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才娃

由之

<p class="ql-block"> 我的朋友才娃 </p><p class="ql-block"> 作者一一一王文波</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能没有妻子、儿女,但不可能没有朋友。因为一个知心的朋友就仿若第二个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有个朋友,名叫才娃。他既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发小,并且还是我的邻居。我们俩是同年同月同日同一个时辰生。据说都是天要亮时鸡叫头遍“呱!呱!……”落地的。因为出生不可能有人掐着秒表看那个先生那个后生。所以,我俩出生后,两家在谁大,谁小上有过争论。</p><p class="ql-block"> 才娃妈不知听谁说,宋朝的皇帝赵光义和杨家将里的杨大郎也是天要亮时鸡叫头遍生人。鸡叫时是“咯咯——勾”。不过皇帝是鸡叫的前半声“咯!咯!”落地,而杨大郎是“勾!”后半声落地。但两人相貌酷像。所以,才有了后来“双龙会”时,辽军设计重重围困前来赴会的宋太宗。尽管老令公和八个儿子都是英勇奋战,但在关键时刻还是由杨大郎假扮皇帝赴约,救了宋王一命。才娃妈更觉得鸡叫的前声与后声生人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听我一个堂婶说,我还小的时候,我母亲和才娃妈各抱着孩子在院里晒太阳。才娃妈和我母亲又争说起这个话题。我母亲是最不愿和人抬扛的。她认为,为一点这事伤了两家的和气,真不值!才娃妈強势,嘴巴也会说,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她还没说到最后,就被我母亲打住了!我母亲说,不要说了,你说咋着,就咋着!显出了一幅“与世无争”的姿态。才娃妈这时得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虽在此事有争议,但丝毫不妨碍我们两家和睦相处。在我和才娃不会说话之前就再没说过这事。人常说婴儿是,三翻六坐七爬碴,十个月就会叫“哒哒”。才娃比我说话早,一见我就叫哥、哥。怪了!他才牙牙学语,不会叫爸和妈却会叫“哥哥”。这叫才娃的父母颇感吃惊。为找答案,才娃妈去问我堂婶,这是咋回事?我堂婶说,肯定是你抱着娃,经常学天明时公鸡叫的前半声,“咯!咯!——”。娃在你怀里听多了,先会叫“哥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才娃妈听了半信半疑。</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又不是争世界冠军,争这真没啥意思。可才娃妈心存偏见,光想让才娃当哥。才娃呢!偏不听她的。见了我“哥,哥,哥”叫个不停。他妈回家告诉了他爹。他爹说,这怂娃要挨打哩!听说他爹因这事还真的打过他。而才娃依然是“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照旧)。当我会说话时,铁板上钉钉,己成实事,我大他小,泾渭分明。</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说话迟,从小嘴还硬。除了我父母外,我一般很少叫人。为了这,我可没少挨了父母的骂。我母亲说,骡马架子大了值钱,人的架子大了可不值钱。所以,在学校,老师在我“学生履历表”努力方向一栏里,经常填写,请注意对长辈的礼貌称呼。</p><p class="ql-block"> 才娃从小聪明,勤快。记忆力超群,三岁时,他把好几首唐诗,倒背如流。引得我和小伙伴们十分羡慕。他爹在村上逢人就说,我家才娃以后不是科学家就是大官,肯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幅洋洋得意的样子,好像当时才娃就成了“大人物”。有时他还稍带贬低智商差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刚上一年级时,课本上的拼音字母还没认完,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才娃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正要吃午饭,才娃叫我和他去饲养院里去玩。饲养院是生产队喂养牲口的地方,那里有牛,还有高骡子大马,十分好玩。以前,我俩经常去那里玩,玩的很开心!这次,我刚出了大门,我二叔硬把我拽回,他说,等吃了饭再去!那时,我还不知道有“官前马后少溜达”这句话,只记得二叔告诉我,牛和驴马的屁股后面不要绕来绕去,弄不好给你“一家伙”,够你喝一壶地! </p><p class="ql-block"> 才娃只好一个人去了饲养院。 当我还没吃完饭,我那个堂婶传来消息;才娃的头在饲养院里让驴蹄了,伤地还不轻哩!</p><p class="ql-block"> 才娃刚被驴蹄时,人当场昏死。送到东镇五四一医院抢救后进了“1CU”病房,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医生紧治慢治,命是保住了,但人却有了痴症。同以前的才娃甚至是判若两人。这飞来的横祸,彻底改变了才娃的命运。他爹痛心的说,一天说这改变命运,那改变命运。想不到驴这一下子也能改变人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这么大的人身伤害事故,放到现在,才娃家人非得与伤害方1对薄公堂,讨个说法。可那时的人不知道维权,也没有《妇女儿童保护法》,才娃爹妈自认倒霉。当年夏季生产队在分口粮时,多分了他家二百斤麦子,算是做为补偿,草草了事。 从此,饲养院的大门上挂了一个大牌子,上写着“饲养牲口重地,严禁儿童入内”。</p><p class="ql-block"> 驴对才娃的致命一击,使才娃一这个聪明的人,变成了有痴障的人。使一个天才变成了吃才。才娃饭量大,身体强壮,当然力气也大。但就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的人不仅可悲、可笑,而且还可气、可恼。</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个文友,在家里谈论诗。他说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正在桌边给我们倒茶的才娃说,那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我一听这话,心里就有点火。面无好色地对他说,才娃!我俩说话你别多嘴!</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我的朋又说,花儿含苞欲放时最好,给人有充分的形象空间。秦观在《春日》中有;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我说,苏轼在《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一诗中有,“神睹不目全,妙颊唯妆半”。不料,才娃又在边上说了一句;这不是屙一半夹一半吗!这被驴蹄过脑袋的人和正常人说话就差地多,没有一点文化含量。</p> <p class="ql-block">  这下我彻底火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朋友见我火了。为了息事宁人,消解这“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的尴尬局面,笑着对我说,他说地话丑理不丑,别发火嘛!我说,是可忍,敦不可忍。不允许他污辱诗歌!接着,我指着才娃鼻梁气愤地说,才娃,我不是说你哩!今天要不是我的朋友在这里,我非给你一个耳光不可!……</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才娃见到了我。我心想,他一定要给我说些对不起或承认错误的话。可他却冷不丁的问我,哥,为什么你每次批评我头一句话说地都是,我不是说你哩!而下面的话一定是说我呢?我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找不着北,把原本批评和劝说他的思路引入了歧途。回头一想,才娃也学会偷换概念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段,才娃说他有点事,向我借钱。他直奔主题说,借五元钱。在我面前老气(老气,即不拘束),他经常是这样。我也没有多余话,顺手掏出来一张百元大钞,塞到他的手里。这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竞然说出;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整个春天!还没等我开口说话,他又笑着说,自从上次你和朋友谈诗时我挨了骂,现在听收音机,看电视我都特别关注诗。这是我昨天在收音机里听到的。我高兴地说,才娃,你真的进步了!</p><p class="ql-block"> 有智障的人,有时会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东西。有一年,才娃同他爹回了一趟山东老家,并还到河南等地串亲。他一回来就先到我家,他说,哥,给你报告个好消息!我说,啥好消息?他说,咱支村在全国出名了!这次我去山东、河南、安徽很多村墙上写的大幅标语,右下角都有“支村”二字。我也纳闷,这是咋回事。原来,很多村写大幅标语时,下面的落款本来是某某村党支部、村委会。他们为了简写,落款写成了,某某村支村委。而才娃只认识“支村”二字,因此,他说全国农村的墙上都有支村。他的这一发现,尽管写的不是我们支村,我也感到很有趣。</p><p class="ql-block"> 才娃一生中干的最耀眼的一件事,就是他十八岁那年,在洪水中救人。那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地上瞬间飞沙走石,紧接着电闪雷鸣。先是豆大的雨点砸到地上,倾刻间瓢泼大雨下了起来!我们生产队有个叫水香的女孩,到地里去割草,一直没回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女孩可是她家的掌上明掌。因为她家上几辈都没有一个女孩。全家人盼生个女孩,都快想疯了。生下她后全家人别提多高兴啦!在起名子时,她母亲问她爹叫个啥名?她爹说自从生下这娃,我喝凉水都是香的,就叫“水香”吧!</p><p class="ql-block"> 水香没有回家,全村人担心,她家里乱成了一锅粥。村长及时赶到,让他们稳住阵角,并火速和水香爹召集了村上几十个年轻人,冒着狂风暴雨到她最可能去的地方去找。才娃也在其中。他们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急切地往前走。当来到同会的时候。(同会,是闻喜县礼元镇行村 的一个地名)。被同会沟里从凤凰垣上下来地滚滚洪流拦住了去路。洪水漫沟而过。</p><p class="ql-block"> 突然,人们发现洪流中一个人影在晃动。"啊!水香!水香!"。大家不约而同的喊叫起来。水流湍急,风高浪大,如果盲目跳下水去救人,就必然被洪水冲走。如何科学施救,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才娃見此情景。二话没说。他神速脱去衣服。"扑咚"一声,跳进了滚滚的洪流中。众人谁也没有料到才娃有这个胆。因为,才娃的水性并不好。他就是夏天时在我们村外的池塘里学会了"狗刨"。("狗刨"是游泳中最简单的一种)。可这时才娃不知从何处来的那么大勇气。</p><p class="ql-block"> 才娃与洪水搏斗近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把水香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时暴风雨停了,夕阳衔山,金光四射,晚霞满天,水香得救了!水香父亲和大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佛塔,)。那一阵子,才娃成了村里的红人。水香的父亲到处夸才娃。他知道我平时爱舞文弄墨,写个诗歌和通讯报道什么的。有一次,他见了我,在我面前翘起大拇指说,才娃真是好样的!是他给了我家水香第二次生命,你给他写个报道表扬表扬娃。我说,行!</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没有电视,当然也没有巜感动中国》或《感动闻喜》这档子电视节目。我想,要有的话,才娃上不了《感动中国》,上县电视台《感动闻喜》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在村里的小黑板报上表扬了才娃。当时那篇报道现在我还记得几句,"才娃同志,听毛主席的话。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危难之际,大显神手。他与洪水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搏斗,把水香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果断勇敢。这种舍己救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每个社员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但村里也有些思想消极的人在背后嗲冷腔,说才娃是憨怂,是耍胆大(大,这里读te)哩!还有人说才娃的勇敢是无知的表现。我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先是生气,后一想,也懒得和他们争辩。</p><p class="ql-block"> 我去运城上农校那天,是才娃送地我。离村很远了,他还要送。我打趣说,才娃,这又不是“梁祝”十八相送,回去吧!这时他竟哭着说,哥,我听咱村老学究赵福全说.人生有八苦,离别是一苦。我安慰他说,不管有几苦,你别哭!送君千里总有一别,你回吧!这时,他在路边拽了几根狗尾草,编了一个指环,要给我戴。他一遍戴一边说,哥!你升学出来就是“干事的”了,(干事的,是当时农村人对有正式工作人的称谓)。到时侯你可别把兄弟忘了!我推心置腹地对他说,好兄弟哩,咱俩是谁和谁啊!世上的人忘完也忘不了你。我说完这句话,他好像吃了“定心丸”,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回返。那一刻,我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深感人生的离别之苦,顿时心里一阵酸楚。</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进了县城,和才娃接触就少了。但对才娃还是时时放心不下。再后来,听村上人说,他兄弟一个孩子给他过继了。老有所养,衣食无忧,生活地很幸福,我的心才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他来闻喜县城找我。说他在礼元镇赶集时,听两个年轻人说,闻喜一个大商场要开业,那里有神马。所以,他要我和他去骑神马。他还说,他爹在世时,听有个算卦的说,脑袋被驴踢了的人,能骑骑神马就好了。我听后一头雾水。这时他拿出了个广告宣传单,我一看是商家运用网络语搞营销,说商场里“神马都有”。我说,这是网络语言,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什么都有。接着我又耐心地给他做了一番解释,他方才明白。其后,我找了个馆子,让他美餐一顿,送他上了返回的客車。</p><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我在床上辗转难眠。忽然,“嘣”的一声,手机老乡群里弹出一条信息,“才娃去世了!”。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我想,我暂时不急于流泪。第二天赶回村后,按照我们这里同辈人“先走为大”的风俗,我在才娃棂柩前十分悲痛欲绝地叫了声,“哥——”。声刚出口,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 心中默念,哥,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于闻喜县龙海大道</p><p class="ql-block"> 2024.5.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