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华丨第二百五十九章 仙人撒网古村镇--《岩前史话》编辑手记2

邓友华

  神州大地上仙人撒网般布满星罗棋布的古村镇,各有层级却又互相拱卫,自然村拱卫着行政村,行政村拱卫着乡镇,乡镇拱卫着县区,县区拱卫着城市,她们像一个巨大的系统,互相循环着这块土地的活力…… <br>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会形容成“仙人撒网”<br><br>  2024年6月6日沈世豪教授留言:“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人们最热衷的是玩手机,并不怎么喜欢读书。像你这样读书的人,便是非常难得了!这是一篇散文体的读后感,自由洒脱,顺手捻来!成熟之笔调,也是你之长!忙于做个项目,迟复,请谅!”<br>  这天忙文章忙到半夜。好了之后发出去,当地的没怎么发。<br>  即看到李顺亮副区长留言:“半夜三更,醒来发现有您的微信,一看就不要睡了。万寿岩18万请改20万。有空我们可以聊聊。”   次日一早点美篇点击数,总数上174万。<br>  上午在想岩前的题目怎么做。想听录音但没去听,怕一听会陷进去,只是凭记忆想他们的意见,在心里开始消化。觉得从村里的需求来说,像万寿岩那辑就喜欢王源河说的三步走的方案。我写过一次了,也可以再扩充成他们需要的版本。写陈蕃发的笔记那篇,也可以改编。从我最初的构想,剪给他们的原始样子当然是最好的,但他们需求不同。何去何从,我这下是在交界点上。<br>  我开始在目录上改三稿。封面主题词换过,底下打上“三明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心想,那按理要给本谦说一下。<br>  11点多后打电话给本谦说这事,讲前天去岩前解说这目录,昨天写美篇有发给他。我这下命运安排要把书稿中岩前部分剪给岩前,岩前要用到什么程度就是岩前的事了。我你很熟悉,知道美篇,也知道书,又是岩前人。我想你得叫衍燮把那一套书拿来,你把写岩前的几个单元看一下,后面更懂得在岩前的书上怎么处理。我和你有同学之缘,像我父亲和王远耀是同学一样。 所以我想还是得打电话跟你说一下。再一个就是这本书想将“三明市地域文化研究会”拿去署名可以吗?他说可以呀。你和昌平都是我们学会的。<br>  打了电话坐躺椅上要看手机上的美篇时,侧边绑线断了。我只好将两边的断线都一眼一眼地重串起来,再绑扎好。心里在想这细节可能预示着什么,现实承受不住重托,就只好让寄托做些让步。如果二稿目录太浪漫一点了,会往他们的现实需求再靠近一些。<br>  下午再接着想。觉得上午想到的两点改写,更像甲方乙方的方案,像师傅替东家干活一样。这两个已经剪零碎的再改造过以后,就更贴近志书一些。我已经做过那么多功课,有那么多材料,有写过一次,再改写也不是难事,拿来实行的可能性就更大了。<br>  6月8日就重看《土地变迁岩前镇》,去面对放在哪的新选择。<br>  下午看点击数。这一轮放话题到前两天。这一批是以前不知何故没放上话题的,是那天蛮将同类的《土地是最广阔的舞台》试着放“历史时光机”结果能放得上去,就开始将以前剩下的篇章一天一篇地往话题上投。前面是蛮记个数字,后面认真的逐日记录,观测研究其中的规律。美篇规定一篇稿子只能投稿3次。我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的是:第一“历史时光机”,第二是“读书笔记分享会”,第三是“聊聊思乡情”。前两个话题各有1.4万美友,后者美友迄今为止是3511人。美篇的举措是,对投稿作品最佳的会被精选,中上的会被推荐,中下的则自己生长。除了超级的“美友喜欢”是投稿到哪个话题都会被保留以外,其他话题则是各有领地,离则收回。我以前积攒了几十个在历史时光机和知青芳草地等话题获得的“精选”,在转投读书笔记分享会前要被撤回,咬着牙赌一把撤了重投,却是只被推荐,点击总数高上去了,精选总数则丢了下来。一直降到只剩下十几个精选了,才不干这赔钱赚吆喝的买卖。而一篇文章在美篇上的热度一般是前三天,头一天在走上坡路,第二天是在山顶,第三天就下山了,等第四天都快到平地了。所以我一般都在第四天从上一话题转换到下一话题。只有已经被精选了的篇章,才舍不得放弃精选去转换话题。<br>  最近这段时间将文章放话题,是每天清点和记录,像以前卖书时统计销售量一样,也像前两年刚投话题那一次一样,这下这一轮的概貌和具体数字都出来了。看着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篇的受欢迎程度,隐隐地显示着其中的规律。写到现在,我的美篇文章自己跟自己比,点击数5千是中间度,以上就是中上程度。能上1万的就是受欢迎的好文章了。最高纪录是1.8万,写张维兹那篇。5千以下就是中下水平了,一两千的就是不受读者欢迎的了。   晚上10点多时昌平连线,说邓书记发了文档来。我点出来看,就是前面说的本增整理的材料,特别是有个文档《岩前文史》很多东西;还有不少照片。<br>  这几张照片瞬间就打动我了。特别是第一张,是岩前的全景照片,就算是我这些年多次去过岩前,也已经做了很多岩前的功课,知道介绍岩前地形的文字形容是像把月琴,还有说岩前是一溪环绕,一面连山,三面临水;还有说前贤曰“仙人撒网”;只有在看到了这张全景照片时才明白了前述的意思,真正直观地知道了什么叫“仙人撒网”!   再给我触动的是万寿岩前颂闽王的一组照片,本谦任领颂官的照片让我勾起冥冥之中上苍安排的使命,其他照片瞬间让我回到那天能触电般给我四种力量感悟的现场。   最大的震撼是来自一张此前从未见过的老照片,看着装和照片的成色估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两三排父老乡亲站立在万寿岩前。邓振生书记还特地在照片下方附言:“守护万寿岩人员”。我点出来放大了每一个脸庞都细细地看过去,我感觉到我前些年做三标厂纪念册初期时看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的那张老照片一样的感觉,甚至还更强烈一点。我感觉到这些生命的存在,感觉到他们的气息,甚至体温,更感觉到他们生命中的那种顽强和坚毅的力量,就是我说过的那四种力量的混合体。 <p class="ql-block">  再就是那些文档,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  我一看到这些就来劲了,像那时看到《三明知青》那一百多页征文一样。我边看边另存。后面在群里留言:“很好,这些就是我想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开始剪《岩前史话》书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9日早上点点击数,上176万了。</p><p class="ql-block">  再接着做岩前的题目。想自己排个相近的样书版本,便算《列西记忆》的,是29行乘每行33字,《松阳村志》是30行乘每行33字,等于990字乘430页,是连空格42.57万字;排成大32开28乘28的要543页。我有想《三明知青》一样自己排个样书,后面跟昌平连线时说到这想法,他讲字很小不好改,我说我就喜欢成品书的样子足一些。他讲排个小四号字的A4纸那么大的。我又把原来放下的方案拿来用。算一下每页是41行乘34字等于1394,要305页,约等于16开异型430页的字数。我这次排的书稿文档选择最后这种。</p><p class="ql-block">  邓书记上午再发些文档来便点出来看。看到要选的文章就在电脑上新建文档《岩前史话(初稿)》,先贴上去,先是王本增写百阶冢的,再是邓贵凰写万寿岩历史方略的。</p><p class="ql-block">  看这些材料,感觉文集比例再大一些才能装得下,而且是不原 汁原味地呈现有点对不起这些材料的质地含金量。我的目录二稿框架是出来了,我做这些时在差不多的位子上连目录都加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还有看市政协那本,觉得疆域图说明好拿来用,还有批示。</p><p class="ql-block">  晚上想到传说和习俗并一辑,并剪东华庵那组文章。</p><p class="ql-block"> 6月10日上午就开始删除些手机照片,然后下载后面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三张岩前全景照片拿来选,选头一张来对半剪,做屝页大图。</p><p class="ql-block"> 再理材料的后半部份。先点出来看,再保存下来。有的就直接贴到书稿上了。文稿很多,看的时间更多,看得头都晕。觉得还是得精选,没那么多篇幅。</p><p class="ql-block">  傍晚昌平有来连线。沟通些情况。我说我在忙书稿,都开始剪了。我说去以前把三稿目录发给他们,让他们打印出来再讨论。</p><p class="ql-block">  6月11日接着忙将文稿放到书稿上去。想从陈蕃发开始,有点多,就先从王远耀开始,再将笔记上的《岩前史话》等,都剪前面去,自己的理好后,再理陈蕃发的,以前剪掉的,这次补齐来,还拍照转换文字,忙到半夜。陈蕃发绝大部分好了,只剩下一篇翠云岩的。</p><p class="ql-block">  6月12日早上点点击数。总数上177万了。</p><p class="ql-block">  这天忙着贴陈景润去岩前调查报告和自己写翠云书院的稿子,晚上则贴旧时万寿岩和郞官第,忙到半夜。</p><p class="ql-block">  6月13日先弄桑梓图部分。</p> 因要校正,被迫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看一遍,这才发现陈蕃发文中我觉得写很好的半文半白的文那部分文字,原来出自这里。那些文字经过陈蕃发的传递,让我感觉到文字的力量,让我想接过他的文化接力棒,再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我喜欢的那些文字我以前曾多次引用过,再援引一二:岩前“其山脉衍自明溪仰山殿,迢递而来到西华耸西峰,分支脉结杨岩、列三台,而开万垦;左仓右库,宾主相迎,前贤以为仙人撒网;烟火千户,聚族而居,且有毗屋连云气象”。“二岩连属”,“四山罗列,一带溪环,两岸浮桥,交通阡陌,老老少少,煕熙攘攘。”<br>  这天,我接着贴自己写万寿岩的文章,还有前面的照片下载了,往里放五老叟呼吁书、 领导批示和照片。 封面那张也换成老的,能看到山顶没被炸过时的样子。 <p class="ql-block">  下午贴写宋经文和王本谦那篇。</p><p class="ql-block">  晚上弄高老师写王源楠那篇,拍照,取字,再校对。不爱开口向人要文稿,就自己动手来忙,就是很疲累。但这么过一遍后,此文的内容就熟悉了、</p><p class="ql-block">  感觉文集部分会有150页还多一点。剩下的就是志书部分了。迄今是一半对一半。随后可能会在收到的材料中看一遍,选些进书,全部上不可能,量控制在比原定页面再多些,让人好再砍。或许,乘机在初稿阶段编本较齐的,第二稿再剪至所需页码。</p><p class="ql-block">  编辑说明那篇点击数上一万四千,都这么多天以后一天里还能上一千,倒是很难得。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还真是不一样。这些天我忙着编书稿都没怎么去看点击数,觉得第二轮放话题的高潮已经过去,到近180万阅读总数后,想冲刺200万主要是靠新写文章了。编书稿为主,一段时间后编辑手记系列的美篇还应该是会抽空写。美篇文章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的抓手。</p><p class="ql-block"> 白天前面存照片是两个文件夹都存,后面改成先存一个,后面再统一复制到另一个上。</p><p class="ql-block">  6月14日接着忙岩前题目。马玉太的弄好后,就想整本书的。</p><p class="ql-block">  林平留言:“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四十周年采访活动。昨天省电视台采访我,需要我介绍当年的创建活动,因为我拍了很多当年的照片/到我家拍了半天/来了6位记者,我鞋都不够了,我没穿鞋”。再是三张现场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起初以为是林强,看了照片才知道是林平。</p>   下午新建文档理过程文字,题目都起了,是《仙人撒网岩前村》,后面怎么进展,这时还不知道。<br>  6月15日理歌谣唱本部分,先认真看,再按内容分插到艺文那一辑去。<br>  边干活边想着编书是辛苦活,从那么零散的材料到形成有主旨有框架前后还要有逻辑关系可以整体审读的书稿,不知要花多少劳动,我弄这三稿目录每天从眼睛一睁开忙到半夜,如此全身心地投入,所做何为。再想到写美篇,编纸质书才印一千本,写编辑说明的美篇一篇的读者就有一万四,这么小的题目如果不是能写美篇就不爱做了。<br>  晚上有点迟了在文档上挨个点出时看到本增的《万寿岩第一块化石发现纪实》,跟书上发表的核对,发现书上的多了探洞和日记。决定这篇不能是简略版,得补上当时的探洞和挖掘,以示对本增的致敬。就拍照取字,然后核对订正。我忍着疲惫忙乎这些时,能感觉到本增活在这两样非凡之举的记录上。忙到0点半多了才收工。 <p class="ql-block">  6月16日接着忙书稿。先点出传说来重看,看了一点后就开始选择着剪到书稿上。有岩前地域特点的,惩恶扬善的,太边远的就舍弃了。</p><p class="ql-block">  后面再上目录。分两部分,前面是民间传说,后面是民间艺文。把唱本民歌都归进去。算起页码,有40多页。以后要压缩的话,就剪过长的唱本。</p><p class="ql-block">  下午再弄古诗词。贴书稿上,然后先校本次文稿的,都有重复,要删掉,再对前面那次的,也有重复,有的就不上了。还特地核对陈蕃发和邓贵凰的文章上引用古诗重复的情况,在纸上记下来,然后将邓的有重复一首行数多的略去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雨又下很大很多。霞儿讲外面是大晴天,车到南平以后才有雨。这雨一直下是三明的事。我说我忽然想到,水文现象是三十年一遇,前面两次涨大水是1964年、1994年,现在是2024年,又三十年了。前两次水有涨进芙蓉新村那么高,这次看过几天有没有。可能也不会,这天看到微信上有视频,水口水电站闸门全开在大放水。1994年是因头年福州涨大水,连我们有去进货的仓山书局都淹了,这年就不敢放水,三明才被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岩前这块曾给过我力量的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17日上午接着看目录和书稿,然后再看前面理的过程文字,又去对日记,把再后面的过程文字贴到文档上。</p><p class="ql-block">  看手机时看到昌平有连线,而我手机是在客厅上网电脑旁边充电没听到。我连线过去,没人接,打电话过去也没人接。就只好先忙自己的事。估计是新进展的事,我后面又连线过去,这下有人接了。说过事情后,再说到最近在看邓书记发上群里的本增的材料,一是《岩前文史》,二是《万寿岩前》,互有重复。我每篇都看过去,有用的剪到书稿上,都有210页了。全书三分之二已经出来了。后面昌平说晚上7点半我在外面天桥等他。</p><p class="ql-block">  15点多时昌平来电话,说某人讲16点有空,我们一起去列西一下行不?我说行呀。讲好十几分钟后在天桥下等、</p><p class="ql-block">  我匆匆换衣出去。</p><p class="ql-block">  回来的车上我对昌平说,有这事我就不爱做了。</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买烟和酒。</p><p class="ql-block">  一晚上心情不好。到九点时打电话给昌平说我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6月18日早上六点多起来,情绪还受昨天影响。</p><p class="ql-block">  10点多时看点击总数上178万。</p><p class="ql-block">  面对新状况我又回头去看尾巴三章,从4月1日接到王源楠电话开始以后的思考,再看没刷出来那些阶段中的美篇上的记录。重新想起会理目录就是想给退场找个理由。两方都不支持就顺理成章的退出。是自己把目录越理越像模像样,再被岩前一些人和事感动了,看到了老天爷写的剧本中的冥冥之中的东西,再加上写进美篇后受读者欢迎,这才玩真的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雨又下很大很多。霞儿讲外面是大晴天,车到南平以后才有雨。这雨一直下是三明的事。我说我忽然想到,水文现象是三十年一遇,前面两次涨大水是1954年、1994年,现在是2024年,又三十年了。前两次水有涨进芙蓉新村那么高,这次看过几天有没有。可能也不会,今天看到微信上有视频,水口水库闸门全开在大放水。1994年是因头年福州涨大水,连我们有去进货的仓山书局都淹了,这年就不敢放水,三明才被淹。</p><p class="ql-block">  6月19日还是受前面的打扰影响,做不了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认真理清楚,调整心态和步骤。 </p><p class="ql-block">  6月20日开始想干活了。有点美篇点击数,写《繁花》那篇有升高一些,《三源之地》上1.1万了。我想再理一篇新的。</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道路既漫长又艰难,我一辈子都是靠阅读、书写和编辑来疗伤治愈的,如今亦然。我不止是需要做岩前的书来赚钱,还需要岩前这块曾给过我力量的土地再给我继续苦斗下去的力量;我需要在美篇中书写那张岩前仙人撒网的全景照片和守护万寿岩的父老乡亲的合影老照片给我的感爱,还需要书写编书过程中陈蕃发等五老叟和王本增此前的言行给我的感动,是他们给了我在艰难中还应继续前行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我点出《仙人撒网古村镇》来修改着。</p><p class="ql-block">  我还点出目录三稿来看,然后在文档中再找一轮,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结果看到两篇没处理过的,一是《万寿岩前资料》,对岩前的寺庙(周边和本点)等梳理得比较清楚,我就复制到目录上好去实行细化,二是《岩前地理志》,标出了史志书上对岩前的记载,并有出处:</p><p class="ql-block">  《嘉庆一统志》卷435·汀州府·关隘:“黄杨巡司,在(归化县)东南八十里岩前,宋绍兴中置,今废。有岩前市。”(《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161册)。1940年《明溪县志》卷2·地理志·乡保:照旧志所载开列旧里,归下里在县东南,距城七十五里有邓地,八十里有严前、赤岭,九十里有安居。(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35号,57页)。《明史》卷45·地理六·福建·延平府·永安县:“西北有黄杨巡检司,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册,1126页)。《明史》所载与前两书所载黄杨属县不同,应是巡检司废后地入明溪县。当以《一统志》、《明溪县志》记载为是。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五·街市·归化县:“岩前市,在县东归下八十里”,可为之佐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时期·福建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70-71页),第八册·清时期·福建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42-43页),绘黄杨、岩前于延平府境内,不从。清末以前,归化县东南界,当为今三明市岩前区的东界。</p><p class="ql-block">  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时期·福建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70-71页),第八册·清时期·福建幅(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42-43页),《福建省地图集》福建政区幅(福州,福建省地图集编委会,1962年,3-4页)。稍有不同的是,民国二十九年将归化县东之严前、吉口一带乡村划归新设之三元县管辖,故今三明市西部的严(今图作‘岩’)前区,在1940年以前当划入归化县。1943年《明溪县志》卷2·地理志·沿革:“明成化六年,当道以清流之明溪镇巡检司,去县遥远,民梗难治,为请于朝:割宁化之柳杨、下觉里,清流之归上、归下里,延平府沙县之沙阳里,将乐之兴善、中和里,置归化县。而邵武府泰宁之沂州一带村落,亦附于下觉里而并入归邑版图中。及成化八年,方始划拨完成。…民国二十九年,复奉命将县东之严前、吉口一带乡村划归新设之三元县管辖。此明邑沿革之大略情形也。”(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35号,39-40页)。</p><p class="ql-block">  如今,三明市三元区岩前这个古村镇因是“三源之地”已成为全国古村镇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六月六日至六月二十一日</p>