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故事——抗美援朝志愿军卫生兵刘进祥

许建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祖籍广东郁南,祖父刘瑞安辈迁徙到平乐二塘九龙村定居,开始做些小生意兼农耕维持生活。刘瑞安膝下有刘日宗等七个儿子,先后在平乐、恭城等地做起了小生意,慢慢积累了些资金,并在平乐下关衔77号,办起了瑞昌隆杂货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在朝鲜停战后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日宗成年后娶二塘七堆村人祝秀娣为妻,先后生养刘进祥、刘进昌、刘进兵、刘进业4个儿子。刘进祥出生于1933年,小学就读于恭城莲花 ,毕业后考入平乐附城南洲平乐县立初级中学。在校其间,刘进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仅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成为同学当中的姣姣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爱人林月英近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49年12月,在父母包办下,16岁的刘进祥与14岁的小学同校女生,恭城莲花人林月英结为夫妻。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14师卫校,在平乐街边以“长城部卫校”名义,张贴招生简章。刘进祥义无反顾报名应试,结果以优异成绩获得录取,入校后刘进祥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就地在卫校驻地南洲接受培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月英与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时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除了能吃饱饭,住宿是10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子,上课没有课桌,也没有象样的书本。大家每人一张小凳子,双脚并拢作课桌,一边听课一边记录,条件虽艰苦,但每个战士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当时虽然是考试入学,但学员的接受能力还是有所不同,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记录跟不上。刘进祥的记录不仅完整而且字干净,自然就成了一些战友争相借阅、抄写的范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战友莫炳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此后,卫生学校随军先后到了荔浦、柳州、南丹拉练并参加剿匪行动。1952年3月,部队接到命令,开赴湖北武汉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工地劳动中,刘进祥既是劳动力也是卫生员,他一边拼命劳动一边还要对工伤人员进行处置,做到劳动疗伤两不误,受到上级表彰并荣获记小功一次。一个月后于1952年8月,接到命令开赴海南岛参加国防建设。这次行动全程徒步上千公里,又称千里行军,刘进祥作为卫生员随641团行动。行军过程刘进祥既要克服自身体能问题,又要履行医护工作职责,还肩负行军途中文化教员的义务,他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出色完成任务,受到表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战友李凌受右一、与朝鲜人民军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2年12月,部队又接到命令,千里行军返回大陆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部队返回广西黎塘即成建制踏上了一路北去的闷罐火车,一路上由于采取了保密措施,大家都不知道此行目的,直到火车开进辽宁兴城,部队召开誓师大会,下达抗美援朝入朝参战动员令,大家方才得知此行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战友谢浩才左一、与朝鲜小姑娘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动员令下达后,刘进祥编入铁九师26团3连任战士兼卫生员,于1953年元月1日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知情人士告诉笔者,刘进祥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吃过的苦很多他都很少对人讲,但在朝鲜战场上艰苦经历,他则经常提起。比如部队刚进入朝鲜新义洲,就遭遇到敌机狂轰乱炸,大家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四处乱跑,出现了部分战友被炸死炸伤的情况。后来行军途中挨炸的多了,有了经验,这样的伤亡就减少了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比如朝鲜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地面是雪花飞舞、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地下是厚厚的冰层。这样的环境连北方兵都望而生畏,或况我们这些南方兵,特别是我们来自平乐、看见落雪都稀罕的兵,这就是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顶风冒雪打隧道、挖冻土、修筑工事,抢修被敌人炸毁的铁路、桥梁,为了保家卫国,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积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友莫少坤回忆说,刘进祥是同期考入卫生学校的同学,他剪个短发,有少许白发。我们当年考取214师卫校包括荔蒲在内,有80多名学生,平乐同学还有伍宝珍、高柯明、古翠娥、贝景秋、李凌受、刘长庆、杨杰雄等人。当时我是班长,刘进祥学习很自觉,自我管理能力很强,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不用班长操心的。刘进祥入朝后,随团部下连队既参加抢修,同时又肩负卫生员的职责。战争结束后,我们在朝鲜见过一面,感觉他有点耳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知情人士回忆,刘进祥入朝参战后,先后转战多个抢修铁路和桥梁战斗,他个头不高,身体单薄,但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不仅身体力行奋勇参加抢修,还多次冒着敌机轰炸,在战场上为负伤的战友实施包扎救户,舍身忘死将重伤员救护到安全地带,送住后方医院进行救护。在一次战场救护伤员中,不幸遭遇敌机狂轰乱炸,因躲避不及,被炸弹的气流击穿耳膜,造成一只耳朵失聪。由于一贯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表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荆江分洪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53年7月27日,随着中朝代表团与所谓“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告朝鲜战争结束。停战后,刘进祥随军留在朝鲜,参加帮助朝鲜恢复重建工作。1955年刘进祥回国,由于健康原因,同年他带着残疾证明复员回到平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复员回平乐后,政府根据他的特长,安排其到江左任小学老师,并先后两出两进周塘和大水沅小学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学生们的印象中,刘老师是个和蔼可亲、教学有方、助人为乐的好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亲人一样,从不训斥和体罚学生。他讲课生动有趣,板书工正,教学方法灵活。他还主动掏钱为贫困学生购买铅笔、橡皮擦、练习本。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给学生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教育大家要好好学习,珍惜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美援朝纪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刘进祥参军之前尽管已经结婚,但毕竟两个人都还年龄太小(一个16一个14岁,而刘进祥又还在读书,因而并没有生儿育女。刘进祥随军离开平乐后,林月英回到娘家生活,刘进祥回来后,即到恭城将林月英接回平乐,与其他亲戚一道住在瑞昌隆杂货店。此后有了自己的二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日子过的相当清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小学同学刘秋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为了生存,林月英很早就进入了平乐镇临工生产组,由街道分配到建筑工地做苦工,主要是挖土方、挑沙子,天天有做,但工钱少得可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进祥去逝后林月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9年,在街道妇女干部苏玉琼的推荐下,林月英到平乐镇挑了一年的水,1960年到大拱冲万猪场种菜养猪,1962年到平乐镇汽车站斜对面菜场种菜,尽管如此,生活还是捉襟见肘,为此林月英工作之余,到河边、山沟沟挖地种菜补贴家用。1967年平乐县成立大修厂,菜场员工进入大修厂,至此林月英才算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同时有了一间10来平米的住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苦难中长大的三个儿女如今也撑起了各自的一片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这段日子,笔者小学同学,刘进祥大女儿刘秋凤记忆犹新。刘秋凤与笔者一道就读于平乐二小第七班,小学毕业后就没有任何消息。秋凤说,小时候妈妈的苦都看在眼里,总是天还没亮就出门,太阳西沉才回来,回到家里又忙着一大家子的生活,偶尔加点菜又总不舍得吃,全夹给了我们的碗里。秋凤说,妈妈是个很坚强的人,再苦再难都咬紧牙关坚持,从不埋怨。因为理解母亲内心的苦,秋凤比别人家的小孩要早熟一些,读小学时就跟着母亲到菜地劳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学毕业,本可以跟其他同学一道继续背着书包念初中、上高中的秋凤同学,选择了辍学,走向社会开启了打工谋生的人生。秋凤先后到过桂林肠衣场做临工,也有过机会留在桂林工作,但因为没有背景,不得不回到平乐,进入大修厂成为一名职工。继而结婚生子,大儿子在平乐从事个体经营,小儿子弥补了母亲求学的遗憾,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毕业,目前在南宁工作。两个儿子都已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秋凤夫妻享受着天伦之乐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提起刘进祥的过往,胞弟刘进昌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一件事。大哥除了对我们几兄弟有恩以外,还是个有慈悲胸怀的大善人。家族里有两个女孩读书成绩都很好,但受到当时家庭生活困难的影响,一个初中毕业保送进平乐中学,家里拿不出钱供她报名,大哥知道后主动拿出钱来供其读书。另一个女孩考取了卫校 同样因为上述原因没钱报名,大哥得知情况后,再次解囊相助,让其完成了学业。而此时大哥的月工资不足30元。</span></p> <p class="ql-block">1965年12月,因积劳成疾,抗美援朝老兵刘进祥不幸病逝,时年35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