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之恋

淘宝拾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城尧渡,那是我家乡的县城。</p><p class="ql-block"> 据《建德县志》记载:“城东有溪,旧有渡,尧南巡至此”,舜帝躬耕于此,尧帝闻其贤,千里访贤而渡溪,故留下“尧渡”这一辉煌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山城四面环山——天台山、东山、木坑山、三条岭,山山相连,层峦叠嶂,满是苍翠。</p><p class="ql-block"> 山城中间的南门岭,把古老的县城分为南北两半:</p><p class="ql-block"> ——北边的,叫“梅城”。那里曾经是古至德县、建德县的县衙所在地。因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此任县令,“有德政,人去民仍思之”,故名“梅城”。</p><p class="ql-block"> ——南边的,是尧渡老街。“江南茶饭,建德先知”、“建德当天下水陆之会”。历史上,老街商贾云集,曾是至德全境药材、茶叶等山货集散中心,是祁门红茶和芜湖铁画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老街与对面的木坑山之间,有一条经年流淌不息的河流,那便是历史上穿城而过的东溪,又名尧渡河,现在人们称它为尧渡老河。</p><p class="ql-block"> 尧渡老河,是山城的母亲河,也是山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老河没有堤防,上下游也无配套的水利设施,每遇山洪暴发,山城便遭洪水侵袭。</p><p class="ql-block"> 为改变山城十年九淹、人心不安的状况,上世纪70年代初,东至县以县委书记张成钧为首的决策者们,组织实施了修筑尧渡新河,造福千秋万代的宏伟工程。在山城以西开辟新河,新河直通10公里外的长江,江河之间建控制闸,城与河之间则筑起一道长堤,以绝山洪之患、保山城之安澜!</p><p class="ql-block"> 这项德政工程,在山城一直为人们传颂。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建立了纪念馆,记录那段艰苦奋斗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尧渡新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修建,已成为山城最为靓丽而壮观的风景线。她犹如一条白练从山城的一侧飘过。巍巍耸立于河边的大堤,恰如一条长龙守护着山城人们的安全!大堤的边坡上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堤顶上的亭子和灯饰,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耀眼壮观。清晨和傍晚,来大堤上散步、健身的人们络绎不绝。大河之上架起的三座大桥,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两岸交通,且与两岸绿色长堤、与桥头绵延不断的街景、与流淌不息的河水,构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美不胜收!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这如诗如画般的山城!</p><p class="ql-block"> 山城也给了我无尽的关爱——</p><p class="ql-block"> 我于1977年由农村中学调入县城,直到1996年离开,在山城度过了二十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刚到县城时,城里除老街外,所谓的新街也就一横一纵。还有几条路,零星分布着几家工厂,尚不成街道。老街居住的多是原居民,新街两边基本上是县直机关单位和商业企业、学校、医院等直接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一般是一个单位一个院落,靠街的一面,或是办公、或是公共服务场所、或是商业门面,院落的中间一般是食堂等生活设施,最里边是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宿舍。</p><p class="ql-block">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资,基本上是按计划凭户口本或凭票供应。所以,县城里的物资供应部门按属性分为百货、糖烟酒、五交化、土产、农资、粮食、食品、水产、盐业等等公司。物资匮乏,人们的生活比较清贫。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好点的收音机还凭票供应。一个县城,就分别只有一家文化馆、一个黄梅戏剧团和一家电影院。看场电影,有时几天排队都买不到票。</p><p class="ql-block"> 可即使这样,作为拥有粮油棉林茶,盛产竹木柴炭,被誉为鱼米之乡的东至县,其县城的建设,在当时还是排在全省前列的。工作、生活在县城,自然令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尧渡新河开挖后,洪水改道,县城的建设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单位和居民纷纷要求建房。山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布局的调整,迅速提到县城决策者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一时期县财力有限,建设资金匮乏,但决策者们,自张成钧书记始,到张伏生书记、李炳忠书记,以及后来的丁俊先书记、李祝安书记等,都一如既往地重视县城的规划建设。</p><p class="ql-block"> 修建尧渡新河配套工程,开展尧渡老河治理,进一步提升山城抗御水患等自然灾害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全力发展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事业。新建幼儿园、二中、三中、职中、卫校、教师进修学校,扩建实验小学和南门岭小学、梅城小学,搬迁中医院,扩建县医院,新建电视转播台、电影院、气象监测中心、体育场、菜市场、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汽车站、扩建自来水厂等,最大限度地完善县城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p><p class="ql-block"> 新建交通局、文化局、林业局、财政局、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大、县政协等等机关大楼,进一步提升县城的运转功能。</p><p class="ql-block"> 推动以城区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开县城建设框架,使这一时期山城的建成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成规模的街道增加到五条。</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这一时期县城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深感老一代领导们的民生情怀和务实精神的可贵!作为受益者,我当然更加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爱人结婚后,在我爱人单位——县人民医院获得一套住房,后来又搬进了县委大院;我女儿由实验小学上县城最好的中学——东至二中。我自己,则先后给张成钧、张伏生、李炳忠等三位书记当秘书,深得他们的关怀、教育与培养。他们“一心为民、勤奋务实、敢于负责、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一直引领着我前行。使我伴随着山城的建设与发展,由一名机关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县人民政府的县长!</p><p class="ql-block"> 山城对于我,就是成长的摇篮、进步的阶梯、幸福的港湾。她给予了我太多的滋养和幸福,也承载了我太多的梦想与希望。我爱她!我更加愿意把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这座美丽的山城、奉献给自己家乡的人民。可后来,还是由于工作调动,我不得不离开她。</p><p class="ql-block"> 如今,离开山城已经20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20多年来,我始终眷恋着她,始终关注着山城的发展与变化。每次回到山城,我都会穿街走巷,寻找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那份深入骨髓的浓浓乡情!感受着山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带来的惊喜与甜蜜!</p><p class="ql-block"> 是啊,20多年,山城渐渐长大了、长高了,也渐渐变得更加靓丽,更加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进大门敞开,新区靓点纷呈。千百年来遮挡山城北入口的山丘被“搬走”,敞开的北大门,如沐开放的春风,给山城送上了令人豁然开朗的神韵和勃勃生机。一条与古镇东流、与火车站连接的快速通道,为山城的未来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己建的政务新区,道路宽阔、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房屋设计大气、壮观、新颖、靓丽。高标准的居民小区、琳琅满目的商业街、高档酒店、高档写字楼等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不输繁华都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心彰显特色,影响令人震撼。在新老城连接的中心地带,沿尧渡老河修建的河滨公园,宛如江南园林:曲径通幽,花草繁茂,亭廊相间,水石交融,风光秀丽。县政务中心前,建设的市民广场和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充分体现了政府亲民的执政理念。既拉近了政府与百姓间的距离,更为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理想场所。文化中心内固定设置的家风馆和好人馆,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德、先进文化,使昂扬正气始终成为山城清新之风和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西两边发力,腾飞“两翼”张开。作为东至工业集中区的东至化工园、和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三条岭”,正逐渐成为山城腾飞的“两翼”。城西的“东望高速”,把县城与东至化工园区连接起来,并一起推向发达的高速公路网。这更加有利于化工园区承接外来投资,有利于化工园区更好更快发展。城东,则打通与近郊三条岭的上山通道,开发文旅。已复建的“周馥接官厅”,整理近代工业实业家周馥重视文教、家风建设,家族在工商和学术两界人才兴旺,繁荣兴盛百年的史料陈列其中,观赏者如潮。沿梅城、尚合至风景如画的三条岭,所建的果园、游乐园、民宿,以及整修后的古徽道,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热门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山城,不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浸润古色古香、饱含醇厚温馨,而且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生机勃勃、活力四射!</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山城,是我心中永远的爱!最值得我为她骄傲、为她歌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