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张儒(1922年4月29日—2012年4月6日)文山中学高1943届毕业学生,文山人。</p> <p class="ql-block">1936年秋从新华小学(文山市第一小学)毕业,那时的省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就是全地区的最高学府。校长胡占一(西畴县人)、教导主任陈萱英、国文教员焦郁兰、何贤、理化教员罗华荣等都是省厅委派的教师,在文山补充的也领省发工资。校舍由城隍庙、龙神池、文昌宫、精忠庙等14个庙宇组成。因31年成立筹备委员会时除胡外还有县长李郁高、教育局长彭垂思都是筹备委员,征用庙宇问题不大。只有在打倒菩萨时地方绅老提出抗议。这时校长、县长提请17团团长帮助解决。团长龙霖派二营长韦胡子带兵保护现场,让工人将菩萨推倒,拿去填平操场。这时部分绅士相约去干涉,才到大门,见胡校长与韦营长在门前下象棋,周围有武装士兵护卫,谁敢吭声、都悄悄地、悻悻地退回去了。就这样,14个庙宇变成一个学校。</p><p class="ql-block">为了升学,我去看了学校,然后报名。只见大门外横墙上有一米大小的八个隶书大字"多难兴邦、教育建国"是侯明生教师写的,我当即领悟到国家之所以危亡,原因在于教育落后,于是立志教育。考试结果,正取60名,备取20名,全地区300多人参加考试,我名列45,好险!哥哥大我三岁半,早婚,落榜。师范学校不仅不交学杂费,还每月有25元新滇币的伙食津贴,根本吃不完,每学期还可补得二三十元,外县来的做路费绰绰有余。我补得的伙食津贴,用来制校服。学校规定春季穿白色中山服,秋季穿蓝色。还要戴军帽打绿色绑腿、穿圆口布鞋。因为第一年都参加军事训练,到昆集训合格者为预备役军官。所以开师学生每逢星期六晚饭后和星期天出校,走在街上真是雄纠纠、气昂昂神气得很,特别是小学童子军硬把读开师作为努力方向,每届招生大都前来报考。</p> <p class="ql-block">课程比小学多达十倍: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卫生、音乐、体育,除此之外还有师范生的专业课:教育概论、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学实验等等。课本是学生出钱购买、但并不贵,如果获得一次奖学金,一年书费全够了,可能还剩下文具钱。那时没有自来水笔,除毛笔外,方便的就是铅笔了,所以练书法很重要,很多人都写得一手好字。那时的军训是很严格的,几乎象军营那样三操两讲堂了。天不亮就起床,10分钟洗漱上厕所打绑腿,上操号响过一分钟迟到就要挨罚跑步、宽跳。教官是从部队请来的连以上军官。杨教官动辄就拔出手抢相威胁,谁敢违抗?徐教官武功齐全,耍起大刀来只见一团白光滚来滚去。他一上单杠,连续一二十个大车轮下来后面不改色气不喘。</p><p class="ql-block">那时也有武术学校:在宋家公馆段蛟白办了个俊武国术社;在鲁班庙刘师父办了个崇武国术社。我们班的博培厚参加了俊武国术社,的确学得了一身不凡本领,能一掌砍碎20块板瓦,一掌砍碎5块砖,还能肚上打石。</p><p class="ql-block">在简师读了四年,经考试毕业不愿去小学教书的可升入高中,因为自38年秋起,省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扩大为省立开广中学,挂两块牌。师范部分增加高师(现在中师)。简师到12班停招,高师招了两班停办。39年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了两次,一次炸毁了"忠孝"大教室:第二次炸毁图书楼,学校被迫搬迁到玄天观(现文师)。这时只剩下中学部分,师12改为初四班。我在高三班三年时间都在玄天观度过。</p> <p class="ql-block">42年5月4日,驻军﹣﹣国民党军第九集团军司令关麟征突发奇想:来一次五四青年运动会,参加者有总部、52军军部的青年军官和开中学生。运动项目为径赛百米、千米和万米,田赛有跳高、跳远、实弹射击。我参加的跳高成绩是1.5米,射击成绩是150米卧射24环,决赛29环,差一环就获奖。在闭幕的颁奖大会上,关司令特别夸赞中学生的射击成绩,说我训练多年的老兵,射击还不如十多岁的学生哥儿,你们不愧抗日的后备军。</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后,日寇大举向大后方的贵州、云南进逼,企图拿下陪都重庆,逼迫蒋介石投降。贵州独山失守、云南腾冲、龙陵陷落。在潞西县当土司秘书的兰交二哥程先登(警官学校毕业)离开土司家,上山打游击,因他英勇善战被推举为大队长。他们使日寇使不上重武器,转战在丛山峻岭间,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抗战胜利后他客居缅甸,后选为潞西县政协常委,开会专车接送,还有人服待。</p><p class="ql-block">由于社会动荡、生活难安等关系,各班人数连年减少,我在的高三班毕业时只有五人。照毕业相时,坐着的老师比站着的学生多一倍,成为笑谈。</p> <p class="ql-block">文章选自张儒老先生著《布衣回忆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