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文图/王兰生<div><br><br><br>1·筹建时期</div><div><br><br><br>1964年初,中共中央华东局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有关三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决定在江西省建设一个生产常规武器的小三线基地,其中包括一个以提供军工原材料为主的特殊钢厂,代号为810信箱。</div><div><br><br>这个特殊钢厂最初设想是建在浙江金华一带,经过实地勘察,反复比较,最后决定在江西新余良山建厂。华东局当时从全盘考虑,江西是个农业省,地处福建前线的后方,为了缓解福建前线后方的军事装备的供给,最终决定将三线厂江西钢厂建在新余县良山镇一带的深山老林里。</div><div><br><br>在酝酿选址时期的1964年十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来江西视察,到了新余,亲自了解了特殊钢厂厂址选择情况,认为在良山建厂是合适的。1965年5月4日,在厂区布局上争论中,最后也是李富春一锤定音拍板定下来的。江西小三线在中央的布局上是华东小三线,江西钢厂完全是按照三线建设要求建设起来的。</div><div><br><br>1964年,中共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亲自找上海钢铁行业里四大金刚之一的丁振芳谈话,要他去江西筹建江西钢厂,筹建完毕后留在那里当厂长,华东局认为丁振芳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军工,解放后在上海各大钢厂当过厂长,现在去内地筹建三线特殊钢厂是最适当的厂长人选。</div><div><br><br>1964年秋,江西省冶金厅为了配合筹建工作,指令新余钢铁厂成立一个筹建办公室,负责联络、接待和勘察厂址作准备,并调来画眉钨矿副矿长张志恒到筹建办公室担任负责人,张志恒是到新余参加筹建江西钢厂地方干部第一人。</div><div><br><br>1965年3月,华东局决定,江西钢厂从工程设计、土建安装、人员配备、产品试制等全部由上海包建包产。生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由上海配备,工程投资的设备和材料由上海成立指挥部计划安排。粮食和副食品的安排临时工的调配等由江西省负责。</div><div><br><br>1965年4月,上海市成立江西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负责人开始是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李广仁,其后则由上海方面调整为戚铭,人称“戚指挥”。根据华东局的安排,第二指挥部具体负责上海包建包产的20项江西小三线建设项目,第二指挥部于1970年2月撤销建制。</div><div><br><br>说干就干,1965年4月16日,一列从上海北站开往江西南昌的火车缓缓启动了,火车头呼呼地喘着粗气,火车头上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火车拉着十几节绿皮车厢,有一节车厢里坐满了人,足有一百多人,他们都说着上海话,他们是上海支援江西钢厂的第一批建设者。车厢里还坐着带队上海市市委有关领导,还有被任命为江西钢厂厂长的丁振芳,副厂长路一,冶金局计划处的钱家铭、冶金局基建处的耿心景及庞长礼五人,他们都是丁振芳直接看中调配来的。</div><div><br><br>第一批支援江西小三线建设者告别了家人,告别了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上海,上海第三钢铁厂领导班子基本上一半调过去了,炼钢车间主任陈发兴调去江西钢厂当副总工程师,给他离沪准备行程的时间只有48小时。大部分干部接到调令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志向。他们立马动身启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江西省会南昌,受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热烈欢迎。</div><div><br><br>1965年4月21日,庞长礼因病返沪治疗,丁振芳、路一、钱家铭、耿心景四人同上海建工局、物资局、黑色冶金设计院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先遣队,分乘三辆小吉普,一辆轿车从南昌出发,前往新余良山。由于公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汽车只能开开停停,车里人有时还要下车来推,途中在新干县城住了一宿,4月22日抵达新余县良山镇,住在良山招待所,开始建厂的筹建工作,这是从上海来的第一批三线建设者。</div><div><br><br>1965年4月26日,华东局计划委员会发4出(65)华东计综第74号文,批复上海市支援江西建设指挥部关于“江西特殊钢厂建设方案,”决定工程由上海市负责包建包产,负责到底。26日当天,被任命为江西钢厂基建副厂长的陈学民等几位干部也来到了良山,几路人马汇合在一起,在良山地区进行实地勘察,连续几天早出晚归,几乎翻遍了周围的山头,中午回不了招待所吃饭,就带些冷馒头充饥,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良山的深山老林里第一次印上了上海来的三线建设者的足迹。</div><div><br><br>华东局为什么要上海包建包产,负责到底呢?因为当时江西实在太穷了,工业底子太薄弱了,江西历史上一直是个农业省,除了挖煤,一直是个缺钢少铁的省份,工业人才奇缺。那时候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一切都由国家掌握,资源高度集中,按需分配,全民所有。扭转江西工业的落后状态,缩小城乡差距,上海义不容辞。</div><div><br><br>这批人到了群山怀抱中的良山勘察,发现苗头不对,厂区布局把车间分散在相距较远的山沟里,炼钢轧钢高温作业,放进山坳里,依山而建,通风条件差,运输困难,建成后难以生产,日后也无发展余地。但是设计方案已经审批定局,要想更改谈何容易?江西钢厂与包建的上海黑色冶金设计院发生了争论,第二指挥部领导没有表态。</div><div><br><br>1965年5月4日,丁振芳听说李富春副总理将在南昌召开小三线会议,就马上同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路一赶到南昌。会议在江西饭店召开,参加会议的对象是省市厅局领导干部,没有筹建厂的干部参加。</div><div><br><br>丁振芳决心见到李富春副总理,当面申述理由,他们疏通了一位秘书,在会议之前丁振芳和路一进了会议室,终于在会上向李副总理汇报了江西钢厂厂区布局争论情况,详尽地阐述了江西钢厂的“大分散,小集中”的新方案。李副总理当即表示赞同江西钢厂干部对厂区布局的意见。</div><div><br><br>丁振芳和路一向中央领导大胆诤言的胆识为建厂和基建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更重要的是为工厂建成后的生产以及今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先天性条件,这在三线建设选址布局中是罕见的。改变原定方案意味着冒犯有关单位和领导已经作出的决定,以及对中央“靠山、分散、隐蔽”六字方针的深刻理解。一个人的水平平时是看不出来的,碰到关键问题的时候才能看出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厂区布局方案定了下来,原设计方案得到了修改,江西钢厂工程建设全面铺开。</div><div><br><br>1965年5月中旬,副厂长路一负责组织七十余名干部奔赴全国各地调拨设备,5月下旬,上海冶金局为江西钢厂配备车间、部门干部总数已达一百多人,其中一部分人暂时留在上海工作组工作,一部分人暂时配合设计院工作,一部分人陆续去江西工作,还有少部分人的户籍和工资留在上海,人在江西工作,这些人当时被笑称为良山108将。这108将个个身怀绝技,独当一面,是当时上海工业战线上的顶尖人才。</div><div><br><br>建厂时,厂级行政领导干部由华东局、上海市委指派,党委领导干部由中共宜春地委任免,文革中期至1982年,厂级党政领导干部由省委任免,科级干部先后由中共宜春地委、新余工业管理区、冶金工业厅党组任免,1981年以后,企业扩大自主权,副科级干部开始由厂党委任免。</div><div><br><br>1965年5月27日,“江西钢厂筹建处”正式成立,隶属江西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领导。</div><div><br>1965年7月3日,萍乡钢铁厂党委书记韩海清调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div><div><br>1965年8月14日,803车间破土动工,揭开了江西钢厂建设的序幕。<br><br>1965年8月22日,第一批医务人员到达工地,周宇建立了江钢第一个医务所。</div><div><br><br>1965年9月8日,中共宜春地委发文《赣中发(65)118号》,批准成立江钢工地党委,党委由韩海清、丁振芳、陈学民,新余县委吴天民,新余钢铁厂傅宗棠,上海市建一公司张成富6人组成,韩海清任书记。</div><div><br><br>1965年9月14日,中共宜春地委发文《赣中发(65)124号》,批准成立江西钢厂委员会,由韩海清、丁振芳、羊智忠、路一、陈学民,张志恒、李象海7人组成,韩海清任书记。</div><div><br></div> 江西钢厂调拨的设备来自24个省市,一百多家工厂,共计4000余吨,1700多台件,价值2000多万元,在调拨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冶金部、华东局、上海冶金局、江西冶金厅、上海第一、第三、第五钢铁厂、上海机修总厂、新沪钢铁厂和全国许多厂的大力支持。调拨到的设备在整修配套过程中得到了上海重型机器厂和上海钢管厂等厂的大力协助。<br><br><br>其中从上海第三钢铁厂调配的设备最多,调配的干部也最多。据上海钢铁行业四大金刚之一的上海冶金局局长、曾担任上钢三厂党委书记的陈大同2008年回忆,当时不管是设备还是干部配备,只要上海有,随便江西钢厂调配,要什么给什么,设备拣最好的提供,人员拣素质最高的配备。上钢三厂厂长丁振芳支援江西钢厂了,副厂长中有一半支援江西钢厂去了,当年任上钢三厂副厂长的孙华民、陈学民、李象海,都调到江西钢厂当副厂长了,江西钢厂一直把上海企业亲切称作为“娘家”老厂。<div><br><br>江西钢厂第一任厂长丁振芳在一次全厂干部大会上风趣地说:“我的故乡有水泊梁山108将,如今上海第一批支内到地处良山的江西钢厂也有108人,你们是良山108将!”丁振芳厂长贴切的比喻引起了会场上的一致共鸣,震撼人心的掌声经久不息。会后,良山108将的美名随之代代相传,远近闻名。丁厂长自己也不会想到,他脱口而出的良山108将这句话竟然会口口相传下来了,至今江钢人还在津津乐道地提起当年筹建江钢时立下汗马功劳的良山108将。</div><div><br><br>很多人迫切想知道良山108将到底是什么人?姓啥名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西钢厂就有召集表彰良山108将的想法,也着手进行过整理良山108将的名单,但是当初这108人变迁太大,甄别统计工作太繁琐,很费精力,最后还是不了了之。</div><div><br><br>事后,良山108将的名单一直有人去统计,结果都不太精确,因为当年上海冶金局支内政策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保留上海户籍和工资;第二种是参照安徽小三线政策,整体搬迁过去,上海户籍不变;第三种是户籍和工资全部迁移到内地,这种人占绝大多数;第四种是党政干部由江西地方配备,他们也是良山108将成员,他们同样参与了筹建江西钢厂,同样为江西钢厂的辉煌成就无私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div><div><br><br>江西钢厂设计定员最早来源于上钢一厂153人,上钢二厂215人,上钢三厂1916人,上钢五厂331人,上钢十厂309人,新沪钢铁厂457人,上海钢管厂425人,上海永鑫钢管厂19人,三元冷拉型钢厂7人,上海矽钢片厂650人,机修总厂84人,其它厂54人,上海劳动局140人,上海社会招收30人,江西冶金工业和地方招收的合同临时工计186人,(合同制临时工大部分于1966年底至1970年转为正式工),以上4976人分布于全厂八个生产单位,九个辅组部门和机关科室。</div><div><br></div><div><br>1965年8月14日,803车间破土动工,揭开了江西钢厂建设的序幕。1966年4月23日,是江西钢厂建厂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天,825车间1·5吨电炉通电炼钢,江西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领导戚铭亲临现场观看。从1965年4月22日丁振芳率领从上海第一批三线建设者抵达新余良山整整一年时间江西钢厂开始了生产第一炉钢,接下来开始了边设计、边基建、边生产的模式,这种不等不靠的进取模式在全国三线建设中是很少见的。</div><div><br><br>1969年7月9日,上海市革委会公交组发出《沪革公交(69)第469号》文,批复江西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临时领导小组《关于上海包建江西小三线工厂分批移交给江西省的请示报告》,江西钢厂属于上海首批移交给江西省的单位。</div><div><br><br>江西钢厂由上海市包建包产,从管理人员到技术工人,从设备安装到正常运转,都由上海市冶金局负责到底,最后连人带设备全部奉送给江西省,没收一分一厘钱。</div><div><br><br>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江西小三线建设项目就是在江西出力甚少、几乎没怎么花钱的前提下,由上海方面根据华东局“包建包产、负责到底”的要求、双手奉送给江西的;随同这批项目而来的还包括业务精湛的工业生产与管理人才,都是上海对口支援的。</div><div><br><br>都是国家的厂,国家的设备,国家的人,江西钢厂是上海支援全国三线建设(含大三线小三线)所有单位中支援人数最多,支援设备最多,日后发挥效益最大的一个单位。</div><div><br><br>江西钢厂是小三线厂、特钢厂、又是一个地方厂,当时的方针是要把江钢建设成一个多品种、独立完整的、具有自己特点的现代化的中型钢厂。1970年前主要是新厂建设阶段,产品主要以军工产品为主。建厂初期由于投资少,设计所需的七、八千吨设备不可能全部买新的,当时从24个省、市,110个兄弟厂调拨来4000余吨,1700多台件,价值1600多万元的废旧设备,加快了江钢的建设和投产的速度。<br></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2·发展时期<div><br><br><br>江西钢厂成为江西省地方企业后,凭着上海老工业基地提供的设备和人才很快为江西省摘掉了缺钢少铁的帽子,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江西钢厂为我国的军事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卓著。</div><div><br><br>1972年秋,江西钢厂研制出歼-6飞机使用的高质量的空速管,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1978年,江西钢厂自行研发的航空空速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又获冶金部优质产品奖,江西省科技奖,宜春地委科技奖。<br><br><br>1977年,高级碳素弹簧钢丝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9月,江西钢厂T8MnA高级碳素弹簧钢丝被评为1980年冶金工业优质产品。1982年10月,“山凤”牌高级弹簧钢丝获国家银质奖。</div><div><br><br>1977年,琴钢丝荣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10月,“山凤”牌T8MnA琴钢丝获冶金部优质产品奖。1986年9月,“山凤”牌T8MnA琴钢丝荣获国家银质奖。</div><div><br><br>1981年4月,江西钢厂柱塞弹簧钢丝获国防科委、国防工办颁发的重大科技改进成果奖。</div><div><br><br>1982年10月,卷尺用50A甲冷轧钢带获冶金部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9月,“山凤”牌高强度带钢荣获冶金部优质产品奖。卷尺用碳素结构冷轧钢带荣获国家银质奖。</div><div><br><br>江西钢厂生产的带钢和钢丝产品广泛用在卫星、导弹上。中国第一台大型高速计算机内部用的弹簧是江西钢厂的琴钢丝做的。1980年8月,国防科委发来感谢信,表扬江西钢厂为我国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所作出的贡献。第七机械工业部发来感谢信,祝贺江西钢厂为发展我国尖端科学技术事业作出贡献。</div><div><br><br>1981年6月18日,江西钢厂向北京商标注册中心申请注册“山凤”牌商标,喻意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1982年7月30日注册成功,注册号160359,第06类—金属材料。<br>从此,江西钢厂的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江钢人有了自己引以自豪的名牌,市场上只要是“山凤”牌产品,价格要高很多。</div><div><br><br>当全国三线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纷纷转产、搬迁、衰退、倒闭之时,却是江西钢厂蓬勃发展时期,其中根本原因是得益于江西钢厂是在全国三线厂中最早走军工民用相结合的道路,为以后军转民企业转型奠定了先声夺人的更新生产设备的基础,然后才有乘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蓬勃发展时期。</div><div><br><br>1971年初,江西钢厂从上海第三钢铁厂调进一套25吨化铁炉设备,此化铁炉是高炉型结构,虹吸式出铁,并有预热风等设备,工艺在当时比较先进。工程于1971年6月上旬破土动工,8月17日竣工试产。江西钢厂建化铁炉的目的是要建转炉,走“普钢特钢并举,军工民用结合”的发展道路,江西钢厂的第一代领导层一直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和远大目标。</div><div><br><br>他们打听到重庆第二钢铁厂有二套6吨涡鼓式空气侧吹转炉设备闲置未用,以近似废钢的价格买下来。1972年3月1日空气侧吹转炉工程破土动工,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土建和设备安装工作,7月1日工程竣工投产。</div><div><br><br>由于空气侧吹转炉有着明显的落后一面,如质量差、品种少、烟尘多等弊病,为此,在设计方案中为其以后改造成纯氧顶吹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确保转炉铁水供应,同年江西钢厂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制作、安装了第二座25吨化铁炉。1975年,江西钢厂添置一台800m3/H制氧机,采用了空气侧吹转炉吹氧的工艺,并取得成功。</div><div><br><br>1975年2月,为满足省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建筑行业的需要,为提高本厂钢丝坯料的自给率,江西钢厂决定自筹资金86·3万元,建造一个5万吨的线材车间。厂设计科用7天时间拿出了施工图纸,厂基建科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土建施工任务。工程设备除少量电器零件外,绝大部分设备是自己制造。同年7月1日,线材工程竣工试产,前后只用了144天,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线材车间1978年生产小圆钢24,300吨,螺纹钢6,900吨,增加盈利253·12万元。</div><div><br><br>江西钢厂设备改造和提高进入了良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初,3350m3/H制氧机工程动工,同年9月3日工程竣工试产,大幅度提高了炼钢产量和质量。俗话说氧气就是钢,有氧就有钢,氧气多了就想到了纯氧顶吹转炉,江钢决定将空气侧吹转炉改造成纯氧顶吹转炉。</div><div><br><br>前面已经说过,江西钢厂是上海市包建包产,从管理人员到技术工人,从设备安装到正常运转,都由上海市冶金局负责到底,最后连人带设备全部奉送给江西省,没收一分一厘钱。江西钢厂就如同上海一粥一饭养大的闺女,女大难留,终须出嫁,不可能久留娘家,江西就是江西钢厂的婆家,这个婆家是江西钢厂没出生时就定下终身的。闺女出嫁多年了,上海老娘家冶金局听到江西钢厂萌生纯氧顶吹转炉的想法后,决定再追送闺女一份陪嫁,将上钢三厂2座25吨转炉大部分设备和备件调拨给江西钢厂,助力其改造成纯氧顶吹转炉。</div><div><br><br>江西冶金局获知消息后,决定将纯氧顶吹转炉建在新余钢铁厂,因为新余钢铁厂有铁无钢,没有炼钢设备,有了纯氧顶吹转炉后就可利用现成的铁水直接炼钢,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可是上海冶金局不同意,说这套2座25吨转炉是送给江西钢厂的陪嫁,任何人不得截留,江西钢厂也不同意建在新余钢铁厂。时任宜春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的韩海清出面表态了,他说上海冶金局送给江西钢厂陪嫁江西最好不要截留。韩海清原来是江西钢厂的党委书记,现在是地方干部,作为地方干部出面表态作用很大,江西冶金局最后同意纯氧顶吹转炉建在江西钢厂。</div><div><br><br>1978年5月1日25吨纯氧顶吹转炉工程破土动工,1978年12月23日,25吨纯氧顶吹转炉建成投产。整个工程都是江西钢厂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上海冶金局为了防止提供的设备被中途截留,挪作他用,采取了边基建、边安装、边提供相应的设备,分批按需调拨设备。改造工程利用空气转炉大修及技措费用671·48万元,设备尽可能利用上钢三厂的旧设备,包括炉体、传动装置、生产备件等。工艺设计上套用上钢三厂有关技术参数,同时,所有改造项目还注意的了一定的先进性。</div><div><br><br>纯氧顶吹转炉投产后,氧气供应跟不上了,氧气就是钢,江西钢厂决定再上一台6000m3/H制氧机。1979年5月制氧机工程破土动工,1980年5月2日,江西省第一台大型制氧设备6000立方米/时制氧机建成出氧,氧气纯度达99·5%,整个工程自筹资金198·19万元,建厂房279平方米,安装设备近6000吨。</div><div><br><br>当氧气供应好转时,炼钢能力与铁水供应量的矛盾又暴露出来了,25吨化铁炉保证不了纯氧顶吹转炉正常生产,限制了钢产量的增长。江西钢厂决定拆除25吨/时化铁炉,重新建造50吨/时化铁炉。1980年6月18日动工,8月10日50吨/时化铁炉顺利竣工出铁。</div><div><br><br>50吨/时化铁炉建成以后,江西钢厂转炉炼钢设备基本上相匹配,但是后道工序钢水浇注速度跟不上问题暴露出来了。1980年4月14日,冶金部在江钢召开地方骨干钢铁厂现场经验交流会,江钢党委书记孙华民向冶金部中小办领导汇报浇钢跟不上炼钢的问题,提出搞“连续铸锭”的设想。</div><div><br><br>中小办领导笑笑说:“你们江钢能不能保证当年投产?”孙华民回答:“只要9月份前设备进厂,明年元旦就可投产!”</div><div><br><br>中小办领导开怀大笑道:“如果真是那样,就白送给你们一套连铸设备,不要你们的钱……”。就这样,在冶金部中小办领导的支持下,江西钢厂从贵州省水城钢厂调拨来一台二机四流160X220毫米方坯连铸机。厂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由厂长赵云章担任总指挥。<br><br><br>1980年9月1日,连铸工程破土动工,连铸工程是江西钢厂建厂以来规模最大的技术改造项目,为了节省时间,达到限定时间内投产的要求,厂里把本厂设计、基建、机修三支队伍进行合理组织,因地制宜,反复酝酿,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连铸生产线。1981年1月10日,连铸工程竣工,连铸机正式投产。</div><div><br><br>1981年6月,冶金部在江钢召开“小连铸建设座谈会”,江西钢厂在会上介绍了建连铸机的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好评。经上级同意,江西钢厂决定将准备1982年建设的第二台连铸机提前到1981年开工。同年12月25日第二台连铸机一次试车成功,工程历时85天,“江西钢厂85天建连铸机”在冶金行业内一时传为佳话。两台连铸机共花自筹资金727·64万元,其中银行贷款500万元,按一台连铸机年产8万吨计算,两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div><div><br><br>江西钢厂炼钢系统经多次的扩建和改造,已今非昔比。至1983年全厂已拥有非标准5吨电炉六座,二机四流方坯连铸机二台,150m3/H制氧机一台,800m3/H制氧机一台,3350m3/H制氧机一台,6000m3/H制氧机一台。已能冶炼高合金、低合金、普碳钢钟236个。炼钢生产的发展为开坯、钢材等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后道工序系统也进行了设备改造和提高,钢产量逐年递增。<br><br><br>1966年全厂钢产量4,778吨。<br>1970年全厂钢产量65,807吨。<br>1977年全厂钢产量151,384吨。<br>1979年全厂钢产量210,820吨。<br>1983年全厂钢产量310,473吨。<br>1988年全厂钢产量550,530吨。</div><div><br></div> <div><br></div>3·人才辈出<br><br><br><br>江西钢厂筹建时期居功至伟的功臣是第一任厂长丁振芳和第一任党委书记韩海清。丁振芳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昭雪的丁振芳的骨灰盒安放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公墓。<div><br><br>丁振芳被迫害致死后,韩海清当江西钢厂第一把手,他是党委书记,也是革委会主任。韩海清是抗日干部出身,1949年春,韩海清从部队团级干部集体转业地方,享受行政12级待遇。他先后筹建发展了江西盘古山钨矿、萍乡钢铁厂、江西钢厂。1965年7月3日,韩海清由萍乡钢铁厂调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1977年7月,韩海清调任宜春地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4年至1988年,任省人大常委。</div><div><br><br>韩海清调任宜春地委后,由孙华民接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孙华民也是抗日干部出身,在部队担任团级干部,担任过上海第三钢铁厂副厂长。1966年至1968年担任江西钢厂党委副书记。1971年6月29日孙华民任中共江西钢厂第一届委员会党委常委。1972年8月孙华民任江西钢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8月7日孙华民任厂党委副书记。1977年7月孙华民任厂党委书记。</div><div><br><br>这样一位历史清白的老革命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尽屈辱,造反派污蔑他是假党员,让他到工地上劳动改造。后来孙华民费尽周折找到了部队领导的下落,提供给了专案小组,才证明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孙华民于1969年5月份才从“牛棚”里解放,离开了正在建造的厂大礼堂的工地,进入江西钢厂决策层的领导工作。</div><div><br><br>孙华民人微胖,走路的气势风风火火的,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冬天他经常穿件黄色毛呢军装,浑身上下处处透露出军人的魄力。他是3个空气侧吹转炉和纯氧顶吹转炉以及连续铸锭机等一系列设备技术改造的决策者,他是自丁振芳、韩海清之后又一位对江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把手。</div><div><br><br>孙华民对中层干部要求非常严格,个别中层干部家庭在上海,为了夫妻和子女团聚,要求调离江钢回上海,都被他拒绝了。他在全厂干部大会上公开讲:“我的老婆孩子都在上海,为了江钢的生产和发展,都不能调离江钢!”他规定组织部除了外面调入干部可以不请示他,其他一律由他批准。</div><div><br><br>孙华民是一位十分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每天早晨6点钟去周宇食堂吃两个淡馒头,一碗稀饭,一撮酱菜,天天如此。然后去各分厂了解夜间生产情况,7点半在一分厂召开生产碰头会。孙华民有严重的高血压,吃的很简单,不抽烟,不喝酒,中午他在宿舍里煮点豆腐烧面条吃。供应处有个叫陶学礼的,绰号叫陶博士,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主动照顾孙华民,每天为孙华民烧饭。</div><div><br><br>1982年3月19日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厂党委书记孙华民、省劳模徐志清赴南昌参加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同车还有去省冶金厅申报一批中层干部的组织部长吴林海。途径上高县时出车祸,小车与其它车相撞,司机当即死亡,孙华民、徐志清、吴林海3人重伤。江西省通过福州军区调遣专机送生命垂危的孙华民到上海抢救。4月1日,孙华民因交通事故受重伤,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在上海仁济医院逝世,终年59岁。</div><div><br><br>1982年4月29日,江钢党委书记孙华民追悼大会在厂大礼堂隆重举行。宜春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韩海清主持追悼会,省冶金厅党组书记、厅长金瑞藻致悼词。省人大常委会、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经委、冶金部华东办事处、省公交政治部、省冶金厅党组、省冶金厅、上海市冶金局党委、上海市纺织局党委、上海市棉纺公司党委、宜春地委、宜春行署、宜春军分区、上钢三厂等八十多个单位送了花圈,13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div><div><br></div> 上图:江西钢厂炼钢分厂荣获冶金部《工业学大庆红旗单位》称号。走在最前面的是江西钢厂党委书记孙华民,右边是厂长赵云章,孙华民左边是组织部长吴伦泓,戴红花拿锦旗的是炼钢分厂党总支书记丁守鸿。<div><br></div> 孙华民逝世后由厂长赵云章于1982年8月接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赵云章是一位实干家,有着丰富的大工业管理经验,在干部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赵云章是上海青浦人,陈云也是青浦人,1972年初,陈云同志在文革时期下放到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劳动,临回北京时曾来到江西钢厂视察,他与赵云章用上海青浦话对话,在江钢传为佳话。<div><br><br>赵云章13岁做童工,那时候人还没有机器高,就用小板凳垫在脚底下操作,他白天做工,晚上在徐汇中学读夜校一年,15岁在上海交通大学接受启蒙教育,老师黄军是大学生。赵云章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6岁参加地下党工作,遵守一对一联系的地下党纪律。他1952年4月入党,离休年限从1948年开始计算。</div><div><br><br>赵云章是“良山108将”之一,1965年的一天,在上海冶金局对面的大楼电梯间里碰到丁振芳,丁振芳问赵云章现在干什么?赵云章说他在上海华丰钢铁厂当党委副书记,正书记支援大三线攀枝花钢铁厂去了。丁振芳说,那你就跟我到江西小三线建厂去,就这样,赵云章跟着丁振芳来到了江西钢厂。</div><div><br><br>1982年8月,赵云章接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后,立即提名钱家铭当江西钢厂厂长。1983年1月6日钱家铭调离江西钢厂任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副省长。1983年2月赵云章任江西省冶金厅厅长,兼江西钢厂党委书记。后来任省经委主任。</div><div><br><br>1983年4月,吴光团任江西钢厂厂长。吴光团是浙江大学冶金专业毕业生,曾经在上海第三钢铁厂中心实验室第二实验室搞不锈钢军工行业的技术员。1984年9月25日张玉明任江西钢厂党委书记,张玉明是大学生出身,长期担任技术干部,政治立场坚定,思路清晰,记忆力特强,多年来的生产数据随口而出,信手沾来。至此,江西钢厂党政领导的一把手都是正牌大学的大学生出身,江西钢厂的领导班子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在新时代中圆满完成了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华丽转身。</div><div><br><br>江西钢厂从1983年到1988年连续六年保持了生产、经济效益每年递增15%的速度,上交利税为全省工交企业第一位,经济效益连续6年为江西省工业企业的排头兵,江钢为江西在改革开放中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div><div><br></div> <div><br></div>4·两厂合并<div><br><br><br>江西钢厂从建厂到发展壮大走的是自力更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普钢特钢相结合、军品民品共举的发展道路,这条正确的不断发展的道路是自己闯出来的,是自己干出来的。不了解江钢的发展史,就不会真正领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勇于开拓,不断创新,顾全大局,争作贡献。”的江钢精神的内涵。</div><div><br><br>当初,江西钢厂如果不具备现代工业的大视野,没有先知先觉的市场前瞻性,不去探索普钢特钢相结合、军品民品共举的道路,或一味死守军工单一产品,就会失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十年大好时光,也就不会有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江西钢厂焕发青春,成为普钢特钢兼有、军工民用相结合的中型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为国家的三线建设、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为新余市地方建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创建了这么多的丰功伟绩。</div><div><br><br>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江西钢厂领导班子意识到山沟里的钢铁厂将来会没有发展前途的,曾考虑将江西钢厂搬迁到江西九江,但由于新余市政府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没有同意,省政府也没有同意,最重要的是没有资金的支持,江西钢厂的利润都全部上交给省里了,所以,搬迁的想法没有成功。当初如果搬迁成功,今天会是另一番风景,当年宝钢集团有意兼并江钢,其它厂不要,就是要江钢,最后也是没有兼并成功。</div><div><br><br>1991年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江西钢厂与新余钢铁厂、铁坑铁矿合并,成立江西新余钢铁总厂。至此,江西钢厂完成了三线建设的历史使命。江西钢厂26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不断为国家作贡献的历史,到1990年底,江钢为国家生产钢586万吨,钢材坯500万吨,金属制品12万吨,实现利税10,605亿元,其中上交利税9·4亿元,相当于建厂以来国家给该厂全部投资的16·5倍,其投入之少,产出之多,为江西省之首。</div><div><br><br>江钢的建成和成就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结晶,是在上海市的无私支援和帮助下,经过全体江钢职工艰苦奋斗努力取得的。江西省人民政府作出两厂一矿合并的重大决策是必要的,适时的。过去江钢有钢无铁,新钢有铁少钢,合并后相互补缺,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也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div><div><br><br>江西省副省长钱家铭在《党史文苑》2016年第09期《我和江西小三线》著文说:“两厂合并后,江钢薄板车间每年生产矽钢片十几万吨,年利润达一个亿,都上交给总厂,连同设备折旧都有总厂统管,而给江钢的投资屈指可数,江钢的车间一个接一个萎缩。<br>新钢多年来经过三次大技改,投资几百亿,钢产量达到千万吨级,如果在山上(江西钢厂)能花几个亿进行技改,发展一些原江钢的优势品种,仍可以搞活。现在回想江钢很可惜,挥之不去。<br>当时创业真不容易,可以说江钢不仅是江西小三线的‘大哥大’,而且也是全国冶金军工小三线的排头兵。江钢虽然已不存在,但它的成长,对国家,尤其是对江西的贡献,是不应该忘记的。”</div><div><br><br>没有经历过艰苦创业的历程是不会珍惜垂手可得的东西,空手套白狼,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东西有个缺点,肯定不会珍惜。两厂合并后,从省冶金厅到地方政府,以及合并后的新余钢铁总厂没人把江西钢厂当回事,只知道将江钢的利润和资金划走,把江钢的设备搬下山,江钢从此再也没有进行过设备更新改造,反而将江钢的优质资产转为公私混合所有制,其余的关的关,停的停,拆的拆,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最后卸磨杀驴,没几年时间偌大个江钢如今被拆了个精光,将江钢还原成建厂前的荒山野岭。</div><div><br><br>江西钢厂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是新中国进入工业化建设的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个缩影。江西钢厂作为上海市支援三线建设的嫁给江西婆家的闺女,这个媳妇在婆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成家立业,为婆家的兴旺发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到头来还是被婆家无情地抛弃,最终沦为孤魂野鬼,自生自灭了,这段兴衰史实在令人可悲可叹,唏嘘不已。<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