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已开发建成并对外开放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君洞文化景区</p> <p class="ql-block"> 老君洞文化景区开发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推进项目建设的融水县委县政府及负责项目实施建设的企业为此立下了历史功绩,是千秋万代的功德。本人曾在该景区所在地工作过,尤以第二故乡的情结,为建设好老君洞历史文化景区,提出如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 文化具有传承性,将永远代代相传。不管将来时代和社会怎样发展变化,老君洞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永远存在,未来游客也将源源不断地来成就这个景区,这种文化传承是永久的。不管将来老君洞景区管理公司领导更换多少代,你们开发建设的这个项目会越来越丰富,会在后代留下你们的历史功绩,作为开发建设者是有千秋万代历史功德的。</p><p class="ql-block"> 2. 老君洞的文化名气有悠久的历史。名气对一个景区来说非常重要,有名气才有吸引力,大多游客是奔着名气来的。老君洞这个名,远在宋代时期的宋太宗皇帝敕封为“真仙岩”,这是难得的大名气,正因为如此,洞中才有那么多的名人墨客的痕迹——摩岩刻留存。尤其难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留有一万多字的有关老君洞的描述记载,他在洞中住了10多天,这都是老君洞名气的来源,融水县志里都记载有这方面的内容。利用这个名气宣传、打造好文化景区很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3. 老君洞的道佛文化更让人有神秘感。洞内环境及景观很奇特,有道家祖宗太上老君的钟乳石形象,因此得名。洞内曾建有寺庙,据说朝拜香客不少,道佛文化在这里发挥了静化民众心灵的重要作用。这个文化很有神秘感,是景区的灵魂,一定要挖掘好、建设好。在洞中塑造好太上老君的形象是重要看点。</p><p class="ql-block"> 4. 军工文化是老君洞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奇特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军工的选择之地。老君洞曾为民国时期41兵工厂和新中国永红兵工厂的所在地。尽管兵工建设曾破坏了景区的文化遗迹,但毕竟它是一个历史事实,它曾经发挥过历史作用,也是时代的需要。民国41兵工厂为抗日战争做了贡献,永红厂也为新中国的国防战略做出了贡献。当时我国面临东南西北四周的危险局面,不得不进行国防战略大调整,实施“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所以,兵工历史文化是值得保存和开发的,它是景区资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工文化挖掘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不要有政治功利思想,只有如实讲述历史,才有景区长久的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5. 兵工文化项目建设的建议:景区管理公司在羊角洞设置兵工文化展区很合适,这里曾是41兵工和永红兵工工具科的厂房位置。陈总对展区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高机模型、步枪模型、人物雕像,很有看点,非常好。我个人认为,由于目前保存的史料和物料有限,展区以史料文字图片展示为主,辅以影像展示,同时还仿制一些物品(如高射机枪、步枪,生产设备等),加上一些人物雕像就更丰富了,建议再收集一些物品如工作服、工作证、工厂厂志、建厂文件(自治区档案馆可查)之类,放在设有玻璃罩的展柜内,这样就更丰富看点了。如实在收不到实物,可以照片形式展示,或购买仿制品,请厂里健在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绘制零部件图纸,复制高射机枪的零部件(如枪管、机匣、弹盒等),这样会让人参观后留下深刻印象。关于影像资料,陈总策划很周到,可找史料、采访健在的厂领导、技术人员、车间主任、老工人(抢救史料)等形式制作成影像资料,在展示厅播放。</p><p class="ql-block"> 41兵工厂的部分,建议充实内容,继续挖掘,增加工厂产品、数量,历史照片等,让内容更丰富,适当时候可邀请华为任总到此参观指导,完善他在回忆中说到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此文是本人在2023年8月老君洞景区开发公司陈总邀请部分曾在永红厂工作的老同志到老君洞景区举行座谈会上的发言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