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都·民族魂

南山樵

<p class="ql-block">古越都·民族魂</p><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怀旧之旅</p><p class="ql-block">郑光程</p><p class="ql-block">“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的绍兴人杰地灵,以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p><p class="ql-block">绍兴历史悠久,建城近2500年,虽历经沧桑,但仍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堪称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早在新石器时期,绍兴大地上就印上了人类的足迹。尧舜曾亲临绍兴一带耕耘巡狩。治平洪水的夏禹曾在此大会诸侯,死后还葬在会稽山麓。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建都绍兴,一度使之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的中心。两汉、两晋、隋唐五代,这里一直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南宋时还曾两度作为临时首都。</p> <h3>毛泽东主席说过:“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从古至今,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和他的谋士文种、范蠡,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魏晋南北朝书法家王羲之、诗人谢灵运,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清时期散文家张岱,理学家刘宗周、王思任,书画家徐渭、陈洪绶、赵之谦、任伯年,医学家张景岳,历史学家章学诚,晚清革命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教育家蔡元培,科学家竺可桢、经济学家马寅初等等,都在这里生活过。绍兴还是周恩来总理的祖籍。这些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不仅以他们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而且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振兴了我们的民族精神。<br>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就诞生于这样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基础和悠久历史背景的土地。而他生活的时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杰出的人物,或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或试图通过暴力革命,来达到改变现状、最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目的。而鲁迅先生,当试图通过医治国民的身体达到强国的希望破灭之后,他毅然决然地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开始了拯救国民灵魂的斗争。因此,鲁迅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以至于现在人们常说,绍兴是乌蓬船承载着的,乌毡帽覆盖着的,飘着酒香书卷气的城市。而鲁迅几乎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走近绍兴,就是走近鲁迅。</h3> <h3>我想,是绍兴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了鲁迅先生创作的灵感,给了他斗争的勇气吧!带着这样的想法,怀揣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心,我辗转来到了绍兴,想在此原汁原味地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的情境。<br>“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绍兴自古以来就以绮丽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车子驶入绍兴,但见宽阔的河湖中,轻舟往来穿梭,似在编织绿色的锦缎。远远望去,山影、村落、田野、河道、舟楫、堤岸、民居,一切都好像漂浮在水上。下了车,沿着像鲁迅一般棱角突出的窄窄的青石板路,走过一溜黑白分明的粉墙黛瓦,路边的小河仿佛孺子牛的柔肠一般,乌蓬船晃晃悠悠,欸乃声中,载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咸亨酒店、鲁迅故居、百草园、鲁迅笔下风情园、土谷祠、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穿插其间。 <br>咸亨酒店临街朝南。酒店东侧,竖立着一座塔形照牌。塔高二丈许,檐下外侧悬一大“酒”字。朝西一面,黑底上书“咸亨酒店”四个金字。酒店门前左右两柱各书“酒香宾咸集”、“人和事亨通”,店内摆设格局,悉如小说《孔乙己》所状。当街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赫然,只是柜外多了“孔乙己”左手拈一茴香豆,笑脸迎客的塑像。此情此景,令我萌生出找个位子坐下,点一碟茴香豆,来一盘盐煮笋,咪半杯加饭酒,读两篇“之乎者也”,吟几声“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冲动……</h3> <h3>接着,我又到了鲁迅故居,这座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的大宅院,建于清代乾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br>看着朱漆凋落的大门,破旧的家什,我联想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由于家道衰落,他不得不帮着母亲变卖东西以维持家庭。我想,也正是这种变故激励着他在困境中不断地追求和思索。东渡扶桑,寻求强国之路,乃至于弃医从文,思图去除国民的劣根性,追求一个精神上健全的民族。 <br>穿过门廊,进入一个小院。在桂花树下,坐在黄铜铸就的小凳子上感受先生小时候的那份期待——每逢夏夜便躺在这树下,听继祖母一边轻摇芭蕉扇,一边给他讲“水漫金山”、“猫是老虎的师父”等民间故事。 <br>接着进入的是“百草园”,小时候的记忆立时涌到嘴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漫步园中,我开始寻找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发现的所有新奇的事物:美味的桑葚和覆盆子、弹琴的蟋蟀、入网的鸟雀、神奇的“美女蛇”的传说。鲁迅先生笔下对于绍兴的一切回忆,在这里都一一呈现。可惜的是这里所有的景物几乎都是后来建造的,只有那道爬满了植被的矮矮的“泥墙根”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模样。我想里面虽然已经没有了油蛉、蟋蟀、叫天子、何首乌,但这里依然保留着先生的童年,依然带给你丰富的想象。我甚至还觉得,这石井栏下的井水一定像鲁迅先生的思想一样深不可测,高大的皂荚树,也遵照先生的意愿,风起时不停地扫荡天空,风止时沉思着宇宙的哲理,枝繁时用绿叶发表旺盛的思想,叶落时枯枝直刺苍穹……</h3> <h3>走进鲁迅先生的博物馆,那里的书籍,那里的照片,那里的字迹,一一在我的胸中走过,我被先生的气魄和经历感动着,在那样的历史时代能够给后人留下这么多精神食粮,这就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我缓步而行,默默瞻仰,感觉鲁迅先生的遗风和精神永远沉淀在这座古城中。<br>走到三味书屋前,但见书屋前面有一个大屏风,上书“民族脊梁”,那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br>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坐馆授徒的地方。屋内陈设如鲁迅先生文中描写的那样: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道如同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道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味道如烹调中的佐料酱醋一样。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书屋正中的木方桌是塾师的讲台,两旁的椅子供来客歇坐,边上则为学生的座位。就是在这里,少年的鲁迅接受了“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老先生的启蒙教育。<br>鲁迅先生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人常进出后园,走来走去影响他学习,就要求老师更换位置,把座位移到东北角。他使用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边有一个他当年亲自刻下的一寸见方的“早”字,远远观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稚嫩的读书声依稀回荡。<br>鲁迅先生的求知欲很强,在这里,他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以及汉魏六朝辞文之外,还找了诸如《尔雅音图》、《诗画舫》、《癸巳类稿》、《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许多课外书来读。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使鲁迅先生受益匪浅,为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h3> <h3>出了三味书屋,走到街尽头就是鲁迅广场,横亘眼前的是一座大型花岗岩景墙。墙前面有五个雕像,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墙上写着“鲁迅故里”字样;左方,绘着江南水乡的背景;右方,是鲁迅先生手夹香烟凝视远方的胸像。烟火闪烁着智慧,烟云飘动自由的思想,夹烟的手指好象抖落了陈腐的灰烬,似在剪去旧中国的癌肿。 <br>下午,我走进鲁迅作品中的“鲁镇”,这里完全还原了先生文字中对故乡点点滴滴的一切描绘,连笔下的人物都复原成铜像,保留着每一个戏剧性的神态动作,栩栩如生。旧木板房的民宅、粉墙黛瓦的古居、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枕河临街的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拱桥、豪华气派的鲁府、外土内洋的钱府、静穆庄严的寺庙错落有致,镇公所、鲁家祠堂、奎文阁、静修庵、土谷祠,一一呈现眼前。拖着长辫子、戴着乌毡帽的“阿Q”,油腔滑调地装着各种怪相,东张西望寻找着小尼姑;衣衫褴褛的“祥林嫂”拄着竹竿,嘴里喃喃絮语;“九斤老太”在乌桕树下喋喋不休;拿着黄漆棍子的“假洋鬼子”走过来走过去;挎着腰刀的“兵丁”翻着白眼看着行人,“文豪”站在乌蓬船上,诗意大发…… 这一幕幕小说的场景,是穿插在“鲁镇”游客身边的“活剧”。<br> 就像鲁迅先生的性格一样,河湾里固执地长满乌油油的水草,像梳子梳理着河流浑浊的思想,独独不见一朵娇媚的花,怕是挨了先生的呵斥,都躲起来了。 <br>奎文阁是鲁镇最高的建筑,登上奎文阁,越中山水尽收眼底。由此我想到,文学应该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的,先生满怀民族使命感,以深邃的眼睛观察社会,用他的笔头唤醒国民,激励后人,为我们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奠定他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最高峰的不朽的价值。</h3> <h3>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和先生生活的时代相比,而今的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受人凌辱到扬眉吐气,从战乱频仍到国泰民安,从一贫如洗到繁荣富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十三亿人民创造了从未有过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壮丽前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改革开放之路我们走出来了,2008年,北京成功地承办了奥运会,100年多前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小说家吴趼人《新石头记》以及陆士谔小说《新中国》中梦想的“万国博览大会”也于2010年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一定要高高升起来的。先生当可含笑九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