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追忆(二十九)

青铜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土地追忆(二十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 拙作《红土地追忆》是笔者五年知青生涯的回忆录。从今年春节前开始动笔撰写,至今已完成,用时5个月。本回忆录分28章节,记叙了个人从1968年11月缀学下放徐闻县南华农场当知青到1973年8月返回广州读书的整个过程,文中还配有知青生涯照片及返城后南华农场知青场友历年聚会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人事湮灭,我虽有当年不完整的私人日记作叙述依据,但由于才疏学浅,文字功底不深,加上囿于个人所站的角度和眼界,所述仍难免有错讹和不准确之处。还望熟悉南华农场这段历史的朋友多多指教。</p><p class="ql-block"> 有一点值得说明,1969——1971这三年南华农场也和全国的情况一样,政治运动频仍,我们这些知青难免也卷入其中,我个人更是身不由己,这在我的知青日记里有详细记载,但考虑到其敏感性和争议性,故在回忆录中略过不谈或点到即止,虽留有遗憾,但也实属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作者知青日记本)</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萌生要写此回忆录,诱因是与我一起到南华农场当知青的二弟如章于2022年元月因脑溢血突然故去,给我很大的打击。考虑到自己年纪已大,家族又有心血管病遗传,实在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临,若不趁现在头脑还清醒时写出来,告知后人,那将悔之晚矣。同时此回忆录也为了告慰二弟在天之灵,作为俩兄弟多年共同挥汗南疆之青春祭。</p><p class="ql-block">(与二弟如章合照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1972年春节)</p> <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历史对现实和未来都有借鉴作用,“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作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其功过得失需要总结评说,至少需要留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以供后人借鉴反思,这样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正确些更稳健些。一味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弄得历史上似乎从来没发生过这场运动的做法是消极的,也极不可取。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深以为然。本人是一名历史工作者,更是这场运动的参与者,自我感觉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虽然从宏观层面作综述和分析非我个人能力之所逮,我也无意对这场运动进行点评,但凡人小事的收集整理还是可以做到,也是必要的。这可谓管中窥豹,从一个局部展开叙述对观察全局也是有帮补裨益的。</p><p class="ql-block">(二弟如章遗照)</p> <p class="ql-block">  据我所知,记叙反映知青历史的回忆文的确不少,甚至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系统的全景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知青回忆录则较少,而思想深刻並能引起极大关注的专著更是鲜见。为此本人不揣冒昧,不避谫陋,愿抛砖引玉发表自己粗浅的作品,不当之处万望知青问题研究方家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南华场友相聚于番禺海龙湾度假村,2005年)</p> <p class="ql-block">  我当知青只有五年,并且最终有机会上大学读书,比起大多数蹲守农场8年10年靠招工、顶职、病退回城的伙伴,我算是知青中的幸运儿。但也正因为如此,从研究的角度而言,我个人的经历没有普适性,不属典型的知青案例。事实上大多数知青不仅失学,需从事繁重艰苦的劳动,而且上升通道不畅。即使最终回城,工作和生活也往往差强人意,一些人甚至成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我觉得作为知青中的一员我有责任公开鼓与呼,让政府和社会更多地关心照顾这批为国家作出牺牲的共和国长子们,在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前有体面的晚年。这也是我发表知青回忆录的重要原因,希望知青群体的现状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共鸣。</p><p class="ql-block"> 李龙章</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0日写于深圳福田寓所</p><p class="ql-block">(南华四队场友合照于番禺海龙湾度假村,前排左1如章,左2作者,2005年)</p> <p class="ql-block">(肥沃的南华红土地——网图)</p> <p class="ql-block">(南华农场宽阔的大路——网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