话却满是对医院医师的不信任,抱怨病没诊明确,检查费用一大堆五六千,用药费用才500多。第5天又一上级医师与其姐姐在床旁用电话沟通了至少40分钟以上,原来其姐投诉到医院去了。我全程在听。很佩服这名上级医师的耐心!唉,信任缺失在当今的各行各业无处不在呐!难怪妻子说我,以我这种乏耐心的,不是被医院这个环境彻底驯服就是被淘汰出这个环境!让我想起裘法祖老先生说的:术不近仙者不为医,德不近佛者不为医。那是仁术仁德的至高境界。有一天看他把长头发剪了,乍一眼居然没认出来,不过依然帅气。一问始知他准备7月份即将而至的大学生参军入伍。咱好奇,问他,“参军是自己想的?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p><p class="ql-block"> “没有其他因素,就是自己想去锻炼,我读的是高职,专业也不好,出身寒门,为往后就业,还是要去试着闯荡。”“没考上好大学已是吃亏,只有走多数人不想不走的路,或许才有属于我的机会,大学生参军有很多优惠。”小伙子对大学生参军的国家政策如数家珍,看来已酝酿斟酌许久。我问,“当兵很苦呀,你能吃得这个苦?”“当兵吃苦我晓得,父母也不太赞同当兵,但我已经吃过亏,还不吃苦不行呀没前程”,小伙回答我。</p><p class="ql-block"> 我点赞他,不错,19岁年纪晓得根据自身情况琢磨出路,而不是呆在舒适区图惬意。象他能有如此想法,不易也少见,一向吝啬溢美之词的我必须给他称赞。</p><p class="ql-block"> 第7日入住29床的老爹就住坡子街,继4月1日出院后时隔两个半月后再次入住。老头耳聋,走路颤颤巍巍,表情漠然,但执拗拒绝旁人搀扶。陪护的老伴自称比老头少十几岁,笑言,夫妻年龄不能相差太多!一儿一女均不在身边,帮不上什么忙,唯有老俩口相扶相持。</p><p class="ql-block"> 妻子在值守陪护六天后,我也稳定不需要照护。在妻子上班的日子,幸得原工作医院照顾送餐。住院期间,至亲与单位民进组织临医院探望。一向疏于交际的我,不想惊动人家,少有朋友来探。倒是一向急公好义交际广泛的妻子的朋友,一拨又一拨地来医院探望。这是我早料到的,没有平时的积累,关键时候是没有人脉人望的!这是一面镜子。蒙亲友各种形式的关心慰问,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身体一天比一天向好,症状全部消失,已无不适,自认已痊愈康复。在此不逐一列举,但叩谢却是应当。</p><p class="ql-block"> 发现这病区有男实习护士。妻子与其交流,实习男护士小伙言语间对职业前景不甚乐观,对自己会不会从事这个工作依然迷茫。对很多人不愿给实习医师实习护士的机会,我给。鼓励他留置针的穿刺,“没事,大胆一点,一次不成再穿刺一次就是。”作为曾经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我,当然清楚年轻的医护是多么需要历练,没有人给机会又怎么历练?小伙不错,一次即穿刺成功。管床医师是个二十几岁姑娘,因为与骨髓穿刺室医师沟通不对称,导致在骨髓穿刺完成后才发现漏了一个项目,又第二次穿刺,让我又一次忍受穿刺之苦!身为同行,理解年轻医师,但应该吸取教训,不要再让他人忍受如此痛苦。换作他人,可能就会有矛盾甚至冲突了。</p><p class="ql-block"> 现代科技应用到了护理工作中,护士们手持式电子设备,扫描病人手腕标签条,信息一览无余,实现了治疗即时显示,医护共享,可查询可追溯。回首当年做住院医的时候,是多么原始,与现今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前29床双峰老俩口是老娭毑陪护老爹爹,后29床也是老太照顾老头,我住院期间,也是妻子寸步不离地照顾我。让我对“老伴”有了更深的感悟与体验。回想年轻时的气盛与对她的包容太少,真是愧对妻子!平时考验不了人心,患难才现真情。病况好转妻子带我在医院周围找吃觅食,周边好吃的实在太多,这里可是网红地,好玩地必须连着好吃处。对我抱怨,“这里有这么多好吃的,你在这边工作过一两年,从未见你给我带过!”我理曲词穷。我甚至认为以前常用来回应她的“我不留意吃,视而不见,即使吃了也不记得,我的脑子不记这些”也是无力的。惟有沉默以对。</p><p class="ql-block"> 说到生病,自然想到鲁迅与梁实秋,两位文学大家政见、情趣大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弱多病。梁实秋曾讽刺鲁迅“吐半口血扶两个丫鬟到阶前看秋海棠,以为那是雅事,实为耽误人家女孩儿的青春。”话中夹枪带棒,极尽挖苦之能事。鲁则讥讽梁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阔人所豢养,对穷人狂吠”。梁和鲁是浙江同乡,从辈分上看,梁算是晚辈,他们的论战,一个步步为营,一个咄咄逼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梁实秋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散文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又是中国现代政治、现代文学史上争议较多的人物之一。他从小身体多病,但心态极好,宽厚待人。谁也没有想到,多病的他竟然著作颇丰,且长寿直到1987年才辞世,活了85岁。而鲁迅先生只活到56岁,这可能与他愤世嫉俗,急火攻心,气大伤身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说来有趣,梁先生一生几乎与病为伍,对待疾病的态度倒是悠哉悠哉。与病周旋,斗得过则斗,斗不过则与之和平共处,实在没有办法就“享受病症”。他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疾病,曾这样写道:“一个人,一辈子可以没朋友、没家庭、没钱财、没权力,可以没爱情、没幸福,但他不可能没生过病。”尽管人们都希望“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但前者通过个人努力似乎可以实现,后者却绝难逃脱。同“人生自古谁无死”相对应的是“人生自古谁无病”,只要身体在,说不准什么时候病就找上门来。名人的疾病观略有不同,郁达夫的《病中作》:</p><p class="ql-block">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p><p class="ql-block">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p><p class="ql-block">对待疾病带有革命的悲伧与倔强。</p><p class="ql-block">苏轼诗曰:</p><p class="ql-block">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p><p class="ql-block">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p><p class="ql-block">却自带豪迈与旷达。</p><p class="ql-block">补记</p><p class="ql-block"> 出院后仔细看了《出院记录》,并从医院公众号里下载所有检查检验病理等报告,发现入院之初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升高,C反应蛋白也支持炎症,也就明白为何入院就给我输头孢曲松钠了!这么说,符合自己一上感就头痛的特点,说明还是上感,只是不具备他症,仅有自汗一条而已!胡希恕讲座里曾提到,太阳病,头项强痛原因在于血液等充斥头颈,血管充盈。结果,核磁又巧查到脑乙状窦横窦闭塞,估计闭塞早已存在,只是加重头痛的另一个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Z.J.Z</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2日夜于</p><p class="ql-block"> 省人民医院天心院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