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一名优秀老党员的工匠精神</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钱玉珍</span></p><p class="ql-block">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县文联、县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组织县洙泗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到柘沟镇开展“千古陶韵·世代传承”陶文化资源调研活动,使本人进一步感受到了古老而闻名的制陶古镇的文化魅力和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掌门人“杨庆芹(左二)和会员们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来到泗水县柘沟镇鲁柘砚工艺研究所院内,四月的鲜花在院子里已竞相开放,新“掌门人‘’杨庆芹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柘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杨玉祯的儿媳妇。2020年退休后,来到鲁柘砚工艺研究所,担起重任。因我们早年熟悉,在我印象中,退休前,她穿着讲究,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笑起来弯弯像个月牙。如今看到她,脸上多少写着岁月的沧桑,原来白净纤细的双手已被粗糙代替,双臂有时抬起来都挺困难。不难看出,她为研究所的发展没少费心操劳,付出心血。见到我们,她笑容依旧,精神十足。她说:“退休后,本来想报老年大学唱唱歌跳跳舞,但看到我爸已年近九十高龄,跑这么远的路太辛苦了,我便接了他老人家的班。过去三十年,老一辈匠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消失800余年的鲁柘澄泥砚制作技艺再次‘活’了过来,未来三十年和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任务则是要通过传统文化‘两创’,赋予鲁柘澄泥砚更受现代人喜欢的时代元素,让‘老手艺’真正‘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随着她的讲解,抚摸着花色多样、古朴气息的鲁柘砚,仿佛看到杨玉祯老人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杨玉祯在专注制作鲁柘砚</span></p> <p class="ql-block"><b>以党员的担当精神,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b></p><p class="ql-block"><b> </b>杨玉祯一九三七年四月生在著名的“土陶之乡”泗水县柘沟镇。一九五二年参加工作,一九五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八九年孔子文化节期间,我省一名专家提出恢复鲁柘砚生产的愿望,他的建议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当时担任泗水县工会主席的杨玉祯,已经50多岁,由于家乡是柘沟,又精通书画,成了带头复活鲁柘砚的主要人选,担当起鲁柘砚工艺研究所所长的重任。 </p><p class="ql-block"> 杨玉祯担任泗水县工会主席多年,深深体会到培育员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意义。他勇担时代重任,秉恒心筑“匠魂”、持细心修“匠技”、守决心做“匠人”。当时,县里让杨玉祯主要负责的是研究所的经营管理,并没有要求他参与学习制作砚台的工艺流程。但是,在泥巴堆里长大的杨玉祯,从小最熟悉泥土的味道,对玩泥巴,捏泥人更是情有独钟。再加上自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精通诗、书、画、影,在耳濡目染中对制作砚感起了兴趣,责任、才华、兴趣集于一身,他决定参与到传统技艺制作中来,一所简陋的研究所在柘沟镇诞生。</p><p class="ql-block"> 一切从零开始。建小窑,购置澄泥工具,制作装泥浆的布袋,搭建阴干泥浆的凉棚,置办整毛坯的板、锤、刻刀等工具等等。当时只有三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屋顶上结满蜘蛛网,地上到处跑着老鼠,房子没有窗户,三间土屋相连,门楣很低,进门时必须低着头。由于澄泥鲁柘砚在当地已经消失了近千年,关于这项工艺的制作工序和历史资料几乎无迹可寻。于是,杨玉祯和省里来的专家一起夜以继日的查资料,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历史资料。开始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原来写钢笔字、写毛笔字从没有接触过刻刀。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向专家学习,做砚台怎么用刀、运刀、怎么个整坯,怎么个造型,怎么个画,怎么个刻,他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带着坯子回城里,在家里刻,在办公室里刻,有时把握不住难免把手都扎破,新伤累旧伤,满手都是血口子。</p><p class="ql-block"> 1990年冬,第一窑鲁柘砚试烧。杨玉祯和研究所的专家、工人们一起,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第一窑鲁柘澄泥砚,看着一块块普通的泥坯经过火焰的洗礼之后所散发出迷人的色彩,一群人激动的热泪盈眶。1991年2月,泗水县正式成立了“泗水县鲁柘砚工艺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b>以对党和人民的负责态度,做到敬业爱岗</b></p><p class="ql-block"> 1991年,杨玉祯接到一项特殊任务,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听说鲁柘澄泥砚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希望能够在出访日本的时候带几块鲁柘澄泥砚,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当国外的友人和元首惊喜的看到色彩斑斓的鲁柘澄泥砚时,给与高度的评价。鲁柘澄泥砚能作为国家级的礼物赠送外国元首,杨玉祯在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同时,更加坚定了做好传承人的决心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1993年,省里来的专家及带的几个学徒离开了柘沟。作为兼任所长的杨玉祯难免心理上产生了压力。因为鲁柘澄泥砚虽然初步研究成功了,但当时的制作工艺还处于试验阶段,所有人都是模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家人们劝他:“专家走了,你也快退休了,家来歇歇享清福吧”。但他怀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态度,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毅然留了下来。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合家团聚,含饴弄孙的乐趣,把家搬到了柘沟镇的研究所里,吃住在柘沟,常常一头扎进潮湿的车间里,几天几夜不出来,夜以继日的查资料,读砚谱。有时为了练习雕刻,他一整天都顾不上吃饭,破旧潮湿的研究所让他很快患上风湿病。他教育引导身边的员工:“连老百姓都懂得‘父子协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变金’,更何况我们还有县委,县政府作后盾,有镇领导的关心支持,只要大家以所为家,同心同德,努力钻研,苦干实干,边学边干,靠我们的力量一定能把家乡的这门传统工艺真正的‘复活’和传承下去。”大家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决心做研制开发鲁柘砚的新一代工人。</p><p class="ql-block"> 他鼓励员工们:“咱们要发扬主人翁精神,每人要比着已经烧好的砚台,做上一方砚台。做的不像样,不要紧,拿你最大的本事岗位练兵。工资我想办法给你们发,生活我包了。如果说有失误,算是我的失误。你们不承担一点风险,不受一点经济损失。但一定要传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养成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下足‘绣花功’,练就真本领,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摒弃‘差不多’,盯住‘最完美’,把‘精品意识’融入血脉,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到极致,把细节处理做到极致,这样,就能把技术做成艺术。”</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研制鲁柘澄泥砚就完全占据了杨玉祯的生活,选料、澄泥、成型、凉坯、雕刻、烧窑、精细打磨等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烧窑时他仔细观察窑情,把控窑温,这些细节都决定着鲁柘澄泥砚的品质和成色。他和员工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更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挫败。为了一件好东西,可能会做出很多的失败品。在装窑烧制八天的时间里,杨玉祯心里忐忑不安,心怀期盼和希望。然而,当看到陶土在灰、火、烟中涅槃,获得重生,一切都觉得值得了。他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人民的负责,对工作痴迷的精神和态度,感召全所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顶酷暑、冒严寒,在阴暗潮湿的破旧窑屋里,孜孜不倦潜心学习,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实践,终于使鲁柘砚研制开发走出了困境,摆脱了石砚模式,走向了鲁柘澄泥砚风格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精致打磨 雕刻极致</span></p> <p class="ql-block"><b>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卓越</b></p><p class="ql-block"> 随着鲁柘澄泥砚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开始有人专程找到杨玉祯,出五十万聘请他去外地制作澄泥砚,与杨玉祯当时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的反差很大,可他好不犹豫的拒绝了商家:“虽然收入诱人,但离开柘沟就不是鲁柘砚了,我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传承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把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不适当地加以扩大,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一切为了“利”。但杨玉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把鲁柘澄泥砚当成了自己的生命去珍惜。鲁柘砚是用柘沟陶土为原料制作,比用江河湖泊淤泥制作起来工序要复杂得多,工期更长,难度更大,成品率也更低,鲁柘砚的失传,正是由于其繁琐复杂的工序和精准的技术。做一方鲁柘砚要经过配料、过滤、澄泥、成形、阴干、雕刻、焙烧、煮腊、打磨、包装等十个环节三十多道工序,费时三个半月(冬季时间还要更长)。所以,因工艺复杂,难免工作的艰辛与经济效益不成正比。杨玉祯说:“既然在历史上是名砚,不能在我手上垮掉了。我们不会为了提高成品率往原矿土中掺入沙子,那样会影响砚台的圆润度和光泽度;我们也不会为了省时改用机械打磨 ,因为在这道工序上,机器打磨不出用砂纸手搓三天的质感……”所以,鲁柘砚的品质直到今天为止还坚持采用纯手工的制作方法,参照古代砚谱和其它地方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严把矿料、过滤、成坯、阴干、刻制、焙烧等环节,从选料、澄泥、晾干坯到雕刻、烧制,制作一方成鲁柘砚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最原汁原味的鲁柘砚。是的,每一次产品的成功。他都像看到孩子出生一样,心情激动,兴奋无比,再像呵护孩子一样的去呵护产品。</p><p class="ql-block"> 令他惊喜和感到神奇的还有十年求得六七方“鳝鱼黄”。按历史记载,鳝鱼黄是可遇不可求最好的一种颜色,是窑中变的一种火焰艺术。鲁柘砚在烧制过程中,受窑内的位置、温度和泥坯的非金属矿物含量等客观因素制约,非常罕见。所以,望着天方地圆形状的“鳝鱼黄”,使杨玉祯万分激动,他说:“这是鲁柘砚里面最珍贵、稀有的‘神品’,这真是上天赐个的礼物。”并意味深长的取名为“圆满砚”。他高兴的和员工们,在窑口支起一张小木桌,一碟小菜,几个包子,外加一壶老酒,几个人有说有笑地来庆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杨玉祯作品——《圆满砚》</span></p> <p class="ql-block"><b>以党员的奉献精神,勇于创新</b></p><p class="ql-block"> 与鲁柘澄泥砚打交道的这些年,杨玉祯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并将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让古老的技艺被更多人看到,得以流传。所以,他既继承传统又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创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丰富了鲁柘砚文化艺术内涵,创立了情趣灵动、风格独特的鲁柘澄泥砚流派。研究所资金紧张,他从自己多年的积蓄里拿出七千元钱,作为研究所的费用。为研究所的发展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p><p class="ql-block"> 细节彰显品质,匠心成就典范。他在沿袭山水、龙纹等传统雕刻内容的同时,深度发掘本土文化。依托《史记》记载,创作出巨型“泗水取鼎”等独具泗水文化特色的砚台。当他看到报纸上印出《泗水取鼎》的版画后,十分激动,马上决定创作以《泗水取鼎》为题材的巨砚。花费一年多的心血,眼看马上就要成功了,方形砚台却掉下来一块角,眼看着艺术品成为废品,杨玉祯心里很不是滋味,围着砚台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边看边想如何补救。经过反复琢磨,他想到《史记》有一段关于《泗水取鼎》记载:传说秦始皇东巡时,路过泗水,见到水中露出一周鼎,大喜,随命其随从下水捞鼎。即将要把鼎打捞上来时,鼎内一龙头伸出,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如今大鼎升于泗水,寓意泗水太平、安定之意,也表达了对泗水繁荣昌盛的新祈愿。他便把有关文字雕刻在残缺的侧面,巧妙地弥补了残缺,还增加了作品的内涵,丰富了整个砚台的表现形式,成为他最得意的作品。有人竟出五十万想买走,他拒绝了:“给多少钱我都不卖,因为涉及泗水的故事,我要留在泗水,将来放在泗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他创作的灵龟砚:灵龟砚头部、四肢略显褐色,龟壳发红,乍一看,犹如正在觅食的神龟,眼睛凝望着前方,炯炯有神,嘴角弯弯一笑,仿佛已胜券在握,十分可爱。1994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名砚博览会”上,他的鲁柘砚作品《灵龟洛书》一举夺得金奖。这也是鲁柘澄泥砚消失了千年之后第一次亮相并获得国家级的大奖,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人和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称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杨玉祯作品——《泗水取鼎》</span></p> <p class="ql-block"> 他还结合时代热点推出了庆祝港澳回归纪念砚、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砚等,更是将时代性与艺术性进行了有机融合。方寸砚台,成为了展示中国实力和中国文化的全新载体。</p><p class="ql-block"> 目前,已研制“鲁柘砚”已有10多个花色,500多个品种,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等国家朋友的喜爱,架起了友好往来的桥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这项制作工艺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也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也是传活儿签约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近70年党龄的杨玉祯以顽强执着的奉献精神,日日与鲁柘澄泥砚做伴,一干就是30余年。每到傍晚,工人们都各自下班了,离开了这个小镇,毛笔和砚台就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伙伴,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获得金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杨庆芹(左一)为县人大领导介绍产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多亏了父辈倾尽30多年心血,苦心钻研、反复试炼,这‘湮灭’了八百多年的鲁柘澄泥砚才得以重现芳华。他现在年龄大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不断将自己的技艺、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后辈,并强调对家乡传统文化要好好保护和弘扬。还经常嘱咐我们:要做‘工匠精神’的信仰者、传承者、践行者。我们决不辜负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保护传承下去。”望着充满信心的杨庆芹像老人家一样乐此不疲,默默坚守着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我们坚信:鲁柘澄泥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